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doc_第1页
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doc_第2页
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doc_第3页
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doc_第4页
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发和利用自然环境资源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山东省邹城市郭里中学(273519)仲涛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广泛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资源,自然环境资源是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学教学的天然实验室,依靠自然界可以开展许多科学探究活动。”为了落实这些目标,教师应该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这样,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探究式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现在,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谈一谈笔者对某些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 本校地处农村,自然环境资源丰富,教师可带领学生到一些地方进行调查。调查前要明确调查的对象、内容、步骤和方法,特别强调要做好记录并注意安全。 1农田 1.1时间 玉米开花传粉时。 1.2对象 玉米。 1.3用具 记录本、放大镜、照相机等。 1.4内容 (1)它的叶脉是网状脉还是平行脉,进而判断它是双子叶植物还是单子叶植物; (2)它的茎能不断加粗吗?为什么? (3)它的根系如何?直根系还是须根系? (4)它的花是单性花还是两性花?是雌雄同株还是雌雄异株?上方是雄花还是雌花?它是花序还是单生花?什么花序? (5)它的花艳丽吗?是虫媒花还是风媒花?是自花传粉还是异花传粉? (6)经常下雨为什么要及时排涝、松土?影响传粉吗?应怎样弥补传粉不足? (7)农田里还有哪些生物?组成怎样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各种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什么关系? (8)用照相机拍下玉米的雄花、雌花、叶片、花柱等图片(见图1)。 1.5延伸 (1)玉米萌发需要哪些条件?萌发需要阳光吗(让学生联想:种子埋在土里,见不到阳光)?两块地,一块肥沃,一块贫瘠,同时播种,萌发的时间如何(让学生联想:种子里面有胚乳,可提供营养)? (2)玉米收获后种小麦前,为什么要深耕? (3)绘制“玉米的一生”图表,表述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过程(见图2)。 (4)爸爸妈妈在农村种地十分辛苦,供你们上学,你们应该怎么做报答他们呢? 2山上 2.1时间 春暖花开时。 2.2对象 生物及生活环境。 2.3用具 记录本、枝剪、小铲、标本夹、标签、采集箱、昆虫网、昆虫盒、展翅板、放大镜、照相机、小药箱等。 2.4内容 (1)采集多种植物标本(有苔藓植物葫芦藓、裸子植物侧柏、被子植物各种花草),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 形态结构进行简单分类(见表1)。 (2)采集多种动物标本(有节肢动物蝴蝶、蜜蜂、 蚂蚁、蜘蛛、蜈蚣、蝎子等,爬行类蜥蜴、蛇等,鸟类 麻雀,山鸡等、哺乳类野兔等),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 形态结构进行简单分类(见表2)。 (3)了解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 (4)用照相机拍下生物的精美图片(见图1)。 2.5延伸 (1)回来后,把一些生物做成永久标本。 (2)分别对植物动物标本做进一步观察了解,分门别类,并做生物名片,展示在玻璃橱里,上课备用。 (3)撰写调查报告,明确生物依赖环境、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的观点。 3河边 3.1时间 夏季。 3.2对象 生物及生活环境。 3.3用具 渔网、鱼箱、标本夹、标签、放大镜、照相机、塑料瓶等。 3.4内容 (1)采集一些植物标本(有浮萍、水草、莲、芦苇、水绵等),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进行简单分类(见表1)。 (2)捕捞一些鱼放到鱼箱中,观察它在水中游泳的情景,了解鱼鳍和侧线的作用;观察鱼呼吸的情景,理解鳃的作用。 (3)抚摸鱼体,了解黏液、鱼鳞的作用。 (4)捕捞蝌蚪和青蛙放到鱼箱中,区分它们的不同点,知道呼吸器官的改变(鳃肺、皮肤),观察青蛙的卵及雌雄抱对现象,理解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5)了解青蛙(两栖类)在动物中的分类,比较分析各种动物的特点及进化关系(见表2)。 (6)用照相机拍下生物的精美图片(见图2)。 3.5延伸 (1)把大多数青蛙和鱼放归河里,养成保护生物的习惯。 (2)回来后,把一些生物做成永久标本。 (3)分别对植物动物标本做进一步观察了解,分门别类,并做生物名片,展示在玻璃橱里,上课备用。 (4)回到实验室解剖鱼,找到脊柱、鳃,知道鱼类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 (5)撰写小论文青蛙的一生,加深理解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参考图3)。 当然,本校的社区课程资源除自然环境资源外,还有高村的鸭子养殖场(通过观察了解鸟的形态结构、生殖发育、鸟卵的结构等)、防疫站(通过打疫苗知道抗体的作用、理解消毒隔离等预防传染 病的措施)、医院(通过检查身体学会识别检验报告单、知道血液各成分的功能及相关疾病、理解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等)、镇文化站(通过借阅书籍、上网查询了解生物学的最新动态,补充生物学知识等)等。这里,笔者只列出部分操作要点及内容,不再一一论述。 4总结 开发生物学社区课程资源,尤其是自然环境资源,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中,关注社会,关注自然,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