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1页
基于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2页
基于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3页
基于β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朱振侠 河南省郑煤集团大平煤矿医院河南省登封市45247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xx年8月-xx年2月期间收治的21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换均为急性心肌梗死引发心律失常症状,采取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基础治疗措施中辅以应用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并结合实际情况给予电击除颤。结果:本组研究中收的心律失常患者经及时治疗,18例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其治疗有效率达到85.7%,另有3例患者抢救后心律未得到恢复,应无效死亡。结论:将受体阻滞剂应用与心律失常症状的治疗中,其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迅速缓解室颤症状,减少心梗、猝死事件的发生,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受体阻滞剂;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如今临床中对于受体阻滞剂的用药机理、药物效果等不断深入研究,这类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疗效也得到充分认可,并成为心血管疾病的首选用药,受体阻滞剂科显著减少患者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对避免患者致残致死有着重要意义1。但是对于该药物在心律失常症状的治疗效果,却认识不足,导致医生在临床用药中仅仅局限于索他洛尔、美托洛尔等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此,本文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21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应用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进行治疗,其疗效令人满意,现将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xx年8月xx年2月期间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21例,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6.43.7岁,全部患者经诊断检查均符合“ESC推荐指南”中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其中前间壁4例,广泛前壁10例,多发性心源性室早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Brugada综合征例3例。 1.2方法 全部患者在急救中采取扩冠、抗凝、抗心律失常、补钾、补镁等措施进行常规治疗,并应用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进行注射治疗,首次静注5mg,并辅以电击除颤(200J能量),观察患者症状表现,若无反应间隔10min再次注射5mg倍他乐克,行第二次电击除颤(300J能量),注意倍他乐克最大使用剂量不可超过15mg,同时递送次除颤能量为360J。随后静脉用药治疗2d后可改用阿替洛尔维持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心律失常患者在静注倍他乐克及电击除颤后治疗效果;并记录分析不同剂量倍他乐克静注与除颤的成功率,随访36个月,观察患者治疗预后情况。 2结果 本组研究中收的心律失常患者经及时治疗,18例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其治疗有效率达到85.7%,另有3例患者抢救后心律未得到恢复,应无效死亡。其中中治疗期间有7例患者在使用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初期阶段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症状,为发生其他恶性或严重影响心律作用症状。18例患者在治疗出院后均持续性口服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经半年随访仅1例患者因过度劳累而再度诱发心动过速症状,经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后心律恢复,治疗效果良好。详见表1。 3讨论 当前医学领域众多专家研究证实,受体阻滞剂具有改善心率,缓解心肌缺血症状,对心脏有着良好的保护,降低了猝死事件发生;其药理学机制在于利用选择性接受受体合成,降低心率及收缩压,抑制心肌收缩能力,减少不必要的心肌耗氧,对心肌梗死症状有着较高的治疗效果2;另外该药物可有效限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程度,稳定心电活动,使受体阻滞剂在心肌梗死症状中预防室颤有着显著疗效。 而王电烨等3众多学者早已通过动物及临床分析研究发现,室颤的持续时间与电击除颤成功率成反比,这其中相关因素较复杂,不过主要与心肌缺血、酸中毒和电机械活动衰减等反应相关;同时在急救中患者室颤及电击除颤过程中也会造成机体过度反应形成频发性室颤,而一般普通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此症状并无明显作用,受体阻滞剂则具有迅速缓解室颤症状,减少心梗发生的首选药物,因此在临床治疗或急救中在明确患者无药物禁忌症候,可适当采用受体阻滞剂配合治疗。本组研究结果也表明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律失常症状中具有确切疗效,其治疗有效率高达80%以上,不过本组研究例数较小,对于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具体病理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郭继鸿.受体阻滞剂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xx,21(1):4-6. 2徐容.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J.医学信息,xx,(13):368-368. 3王电烨,李永慧,李胜建等.受体阻滞剂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间隙连接蛋白43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xx,36(5):4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