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7 琵琶行并序 7 琵琶行并序 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琵琶行是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十年( 815)遭受权贵打击、贬官江州司马次年的作品。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而愤懑、感伤,但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结心底。一个萧瑟的秋夜,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遇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千古绝唱琵琶行。 诗歌描写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寄予了作者对琵琶女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诗人还借 琵琶女的身世来观照自己被贬受屈的不幸境遇,发出了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的感慨,主题深刻而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可以说,在封建时代里,琵琶女形象和诗人自身的形象都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琵琶行是一首抒情性很强的长篇叙事诗,既是唐代七言叙事体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创作的又一高峰。诗一问世,即广为流传,远扬塞外。唐宣宗曾在白居易去世后作悼诗: “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直至今天,虽历时千载,仍传诵不衰。其中有关琵琶演奏技巧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声、叠音等多种手法,精彩纷呈,达到了出2 / 13 神入化的 境界,因而本篇也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形象描绘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剖析:声音是从水面上飘过来的,这声音一下子就吸引了主人和客人的注意,使他们走的不想走、回的不想回,急欲探寻这种美妙声音从何而来。这里作者首先写了主人和客人的行为表现,概括出主人和客人对琵琶声的神往,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2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剖析: “ 寻声暗问 ” ,顺着声音小声地问,写出了听者因被乐声吸引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其实这也 是从侧面写乐声的感染力。从诗开头的环境描写所营造的氛围来看,琵琶声或许是凄苦的,作者的寻声暗问,其实也暗含了对弹奏者的同情和关注。 “ 迟 ” 即 “ 迟疑 ” 之意,写出了琵琶女犹豫不决的神态和心理,本来,孤寂之人,遇人相问,当是很高兴的事,可琵琶女却犹豫不决,看来其必有隐衷。 那 “ 弹者 ” 究竟是谁?其实,不用诗人发问,我们读者也早就急欲知道了。可是,琵琶女不仅是 “ 欲语迟 ” 而不肯回答,而且还不肯露面,让读者心中更添了一层悬念。 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 / 13 剖析:这一句描写琵琶女羞答答的样子,极为巧妙传神,为流传极广的千古佳句。琵琶女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出来, “ 千呼万唤 ” 出来之后还用 “ 琵琶半遮面 ” ,写出了她的羞涩神情,反映出她此时的复杂心理:一方面自惭身世,抑郁不平;另一方面对于别人的盛情邀请既有所顾忌又不好拒绝。表现了她不愿意见陌生人又不好不见的不安与局促。 4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剖析:弹奏之前即传情,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琵琶女技艺高超,调弦试音就已打动听者;另一方面,调弦试音都能融入感情,可见弹奏者已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世界中。为什么会 “ 先有情 ” ?会有什么样的 “ 情 ” ?这就为诗歌设下了悬念 。 5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剖析: “ 低眉信手续续弹 ” ,写出了她弹奏时的动作和神态,因为训练有素,所以虽是信手弹来,也无不合乎节拍。而心中不尽的悠悠往事和满腔的凄苦之情,都在这 “ 信手续续弹 ” 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真是技艺娴熟,炉火纯青。 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剖析: “ 悄无言 ” 比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妙,这是一种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的境界。它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听众还是意犹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4 / 13 人们 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月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一体,这种情景交融的写法,颇有 “ 言有尽而意无穷 ” 之妙。 7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剖析:诗人以这两句话结束了琵琶女的倾诉。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所谓 “ 忽梦 ” 并非偶然, “ 梦啼 ” 也是白日情感的再现。回忆辛酸的往事,面对眼下的痛苦遭遇,琵琶女不由得涕泪纵横,脂粉合流。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剖析: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也正是诗人的写作动机。