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X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金马镇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导学案 课题:第一单元:时分秒第 1 课时 一、学习目标:【强化目标】( 3 分钟) 1、认识时间单位 “ 秒 ” ,建立分和秒的时间观念。(重点) 2、掌握分与秒之间的关系。(难点)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自主学习:【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时间: 10 分钟) 知识回顾: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 1)读完锄禾这首古诗大概需要 10( )。 ( 2)我们中午吃饭大概用时 20()。 ( 3)贝贝今天中午睡了 1()。 ( 4)王老师家离学校有 1000米,他从家骑自行车到学校花了 6()。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1 小时是()分, 3、看课本第 2 页:秒的认识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秒。 2 / 17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秒。 时针:粗又短,走得最慢 分针:粗又长 秒针:细又长,走得最快 4、秒和分之间的关系 秒针走 1 小格是 1 秒,走一圈是 60小格,也就是 60秒。 秒针从 12 走一圈又回到 12,正 好是 60 秒。分针也正好走了 1 小格, 即 1 分钟。 5、认识电子表上的秒。 左边的数是 06 表示时,中间的数 55 表示分,右下角的数57表示秒,电子表上的时间是 6 时 55分 57秒。 三、合作探究:【深入小组,点拨指导】(时间: 10 分钟) 1、钟面上有()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个小格 2、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秒针走一圈是()分。 3、 3 时 =()分分()秒 2 小时是()分 1 小时是()分, 2 小时是 2 个(),是()分。 3 时 =()分 3 分 =()秒 方法一 : 1 分是()秒, 3 分是 3 个(),是()秒。 2 分 =()秒 3 / 17 方法二: 1 时 =()分 240分 =()时 方法三: 60分是()时, 240分是()个 60分,也就是()时 180秒 =()分 四、展示交流【全班交流、互动评价】(时间; 5 分 1、现在是 10: 30 分,电影 10: 45 分开始,我再过多长时间才能看上电影呢? 答:。 五、巩固练习:【布置练习,引导完成】(时间: 5 分钟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秒走 1 大()秒。 3、分针走 1 小格是()分,走 1 大格是()分。 4、完成课本第 4 页做 一做 六、达标检测:【测评反馈,及时矫正】(时间: 5 分钟) 做课本练习一的第 1 题,第 2 题,第 3 题,第 4 题。 七、盘点收获:【总结归纳,导学反思】(时间: “2 分钟 ” ) 我们知道了时间单位有时、分、秒;计量很短的时间,通常用 “ 秒 ” 作单位,秒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秒。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60。 金马镇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导学案 编制:三年级数学学科组伏红芬审核:车建华 课题:时、分、秒(时间的计算)课时安排:第 2 课时 4 / 17 一、学习目标:【强化目标】( 3 分钟) 1、会进行 有关经过的时间的简单计算。(重点) 2、用不同方法计算经过的时间。(难点) 二、知识回顾:【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时间: 5 分钟) 1、填一填。 ( 1)、钟面上最细最长的针是()针,秒针走 1 小格是()秒,走 1 大格是()秒,走 1 圈是()秒,也就是()分钟。 ( 2)、 1 分 =()秒 3 分 =()秒 2 分 30秒 =()秒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唱一首歌大约用 4()爸爸每天工作 8() 跳 15下绳用 10()跑 50米大约用 10() 一个西瓜大约重 8()一头大象大约重 3000() 三、合作探究:【深入小组 ,点拨指导】(时间: 10 分钟)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小明离家时刻小明到校时刻 1、观图,收集数学信息 结合情景图我们知道早上()小明离家去上学,()小明到校,要求的是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探究解题方法 方法一:从钟面上看,分针从()走到(),共走了()个大格,每个大格是()分钟,即 35= ()分 5 / 17 方法二:由于离家时刻和到校时刻整时数相同,所以要求经过的时间,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因为整时数相同,所以列式为 45 30=()分。 3、解决问题 ()() =() 分或()() =()分钟 答: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分钟。 4、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7: 30过()分就是 7: 45,所以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分钟是正确的。 四、展示交流。【全班交流,互动评价】(时间: 8 分钟) 计算经过时间可以用数小格或大格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减去开始时间。 五、巩固练习:【布置练习,引导完成】(时间: 7 分钟) 完成课本 5 页 “ 做一做 ” 。 六、达标检测:【测评反馈,及时矫正】(时间: 5 分钟) 1、填空。 2 分 =()秒 8 分 =()秒 2 分 20秒 =()秒 120秒 =() 分 180秒 =()分 200秒 =()分()秒 2、比较大小 4 分 40 秒 3 时 100 分 201 秒 5 分 4 时 240 分 1 分 15秒 65 秒 3、完成课本第 7 页 “ 练习一 ”8 、 9、 10、 11题。 6 / 17 4、解决生活问题 光明小学早上 7: 40预备,而小军在上学的路上东瞧西望,迟到了 30分钟,那你能知道他是什么时间到学校的吗? 小明和小芳家住在一起,放学时两人一起回家。小明花了 15分 55秒到家,小芳花了 20分 27秒到家,你知道他们谁走的快吗? 