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doc_第1页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doc_第2页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doc_第3页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doc_第4页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 王灿明 大理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云南大理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5例以显微外科技术作为辅助手段、通过手术治疗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对临床症状、基本体征、病理的类型以及手术的疗效等方面进行讨论及分析。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当中,75%属于髓外硬膜下肿瘤,其他25%属于髓内肿瘤,对100%的髓外肿瘤进行了全切除术,对半数的髓内肿瘤进行了全切除术,肿瘤全切除率达到了87.5%。经肿瘤切除及手术治疗后,本次研究当中的12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2例患者症状无任何变化,1例患者症状恶化,本次研究中无发生死亡的患者。结论以显微外科技术作为辅助手段,进行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症状,预后效果良好,而且能够对脊柱稳定性进行重生性建立,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手术治疗;显微外科技术 R739A1672-5654(xx)06(a)-0146-02 高位颈段的脊髓在生理功能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解剖关系也相当特殊,与其他部位的脊髓肿瘤相比,高位颈段椎管内的肿瘤对于造成神经功能障碍的严重性更为显著,对于外科手术操作的要求与挑战也相对较高。对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进行手术后,预后不及时或不合理,也有可能导致四肢活动以及呼吸功能方面的障碍,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于近几年来影像技术的进步以及显微技术的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将采用显微技术作为手术的辅助手法,对于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进行手术治疗,初步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15例高位颈段椎管内发现肿瘤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范围在2560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40岁,病程范围在1个月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年。所有患者均通过MRI检查后进行确诊,且所有肿瘤均高于C4水平,其中有1例髓内类型的室管膜瘤介于C2-C7之间且涉及到5个椎体节段。肿瘤分布情况为:5例髓内肿瘤,其中2例胶质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10例髓外肿瘤,其中3例脊膜瘤、2例脂肪瘤,5例神经鞘瘤。 1.2临床症状表现 1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方面,10例患者颈部长期有疼痛感,5例患者一侧手臂呈放射性疼痛,12例患者四肢无力、身困体乏,13例患者四肢或躯干有间断性麻木感,3例患者膀胱括约肌功能受到了影响,8例患者下肢呈现病例征象。 1.3手术方法 使患者呈俯卧体位,进行全身性麻醉后以显微外科技术为辅助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X光肿瘤定位,按照患者病情的不同对切除方式进行选择,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半椎板或全椎板任选其一。 在髓内肿瘤的切除手术方面,以脊髓正后方的中部区域进行切入,由于此区域无任何血管,能够结合部分血管的迂屈以及脊髓增粗的情况进行肿瘤位置的确定。接下来在肿瘤的两个极点中选择一个,向另一端进行分离式切除,这样就能够对整个肿瘤的切除操作进行得彻底而又完整。 如果髓外肿瘤的生长情况呈膨胀性,就应该在显微技术的配合下将肿瘤下界或上界的蛛网膜挑开,进行切除或分离操作,而且脊髓与肿瘤的间隙也会变得更加清晰,使主刀医师的注意力集中在操作方面就能将肿瘤完全切除2。 术后首先要应用激素冲击进行治疗,然后进行硬膜的缝合工作,在硬膜外部设置常规引流管进行颈部的托举固定,防止患者颈部运动造成创口开裂或其他不良后果。另外还要配备呼吸辅助设备,对术后呼吸不畅的患者采取辅助呼吸措施。 2结果 本次研究当中患有髓内肿瘤的患者为5例,其中患有室管膜瘤的3例患者通过结合显微技术进行全切除术,对另外2例胶质细胞瘤进行大部分切除术;对10例髓外肿瘤当中的9例进行了全切除术,剩下1例神经鞘瘤进行了大部分切除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12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病情未发生变化,1例患者病情恶化,对未治愈的3例患者进行再次手术后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本次研究当中未发现死亡现象。对所有出院患者进行为期35年的不定期随访,其中14例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状态,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产生复发的情况。 3讨论 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如果仅从患者的陈述或表象方面进行诊断,例如颈部酸痛、肢体麻木或有轻微的疼痛感,很可能被误诊为颈椎方面的疾病。会造成误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颈椎管较其他脊椎来说横向较宽,却不像脊髓那样膨大,因此肿瘤形成后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当临床症状表现得较为明显时,颈段椎管内的肿瘤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生长,体积与早期相比膨胀到了35倍。因此,就需要依靠MRI对患者进行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确诊,由于MRI具有无辐射、无创伤、高分辨率以及三维成像等技术优势,所以能够直接从肿瘤的形状、大小、位置以及肿瘤与脊髓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详细诊断,与此同时,MRI还能够将肿瘤与神经或血管之间的解剖结构逻辑进行显示,为临床的诊断以及后期的手术操作带来极为丰富的准确资料3。 脊髓受压主要是指肿瘤对脊髓形成机械性压迫,导致脊髓的血运情况受到了极大影响,进而引发脊髓内部缺氧或水肿情况的形成,最终造成脊髓功能方面的障碍。因此一旦对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患者进行确诊后,就要尽快实施肿瘤切除术进行及时治疗,即便患者呼吸系统受到阻碍的情况也不能成为手术的禁忌症。 肿瘤切除术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不对其他脊髓造成伤害以及不对施术脊髓加重损伤的前提下,尽可能对肿瘤实施切除,这是因为高位颈段的椎管内部肿瘤即髓外肿瘤大多数为良性,因此进行切除手术后绝大多数患者能够痊愈,尤其是本次研究中采用了显微技术作为切除手术的辅助手段,将肿瘤切除的几率进一步提高。在进行肿瘤切除术的过程当中,要注意保护施术脊髓,并减少术中出血量,通过显微镜的帮助对肿瘤与脊髓进行清晰识别,而且必须要贴近肿瘤侧进行分离,对于区分较为模糊的区域,应采取保守的大部分切除术,不得冒着有可能对脊髓造成伤害的风险强行实施全切除术。髓内存活的大多数肿瘤基本上为恶性肿瘤,在施术中经常会发现,肿瘤与脊髓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对髓内肿瘤进行切除时一般情况下都会与神经外科进行合作手术。对于肿瘤对脑干形成了侵害的情况,或者在手术前就有显著的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施术时除了注意手术操作流程以外,还要注意加强患者的呼吸系统管理,使患者接受麻醉后还能保持自主呼吸的状态,便于其他指标的监测。 通过本次研究对15例患者进行了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切除术进行临床观察后发现,这种显微技术辅助下的手术方式能够有效切除髓外及髓内生长的肿瘤,且治愈率非常高,并且无任何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的产生,能够尽早使患者摆脱该疾病带来的痛苦与不便,具有临床推广以及应用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冯正健,伍益谭,林琼.高位颈段椎管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