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doc_第1页
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doc_第2页
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doc_第3页
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doc_第4页
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刘丽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对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以我院在xx年6月xx年12月诊治的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失调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进行白带需氧菌培养阴性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不良妊娠的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在120例观察组当中,75例患者有假丝酵母菌,占62.5%;观察组有17例(14.2%)出现产褥感染,33例(27.5%)胎膜早破。对照组有4例(4.44%)出现产褥感染,11例(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观察组中15例出现新生儿感染,占12.5%,90例对照组中4例出现新生儿感染,占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黄疸、胎膜窘迫以及低体重质量儿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和妊娠结局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假丝酵母菌感染在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失调中占有数量最多,其能够增加新生儿和产褥感染以及胎膜早破的几率。因此,如果孕产妇出现了阴道菌群,则要实施全面检查并进行及时治疗,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关键词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妊娠结局;关系 R714A1672-5654(xx)05(c)-0136-02 作为微生态系统,阴道中存在着许多微生物菌群,这些菌群共同制约、作用和依赖,处于一个共生状态当中,一并对乳杆菌为主导的阴道微环境进行维持1。妇女在妊娠期间因为体内高雌激素出现变化,增加了阴道当中的内糖原合成,减弱了高糖环境、免疫状态和高雌激素,破坏了阴道微生态平衡,导致菌群失调,极易引发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细菌性阴道病以及淋球菌等下生殖道感染,使得产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如胎膜早破、新生儿疾病、绒毛膜羊膜炎以及早产等。基于此,为了探讨与分析妊娠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本文以我院在xx年6月xx年12月诊治的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失调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源自xx年6月xx年1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晚期阴道失调患者120例,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年龄在20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46.9)岁。孕周在2841周之间,平均为(35.82.1)周。白带增多、异味、外阴瘙痒以及色黄等是主要表现,通过实验室检查,阴道中主要有淋菌、细菌性阴道病、滴虫、衣原体以及假丝酵母菌。另抽取同期进行白带需氧菌培养阴性孕妇9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在19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67.2)岁。孕周在2940周之间,平均为(35.72.4)周。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如年龄和孕周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采集标本方法 对孕妇外阴清洁之后,利用无菌窥阴器使阴道和宫颈暴露出来,对阴道分泌物的性状和数量进行观察与记录,先通过无菌拭子把宫颈口分泌物取出来实施淋菌以及衣原体PCR检查,接着把阴道后穹窿以及侧壁的分泌物通过无菌棉签取出来,利用盐水玻片法2显微镜下对假丝酵母菌丝和滴虫进行查找并利用唾液酸酶法对BV(细菌性阴道病)进行检查。 1.3试剂仪器选用 试剂:3%过氧化氢(天津市化学试剂公司)、10g/L四甲基对苯二胺试剂(同上)、马尿酸试剂(天津金章科技公司)、淀粉发酵管(同上)、棉子糖发酵管(同上)、30g/片甲硝唑、5g/片环丙沙星、2g/片克林霉素、10g/片青霉素,30g/片四环素。仪器:使用ABI公司(美国)提供的7300型定量仪为PCR仪器;北京京立离心机与偶限公司生产的台式高速离心机LG16W型;上海医大仪器厂生产的漩涡混合器XW-80A型;杭州蓝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干式恒温K10CD型。试剂为选取中山大学达安基因公司所提供的PCR试剂,CRYPHUTDIAGLLOSTICS公司生产的BVBLUE试剂盒,以哥伦比亚琼脂为主的血平板作为培养基。 1.4操作方式 在操作细菌培养时要严格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进行,在血琼脂平板上接种,3524h培养,对菌落的形态进行观察,选取那些优势生长的可疑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革兰染色阳性链球菌配合Camp试验阳性来对B族溶血性链球菌进行鉴定3。把样本加入无菌生理盐水1.5mL中震荡混匀,在1.5mL离心管中置入1mL漂洗液,弃上清液的时间为1200rpm离心5min,沉淀直接把40uLDNA提取液加入并充分混匀,100金属浴10min保存到4的冰箱当中,在点样之前10000rpm离心5min,在PCR反应液当中直接加入2uL上清液,离心数秒之后在全自动PCR仪当中直接置入。结果判断:CT值在27以下则报告为阳性,CT值哈只27和27以上则报告为阴性4。 