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_第1页
xx—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_第2页
xx—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_第3页
xx—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_第4页
xx—xx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XX XX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 XX XX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八年级历史学科试卷分析 *中学八年级同学除了具有和七年级同学一样的农村孩子的特点外,还有自身的特点。七年级同学纯真活泼,朝气蓬勃,充满活力,课堂气氛活跃。而八年级同学相对死气沉沉,保守沉默,不善发言,课堂气氛缺乏活力,而且两极分化的趋势严重。针对这些特点,采取了新的教学思路,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措施,面向全体,培优转差,抓中间,促两头,阳光遍洒,整体提高,很快扭转了局势,走向了良性发展,变化喜人, 每次考试成绩都在逐步提高,老师学生信心大增。 一、试题分析: 这份八年级历史升级学业质量调研测试和七年级的试题题型、试题结构、测查模式、思路理念基本相同,体现了“ 新理念带来新考改,新考改促进新教改 ” 的目标。共有四大题型:单项选择题, 40 分;简答题, 14 分;材料解析题,30 分;探究题, 16 分。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覆盖八年级下册各个章节,是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知识点,主要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2 / 5 点。这些内容除了考查基础知识外,同时也考查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第二简答题,选取了两个方面的 主题:一是统一大业,二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三材料解析题,也选取了两个方面的主题:一个是建国以来的科技事业,另一个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 第四探究题,阅读材料,完成对我国近现代外交历程的探究问题。 综观这份试题,从形式上说,分选择、简答、材料解析、探究。从内容上说,除了选择题知识点覆盖全册,还重点突出了统一大业、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建国以来的科技事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变革和近现代外交历程,有点有面,全面而且突出重点地考查了本学期的学业情况,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科学全面,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出本学期学生的学业情况。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八年级共 81 名学生,及格人数 42 人,不及格人数是39 人,不及格人数差不多过半。及格人数中, 90 分段 5 人,80 分段 19 人, 70 分段 11 人, 60 分段 7 人。优生 24 人,中生 18 人,跟队生 39 人。中转优,差转中,即培优转差的教学任务还很艰巨。 3 / 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错误较多的选择题有 2、 6、 8、 12、16、 18 等,其中 16、 18 错误比较典型。 16 题关键词是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 18 题关键句子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实施科教 兴国战略 ” ,然后问它的奠基工程是什么?这两道题错就错在题没审清楚,时间没有把握准。其它错误基本属于知识性错误,是基本知识把握不清。说明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训练。 第二题简答题: 21 题香港回归的意义失分较多。 22 题论证思想解放促进改革开放的史实不准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实行了改革开放,那么促进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应在此之前,所以答 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比较合适,而答“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为指导思想 ” 就不合适。学生要注意审题,在这方面教师也应该训练学生的审题技巧。 第三题材料解析题: 23 题错误较多的是( 3) 863 计划包含哪些领域?这道题超出了课本范围,在对课本二次开发的练习题中可能会遇到。阅卷老师死板硬套,按标准答案走,致使学生失分。如信息技术,学生答成 “ 计算机技术 ” 就扣分。航天技术,学生答成 “ 空间技术 ” 就扣分,这是不应该的。 24 题中,中优学生基本情况良好,这是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也突出了这个重点。 第四题探究题:( 1)中国近代外交特征,学生不能用较4 / 5 准确的语言表达,说明除了思维判断正确,恰当的语言表达也很重要。有的学生基本判断就出现了错误,答成了新中国的外交 政策。显然是没有依据材料,是脱离开材料的判断。( 5)题学生国际性组织和区域性组织分辨不清。教师要注意经常用比较的方法教学。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教的方面: 第一、教师首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思维是王牌,思路决定出路。不同的教学思想会带来不同的课堂面貌和不同的教学效率、教学效果。 第二、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这个很关键,这是教学基本功,是教学硬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方面。 第三、要丰富社会生活经验,历史和现实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深度理解历史。教师以 其 “ 昭昭 ” ,才能使学生也“ 昭昭 ” 。在教学方面,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可小视,师不高,弟子拙。 第四、备讲辅批考各个环节环环相扣。教师要有敬业奉献精神,热爱学生,抓铁有痕、踏石有印地工作。成就学生就是成就自己。 第五、加强教学研究,向同行学习,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而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5 / 5 2、学的方面: 第一、师傅不过引路人,学习全靠自用心。学生要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不要靠幻想,把学习当成命根子,学习关乎生存、发展、成长,要如饥似渴,像吃饭一样对待,不 可缺少。 第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要有主人翁的精神,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第三、 “ 温故而知新 ” 和 “ 学习 ” 。要真正理解它们的内涵,运用在教学中。一边是 “ 温故 ” 和 “ 学 ” ,一边是 “ 知新 ” 和 “ 习 ” ,像两只手,像两条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换句话说就是吃透课本,加强训练,在学中习,在习中学,即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