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doc_第1页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doc_第2页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doc_第3页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doc_第4页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粟海峰 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该院眼科xx年3月xx年2月收治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95例纳入该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同时辅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该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的效果,今后可将其作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关键词中医;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 R774.1A1674-074(4)07(a)136-02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发生障碍,引起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其具体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见于青壮年男性1。为探讨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选取该院xx年3月xx年2月收治的中心浆液性脉络膜主、视网膜病患者95例采用中医辅助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该院眼科收治的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95例纳入该研究,主诉视物变形、变色、中心暗点。散瞳后检查眼底,可见黄斑区盘状浆液性视网膜浅脱离区,中心凹光反射弥散。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静脉期针尖样高荧光渗漏点或墨渍样渗漏。研究对象同时剔除合并心、肝、肾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其他眼底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等患者。 根据就诊顺序奇偶数法分组,奇数者归为对照组,共计47例52眼,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5.644.29)岁;体重5087kg,平均体重(62.355.20)kg;病程345d,平均病程(12.542.74)d;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12例;病变位于左眼22例、右眼20例、双眼5例。 偶数者归为实验组,共计48例54眼,年龄2451岁,平均年龄(36.254.31)岁;体重4985kg,平均体重(62.635.45)kg;病程350d,平均病程(12.782.56)d;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10例;病变位于左眼21例、右眼21例、双眼6例。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E、肌苷、三磷酸腺苷、甲钴胺、地巴唑等药物2。 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基本方用决明子15g、枸杞子15g、菊花15g、白芍10g、当归10g、丹参15g、白术10g、香附6g、杜仲15g、熟地黄10g、甘草6g。脾虚湿盛者酌加薏苡仁、白蔻仁、茯苓等;肝脾不和者酌加柴胡、赤芍、薄荷等;脾肾两虚者酌加山药、菟丝子、沙苑子等。上药1剂/d,加水煎煮两次,取汁早晚温服3。 连续治疗12周,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 1.3评价指标 治愈:治疗后视物变形、变色、暗点等症状消失,眼底检查提示黄斑区渗出基本吸收,盘状反光晕消失,视力恢复至病前水平或1.0以上。 显效:治疗后视物变形、变色、暗点等症状明显改善,眼底检查提示黄斑区渗出大部分吸收,盘状反光晕减小,中心凹反光出现,视力提高4行以上。 有效:治疗后视物变形、变色、暗点等症状改善,眼底检查提示黄斑区渗出部分吸收,盘状反光晕减小,中心凹反光暗,视力提高2行以上。 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眼底检查结果无改善或恶化4。 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处理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 2结果 与对照组对比,该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指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色素上皮、脉络膜的Brush膜发生复合性损害,毛细血管液体渗漏进入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层,以视力减退,视物变小、变形、暗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已有的临床研究发现其与感染、炎症、免疫异常、酗酒等因素有关,并有一定的自限性5。 中医学理论认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属于“视瞻有色”、“视直如曲”之范畴,与七情郁结、劳倦过度、辛热酒浆、外感邪气等密切相关,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脏腑功能虚弱为本,水肿渗出、痰湿积聚为标实。五脏学说认为目为肝之窍,瞳神属肾,故本病与肝肾功能关系密切。当肝肾亏虚时致目失涵养,气血瘀滞,因此临床当从肝肾论治6。 该研究自拟方中决明子、枸杞子、菊花三者共为君药,取决明子清肝明目、枸杞子补肝益肾、菊花平肝明目之功效,对视物模糊症状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臣药中白芍柔肝缓急、当归活血养血、丹参活血祛瘀,此三药合用,活血化瘀之效大增,可促进瘀血、水肿、痰瘀积聚化解。白术健脾益气、香附理气解郁,此二药可增强脾胃之气以助肝肾7。佐以杜仲补益肝肾、熟地黄滋阴填髓,二药合用,补益肝肾之效大增。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脾虚湿盛者酌加薏苡仁、白蔻仁、茯苓等以健脾渗湿;肝脾不和者酌加柴胡、赤芍、薄荷等以疏肝解郁;脾肾两虚者酌加山药、菟丝子、沙苑子等健脾益肾8。 该次研究中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者经过为期12周的治疗后达到治愈9例(17.31%),显效15例(28.85%),有效20例(38.46%),无效8例(15.38%),总有效率为84.62%。而在此基础上辅以中医治疗者所有患者均有治疗效果,其中达到治愈10例(178.52%),显效20例(37.04%),有效24例(44.44%),未发生治疗无效者,总有效率高达100.00%。提示中医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一定的效果,今后可将其作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案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珊,王育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诊治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xx,29(6):472474. 2彭清华,彭俊,吴权龙,等.活血利水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xx,10(7):12841286. 3王亚明,顾维乐.疏肝益精汤联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xx,18(14):278280. 4董玉,王鹏,张昆,等.中医辨证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xx,21(18):19911992. 5王志勇,戚俊凯.中医分期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xx,26(8):15971598. 6杨旭东,张晓,吴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