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徐增杰1,孙丽苹2 (1.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台州318000;2.椒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以浙江省为例,选取了10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设置 :G712:A:16711580(xx)05007102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职教育研究会xx年度研究课题“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及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台州市教科规划xx年度研究课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台州为例”(项目编号:GG14063)的研究成果之一。 :xx1208 作者简介:徐增杰(1983),男,浙江台州人。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孙丽苹(1984),女,山东潍坊人。椒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政史地教研组,中学二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 一、背景介绍 根据教育部xx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文件精神,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工作趁势展开。那么,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如何呢?笔者以浙江省为例,分别从该省的国家示范院校、省级示范院校、一般院校中选取了10所高职院校为样本进行了调查研究。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开设现状 调研涉及的10所高职院校全部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有9所学校选择在第一学年开设心理健康的公共必修课,设置两个学分(3236课时)。其中有3所学校,在两个学分的公共必修课之外,还开设了其他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有一所选择在第一学期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理论),设置一个学分(16课时)。在大一、大二的其他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实践),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修满另一个学分(16课时)。 (二)教材使用现状 调研发现,高职院校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第一年,基本上采用省编的通用教材。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后,普遍感觉省编通用教材过于偏重理论,因此,在第二年,接受调研的高职院校绝大部分采用了自编校本教材或合编教材。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开设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考虑到高职院校心理学师资较弱,为更好地推进课程的开设,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工作由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教务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及相关学科教学研究单位共同组织实施。从调研结果上看,多个部门参与心理课程的开设确实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课程的组织和教学力量不足的问题,使得各高职院校能及时地开展心理课教学,但也衍生了职能关系不顺的问题,表现如下:1.部门之间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现象。部分院校开课职能归入人文学科的院系,部分院校则由学工部门下属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牵头,还有些院校是由教务部门主导开课。由于职权不明确,不少院校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上存在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现象。2.任课教师的岗位类别不一,阻碍了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调研发现,同一个学校在任课老师的编制上存在教师岗编制、辅导员岗编制、行政管理岗编制等。由于岗位类别不同,导致了上同样的课,待遇却不同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任课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 (二)课程的建设未形成体系,针对性不强 1.课程建设未针对高职的年级、学制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课程在设置时没有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所遭遇的主要心理问题的不同。目前,各高职院校没有按照自身的学制特点和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2.课程建设未按照高职本身所属的行业特点、区域特点和专业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高职的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本质上是服务于高职学生的成长成才,课程体系建设应该贴近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调研发现,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较短,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尚未按照高职本身所属的行业特点、区域特点和专业特点来构建课程体系。 3.课程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合班教学,教学效果不佳。在所调研的高职院校中,每个学校平均只有两名专职心理健康任课教师。在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各院校不得不合班进行教学,甚至部分院校的合班学生数达到130140人。匮乏的师资和上百人的大班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不佳。 4.课程评价方式单一,主要采用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停留在以考试成绩为手段的终结性评价层面上。调查表明,几乎所有高职院校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都是以考试成绩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为主要评价方式。 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部门可考虑发布专门指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目前,还没有专门指导高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相比本科教育,高职教育具有区域性、行业性、实践性等特性,高职院校具有办学时间短,办学经验少,师资力量积累不多的特点,高职学生具有文化课程的起点较低,体验式学习能力强,理论性学习能力弱的特点。因此,教育部门有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出台指导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以进一步促进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规范化。 (二)加强制度建设,解决课程开设机制不顺的问题 理顺机制,才能更好地加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机制不顺的问题:1.在课程开设上理清学工部门、教务部门与二级学院的关系;2.努力消除任课教师间的岗位类别差异,提升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加强课程建设,形成具有高职特点的课程体系 1.建设适应高职学制和年级特点的课程体系。在高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中,除了考虑到一般的心理发展诉求外,还要考虑高职教育、高职院校、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并注重课程设置与学制体系的衔接。 2.建设适应行业、区域特点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高职培养的高技能的职业人才,具有极大的行业性特色。不同区域也存在文化心理差异。因此,在高职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时,尤其是在教材编写和课程开设形式上,要适应高职本身所服务行业、区域的特点。 3.加强招聘和培训力度,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果。教师是教学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一门课程任课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调研的结果来看,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专任教师严重匮乏,尤其缺乏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理教师。可见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上,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都有待提升,急需加强招聘和培训工作的力度,增强师资力量,以提高教学效果。 4.在实践中探索,建立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特点的课程评价方式。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的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授课过程与授课目的都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因此,应通过实践探索建立起通过问卷调查进行评价、通过档案记录进行评价、通过心理测评进行评价、在情境中进行评价、在协商对话中进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价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方式,以适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邱开金,周晓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心理科学,xx(5). 2李玲玲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方式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xx(4). 3刘海燕,宁淑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xx(9). 4姜道春,薛德根.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文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银行专项笔试题及答案
- 银行招投标面试题及答案
- 银行游戏笔试题目及答案
- 心脏康复专业试题及答案
- 临床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职高化妆专业试题及答案
- 钻石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随机过程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 1.2 连续分类(课件)数学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
- 8000字法律毕业论文
- 社工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法院公开招聘聘用制书记员、辅警、文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蚌埠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岗位招聘20名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课件
- 理发店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初中美术学业水平检测试题(含答案)
- 《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件(共七章节)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补漏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