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台教学设计_第1页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_第2页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_第3页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_第4页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降生、模仿、身段、造就、抗议、风度、炼就、毅力、不解之缘、暗无天日、眼冒金星、一反常态、为所欲为、暑去寒来、不在话下、切切私语、无言以对”等词语。 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感受戏剧表演的神奇魅力。 4、比较阅读看戏、蒙娜丽莎之约,掌握一定的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悟戏剧表 演的神奇魅力。 2、体会在艺术之路上,人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3、在群文中比较,掌握一定的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搜集与课文有关的信息资料 教学过程: 2 / 13 一、导入 1、导入: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2、比较“我的舞台”与“我和舞台”有什么区别?(“我的舞台”不仅 指出了我的和舞台的关系,而且暗示了舞台对我的意义和价值,以及我对舞台的特殊感情。“我和舞台”仅仅表明我和舞台之间的某种关系。 2、对于作者你了解多少?简介作者 二、学习提示语,明确学习方法。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阅读课文,注意字词。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交流:文章一开头就点题:“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这是什么写法?(开门见山) 3、这句话还是课文的中心句。文章除了开门见山外,还讲究首尾呼应。读一读最后一段话,找到与这句相照应的句子,读一读。理解 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表达的是“我”的成长过程;“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写出了一个人才成长的必经历程。) 2、再次读课文,课文的哪些描写体现出“舞台对我3 / 13 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四、深入分析课文,感悟文本 1、“我”还没出生的时候,与舞台结下了怎样的不解之缘? 2、“我”刚会走路时,是怎么表演的?都有哪些观众? 3、“我”的舞台都在哪里? 4、“舞台”对我有什么影响? (相机理解重要句子) 5、那么,你知道文中的“我”也就是 本文的作者的母亲是谁吗? 引入资料:介绍新凤霞,同时推荐新凤霞名言:“台上做戏,台下做人。不屈为至贵,最富为清贫。” 五、升华文本 1、“我”在艺术上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特别是离不开母亲的影响,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了“我”。但是,“我”的成功更离不开“我”在艺术舞台上练就的勇气和力量。 2、快速浏览课文,勾出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我”在艺术生涯中磨练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全班交流。 3、为什么一向心疼自己的奶奶此时却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呢?其中包含着奶奶什么 心愿? 4 / 13 4、全班交流。 5、无论音乐,美术还是其他艺术形式,都有撼动人心的力量,舞台艺术也是一样的。作者的舞台逐渐转移到人生的大舞台,“舞台”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6、从作者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做事要不怕吃苦,肯努力) 六、拓展延伸 1、这篇课文写了作者成名之前的成长和学艺经历,这也是每一位艺术家成长的必经之路。很巧,在后面的选读课文里正好有一篇课文看戏,写一位艺术家的精彩艺术表演,可以课外读一读。 2、引导学生速读看戏,感受、交流读书体会。其中描写人们等 待看戏的部分,可引导学生联系蒙娜丽莎之约一课中人们等待看画的描写,加深对这种表达方式的印象。 七、作业 写一写对你有所影响的艺术形式。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说一说课文的哪些描写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 5 / 13 2、通过“兴味盎然”“窃窃私语”等词语理解课文重点段落。 3、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4、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 透过字 里行间,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及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感悟成功来自于勤学苦练的成长之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评剧导入,直奔主题。 1、导入:课件播放播放评剧选段花为媒(课件 1),导入课题。 2、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她就是评剧,是我国戏曲的一种,它流行于北京、天津、华北等地。刚才我们欣赏的就是我国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名曲选段花为媒。 3、有一位小女孩从娘胎里就被评剧深深吸引。她就是新凤霞的女儿,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我的舞台的作者吴霜。 4、板书课题、释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齐读课题,师问:课文中吴霜的舞台分别在哪些6 / 13 地方呢?你能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出来吗? 学生快速读课文,用笔画出吴霜的舞台。 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娘胎床上侧台院子客厅 3、这么多的舞台都能看到吴霜的身影,说明“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三、小组学习,合作探究 1、舞台究竟对“我”有着怎样神奇的吸引力呢?让我们从吴霜的各个舞台中去感受吧! 2、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老师的问题在 你们小组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学习的风采吧。 出示问题:(课件 2) a、你们最喜欢吴霜的哪个舞台? b、这个舞台中哪些句子体现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 c、读一读、画一画这些句子,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学生合作学习、探究质疑,师巡视指导。 四、汇报交流,把握重点。 学生汇报交流,师小结。 一)娘胎“大闹天宫”。(体会幽默风趣的语言) 二)床上惊魂。 7 / 13 1、手舞足蹈,憨态可掬。(身上围着一条大毛巾,摇摇晃晃走几步,两手上下左右比画着, 嘴里还咿咿呀呀的乱唱。) 2、从小喜欢表演。(爷爷、奶奶还有小花猫,都是我的观众。“演出”中途,哪位观众要离开“剧场”都会引起我的不满。) 3、赶猫下台,惊魂一刻。(一次,小花猫看得兴起,竟窜上了床。我为赶下“台”,脚下没留神,一个倒栽葱,摔下床来,直摔的我眼冒金星,半天没缓过劲来。) 