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望闻问切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望闻问切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3页
望闻问切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4页
望闻问切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望闻问切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王仲春 摘要:学校体育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课堂教学是完成塑造健康体魄、健全人格的主要手段。文章探讨如何以中医的四大传统疗法为基础,引申扩展到教学实践中的监测和评价环节,继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继承与发扬;中医与体育;课程计划 :G807.2:ADOI:10.3969/j.issn.1006-1487.xx.01.009 中医疗法中望、闻、问、切又称四诊,英文名称:fourdiagnosticmethods是中医诊察疾病基本方法的合称。四诊具有直观性和朴素性的特点,在感官所及的范围内,直接地获取信息,医生即刻进行分析综合,及时作出判断。如果能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借鉴和发挥这一沿用百年的中医治病良方,将对课程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实施,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望诊”的运用 早在内经就明确了提出了切勿强调切诊的观点,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世,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运用视觉对课堂教学与训练,及学生个体、一切可见的征象如:天气、场地、学生健康状况,学生精神状态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分析,从而为制定正确的教学计划提供真实的数据信息。 1、“望天气”做规划 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需要长期在室外上课,有一句顺口溜:老天爷尿尿,体育老师睡大觉。比较形象的描述了体育课与天气之间密切的关系。因此了解必要的气象常识,对近日天气的变化有一定预判,在制定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等各项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天气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如:我国南方地区每年的五月至十月气温非常高,此时制定长跑内容的教学计划显然是不合适的。在教学的备课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天气变化对教学的影响,及时对所备教案内容进行调整,如:室内课教案,上课过程中被迫中断时的特殊教案等。遇大雾的恶劣天气体育课宜改在室内活动,如果在大雾天锻炼,随着运动量的增加,人的呼吸势必加深、加快,自然就会更多地吸入雾气中的有害物质,对学生的健康发育极为不利。因此当遇到这样的特殊天气,正确地安排好体育课的活动场地、活动形式尤为重要。体育教师要具备在突发天气来临时,运用调整教学手段来保障教学目标达成的能力。如: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利用校园的楼梯,走廊进行合理的体育素质练习也不失为一节好的体育课。 2、“望场地”巧安排 体育教师要熟悉校园的环境,平时应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多检查,多维护。一旦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就要及时向学校汇报并尽快解决。只有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才能杜绝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带来的伤害事故。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到场地的大小、场地的材质,对可以利用的运动设施要充分发掘。如:教学楼天台、走廊等。我校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就是在充分利用校园的现有条件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则下制定的,经过多年的实际操作,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大有益处。如下列安排: 深圳黄埔学校九年级大课间活动计划 一训练时间:每天课间操30分钟 二训练场地:一楼走廊四楼天台六楼天台 三训练计划 A计划:围绕教学楼跑三圈(抱头蹲起跳20次+提踵50次+单臂撑30秒)*4组 练习队形:两路纵队 B计划:跳绳(30秒钟+1分钟+30秒)*4-5组 练习队形:体操队形四列横队,前后交叉站 C计划:8字跳大绳 练习队形:各班分成四小组练习 四训练计划及各班场地安排 3、“望面色”控进度 中医认为“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皆上注于面”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故望气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泽,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可以帮助了解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体育教师要养成在课堂教学的前、中、后三个阶段关注学生面色的习惯。上课前学生正常的面色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的,反之如学生面色出现发白、无光泽就要及时关注,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项目,严重的送学校医务室休息治疗。