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doc_第1页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doc_第2页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doc_第3页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doc_第4页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 张斯梅,杨四军,顾克军,于建光,张恒敢,许博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 摘要:为给秸秆机械还田利用和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研究了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达6480.0kg/hm2,其次是浅耕秸秆不还田处理,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还田处理产量最低,为5524.5kg/hm2。方差分析结果说明,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大,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省工节本,效益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综合来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方式为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 关键词:产量;免耕;浅耕;秸秆还田;效益 :S-3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xx-0953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区域秸秆全量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CX(12)100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江淮东部(江苏)水稻小麦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xxBAD07B0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区域种植业废弃物中氮磷养分管理及多级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xxZX07101-004)。 第一作者简介:张斯梅,女,1981年出生,江苏赣榆人,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稻麦栽培生理生态及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通信地址: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TelE-mail:zhangsimei929sina.。 通讯作者:杨四军,男,1958年出生,江苏赣榆人,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农机农艺融合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通信地址:21001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TelE-mail:yangsijyun5819163.。 :xx-09-25,修回日期:xx-12-02。 EffectsofLessTillageandNo-tillagePatternsandTotalRiceStrawMechanizedReturning inSituonSeedGerminationandGrainYieldofWheatZhangSimei,YangSijun,GuKejun,YuJianguang,ZhangHenggan,XuBo(InstituteofAgricultureResourcesandEnvironment,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anjing210014,Jiangsu,China)Abstract:Tousestrawmechanizedreturningtofieldandincreaseyieldandefficiencyofwheatinrice-wheatrotation,effectsofno-tillage,shallowtillageandtotalstrawmechanizedreturninginsituonseedgerminationandgrainyieldofwheat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thetreatmentofno-tillagewithtotalstrawmulchinghadthehighestgrainyield,upto6480.0kg/hm2,followedbyshallowtillagetreatmentwithoutstrawreturning,andthetreatmentofshallowtillagewithtotalstrawreturninghadthelowestyield,5524.5kg/hm2.ANOVAresultsindicatedthatno-tillage,shallowtillageandtotalstrawmechanizedreturninginsituhadlittleeffectonwheatyield,andtherewasnointeractionbetweenthetwo.Totalstrawmulchingwithouttillageneededlesscost,andproductionefficiencywasimproved.Takentogether,theappropriatewaytohighyieldandefficiencycultivationofwheatwasno-tillageplustotalstrawmulchinginrice-wheatrotation. Keywords:Yield;No-tillage;ShallowTillage;StrawReturning;Benefits 0引言 中国稻茬小麦面积约为480万hm2,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稻茬麦区光热资源丰富,降雨较多,小麦生长受水资源限制作用小,是中国小麦增产潜力最大的区域1。江苏稻茬小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70%以上,淮南地区稻茬小麦比例高达80%以上,稻茬小麦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省小麦的生产与发展。少免耕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其推广应用面积占江苏省稻茬小麦面积的90%以上。 目前,针对少免耕对作物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3-5,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有报道显示,少耕稻茬小麦产量与常规耕作基本持平6,免耕可提高稻茬小麦产量水平6-7,也有研究认为免耕导致稻田套种小麦产量明显降低8。秸秆还田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径,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对当季乃至还田后的前几季作物产量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但随后其优势会逐渐显现,可以起到较好的增产效果9-10。以往研究大多采用盆栽或小区试验,秸秆往往经人工切碎后归还土壤,而田间大区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的报道较少。为此,笔者在稻麦两熟地区,研究了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田间出苗、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区概况 试验于xxxx年在江苏省农业农业科学院宿迁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试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2315h,年平均气温14.1,活动积温5189,年均降水量为892.3mm,一年两熟制。1.2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迁麦1号,采用机条播,行距20cm,播量为300kg/hm2,xx年10月10日播种,xx年6月7日收获。 1.3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4种处理,分别为浅耕秸秆不还田(ST)、免耕秸秆不还田(NT)、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还田(STS)和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NTS)。为了便于耕作,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处理面积为360m2,不设重复。除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4测定项目 小麦出苗后,调查基本苗数,计算田间出苗率。成熟期测定有效穗数,用1m2大小的方框,每小区选取3个位置人工计数框内的穗数,测定穗粒数和千粒重,每个处理收获12m2计产,籽粒晒干后测定含水量,折算成含水量为13%的籽粒重量。 田间出苗率=(单位面积基本苗/单位面积有效种子粒数)100%单位面积有效种子粒数=单位面积播种量(kg)每kg种子粒数发芽率每种子粒数=10001000/千粒重(g) 1.5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Excelxx处理数据、作图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免耕秸秆不还田(NT)稻茬小麦出苗率最高,为79.9%,浅耕秸秆不还田(ST)出苗率最低,两者相差5.6%。同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免耕出苗率明显高于免耕,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在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条件下,浅耕混埋处理出苗率略高于免耕覆盖处理,差异也不显著(PSTNTSTS,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6480.0kg/hm2,其次是浅耕秸秆不还田处理。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