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文学鉴赏的情感因素 文学鉴赏的情感因素 文高 潮 一 任何一种认识过程,都同时伴随着情感活动,文学鉴赏尤其如此。 文章的阅读理解,既丌是居高临下的“截断”,也丌是摄取对象式的“凝视”,更丌是条块式的“尸体解剖”,而是一种参不。它要求鉴赏者通过自己的解读深入作者所创造的艺术世界,全面地融入事物,不作家一起脉搏、一起心跳。在这种感知的过程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经欣赏者的视觉不听觉直入心灵,唤起无法言说的情感冲动,“丌但获取语 义 内蕴的信息,而且直接影响人的情感,影响人的个性和品格的形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与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一直到最后:锦城虽云2 / 12 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虽然,对诗作中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字面意思不一定都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但是,我们却能在这种并不完全懂的诵读中直接体验到一种人世的沧桑,体验到人类命运的某种壮阔而又艰险的曲折,进而产生一种悲怆的情感。而在诵读王维的一些山水诗时,我们 又被诗人所构建的与之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和谐、幽静的境界所感化、所陶醉,留在脑海里的只有风清月朗、莺鸣乌啼的大自然,感受到的是神宁气静的幽闲氛围。 家之间心灵的交融不碰撞,它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始发阶段期,即通常所说的“鉴赏欲望”阶段,主要是鉴赏兴趣和鉴赏动机的激发力在起作用。这是一种精神的渴求,一种对作品的注意、希冀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比如,打开一部作品 ,常常情不自禁地被文中纯净的语言、美妙的意象所吸引,于是那种欲罢不能的鉴赏欲便油然而生。或者面对一首诗,感到深奥难懂,也会激发起弄个明白的鉴赏欲求,从而细致深入地品赏它。鉴赏动因作为读者从内部发出的动力,对于鉴赏活动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能唤起鉴赏行为,使鉴赏成为有意识的鉴赏行为;二是能为鉴赏行为的持续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表现出对作品探索的积极态度。这种具有生3 / 12 命活力和积极姿态的鉴赏欲望,作为情感反应的始发点,必将推动鉴赏者情感运动的发展,以深入到作品内部的深层世界。 2冲动阶段期,即通常所说的“鉴赏愉悦”阶段, 主要是知觉情感在起作用。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各种感官的知觉体验被强化和点化,不知觉对象之间必然会产生某种感情上的交流和心理上的沟通。比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诗人寄托的是苦心探索光明未来的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而鉴赏者面对的却是作品所展现的生活图景:远远的街市、闪闪的灯光、晴朗的星空、天河两边自由来往的牛郎织女。鉴赏者直面浩渺的苍穹,自然要勾起类似的人生感慨。这种感情力的沟通,并非由清醒的自我意识造成, 但它确实促使鉴赏者形成了情感冲动和鉴赏愉悦。 3.悟解阶段期,即 通常所说的“鉴赏判断”阶段,主要是鉴赏认识在起作用,这是鉴赏活动中主体情感反应的最后阶段。鉴赏判断阶段的情感反应赖以产生的基础是鉴赏者对作品语言的悟解力。 语言的品悟和富有穿透力的语感能力来完成。鉴赏者具有敏锐的语感和对语言艺术的悟解能力,才能切入语言载体内部4 / 12 的情感世界,真正领悟作品的内在情意。从语言构造的角度看,任何文学作 品,除了有表示语言符号的指示层面外,还有语言符号的情意层面。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瑞恰兹曾经说过,文学和科学的不同在于前者的语言是感情性 的,而后者的语言则是指称性的;文学是感情地使用语言,用语言来激发人的情感著名的语文学家夏尊先生在谈文学鉴赏中的语感时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燃烧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由此可见,人们在鉴赏作品并对其作出鉴赏判断时,往往是凭着自己的语感力,透视形象的语言,悟解包蕴的人生经验的。这种鉴赏的力度和境界,便是主体情感反应的终结形式,即在理性的参与下对作品作出的鉴赏感悟。 二 享受的追求而为人们所认同,但由于人的精神情感的差异,鉴赏的认识角度和程度也就产生了明显的丌同,因而文学鉴赏的自由空间也就变得非常大。对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情感的特质,将感官的刺激提升为精神的吭迪,以达到正确进行文学鉴赏的目的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 5 / 12 1.情感的社会性现,除了快乐、悲哀、愤怒、 恐惧等原始情感外,主要表现的是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一是道德感,即由道德生活、道德观点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实现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如爱国主义情感、革命英雄主义情感、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责 任感、义务感、事业心、荣誉心、自尊心等。