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操作让数学课堂活起来.doc_第1页
有效操作让数学课堂活起来.doc_第2页
有效操作让数学课堂活起来.doc_第3页
有效操作让数学课堂活起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操作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刘大祥 对于当前的小学生来说,课堂上听过了,可能马上又会忘记;要是自己观察看过,也许还会明白;如若自己动手实践去做,则会真正地理解。因此,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由于教师教学理念的差异,对动手操作的理解和把握也有所不同,在多数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微效甚至无效的现象,使操作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被无效操作占用。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与大家交流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操作有效性,让课堂活起来。 一、做好操作准备,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小学生的课堂实践经验少,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差,在操作前不善于倾听,操作后也不善于记录结果。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前,首先要明确目标,使学生领会“做什么”“怎么做”。然后根据操作的需要,对操作程序及其内在逻辑进行展示。还可以通过分步定向引导来逐步完成操作活动,让操作活动给课堂带来实效。 1.课前教师应对学生的学具准备进行检查,教师也要准备一些学具,防止有学生学具没带或没带全。 2.在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之前,要规范学生的学具摆放位置。 3.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要求学生了解操作要求,在得到老师的操作命令后动手,当老师要求停止时,学生应及时停止操作。 4.在操作过程中不能随意破坏别的同学的学具,收学具时要进行归类,轻拿轻放,不能乱丢。 5.操作后认真记录操作结果,交流活动结束后先把学具放一边,课后进行。 6.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秩序,教师在操作之前要对操作过程进行预设,控制好课堂操作的时间。 7.要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及时记录等。 二、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操作情境,能快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师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先让学生用9根小棒搭三角形,可以搭3个。如果搭正方形呢?可以搭几个?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只能搭2个正方形,还剩下1根小棒,这剩下的1根小棒是什么呢?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也就很自然地引出了余数的概念。接下来又搭五边形、六边形分别得出剩下的小棒就是他们各自的余数这一概念。得到94=21,95=14,96=13。所有的新课内容基本上都在操作中完成。 三、结合教学重点,设计操作过程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操作方法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做到过程最优化。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由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随着操作步骤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如果操作过程中秩序混乱,学生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更无益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更应注意学生操作的有序性,以训练其思维的条理性。学生在结合学习重点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经历综合、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时,主要是解决个位数相加满十进“1”的问题,这是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如教学“35+58=?”时,让学生把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小棒动手分一分:第一排摆3捆和5根,在第一排下面再摆5捆和8根,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把整捆对齐,根数对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计算5根和8根相加之后的和是13根。在摆、算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应该怎么办?学生发现:5根和8根相加得13根,从13根里取出10根再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的下面,这时整捆是9捆、单根是3根。最后启发学生说算理:9捆是9个10,9个10是90,与3根合起来是93。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而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些不同因素,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地发展其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根据需要安排操作活动,活动形式可为班级活动、分组活动、个人活动。让这些活动在课堂上有机结合,相互补充,让学生从简单的低层次的学习逐渐向高层次的学习发展,以此来提高课堂操作活动的教学效率。 四、构建思维平台,提高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各种感官配合的过程,是培养学习技巧、提高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将动脑与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折一折、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亲历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为学生搭建思维平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进而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相等与不相等”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操作: 1.摆一摆:第一行摆6个圆片,第二行摆同样多的圆片。学生通过操作得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圆片数相等,都是6个。 2.想一想:要使第一行和第二行的圆片相差4个,怎么摆?有多少种摆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同学们得出了多种答案:第一行添上或去掉4个,第二行不变;第二行添上或去掉4个,第一行不变;第一行移2个圆片到第二行或第二行移2个圆片到第一行;第一行去掉1个,第二行添上3个;第二行添上1个,第一行添上5个等。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亲自体验了认识过程,不仅掌握了“相等与不相等”这一知识点,而且感悟到了操作思考带来的成功。这样的学习远比教师的主动讲授要深刻得多,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更有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课程的需要合理地安排操作活动,选择操作内容,一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操作活动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实践的兴趣;操作活动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性思维;操作活动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