这两句直抒 “ 天涯沦落 ” 之感,当为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不幸遭遇,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士大夫的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现已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名句。 5 / 13 9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剖析:通过杜鹃啼血和哀猿悲叫两个意象的描写,因景生情,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诗人羁旅在外而想念家乡的心情。下文更以苦酒独酌、呕哑嘲哳之山歌村笛,上承 “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 ,极力渲染谪居浔阳的痛苦与不幸,同时也与歌女的琵琶仙乐作了强烈的对比。 10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剖析:最后以琵琶女的二次演奏、诗人泪湿青衫作结。所谓“ 座中泣下 ” ,突出了音乐效果之动人,也上承了第二段中对琵琶演奏的细致描写。 “ 江 州司马青衫湿 ” 。 “ 青衫 ” ,唐代八、九品官所穿的官服。作者时任江州司马,是五品官,应着浅红色官服。说 “ 青衫 ” 意在表达自己的沦落身份。以诗人泣泪最多上承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由歌女的不幸,痛感自己的被贬,既为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而泣,也为自己的壮志难酬而哭。 诗句也表现了诗人对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女艺人的真挚同情。她有可悲的不幸命运,诗人也有被贬出京的遭遇,社会地位虽不同,但在身怀才艺而不被重用以致沦落天涯这一点上是相似的,是相通的。因此,诗人将 “ 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 ” (唐宋诗醇卷二十二 )。 二、重点语段 6 / 13 1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剖析:这是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 元和十年 ”“ 明年秋 ”“ 夜 ” ;地点: “ 送客湓浦口 ” ;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诗人、客,夜闻琵琶, “ 歌以赠之 ” ;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 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 。同时,还通过 “ 左迁九江 ” ,点出了自己的不幸境遇; “ 歌以赠之 ” ,说明了本诗的写作 动机。其中的 “ 铮铮然有京都声 ”“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 ,则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剖析:这几句交代了时间: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秋风瑟瑟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浔阳江头,浔阳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浔阳江头也就是前边序中所说的湓浦口;交代了背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 诗人送客江头,秋风萧瑟,一片凄凉。宾主话别,醉不成欢,实际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 主人下马客在船 ” ,用互文手法,实际是指主人和客人下马之后上了船 。后一句的 “ 管弦 ” 代指音乐。 “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 ,这里通过景色的描写渲染了临别时分的氛围,它给人一种空旷、寂寥、7 / 13 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 “ 忽闻水上琵琶声 ” 作了铺垫。 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剖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系列复杂而又连贯、贴切而又优美的比喻,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其中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不仅使人想见其声之清脆,而且还让人体验到乐声如珠玉般圆润的感觉。 “ 如急雨 ”“ 如私语 ”“ 莺语花底 ”“ 泉流冰下 ”“ 冰泉冷涩 ”“ 银瓶乍破 ”“ 刀枪鸣 ”“ 如裂帛 ” 等等,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此外,还用 “ 嘈嘈 ”“ 切切 ” 等拟声词和 “ 间关 ”“ 幽咽 ” 等双声叠韵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 没有消失。 4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8 / 13 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剖析:年轻时,靠着超凡的技艺,使得五陵年少、富贵公子争相馈赠缠头之费。那个时候,她头戴钿头银篦,歌舞时用手击节,上身相应颤动,首饰有时竟堕地而碎;或穿红艳如血的罗裙,日日与少年宴饮笑谑,不觉酒翻而裙污,也未感到过可惜。春花秋月,良辰美景,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地过去了,然而韶华易逝,容颜易老,一个年老色衰的艺人再也没有人靠近了,她像一只被人玩坏的玩具一样被那些富贵子弟们所抛弃。 “ 门前冷落鞍马稀 ” 正是封建时代包括琵琶女在内的许多歌舞艺人晚年生活的形象写照。 这一段叙述,写出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也交代了 “ 未成曲调先有情 ” 之缘由。 审美鉴赏 三写演奏构佳篇 琵琶行是以三次演奏为主线来结构全篇的。 