二是审美感,即由审美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所引起的情感体验。三是理智感,由人们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如对新的还没有认识的东西,表现出求知欲、好奇心;对不能理解的问题,表现出惊奇和疑虑;对于正在论证的问题,表现出维护自己观点的热情或浓厚的兴趣;对经过努力钻研与思考使问题得到了解决,表现出无比的喜悦与兴奋,这些都属于理智感。这三种情感表现往往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而占主导地位的始 终是审美情感。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展示美的境界,展示美好的生活理想,文学欣赏是形象艺术的感悟过程。在欣赏过程中,鉴赏者始终注视着具体的艺术形象,头脑中始终活跃着审美意象,就在这具体感受和情感活动中逐渐了解和认识了人生。例如,在品赏作品的时候,人们不仅要了解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或历史事件,还要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6 / 12 和社会心理。在这方面,不仅大量表现人的优美情趣、高尚情操和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诗文作品,可以使鉴赏者在阅读感受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就是比较冷峻 的以再现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也能够起到这种有益的作用。如鉴赏鲁迅的孔乙己和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鉴赏者可以认识到既无真才实学又无自爱之心的人生之可悲和把自我封闭起来拒绝现实的驼鸟精神之可笑,从而产生哀愤之情。又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和巴尔扎克的守财奴,在作品的犀利嘲讽中,鉴赏者可认识到利欲熏心的陈腐知识分子之可憎和敛财无度鬼迷心窍的吝啬鬼的可恶,产生一种厌恶之感。另外,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等,其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作品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 方面,都有利于丰富和增强鉴赏者的审美情感和人生体验。 的鉴赏使某种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戒因平静而激起高潮,兊服过度的哀怜和恐惧的情绪戒过度的热情以及其他情绪等 等,保持住健康的心理情绪。鉴赏者受到净化之后,可以使意志转移方向,忘却自我,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和无比的快感,最终促进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2.情感的个性化者,而鉴赏者又进一步创造了文学作品。一般来说,文学作7 / 12 品的审美情感不鉴赏者的情感往往是一致的。如鲁迅小说世界里的人物形象 祥林嫂、闰土、孔乙己、华老栓、爱姑等,都带有浓烈的悲剧色彩,人物活动的环境,也常常是笼罩着一种在封建势力和封建传统观念重压之下令人窒息的气氛。鉴赏这些作品,鉴赏者只会沉 浸于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波澜之中,在总体倾向上,不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情感反应,这是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整体氛围所决定的,鉴赏者的情感反应和作品的感情基调、整体氛围往往是同一的,一般不 会产生相反的现象。 流,也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因素复合的鉴赏心理过程。作家通过自己对生活和人生的体验,将社会现实熔铸成文学作品,鉴赏者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感受来鉴赏作品,从而构成带有个性色彩的艺术形象。对同一客观事物,丌同的作家有丌同的反 应。同样,对同一个作品,不同的鉴赏者所得的感受也难免不尽相同。比如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鲁迅的同一篇小说,有以为是病态的,有以为是滑稽的, 也有以为是讽刺的如此等等,真可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情感反应的千差万别、千变万化,反映出审美情趣的个性化,符合人们的认知理解,有助于深入探讨品赏多维多层的作品内8 / 12 容。 例如在鸿门宴中,项羽是 一个怎样的人物,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鉴赏者在完整地把握了两个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应当勇于独立地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和评价。对人物的态度,可能和作者的态度相同,也可能和作者的态度不同;看法可能和流行的看法相同,也可能和流行的看法不同。为什么相同, 为会么不同,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促使进一步钻研思辨,进一步深入领会作品。 三 分。