1.5诊断标准 把阴道分泌物混合检测试剂之后,如果颜色为蓝色则说明为阳性,如果颜色没有发生改变则说明为阴性,这是利用唾液酸梅法来对BV进行诊断的标准;在诊断滴虫阴道炎抑或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上,如果镜下探及到滴虫抑或探及到假丝酵母菌丝和芽孢则予以确诊5;对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和淋病通过PCR结果诊断。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xs)来表示组间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运用t和2来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妊娠晚期阴道菌群的检出情况分析 在120例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失调患者当中,8例检出滴虫,占6.67%;78例检出假丝酵母菌,占65%;21例检出衣原体,占17.5%;2例检出淋菌,占1.67%;11例检出细菌性阴道病,占9.17%。其中菌群占有比例最多的是假丝酵母菌和衣原体感染。 2.2阴道菌群和产妇妊娠结局关系 观察组有17例(14.2%)出现产褥感染,33例(27.5%)胎膜早破。对照组有4例(4.44%)出现产褥感染,11例(12.2%),两组差异显著(P0.05)。阴道菌群和产妇妊娠结局的相关系数r为0.678。结果见表1。 2.3阴道菌群和围生儿结局关系 在新生儿感染上,观察组有15例(12.5%),对照组有4例(4.4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胎膜窘迫、新生儿黄疸以及低体质量儿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阴道菌群和围生儿结局关系系数r为0.700。结果见表2。 3讨论 在正常状态当中,阴道当中的菌群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维持着宿主阴道当中的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正常女性阴道当中通常有偶见菌、常驻菌以及过路菌等,这些菌群会随着年龄以及妊娠的变化而变化。阴道菌群与宿主间互相保持动态平衡,以乳杆菌为优势的菌群微生态环境并不会引发临床症状6。 妊娠晚期妇女阴道内多存有假丝酵母菌,多处在酵母相当中,并不会引发临床症状,但也有部分妊娠妇女因为有着较为低下的细胞免疫,假丝酵母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大量繁殖并转成菌丝相,其有着较强的侵袭力和毒力,并能够产生自觉症状,以此引发不良结局。国外有研究7专门探讨了妇女在孕期当中阴道菌群感染有没有症状和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发现有症状者明显使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得到了增加。而国内对此尚无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专门对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失调产妇(观察组)和行白带需氧菌培养阴性孕妇(对照组)在母儿结局的区别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胎膜早破、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感染上,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其他一些症状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这也说明了临床症状的有无密切关系着不良预后。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有15例发生新生儿感染和17例出现产褥感染,两者感染总共达到了26.7%,提醒临床医师要重点关注。在非孕以及妊娠妇女的阴道当中,通常会寄生假丝酵母菌,大多处于酵母相,并不会引发一些临床症状,也同时不会产生临床不良结局,然而有些妇女在妊娠期间的细胞免疫不高,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并成为阴道当中的优势菌群,这就增强了其毒力和侵袭力,并能让妊娠期妇女产生自觉症状,以此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中,在胎膜早破以及产褥感染率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早产以及剖宫率上,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阴道菌群和产妇妊娠结局的相关系数r为0.678;在新生儿感染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胎膜窘迫、新生儿黄疸以及低体质量儿上,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阴道菌群和围生儿结局关系r为0.700。这就说明阴道菌群异常密切关系着妊娠结局,阴道菌群异常能够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得到提高。这和李志英等8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 总而言之,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和妊娠结局有着很大的关系,其中假丝酵母菌感染在妊娠晚期阴道菌群失调中占有数量最多,其能够增加新生儿和产褥感染以及胎膜早破的几率。因此,如果孕产妇出现了阴道菌群,则要实施全面检查并进行及时治疗,使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杜其仙.阴道炎治疗前后阴道菌群变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xx,10(34):203-204. 2谢晓艺,施宝玉.妊娠中晚期阴道菌群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xx,10(17):238-239.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xx:234-236. 4张晓洁,张美娟,葛高霞,等.北京:乳杆菌活菌胶囊调整产后阴道菌群失衡的效果J.江苏医药,xx,38(19):2287-2289. 5蒋肖蓉,李桂军,周建娟.阴道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乳酸杆菌与细菌性阴道病关系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xx,29(5):1102-1104. 6张岱.阴道菌群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xx,26(2):89-90. 7JeffM,DenneY,Jenn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