七、教师点评:【总结归纳,导学反思】(时间: 2 分钟) 计算经 过时间:( 1)可以用数格的方法;( 2)用算式: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经过时间 金马镇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 编制:三年级数学学科组李吉英审核:车建华 课题:万以内的加减法( )课时:第 1 课时 一、学习目标:【强化目标】( 2 分钟)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重点) 2、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难点) 二、知识回顾:( 10分钟)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2876+23=48+29=64+25= 三、合作探究 :【深入小组,点拨指导】(时间: 12 分钟) 7 / 17 看课本第 9 页主题图,收集数学信息: 1、一年级同学准备乘车去参观 “ 世博会 ” 。从图中可知一( 1)班有()人一( 2)班有()人。 2、所求问题:()。 3、理解题意并列式: 4、求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是求一( 1)班和一( 2)一共有多少人,用() 法计算,列式为()。 4、探究 35+34的计算方法,明确算理: 我们的想法: ( 1)、把 “ 两位数 +两位数 ” 转化成 “ 两位数 +整十数 +一位数 ” 进行口算。即先算 35+30=65,在算 65+4=69.如图示: ( 2)、把 “ 两位数 +两位数 ” 的每一加数都转化成 “ 整十数 +整十数 ” 和 “ 一位数 +一位数 ” 进行口算。即先算 30+30=60,在算 5+4=9.,在算 60+9=69。如图示: 5、解决问题( 2)要想知道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是求二( 1)班和二( 2)班一共有多少人,列式为() 我们的想法是(口头表达)。 四、展示交流:【全班交流,互动评价】(时间: 5 分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8 / 17 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先把两个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 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五、巩固练习:【布置练习,引导完成】(时间: 5 分钟) 完成课本第 10 页做一做。 六、达标检测:【测评反馈,及时矫正】(时间: 5 分钟) 完成练习二第 1、第 2、题。 七、教师点评:【总结归纳,导学反思】(时间: 2 分钟)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也可以先把两个两位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金马镇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 编制:三年级数学学科组他玉华审核:车建华 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课时安排:第 2 课时 一、学习目标:【强化目标】( 3 分钟) 1、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重点) 2、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难点) 二、知识回顾:【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时间: 10 分钟) 自学第 11页例题 2 9 / 17 1、普通快客的票价是()元,动车的票价是()元,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元。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用()法计算 列式为: 我的想法: ( 1)、把 “ 两位数减两位数 ” 转化成 “ 两位数整十数一位数 ” 进行口算。即: 65 50=15, 15 4=9( 65 50 4=9)如图示: ( 2)、把 “ 两位数减两位数 ” 中的被减数和减数都转化成“ 整十数一位数 ” 进行口算。即: 65 54=60+5 50 4=60 50 5 4=11。如图示: 2、求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用()法。 列式: 65 48的口算方法 三、合作探究:【深入小组,点拨指导】(时间: 5 分钟) (一)、小组讨论 1、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不同点: 10 / 17 2、买一双鞋 64 元,一双袜子 17 元,买一双鞋比一双袜子贵多少元? 四、展示交流。【全班交流,互动评价】(时间: 8 分钟)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两位数拆成()和(),()减(),()减()(够减时),再把两个差()。 方法二、把减数拆成()和(),先用被减数减(),再用所得的差减()。 五、巩固练习:【布置练习,引导完成】(时间: 7 分钟) 完成课本第 11 页做一做 六、达标检测:【测评反馈,及时矫正】( 时间: 5 分钟) 口算下面各题 85 43=71 28=35 17=55 28= 七、教师点评:【总结归纳,导学反思】(时间: 2 分钟)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两位数(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个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个位数减个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方法二、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个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个位数。 今日作业: 1、完成练习二 5、 6、 7、 8 题 11 / 17 2、拓展提高 小刚在做减法练习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 0 错写成了 6,把被减数十位上的 8 错写成了 3,这样得的 差是 16,正确的差是多少? 金马镇中心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学期导学案 编制:三年级数学学科组张红琼审核:车建华 课题:第二单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第 3 课时 一、学习目标:【强化目标】( 3 分钟) 1、在计算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 2、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难点) 二、知识回顾:【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时间: 10 分钟)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减法时,我已知道必须做到()要对齐,及各位对(),十位对()。 ( 1)计算加法时,各位相加满 10要向前一位进 1;( 2)计算减法时,相对的位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 “1” 当 “10”加本位上的数再减。 