三) 侧台学戏。 1、每场必到。路途远,演出晚,都不怕,体现了一个孩子对戏剧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板书:热爱) 2、选择在侧台看戏。 小吴霜在侧台只顾,(学母亲演戏的身段,记母亲演戏的戏文 ,揣摩戏曲中的板眼)忘记了(侧台人多声杂,又热又闷,双腿都站麻了,大汗淋漓)。这就叫做“兴味盎然”。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进行说话练习。 四)院子学艺。 这样对戏曲“兴味盎然”的小姑娘,来到更大一点的舞台 院子学艺又是怎样的精彩呢? 1、师傅是怎样“整”我的?(严格训练):抓住一系列动作朗读体现学艺的艰辛。学艺需要什么?板书:勇气与8 / 13 毅力 2、奶奶看了师傅这样“整”我有什么表现?为什会有这样的举动?体现了什么? 总结:学艺过程中的血与汗、泪与痛,是多么的艰辛呀!让我们不由得想到这样的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光是学艺,我们的学习也要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德育渗透) 五)客厅认真演戏。 1、抗议大师窃窃私语。在我认真演戏时,引来的却是两位大师观众的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在课文找到这个词,读读这句话。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窃窃私语?当小吴霜在客厅这个舞台认真表演的时候,两位大师却在窃窃私语,你觉得他们做的好吗?为什么? 2、“我”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尊重别人 ,而且要向吴霜那样“老实做人,认真演戏”板书:认真 (德育渗透) 五、总结全文,感悟中心 刚才,我们从不同的舞台感受了小作者对戏曲的热爱,以及她对艺术追求的勇气、毅力与认真的态度。这些都体现在课文的第一段“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这句话里,那么,与这段话相呼应的又是哪一段话呢?(最后一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它们在文9 / 13 中的作用是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明确作用。开头一段在文中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最后一段总结了舞台陪伴我成长(板书:成长),既呼应前文,又点 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写作时千万不能忽略这开头和结尾的重要作用哟。 3、总结:同学们,这热爱,这勇气,这毅力,这认真,成就了一个怎样的吴霜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成就吧。(拓展资料,用吴霜的成功励志。) (课件 3)出示吴霜简介:吴霜,新凤霞之女。我国当代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剧作家、画家和作家。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师:是啊!人生就是一个大 舞台。老师在这送给大家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让我们像吴霜这样,凭着满腔热爱的感情;凭着永不言弃的勇气;凭着百炼成钢的毅力;凭着一丝不苟的认真,在我们自己的舞台上演绎属于自己的精彩吧! 【教学反思】 我的舞台是我国著名的编剧、导演、作家吴祖光先生与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的女儿 吴霜女士发表在10 / 13 收获杂志 1991 年第 3 期上的一篇回忆录。文章以“我”的口吻,娓娓叙述了“我”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成长的故事,读后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在上课之前我查阅了一些关于新凤霞和她 女儿吴霜的一些资料。心里对她们母女凭添了不少的敬意。再次阅读这篇课文,我也有了更亲切的感觉以及更深厚的感悟。本课语言风趣而又充满童稚,描写细致而又生动,虽然课文要体现的是从事艺术之路的艰辛,而笔下却处处流露着乐观与活泼。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一、好的开头和结尾抓住学生的心。 课的开始,我利用课件向给学生播放评剧选段花为媒,以此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的结尾,我送给孩子们一句话: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鼓励孩子们心中要有梦想,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尽情地 演绎。 二、长文短教。 这篇文章比较长。一篇长课文只有通过反复的读,每读一遍提炼一下,浓缩一点,这样在反复读后,也就将一篇长文读成短文了,或者是浓缩成了一段话、一句话、几个词了,才算是真真读懂了。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引导孩子们围绕一个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来通过反复的朗11 / 13 读去读懂文章,体验情感。在每次读的时,给予具体的要求,逐渐浓缩,让条理逐渐清晰,中心逐渐明确出来。如抓住作者随母亲演出时,挤在厚厚的幕布后面,憋闷得满头是汗等词语体会出作者对舞台的热爱和对评剧的浓厚 兴趣。 三、注重情感体验。 本文的描写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和执著。于是,体验作者的情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朗读中,注重引导孩子交流不同的描写带给你的内心体验是课堂上我用心想要引领孩子的地方。如描写呀呀学语的我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学生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流露的童趣,重要的是要试着去感受一个小孩子对艺术的朴实的爱。 四、感受艺术人格魅力。 对于新凤霞、吴祖光,学生很陌生,于是我安排了一段视频资料介绍新凤霞,学生通过视频初步了解了新凤霞,并且知道了她的几句名言:“不屈为至贵,最富 为清贫。”“台上做戏,台下做人”“老实做人,认真演戏。”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阳关道,必须付出艰辛和心血的道理。 尽管在课前经过了认真地思索和设计,但是从整个课堂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而我似乎12 / 13 包讲得太多,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太少,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实践、提高。 我的舞台教学设计(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同样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 板书 28 我的舞台 2、解释课题 理解“舞台” 二、简介作者 (学生介绍 老师补充) 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剧作家。早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6 年学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 传奇等。 过渡: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艺术家们那不为人知的艰辛的成功之路吧! 三、扫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1、学生扫读课文,画出句子。 2、指名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