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_第1页
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_第2页
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_第3页
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_第4页
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研究课(呐喊自序)研究报告 汇文中学 马复华 一、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研究本次八位上研究课的中、高级教师的总课题是:优化课堂教 学,提高教学效益。学校拟定的这一总课题同国家各类教育机构倡导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 为了确定研究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我学习了对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的初步研究一书。钟作慈等专定指出,当前相当多的课堂教学仍然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划一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才能,重视认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做人、做事、合作交往等方面的养成,重视考试的选拔功能而忽视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等等。钟作慈等专家还指出教师系统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的传授一承受模式仍是较普遍的教学模式,至于一讲到底的注入式满堂灌2 / 13 也不少见。 如何改变教师系统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的传授 承受模式,与我多年的思考不谋 而合,我确定以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试图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有了这个想法以后,我进而思考取代这种模式的可行做法。报纸上的一则消息给了我有益的启迪:当代武侠小说创作大师金庸被浙江大学任命为文学院院长后,他的第一堂课即是采用学生提问,教师答问的讲课法。这时一个念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如果把课堂提问的主动权从教师一方移交至学生一方,不是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状态了吗?我捕捉到这一教学灵感,把它具体化为一个明确的研究课题:把课堂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 研究课所使用的教材也随之确定下来:鲁讯的呐喊自序。我之所以确定呐喊自序为教材,原因有二。一是当代中学生大多感到鲁讯作品深奥难懂,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一定难度,因而容易提出问题;二是本人从教三十年的过程中读了较多的鲁讯作品及鲁讯作品研究文章,有所蓄积,具备一定的讲解鲁讯作品的素质。 呐喊自序教学安排为三课时。第一、二课时实质上是研究课的准备环节,第三课时即为研究课。在前两个课时中,我给学生印发了两页材料,一页是鲁讯诗八首:3 / 13 别诸弟( 1900 年)、自题小像( 1903 年)、 自潮( 1932年)、答客诮( 1932 年)、题呐喊( 1933 年)、题彷徨( 1933 年)、题三义塔( 1933 年)、无题万家墨面( 1934 年);另一页是报纸文摘和呐喊自序的结构线索表。印鲁讯诗八首,不仅扩充了教材容量,而且将鲁讯的八首诗串接起来能够起到使学生对鲁讯的生平思想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认识的作用。准备研究课的时候,适值报纸大量刊载纪念五四运动八十年的各种图文的时候,这使我如鱼得水,于是抓住这一契机,给学生印了谈天说地金庸与池田大作对话录的谈论鲁讯的部 分和新文学星座中孙郁介绍鲁讯的文章。为了方便学生自读呐喊自序,我还给学生印发了这篇课文涉及到的鲁讯怎样写起小说来的思想发展线索。有了上述的准备,使可以实施学生提问,教师答疑这一模式的研究课了。 如果不是上研究课,第三课时一开始便开采用学生提问的方法,起于自然起,而止于可以止。但作为研究课,这未免有随意性之嫌,因此我想,倘不把问题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担心听课评课的老师不予认同,这涉及到研究课与平时课的区别问题,姑且不论。只说课堂教学设计,便增生了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是,以课文开头的 梦为引子,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文以载道,我捕捉到呐喊自序的道即是贯穿鲁讯先生思想发展脉络中的爱国主义精神。4 / 13 于是我确定了回答学生问题的主线是爱国主义思想促使鲁讯先生最终写起小说来的。 课堂教学环节是: 第一环节:教师先指出呐喊自序第一段是统帅全篇的,其中梦字是文眼,请学生解读之。然后教师陈述自己的意见,讲全文有五处写到了梦,除了单四嫂子那一处的梦是自然概念外,其他四处使用梦字都有其隐含意义,强调读书时应着重对关键词的多义性进行准确理解。 第二环节:请学生 就课文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在表述教师意见时,提请学生重视对全文使用九处之多的寂寞一词准确把握。指出弃医从文是鲁讯思想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 第三环节:请学生就课文第二部分提出问题。结合学生问题,教师重点讲解的地方有三处。一处是北京蛰居段落中的描写部分;另一处是钱玄同与鲁讯的对话部分;再一处是如何理解文中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这层意思。