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证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胡先武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析该院xx年1月xx年12月收治的2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确定护理问题,寻找循证护理支持,将循证护理组的1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与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的对照组120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临床效果良好,明显减少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 关键词循证护理;循证医学;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 R473.74A1674-074(4)11(a)166-03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随着循证医学发展起来的护理理念1。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Mcmaster大学的教育学家们将建立于“证据规律”基础上的临床工作模式命名为循证医学,并由AlbaDicenso教授首次提出了“循证护理”这一概念2。以临床检验为依据,依靠临床证据,凭借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及临床经验,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个人体征等情况,制定完整的最佳的护理方案,并运用与临床。该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影响。分析该院xx年1月xx年12月收治的2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收治的24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的临床资料者进分析。其中于xx年1月xx年12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男54例,女66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6.93.4)岁;与xx年1月xx年12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者为循证护理组,男50例,女70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55.7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住院时间及治疗方法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诊断与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一般的诊断,患者出现突发性头疼,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及昏迷,呕吐等现象;该组所有病例均常规经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确诊证实为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经头部CT扫描确诊证实。对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根据病情、动脉瘤分级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在全麻下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中根据动脉瘤所在位置或血管代偿情况,酌情使用肝素,确认栓塞满意后拔出导管鞘,压迫穿刺点,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常规脱水降压、止血并采用尼莫地平等扩血管药物预防脑血管痉挛。 1.2.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以系统化整体护理为基础,通过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实时观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及预后情况。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结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式,寻找循证支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护士除遵照医嘱进行护理治疗外,主动提出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寻找相关实证资料,予以临床实践指导3。根据患者的病情,提出询证问题,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文献,检索“题名蛛网膜下腔出血and动脉瘤”、“题名蛛网膜下腔出血and护理”、“题名护理and动脉瘤”,检索时限为xxxx年,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5篇,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临床应用性作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加以总结,确定结论并选取最佳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实施全程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心理护理: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突发性疾病,头痛难忍,造成患者心理焦虑不安,心理压力增大,需及时治疗,以减少恶性循环,以利于患者的治愈与康复4。关注患者感受,鼓励表达,让患者充分信任医护人员。稳定患者情绪,消除顾虑,主动热情的开导病人,使病人以坚强的信念积极愉快的情绪接受治疗及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护理:一旦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10mg(50mL),以1mL/h2mL/h的速度静脉滴注,以防止发生脑血管痉挛而加重出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情况、瞳孔变化以及并发症等情况;输液部位有无红肿、外渗情况;观察尿量,注意出入量及电解质平衡;相关资料说明5-6,感冒、咳嗽、打喷嚏、便秘以及情绪不稳等均能引发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避免一切能引起血压波动及颅内压增高的因素,防治再出血。护理过程观察病情,给予相应护理,要保持空气通畅和环境卫生,多食高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翻身时应注意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水平线上,避免颈部扭曲导致脑干移位,出现呼吸抑制或引起心率和呼吸功能的急剧变化,造成患者突然死亡。对于出现呕吐症状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呕吐方式以及呕吐物颜色等情况,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口腔卫生,避免造成其他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部分患者初期因剧烈的疼痛无法配合治疗,应适当给予止痛剂、镇静剂等治疗,避免因疼痛刺激而造成的再出血。给予脱水和降颅压治疗,以减轻脑水肿,这是治疗的关键,如疼痛剧烈,应通知医生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7。介入治疗术后,为提高患者制动期间的舒适度,应使患者术肢伸直,抬高床头1530,注意患者有无头晕、头痛等不适。逐渐增加活动量,言语障碍者使用肢体语言,多读书、看报、看电视等。密切监测血压,出现症状时随时测血压。定期复查血脂、血糖。长期卧床的相关护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需长期绝对卧床休息34周,而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是昏迷患者,呼吸中枢处于抑制状态,呼吸反射和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使得分泌物积聚,极易造成口腔感染以及肺部感染,甚至发生肺炎或窒息等情况。因此对于昏迷患者应定期吸痰,观察痰液及分泌物等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肺部感染;对于呕吐频繁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头部抬高并偏向一侧,尽可能彻底吸痰,适当应用止咳化痰药等药物治疗,避免口腔异物进入肺部造成肺部感染。加强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保持干燥,适当按摩,常规使用防褥疮波动气垫,防止发生褥疮。术后第2天可鼓励病人下床轻微活动,以增加病人的舒适度。病人术后留置导尿管者,一般是根据需要保持24h以上予以拔出。应每周更换导尿管,2次/d冲洗膀胱,每日更换尿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指导病人多饮水,鼓励病人正常饮食,促进造影剂尽早排出体外,避免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或病人因下肢制动而引起的排尿困难。 1.3脑血管痉挛的诊断 临床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如果出现较术前意识状态的恶化,甚至伴随新出现的局灶定位体征,以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各种检查提示没有其他原因导致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缺失症状,即诊断脑血管痉挛8。TCD血流指标诊断标准: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为大脑中动脉血流流速峰值200cm/s和(或)平均流速120cm/s9。脑血管造影或CTA或MRA证实脑血管痉挛。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 2结果 循证护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团队出差费用报销及市场拓展合同
- 个人艺术收藏借款合同范本
- 民政殡葬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孤独症康复专业试题及答案
- 医师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转专业考试语言试题及答案
- 社交媒体医械信任度提升-洞察及研究
- 木材加工技术革新与政策法规应对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中央商务区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湿喷混凝土机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创业板指数历史数据(2010年06月01日-2025年3月31日)399006
- 会议管理服务合同样本
- 中医养生馆合作协议书范本
- 海底捞晋升面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教育事业统计综合调查制度
- 穿越机的基础知识
- 《仓库出入库流程》课件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表(2024版)
- 《员工质量意识培训》课件
- 有债务男方愿意承担一切债务离婚协议书范文
- 2024年湖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