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3页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4页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6 情境作文教学与想象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呢?教学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 律,并从古典文学理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逐步探索出一条“感知情境 积累表象 启发想象 描 绘情境”的情境作文教学的路子。 一、精心引导学生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要让学生作文时能够写出具体的情境和氛围,必须引导他们经历从“ 感知情境”到“描绘情境”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言的情境,前一个指的是“实境”,即 人、自然 与社会;后一个则是“虚境”,是经过艺术的加工和感情过滤创造出的情形与境界。 描绘情境有赖于丰富的想象,而想象又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记忆表 象储备越多,他所展开的想象内容越丰富。由此可见,要描绘情境必须从感知情境、丰富表象积累开始。 (一)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感知情境。多姿多彩的大千世界是中学生感知的直接对象。我训练学生感知事物 务求做到两点: 1、 感知事物前蓄情于臆,即要求学生在感知事物之前要有一定的情绪准备。无论感知的客体 是日月2 / 6 星晨、风雨雷电 ,还是山河田野、花木鸟兽,抑或是亭台水榭,在感知前要广泛搜集与之相关的名人诗 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景点介绍。并在反复阅读中受到感染,生发激情。 2、 感知事物中融情于物,即 要求学生能够调动视、听、味、嗅、触等感官去感知客观事物的色彩、声响、芬芳等各种属性,由此而生览物 之情或触景生情等。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把自己的情感与意念自然地融入山、水、日、月、花、草、树木之中 ,让客观事物都染上主观色彩。要善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创造出情境美。 (二)引导学生注重表象积累。表象是人脑中所保持的关于客观 事物的印迹所表现出来的形象(画面)。 为了有助于这些“画面”积累,我向学生推荐了几种方法。 1、“画面”描述法。 要求学生经常对自己感知或 体验到的印象最深的“画面”进行回忆、记忆,然后将“画面”用文字记下来。这种“记”不是机械地说明, 而是描述,是能够融会深层之意的描述。 2、绘画或照相法。 要求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有特色的场景、人物 勾画出来,然后旁注文字说明。“说明”要尽可能的详细,要将当时令人惊呼感叹,让人怦然心动的情景和心 理感受记下来。储备有大量的诸如此类的记忆表象,一旦“在与某种需要有关的强有力的 兴奋中心出现时,这 些解体了的暂时神经联系就会按新的体系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注:职业技术教育3 / 6 1998 年第 12 期第 18 页。) 表象积累的内容可以是某次活动最感兴趣的画面,也可以是印象最深的人物的音容笑貌。 二、精心策划“小练笔”,训练想象能力 (一)进行再造性想象训练。这种训练,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表象积累,对所供材料进行想象,从而 创造出一种源于材料而又不同于原材料的意念形象。 训练举例:反复诵读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后,驰骋想象,用短文再现 当年王维为挚友饯行的情景。学生 受到课文插图启发,又从古装影(视)片上获得了表象积累,因此,基本能够完成。有学生写道: 古老的渭城坐落在渭河南岸,有一条驿道穿城而过,大道的两旁客栈与酒馆一间挨着一间。于是这里便成 了由长安西行或自西而来长安的人歇脚的好去处。这是一个微雨蒙蒙的早晨,街上空气湿润、柳枝染绿。诗人 王维正在此为好友元二送行。王维边为元二斟酒边说:“再干一杯吧!过了阳关就没有老朋友陪你饮酒了。” 微醉 的元二接过酒一饮而尽,抱拳说了声:“保重!”便拍马而去。王维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好友渐渐西去。 (二)进行扩展性想象训练。此举是让学生根据原文的某一段或某一点,在体会原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展开 想象,从而使不具体变为具体,无声变为有声,形象更具体,4 / 6 更色彩鲜明。 训练举例:赫耳墨斯笑着问明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后,看到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 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 个算添头,白送。” 要求学生刻 画出赫耳墨斯得知自己的雕像一文不值时的尴尬神情。 由于受到原材料中“笑着问”和“爱慕虚荣”的启示,学生们大都能够想像出赫耳墨斯的神情。有学生写 道: 只听赫耳墨斯“啊”了一声,便目瞪口呆,刚才还在矜持地笑,现在他的脸上比哭还难看,脖子和耳根全 红了,他活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 这样以原材料中关键情节为基础而生发想象,传神而又准确地勾画出“人物”的外貌、神情。 (三)进行延伸性想象的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叙述、情节的发展,展开创造想象,合理推测故事的 发展趋向。 训练举例:“卖炭翁”的炭被抢,他悲愤交加,离开“宫市”后将向何处去?请续写结尾。 这项训练是以原材料中言犹未尽的情节为起点,5 / 6 要求学生依情定势,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有的学生接着 写: 卖炭翁离开“宫市”后,一路上老泪纵横,他原想卖掉这一车炭,让一家人度过年关,可现在只换回半匹 红绡。他不敢再见卧病在床的老母和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娃娃。到了村口,他让老牛自个儿拖着空车回家,自 己将半匹红绡系在村头干枯的老槐树上,他含恨上吊自尽了。 有的写“卖炭翁”早就恨透了腐朽的 朝廷。炭被抢后,他愤然离开宫市,走上了杀富济贫、与朝廷为敌的 道路。 两种结果截然不同,但从情节定势看都有发生和发展的可能。因而符合延伸性想象的要求。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可从对比想象、假设想象、逆反想象等方面进行。 三、精心设计“命题”,指导情境作文 所谓“情境作文”,就是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以及作文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情境和 氛围,要求言、行、情融为一体,同步展开进行的作文。要让学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