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doc_第1页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doc_第2页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doc_第3页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doc_第4页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门保成于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东湾分院眼科,辽宁盘锦124221 摘要目的研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总院xx年5月xx年6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分析,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裸眼视力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散光情况在术后1d、1个月及3个月时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在治疗老年白内障上疗效可靠,治疗费用低,应在基层医院得到广泛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白内障;安全性 R776A1674-074(5)03(b)022-02 作者简介门保成(1980-),男,河北唐县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白内障的防治。 老年性白内障是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后者由于费用昂贵操作复杂等缺点很难在广大基层医院得到推广,而前者手术费用抵、操作简便等优势,更适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开展2。为研究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的可行性及安全性遂进行该研究,现分析xx年5月xx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总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均为单眼治疗,所有患者均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病史,排除既往眼科手术史、高度近视及葡萄膜炎病史。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60例。研究组共有男患34例,女患26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55.7)岁,晶状体核硬度分级:II级患者21例、III级患者12例、IV级患者18例、V级患者9例;对照组共有男患33例,女患27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0.16.1)岁,晶状体核硬度分级:II级患者22例、III级患者11例、IV级患者19例、V级患者7例。所有患者手术前视力均低于0.3。经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年龄、晶状体硬度以及术前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3d常规滴抗生素眼药水,手术采用复方托比卡胺扩瞳,用倍诺喜滴眼表面麻醉。术中两组患者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晶状体及辅材。研究组:作球结膜瓣,在角巩膜缘上方2mm处做一长6mm长切口,穿刺刀进入前房,通过注入黏弹剂将囊呈连续性环形剥开,实施水分离,将黏弹剂注入晶状体核与角膜和后囊之间,将晶状体核旋入前房,同时扩大切口并保证外口小于内口,用环匙取核并吸除剩余皮质注。注入黏弹剂,将人工晶体植入,同时吸除多余黏弹剂,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检查手术切口并进行包扎。术后常规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滴眼治疗。对照组:在角巩膜缘上方2mm处做一长约5.5mm切口,穿刺刀进入前房,通过注入黏弹剂将囊呈连续性环形剥开,将调好负压和能量的超声乳化头深入囊袋将晶状体核乳化,抽取皮质后再次注入黏弹剂,并植入人工晶体,术后处理同研究组。术后常规用类固醇激素及抗生素滴眼治疗,并连续3d检查伤口愈合情况、眼压是否增高及角膜是否水肿等情况。 1.3疗效评价指标 术后随访,记录患者在术后3d、1个月以及3个月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眼压增高、后囊撕裂、喉囊浑浊、前房积血及角膜水肿)及治疗费等情况。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0.5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人数为53例(88.33%),对照组为26例(43.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散光情况比较 术后3d、1个月及3个月时,两组患者散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费用比较 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25.0%)和对照组(2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发现研究组平均治疗费用(1675.4405.7)元明显低于对照组(2876.7457.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P0.05),两组患者散光情况在术后1d、1个月及3个月时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关芳5、王亚军6等研究报道结果一致,说明两种手术方式对散光影响无显著差异,均有显著改善视力的效果。同时在该研究中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患者术后一过性眼压增高、后囊撕裂、喉囊浑浊及前房积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两组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后囊混浊情况与汪雪梅7研究报道结果有差异,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的不同以及手术操作者技术差异等所导致的;但该研究结果中的角膜水肿、后囊破裂情况与之前关芳5、王理论8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