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指出呐喊自序的底蕴是鲁讯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用鲁讯诗句我以我血荐轩辕证之。最后强调从做人的角度去解读鲁讯作品, 并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呐喊自序进一步走进鲁讯,而对5 / 13 21 世纪,奋然而前行。 板书设计: (说明:学校要求附录教案,因学生提问,教师答疑这种模式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有所区别,学生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有不可预测的特点,所以不能写出完整教案。好在有录像,将来可整理出课堂实录以应之。) 二、 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测及问卷调查的分析说明 (一) 对课堂教学效果检测的分析说明 检测题共有三道。第一道题检查学生对词语意义的理解;第二道题检查学生对短语比 喻意义的理解;第三 道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 据抽样评分的结果来看,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二) 对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的分析说明 1 学生对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的评价: 任亚飞:这节课的目的是将素质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这一点马老师做得很成功。马老师并不是将他的体会强加于我们(这是以往语文教学的弊端),而是让同学们自己 提问,再由同学和老师解答。 石峰: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学习由老师直接传授给我们6 / 13 知识,但终有一天我们将结束求学之路,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到那时如何学习?自学,好像是叶圣 陶先生说过:若不能在该提出问题的地方提问问题,也是学习的一种失败。而现在您所尝试的教学方法恰是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是一种良好的尝试,是我所理解的素质教育。 张纯:我喜欢那堂公开课,因为我喜欢老师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我们。 2 学生对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的评价: 赵焱:对于马老师给我们上的呐喊自序公开课,我个人认为是很成功的。这堂 课的精彩之处是在创新二字。 以前的语文课,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总是以老师说为主,同学们充当记录员,传授知识的方式像填鸭,被动学习, 枯燥无味,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们的思维,降低了学习的兴趣,怪不得如今有些报刊上登出古板的语文教学方式这样的文章,所以从内心讲,我非常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于宁昕:这节课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田佳:则于我对鲁讯文章的喜爱,所以对这堂课很感兴趣,在预习过文章后也是一肚子问题,这要是在平时,肯定是欲问不能,只好咽下这一大堆问题,学习的激情也烟消7 / 13 云散了。 我希望多上这样的课,它可以为学生打开嘴巴,老师下来,我们上去。 刘凯:我是极其推崇这种教学方法的。旧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把整篇文串进一遍,把要点、考点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弱点在于,学生只按老师教授的思路去理解文章,而不能有太多自己的见解,且不能发挥人们潜意识中的创造性思维 过于束缚学生。而此公开课的教学方法颇为新颖,不落窠臼,学生自学自问,使心中的疑难得以解决,便于更好地驾驭文章。 刘经纬:主动学习一门课程其效果要远远超出被动地接受一些知识。应该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同学们多说,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他一定会十分专注地听老师给他 讲解,并且全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许彤彤:这周二我们上了一节语文研究课,内容是读呐喊自序,老师一改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同学自己动脑去思考,提出问题,教师解答,互相讨论,从而使学生更深地理解课文,在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也使老师了解了学生的问题所在,解释时更有针对性,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使以往教师空议半天,学生只等死记硬背的情景改变了。如果各校都把改革作为已任,我想语文教8 / 13 学会有很大发展。 3 学生对师生课堂表现的评价: 钱喆:也许是因为经过的锻炼多了,我们成熟了,在上 公开课时同学们摆脱了以往的 紧张,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一台摄像机与几十教师围在同学们周围,同学们能视而不见,积极举手回答问题配合老师,真是实属不易,竟有二十多名同学在课上发言,比平常还要多,看来同学们都在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 于宁昕:开始的几分钟,面对三四十位听课老师, 同学们有些拘谨。