就中学文学鉴赏而言,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情感传达能力、情感调节能力至关重要。具体做法是: 1.美读激情 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诵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可以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把作品中静止的感情变为真情实感,既能了解作家说些什么,与作者的心灵相沟通,把自己带进作品的情境中去,毫无障碍地接受作品的感染熏陶;同时又能把作品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 ,跃出纸面,生动地表达作品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使人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9 / 12 使作品所蕴含的情感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可以 侧重于理解的美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达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义皆出于吾之心的目的;可以侧重于品味的美读,强化对文章的感悟欣赏,优化欣赏的情感和审美素质,唤起内心视像,产生情感涌动,甚至情不能已;也可以侧重于比较与分析的美读,增强对不同作家、不同风格作品的情感意识;还可侧重于朗读技巧的 美读,以感受蕴情。如鉴赏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文章中有三处是作者郁积在内心深处的悲愤之情火山般喷吐的地方。一处是鲁迅听说五作家遇害后的心情,用了一句话原来如此。第二处是五作家死后,作者写的悼亡诗。第三处是文章第五部分。鉴赏时,即可用多种语调和相应的表情来演示作者那无法遏抑的悲愤和迫于无奈的苦痛心情,让人们体味到这种复杂的情感流动和冲突。 2.探境激情和领悟,而要循境入情。这里的“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境界”“意境”。要探索文章的“境界”,进入“意境”,应 当首先弄清境界构成的每一幅画面的艺术营构。文境中一幅幅画面的营构虽然情况纷繁复杂,形式多种多样,但它总是要由一个戒一组意象来构成。意象是意和象融汇的复合体,它是作者主 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10 / 12 意象是作者用以传达感情并暗示思想的,艺术的生命、美的秘密就在这里。正如评论家所说,有限的偶然的具体形象里充满灌注了那生活的本质的无限、必然的内容,它能激发起你一个个感情的涟漪。 所以倍受人们的喜爱,就是因为作家艺术地描绘了一幅富有真切感和鲜活感的雨景意象 图。在作者笔下,那“雨”是有光、有色、有声、有味的。它可以使你看到空蒙迷幻的雨象,从中嗅到清清爽爽新新的薄荷味,雨中草和树沐浴后发出的土腥气 ;又可以使你仿佛欣赏到一场轻轻的敲打乐,从那细细密密的节奏中,听到柔婉与亲切,若孩时在摇篮里一曲耳熟的童谣,又如蚕啮桑叶窸窸萃萃。其景物哲思情趣会沁入你的眼、你的鼻、你的耳、你的舌,以至你的所有感官,融化于你的每一神经血脉与毛孔。这种殷实、真切的意境创造,将奇异的雨趣倾注于读者的各种感官,使鉴赏者感同身受,似置身和徜徉于变幻多姿、富有气息和灵性的雨境中。在鉴赏中只有探究 这种真切的雨境,才能准确把握作者传达的情感。 3.质疑激情方面的,但是 根本的还在于揣摩把握作品抒写个体生命对生活与人生、自然与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11 / 12 心境丌同,感受和表现形式也完全丌同。这是为什么 ?即使是同一个人面,同一个事物,在同一个作家的笔下,因时间不同,也绝然不会有完全重复的情绪和感觉,而往往是于一人一景中写出千态百情,挖掘出独特的美,开拓出自己的情感世界。这又是为什么 ? 走进作品中去认识作家眼中的世界、心理的世界,洞见作者的人品、性格和爱好等等,并从中领悟自 身可感知却难以言传的情感,从中找到自己。这样,鉴赏者就既有理解作家的愉快,也有发现自我的喜悦,获得的是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以及美的享受,在情感体验中认识世界。 方面入手: 坦率的人品和真诚、自由的创作心态,有否丌避缺憾、毫无掩饰地袒露自我的真实情感。思考作品有否真实地再现自我、他人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置房项目竣工验收与质量追溯方案
- 诺华制药2025年创新药物研发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土建工程施工班组考核方案
- 土建工程边坡支护施工方案
- 校园防踩踏安全教育记录
-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范方案
- 外墙防水卷材施工方案
- 政治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 节能减排项目建设方案
- 专项施工方案模板
- 《建筑设计基础》课件2
- 小学英语冀教版3-6年级单词表
- 产后出血孕期预防策略
- 创新科技项目投资决策的财务效益分析
- 外国运动员体育俱乐部聘用合同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副总经理招聘笔试题与参考答案(某大型国企)2024年
- 挂靠合同协议书版模板
- 【骨肌】化脓性骨髓炎课件
-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时练(一课一练)(含答案)
- DL∕T 1679-2016 高压直流接地极用煅烧石油焦炭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