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概论》第2章教法学习心得.doc_第1页
《佛法概论》第2章教法学习心得.doc_第2页
《佛法概论》第2章教法学习心得.doc_第3页
《佛法概论》第2章教法学习心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佛法概论第2章教法学习心得 第一节能诠的教法 思考点: 如何理解三宝综贯的佛教实等于释尊三业大用的流行? 如何理解释尊教化的流行构成缘起和合的人间佛教缘起的佛教是相应相成的、综合融贯的是整体的? 释尊教法的能诠和所诠分别指什么? 如何理解佛弟子和后代僧团在佛法缘起中的意义? 如何理解不了解缘起依存的诠表难怪有偏于有情的色法或偏于意识与境界了? 诠表大致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教典略说 思考点: 如何理解圣典的编集? 如何理解佛教部派的分裂? 大乘经和小乘论的区别? 大乘佛法的主要发展方向? 如何理解教典语文的多样性? 要点和个人体会: 佛教是一场的缘起世尊在其人间的修行缘起中体悟了法性法尔的缘起法则而后世尊在45年的弘法生涯中应理应机的以其言教和身教向弟子和有缘众生表诠了这一缘起无我的真理世尊的言教和身教构成了佛教最初的教法即佛法的能诠此时的能诠(除掉每半月一颂的波罗提木叉)是随机的、变化多样的、究竟和世间交杂的围绕着解脱的主题展开而且多是没有形成文字的 释尊教化的流行构成缘起和合的人间佛教缘起的佛教是相应相成的、综合融贯的是整体的但为了所诠事相的种种性能诠佛法也就流为不碍和合两类:教授类重于事理的说明即后来结集的经;教戒类重于行事的规范即后来结集的律教法的所诠经和律要在相互的融会贯通中才可以得到正确的理解 佛教的缘起相似相续辗转相依从印度到他国从2500年前直到今天这其中是通过世代相继的佛弟子和僧团才得以实现人间的佛陀入灭后佛陀的化身也得已转化和延伸佛陀的教法由历代的佛弟子和僧团承担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有了新的因缘适应与和合也不断有了新的教法结集这是佛陀语业的流传同时按照戒律运作的僧团则是佛陀身业的流传这流传的身业和语业同时在表诠着佛陀的意业缘起无我的四圣谛和通向解脱的八正道 能诠表的教法即佛与弟子的言教和身教本身是人间的缘起法说法者的音声和行为听法者的听闻、思维和而后有的如法修行都是根尘识的缘起和合和转变离开缘起片面执着形象、音声、文字或抽象的真理都不能得到佛法教法带来的法益 佛陀入灭后佛弟子们因为不想佛陀教法的流失和被误解等种种因缘对教法进行了第一次结集100年后因为对戒律的分歧因缘又有了第二次结集此后部派分裂后又分别有了不断的结集结集的形式也不断发生了改变 经典的结集不是教法的原始记录而是教法的分类归纳和总结代表了当时全部或部分佛弟子的共同知见因为佛弟子的知见最初源流自佛陀、不离佛陀揭示的实相和本怀故说所有经典都是佛说教法与结集都是的应理应机的缘起故并非所有教法和经典都代表了佛陀在世的教法还原佛法发展的历史正确理解经典结集的过程和意义可以免除许多事相上的无谓诤论 佛法的缘起经历了原始佛教、大乘初期、大乘后期和大乘密教的几个大的阶段原始佛教是重个人解脱和理智型的大乘初期的中观和唯识已经具足菩萨道的精神但还是以理智为主的大乘后期的真常唯心论则是以情感为特点的菩萨圆融道大乘密教则完全转向以情感为中心的偶像崇拜了 佛法在人类历史的缘起中产生在历史的演变中随因缘和合和变化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在某些地区佛法因为的因缘而最后消失这一切都证实佛法本身的发展中并没有一个可以主宰的意志和我佛法的发展本身也同时证实了缘起无我、无常的永恒规则 佛陀在世佛法的教法就随机使用不同语言之后的结集特别是各部派内部的结集也使用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