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信未来教学实录 管霞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在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漂泊在诗歌的旅途中,用灵魂唱歌;然而,他又是一个精神病院的疯子,在福利院擦了十几年楼道,刷了多年的碗;他就像一只荆棘鸟,用流血的喉咙、嘶哑的声音,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他就是当代诗人食指。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一篇诗作,请大声地念出题目(生齐读)相信未来! 活动一: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生自由读)师:读得不错,字音准确、声音宏亮。不过,我听到同学们在读第三小节时有两种不同的停顿。这位同学,你来读一读。生: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师:能说说这样停顿的理由吗?生:句子要有一个动词,“指”是动词;“掌”也是动词,掌握的意思。师:你是从语法角度去理解的。也有的同学在手指、手掌后面停顿;我查了很多音频资料,大多数的朗诵家也这样停顿。这是为什么呢?生:手指是不是像排浪啊?师:你发现了它是一个比喻句!同学们举起手来看看,手指像排浪吗?(生比划)师:一高一低,一个接一个,像一排排巨浪涌向天空!手像排浪,那么手掌像什么?生:手掌像大海,很宽阔。师:这个相似点抓得非常准。曙光和笔杆哪里相似呢?生:都是笔直的。师:是的,这是三个相关联的比喻句。选择在“手指”、“手掌”后停顿,是从修辞的角度整体把握这一小节,而且,这样停顿还能造成一种语言陌生化的效果。其实,无论哪一种停顿,我们都能读到一种豪气冲天的气势,仿佛看见一副雄浑壮阔的画面,诗人面朝大海,张开双臂,拥抱着早上的太阳让我们齐读这一小节!(生齐读第三小节) 活动二:品读诗歌,理解意象与情感 师:同学们读出了这种豪迈!诗歌怎样才能读得更好?仅仅读准字音和停顿是不够的,还得读出感情,要有自己对诗歌的想象和领悟。刚才同学们的内心读到了什么?请与大家分享一下。生:一种坚定的信念。现实很黑暗,但还能充满信心。师:同学们也这样认为吗?(生点头)我也赞同你们的理解。既然诗中有现实的黑暗,又有诗人坚定的信心,那么诗歌的情感也是在起伏着、变化着的。请大家拿起笔来,按照你的理解,画一条情感曲线,来呈现诗人的情感变化。(两名同学上黑板画)师:请两位同学说说理由。生:第一、二节情感比较低沉,因为有一些感觉很压抑的词,像“蜘蛛网”、“无情”、“查封”,还有“悲哀”这都是让人感觉很压抑的词,所以我画的曲线是向下走的。“排浪”、“大海”这些词,读起来比较豪放,所以,我觉得后面几个小节的情感应是节节攀升的。师:你说得对。所以,刚才读第三小节时,我们读得豪气冲天。你能说说后面几个小节为什么是节节攀升的吗?生:我也说不出来,感觉应该是这样。师:所以,你就跟着感觉走了?谢谢你勇敢大胆地表达想法。请这位同学说说你画的曲线。生:我画的和他不同,我把每一个小节的情感曲线都画出来了。除了第三小节我们的曲线是一致的,前三节和后三节我们都画得不同。师:哦,说说看?生:我觉得,前三个小节是告诉我们“怎样相信未来”,而从第四小节开始,是告诉我们“为什么相信未来”,最后一节是情感的呼告,一种坚定信念的表现,所以,每一个部分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师:你真是感觉敏锐!一下子就理清了诗歌的整体结构!请继续说。生:我觉得第一、二小节整体感觉是低沉的,但是每一小节中也有变化。比如,第一小节中的“蜘蛛网”这个意象给人感觉很压抑,“灰烬的余烟”也是很低沉的,可是到了后面的“铺平灰烬”、“相信未来”情感就应该上扬了。第二小节里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情感是低沉的,“凄凉的大地”更低沉,但到了最后的“相信未来”,情感又立刻上扬,所以我画的曲线都是前面低,后面往上抬得高。 师:(板书:蜘蛛网、余烟)这位同学不仅抓住“凄凉”等直抒胸臆的情感关键词,还抓住了体现诗人情感的意象来探究情感曲线。理解了意象,也就拥有了解读诗歌的钥匙。你还能给大家说一说后面的几个小节的情感曲线吗?生:第四小节是分析原因,情感比较冷静,我画的是平缓的波浪线;第五小节有“腐烂的皮肉”这一让人感觉很低沉的意象,第六小节一开始低沉,到“我坚信”情感开始上扬,一句比一句坚定;到了第七节,情感一下子放开,好像宣泄出来一样,这条曲线也就上升到了情感的最高点。(全班鼓掌)师:这位同学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探究诗歌的情感曲线,是非常成功的阅读经验。我们一起来看看,诗歌的前两个小节,哪些是表现“苦难”的意象,哪些又是表现“希望和信心”的意象呢? (生回答,师板书:炉台、紫葡萄、露水、鲜花、枯藤)师:为什么这些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苦难或者希望呢?生:炉台很温暖,能让人感觉到美好。生:紫葡萄让人觉得特别甜。师:你是不是特别爱吃葡萄啊?(生笑)为什么不是小葡萄、涩葡萄而是紫葡萄呢?生:紫葡萄是秋天的果实,有收获的喜悦。师:同意。它象征着收获的喜悦。可是“紫葡萄却化为秋天的露水”,露水如何理解?生:露水很凉,形状像眼泪。这句话是说即将收获的果实化为乌有,变成了凉凉的眼泪。师:鲜花让我们想到什么?生:鲜花象征荣誉、成功、美好。师:美丽的鲜花却依偎在别人的情怀,作者怎能不苦涩呢?所以,他才用枯藤去表达他坚守的信念。枯藤虽于枯,却依然有生命力。我们解读了前两小节中的意象,看看黑板,这两组意象是什么关系?生:对比。左一列是压抑的,充满苦难;右一列则是温暖的、美好的。师:是的。