琵琶女的三次演奏是贯穿全诗的主线,围绕着它,诗人将情与景、事与议高度融合了起来。 对三次演奏的描写,第一次是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 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虽不知演奏何曲,但可以断定它的基调一定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因为琵琶女在这“ 绕船月明江水寒 ” 之际演奏,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9 / 13 的寂寞;二是因为它深深地打动了 “ 惨将别 ” 的主客之心,加重了离愁,以致 “ 主人忘归客不发 ” 。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也都是用以烘托琵琶女所弹之曲的凄惨的。 第二次是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这是诗的主体部分。先用叙事引入,接着转入了对乐曲的直接描写。在描写中,诗人以贴切而又优美的比喻,使抽象的音乐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这里有落玉盘 的大珠小珠,有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有水流冰下的丝丝细流,有细到没有的 “ 此时无声胜有声 ” ,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它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通过如此浓墨重彩的描写充分展示了琵琶女演艺的卓越才艺。以此为基础,诗歌自然转入琵琶女的自述身世。 “ 自言本是京城女 ”“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 ,当年凭着自己的技艺,确也曾有过许多欢娱,可是, “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 ,最后落得 “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 ,而且, “ 商人重利轻别离 ”“ 去来江口守空船 ” 。这一段可谓如怨 如诉,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与那 “ 说尽心中无限事 ” 的乐曲相互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而琵琶女的自述又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原来他俩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接着诗人讲起自己的 “ 沦落 ” ,但主要是围10 / 13 绕着音乐讲的,讲心境的低沉,而关于 “ 沦落 ” 的原因,则仅以 “ 辞帝京 ”“ 谪居卧病 ” 二语轻轻带过。这显示了诗人的温柔敦厚之风,但我们不难看出,他和琵琶女的 “ 沦落 ”都是由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较为简略,只说声调悲凄,与先前的霓裳六幺有所不同。同时,诗人又以从侧面 写听众 “ 掩泣 ” 和 “ 青衫湿 ” 作结,进一步突出其音乐效果,尤其是 “ 江州司马青衫湿 ” 则使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的内涵更为深远,也更鲜明地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日积月累 一、学海拾贝 意境 意境,是指诗歌描写某种事物时所表现出的艺术境界,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反映的生活图景的和谐统一。 “ 意 ”指诗人的思想感情, “ 境 ” 指诗所描写的客观景物。意境的构成要素是情(或意)和景(或物)。要体会诗歌的意境,就必须先了解诗歌情与景的三种融合方式:情景交融、融情入景和因情生景。 情景交融,是情与景的高度统一,如 饮酒诗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与外物已融为一体,难分彼此。 融情入景,是指情已巧妙地融入景中,表面看,见景不见情,11 / 13 实则景中已蕴涵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表面上描写诗人旅途中所见的六种秋景,实际上这些景物蕴涵着诗人流落天涯的羁旅愁怀。 因情生景,是指景因情而产生,其特点是先有情,后有景。柳永的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是由离情想到别后的凄凉景象。 二、典题精讲 1( XX 年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 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 “ 月黄昏 ” 三个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氛围?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指点迷津:营造的氛围,即诗歌有什么样的意境。意境的把握要抓住景物特征进行分析, “ 月黄昏 ” ,昏暗朦胧,一般12 / 13 也衬托那种黯然之 情,再加上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等,则更有凄凉之意。 参考答案: “ 月黄昏 ” 三字为两诗营造氛围、表达心绪定下了基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国内产品交易合同
- 2025年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合同
- 2025合同终止协议模板示例
- 2025年北京市苹果购买合同
- 小学语文教师岗前培训大纲
- 全科医学科高血压患者管理细则指南
- 2025建筑工程施工升降机安装拆卸合同文档模板
- 移动业务服务管理岗位竞聘
- 幼儿教师语言培训
- 药剂科抗生素合理用药指南
- 对外汉语拼音教学
- NY 623-2002内蒙古白绒山羊
- 12YJ4-1 常用门窗标准图集
- 甲状腺微创消融治疗手术知情同意书
- 自然保护区规划研究课件
- 初中道德与法治人教九年级上册 文明与家园九年级道法导学案《构筑中国价值》
- 箱式变电站技术规格书
- 土方开挖 技术交底
- RBL立式单级离心泵样本
- 日志装饰装修监理日记
- O型圈建议开槽尺寸参数静态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