但在马老师精彩 的引入和田佳同学第一个提问后,同学们逐渐进入了状态,课堂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从各个方面对课文时行了较深入的思考,马老师精辟的回答使每一位同学都十分满意。 在不知不 觉中,已经进入了公开课的尾声,马老师开始对整篇课文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这可以称作整节课最富感染力的高潮部分,只见马老师情绪激昂,慷慨陈词,对鲁讯先生梦想与理想之间的关系做了说明,使我们感到鲁讯先生伟大的人格力量和崇高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更加了解了鲁讯。 耿彦婷:快下课时马老师为了让这节课有一个相对的完整性,又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总结。课堂气氛随之自然9 / 13 地发展到高潮,马老师话音一落,大家不约而同地报以热烈的掌声。随掌声而来的就是下课铃声,时间刚刚好,一节课就这样有条不紊地过去了。在外人看来是有条不紊,实际 上这是马老师随机应变的功劳。 邓晓嘉: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是马老师。平时马老师上课时总是一副极其沉稳的形象,语言幽默含蓄,像一位男低音;而在公开课上,则是充满了激情而又恰到好处,无论是音调还是音量都是有所加强,俨然一副男高音的派头,再加上一些形体动作,使得课上气氛活而不乱,公开课十分圆满地结束了。 4 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耿彦婷:唯一遗憾的是马老师在下课前说错了一句话。当时,同学中有人知道说错了, 却没敢提出来。马老师说提出来会更好,可我总觉得当时正要到达高潮,如果提出来 会不会降温,使高潮推不上去,影响最后的课堂效果呢?倘若真会这样倒不如不提出来。 钱铖:此外美中不足的是,据语文老师课后说由于时间有限,有一些内容上课时没有进行完。 刘凯:时间问题,一节课 45 分钟,即使是全问问题,也不可能问得全面。一问一答的方式,有时局限于老师与问问题同学之间的对话,其他同学有的明白,浪费时间;有的10 / 13 全然不知,一样浪费时间。 徐浩:我想给马老师提两条小小的建议:一是如果课堂节奏再快一点,就会更加活跃;二是对提问的引导更多一些,提问的质量会更好,范围会更集中,在保证学生思考的同 时,会使这种思考更加切题,更有逻辑。 任亚飞:为您提点儿建议:每当要学习新课文时,如果作者是个很有名气的,您可以让我们回家自己先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第二天再在课上说出自己找到的 1 2 下一页 信息,不会您再补上,这样会使我们对作者记得更牢。 以上从四个方面摘录了部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意见,研究课呐喊自序的教学效果可以约略见之。倘对学生意见做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甲、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学生更看重教学方法,或者说学生是从 教师选用的教学方法上来观照教师的教学观念的。道理很简单,方法无疑是观念的表现形式。我想:学生肯定了呐喊自序的教学方法,即是在肯定方法的同时,亦肯定了教师的教学观念。 乙、令人惊异的是,学生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看得一清二楚。如于宁昕同学说:这节课改变了以往语文教学11 / 13 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持论竞然同我设计这节课的认识完全一致。这说明素质教育的观念已开始深入人心,就是学习亦不例外。教师倘不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倘不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出发去改革自己的课堂教学 ,终有一天会被学生抛弃的。 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一方的表现,同学们的意见是以学生多说为好,因为想是说的前提,学生多说意味着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考问题深入了。语文课上学生多说同物理化学课上学生动手一样重要,不知这种类比是否妥贴。虽然语文课堂仍然要有读书的内容,要有教师讲解的内容,但是一个学期下来,如果没有学生多说的场面,那么,这种教学局面至少是滞后的。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教师一方的表现,同学们不约而同地一致认为教师需要有激情。教师如果没有教学激情,是根本无法激活学 生的,虽然激活学生在总体上是属于教师长于研究学生学法的问题。从录像上看,教师似乎从容不迫,但实际上我十分注意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不仅精神高度集中,音量也比平时要大许多。虽然时值五月下旬,然而下课时发觉自己已经汗流浃背了。好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得用教师的汗水换取,信然。 丁、学生针对这堂课提出的意见十分中肯。最尖锐的意见当属刘凯了,他说:一问一答的方式,有的局限于老12 / 13 师与问问题同学之间的对话,其他同学有的明白,浪费时间;有的全然不知,一样浪费时间。他的话实质上涉及到班级授理形式的局限性问题。仅从 班级授课目前仍是我国普通中学所遵循的唯一方式这个现状上看,刘凯的意见至少说明:采用学生提问,教师答颖的方法只不过是主体型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而已。主体参与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有多种模式,若只选用一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从较长时间上看,是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的。 同学们提出的建议,也能切中肯綮。徐浩的关于提高提问质量和任亚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