我的板书上留了一个空,你们看一下,是哪一个表示温暖美好的意象没有写上呢?生:雪花,美丽的雪花,也是象征美好。师:(板书:雪花)对。这两组意象构成了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作者那种天真固执的信念,是?生(齐):相信未来。 师:同学们,我有一个问题,这些意象能不能换位置?比如说“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紫葡萄,我的炉台化作了秋天的露水”?生:(摇头笑)不能。师:为什么?生:因为环境不一样嘛。每一小节的意象都是一个和谐的环境。有炉台才有余烟、灰烬;冬天用炉台,当然是冬天才有雪花。师:这位同学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啊!正如你所说,同一个环境的意象要和谐,紫葡萄是秋天的果实,才对应着露水、枯藤。所以,解读诗歌,我们不但要理解意象的内涵,还要理解不同意象组合形成的浑然一体的意境。在这个完整和谐的意境中,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师:(板书)无论世界有多黑暗,哪怕阴云密布、风雨交加、挫折重重,他都会用心中珍藏的一把利剑,刺破乌云、冲过阴霾、越过挫折,直指向自己坚定的信念。(生鼓掌)师:这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守,是一种看透苦难依然要拥抱光明的悲壮。谁来读读前三节,用朗诵来展示这种情感起伏的变化?(生读后,其他生鼓掌)师:这位同学用恰当的语调、节奏读出了坚守与悲壮,读出了情感的起伏变化,读得好!我们再看后面的小节。第四小节探究“相信未来”的原因。请齐读,“我之所以相信未来,是因为”(生读第四小节)为什么诗人相信眼睛?生: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师:你的比喻非常恰当。在诗句里面,眼睛有什么特点?生:能够拨开历史风尘,看透岁月篇章。师:对,这些词说明,眼睛能够看清历史、明辨是非。可是,作者为什么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呢?生:作者不相信当时的人们吧?当时应该很黑暗,我觉得只有作者很冷静的样子。 师:(PPT链接)正如同学所说,当时年仅19岁的作者非常冷静,有超强的洞察力,他“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正意味着当时很多人看不清现实。食指也是一名红卫兵,但是当他有一天,看到自己的老师被一群红卫兵围攻、毒打的时候,他忍不住冲进人群去救老师。你们可以想象,食指也因此遭到了迫害。而就是这种迫害,使食指冷静下来,认识到了红卫兵运动的幼稚、荒唐和危害。诗人不在乎当时那些“别人”的态度,他在乎什么呢?生:“人们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师:是的。他在乎的是人们对“脊骨”的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腐烂的皮肉是表层的创伤、暂时的困难;而脊骨呢?生:坚硬的东西,就像中国的脊梁一样,有不屈的信念。师:对,有内在的灵魂。诗人特别“焦急”,“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他希望人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锐利地识别什么是“皮肉”,什么是“脊骨”。所以、黑板上这位女生画的情感曲线更细致,更符合情感的起伏变化。第四节冷静;第五节低沉,积蓄情绪;第六节上扬,体现出焦急;最后一节斗志昂扬,向苦难宣战,达到诗歌的高潮!谁来读读这四个小节的情感变化?(生读)师:前面几个小节读得感觉不错:有平缓,有昂扬,但是最后一节的情感不够饱满,你再试一试。(再读最后一节,全班鼓掌。)师:你热情的朗诵感染了我们!现在请大家一起,想象自己就是食指,沿着这条曲折起伏的情感曲线,读出那个时代的苦难和希望。齐读!(生读全诗) 活动三:联系时代,深悟诗歌 师:同学们,你们读得非常动情!特别是后三节,读出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老师都被感染了!但有人却说“诗贵含蓄”,“相信未来后三节太直白了,损害了诗的整体风格”。你们怎样看待这个评价?生:我觉得就应该直白。因为食指才19岁嘛,直抒胸臆,能给人一种特别真实的感觉。师:嗯。了解作者年龄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生:我也觉得后半部分不能太含蓄了。要坚信未来,就应该大声地喊出来。师:其他同学还有意见吗?生:我觉得不能太直白。就因为写得太直白、太直接,所以,食指才得了精神病。我看了助读材料,如果他写得含蓄一些的话,怎么能受迫害呢?师:知人论世是评论作品的一种原则,阅读助读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你说得有道理,他当然可以含蓄些。含蓄些,就不会有权威人物给它一个“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的评价;含蓄些,19岁的诗人就不会被扣上“反动诗人”的帽子,遭受迫害,以致被送进精神病院。食指,当然可以选择含蓄些!可是,他最终选择了直白、勇敢地喊出“相信未来”,让这首诗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于大江南北,最终成为影响、鼓励一代人的精神食粮。那,是个怎样的时代?(PPT展示“文革”背景) 师:1968年,是“文革”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个禁锢思想的年代、一个压抑个性的年代。学校停课、高考取消,全国大串联。