上课中尤其要关注运动后的学生的面色变化,当出现面色发青、表情过度痛苦、出虚汗的情况要及时调整运动形式和降低运动强度来缓解疲劳,身体反应剧烈的建议进行积极休息。上课后要暗中观察学生在返回教室的途中的面部表情,是愉快、是沮丧、还是意犹未尽。这些真实的面部表情所显示出来的信息对下节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闻诊的运用 难经曰:“闻其五声,以知其病”以五脏有五声,以合于五音,谓肝呼应角,心笑应征,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在体育教学中“闻”既体育教师用“听”声音的方式,来有效地驾驭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手段。 1、多听学生交流的内容 上课初始宣布课程内容后,听学生的反应,及时客观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运动强度。课程中间部分要密切关注学生在休息时对运动强度评价的语言交流。对待一些消极的言论要及时制止,并加以正确引导。教学比赛时要及时发现学生对规则产生争议时的焦点,及时解决,效果显著。并及时对比赛中规则进行延伸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公民意识。学生在活动时情绪高涨充满喜悦时,而当学生情绪低落不耐烦时,教师要能通过学生声音的变化来判断学生身体、机能的状态,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 2、听学生呼吸或喘气的声音 无论安静还是运动状态下,一个健康的人,他的呼吸肯定是清晰、有节奏的。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安静或活动过程中的呼吸重、急促、气喘等现象,说明该学生肯定存在呼吸系统的疾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事故。 3、听完成技术动作时声音 在进行篮球的三步上篮和跨栏跑的栏间节奏的教学时,教师能够运用“听”的方法来判断学生完成动作的质量,继而用有节奏击掌的声来加深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同理在广播操的教学过程中整齐一致的击掌声、口令声也是评价动作质量和提高班级凝聚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三、问诊的应用 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为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的方法。体育教学中的询问也是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和学习兴趣的最有效和最直接的一种手段。 1、新学期开学时要问 体育教师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主动通过询问学生、校医、班级其他任课教师,了解学生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有教师人认为,只要备好课,不用在意学生的表面反应,因为学生不讲实话,有意偷懒。掌握好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这样课堂效果就没什么问题。其实这是错误理解,中医看病强调“四诊合参”,体育教学强调的既要关注课堂效果的达成,也要关注学生内在的需求,如:了解学生课前的身心状况,喜欢的上课形式,活动的项目、疲劳的周期等都是制定教学计划的最为重要的依据之一。如下表是开学初通过学校医生了解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资料,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课堂教学时要问 教师在上课时要多询问有无身体不适的学生,防止学生带病上课;在耐力等强度较大练习中,教师要询问学生的机能感受,防止出现低血糖或昏厥的情况;在技能技巧项目练习中,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肢体感觉,防止发生扭、挫伤和关节的疼痛。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的询问和了解,必要时可以让其短暂休息。 四、切诊的应用 切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独特的诊法。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内容。在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切诊用途有运动负荷判断及运动伤害的鉴定。 1、运用切诊来判断运动者承受运动负荷后的肌体反应 通常在下课后和上课前教师通过对学生运动负荷后的肌肉及关节疼痛部位触摸、按压,以了解运动疲劳的等级和运动恢复的效果。在此时如果能及时地进行积极性休息和基本的按摩放松手法的知识学习,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切诊在运动伤害的鉴定时一定要遵循和望诊、问诊结合使用的原则 首先是“望”受伤后学生的表情和受伤时的场地器材。其次是“问”学生的疼痛程度。再次是慎重的通过“切”学生受伤肢体的活动幅度,来确认受伤级别。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是根据学生的耐痛性来判断受伤程度。扭伤是由于某些肌肉纤维、韧带断裂或损伤引起的疼痛,这种疼痛的范围是“中度”。骨折顾名思义,就是指骨头或骨头的结构完全或部分断裂,所以疼痛是剧烈的、难以承受的。运用切诊能够在第一时间判断伤情,使学生及时得到治疗。 3、通过切脉监控教学及训练时的运动强度 中医认为脉为血府,贯通周身,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等不同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同理运用脉诊来监控教学及训练时的运动强度也是一种既简单而又实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具体操作时要考虑到脉诊的对象是学生,其身体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在进行脉搏的切诊时应适当地对运动强度的指标有所降低,如:成人运动的大强度指标180次/分,初中学生应降低到170次/分,年龄越小指标越低。在实际的应用中为了提高上课的效率,测量脉搏一般使用30秒的时间。 望闻问切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