2、我会用竖式计算。 1000+1000800-5003000+40009000-3000 三、合作探究:【深入小组,点拨指导】(时间: 10 分钟) 1、看课本第 14页例 3 12 / 17 ( 1)由题可知,上午卖出()个 “ 海宝 ” ,下午卖出()个 “ 海宝 ” 。要求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用()法计算。 列式为: ( 2)、探究 380+55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80+50=() 300+500+() +( ) =() 方法二:笔算 小组讨论:十位 8+5满十向()位()。 2、( 1)、要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用()法计算。 列式为: ( 2)探究 550 38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方法二:笔算 小组讨论:十位 5 不够 8 减,从()位(),在十位上加()再减。(借 “1” 当 “10” ) 3 小结学习发现: (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相同数位的(),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 (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 (),从()13 / 17 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再减。 四、展示交流【全班交流、互动评价】(时间; 5 分)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相同数位的(),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再减。 五、巩固练习:【布置练习,引导完成】(时间: 5 分钟) 1、完成课本第 14页做一做 六、达 标检测:【测评反馈,及时矫正】(时间: 5 分钟) 做课本练习三第 6 题,第 7 题,第 8 题。 七、教师点评:【总结归纳,导学反思】(时间: “2 分钟 ” ) 我们知道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相同数位的(),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从()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再减。 金马镇中心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 编制:三年级数学学科组伏红芬审核:车建华 14 / 17 课 题: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解决问题)课时安排:第 4 课时 一、学习目标:【强化目标】( 3 分钟) 1、掌握三位数加法的估算方法,能应用加减法的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难点) 二、知识回顾:【走进学生,了解学情】(时间: 5 分钟) 连一连,把算式跟相应的结果连起来。 三、合作探究:【深入小组,点拨指导】(时间: 10 分钟) 问题导入: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解题过程: 1、观图,收集数学信息 ( 1)已知信息: A.巨幕影 院有 441个座位。 B.一到三年级来了 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 239人。 ( 2)所求问题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2、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 1)要想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电影能不能坐得下,可以先把一到六年级的学生人数()起来,求出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再与()比较,如果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或等于(),就能坐下;如果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或等于(),就15 / 17 不能坐下。 ( 2)、要求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应该用()法计算,列式为()。由于题中并不要求计算 221+239 的准确结果,因此只要估算出 大致结果就可以了。 3、探究估算方法 方法一把加数估算成整百数。 把 221看成 200,把 239看成 200,200+200=400,221+239 的结果大约是 400.由于 221 大于 200,239 也大于 200,所以221+239 的结果一定大于 400,但是不一定大于 441,因此用这种方法估算无法判断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不能坐得下。 方法二把加数估算成几百几十数。 把 221 看成 220,把 239 看成 330, 220+230=450, 221+239的结果大约是 450 由于 221 大于 220,239 也大于 230,所以221+239 的结果一定大于 450,而巨幕影院只有 441个座位,441比 450(),所以六个年级的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现实技术在2025年医疗护理培训中的安全性评估报告
- 2024年9月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及答案
- 2023自考英语二重点词汇大全
- 2023年编译原理平时作业答案
- 2023年遵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 2023建设工程计价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3年车辆钳工中级考试试题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新乡市七年级(下)期末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版建筑安全施工协议范本下载
- 2025年度酒店客房装饰装修与石材采购合同模板
- 邵雍《渔樵问对》(原文+译文+解读)
- 口腔咨询师初级培训
- 2024年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样题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政府、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汽车构造》教案
- 《抑郁焦虑识别》课件
- 《新活素心内科》课件
- 物品赔偿单范本
- 某某公司钢渣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中建标准厂房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