红卫兵们毁坏文物,抄家整人,甚至于私设公堂,把一些所谓“反革命分子”打残、打死。铺天盖地的大字报、层出不穷的批斗会;国家主席、国家元帅,都成了批斗会的对象在那个令人绝望的年代里,食指依然憧憬美好的未来。(生沉思)师:了解了时代背景,我们就懂得食指的处境了。所以,相信未来不是一个人的呐喊,而是那个时代所有被压抑的人集体的呐喊。如果,诗歌后三节还是像前三节那样,用含蓄的意象来表达,怎么会体现食指对人性的反思呢?这,正是食指的可贵之处啊!我们再把第七节读一遍,体会诗人对未来的渴望。(生齐读) 师:大家读得声音宏亮、情绪饱满。世事变迁、岁月流转,这篇写于1968年的作品,经过46年的岁月洗礼,依然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今天读这首经典,你又能读出怎样的启迪呢?生:对待生活中的不合理的现象,我们也要象诗人一样,在精神上反抗。生:诗人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依然能相信未来,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未来啊!师:说得太好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未来呢?我想一定有同学关心现在的食指。他住在北京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斗室,依然写诗、依然读诗,依然神采奕奕。食指没有变,老人对未来和生命还是不改初衷,充满渴盼和热爱。师:如果有一天,你的人生遇到了苦难;如果有一天,你被欺骗甚至于被抛弃。你是否也会像食指一样,固执地拿起号角,吹响属于你的“相信未来”?(生点头)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次品读经典!(放音乐,生读) 结束语 师:人生漫长,受挫难免,希望我们每一个人热爱生命、相信未来。感谢大家,给我们彼此留下生命中的一份美好! 执教感言 这次全国课堂教学大赛,让我深谙一个真理,那就是:课堂的主人永远是学生。对“少教多学”理念,我的理解是一句话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阅读教学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预设的环节,用执教者的思考、情感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剥夺了学生与文本展示多层次多角度的对话的权利,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结果是泯灭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抹杀的是学生独特的个性。 在“少教多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用画情感曲线图的形式作为贯穿第二环节的主线,让老师跟着学生阅读走,注重课堂的生成。每一个活动,我都要按照学生的阅读情况,依据课堂生成,灵活地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意象、感悟情感。这样的设计最简单,也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讲课的时候,我只是问题驱动的参与者,在活动中与学生平等地进行多方对话。当我抛出“画情感曲线图”的时候,学生们参与的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昆明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农业大学《Photoshop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适老化需求驱动的智能化住宅空间设计与实践研究
-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化工仪表与自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秋小学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 风力发电施工进度计划
- 2025年离合器面片项目发展计划
- 九年级历史上册课时安排计划
- 2025年电子银浆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IC卡售气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DBJ50-T-157-202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配备标准
- 消防控制室搬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现金流量表3(通用模板)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 数学好玩第03课时《包装的学问》课件
- 熔化焊接与热切割实操培训大纲
- 腺样体肥大与鼻炎中医治疗方法ppt课件(PPT 30页)
- 天然气制氢工艺及设备简介
- 最新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汽车驾驶员高级、技师国家题库练习题精选455题(附答案)
- 潜水及水下作业通用规则
- 萤石矿年产30万吨采选工程改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立项
-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