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413.4-1997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亚油酸的测定》相较于《GB 5413-1985》,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与更新:

  1. 标准编号的变化:从《GB 5413-1985》变更为《GB/T 5413.4-1997》,其中增加了“T”标志,意味着该标准由强制性国家标准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
  2. 适用范围更加明确:新版本中对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及乳粉中的亚油酸含量测定方法给出了更具体的规定,强调了适用于特定类型的样品。
  3. 方法改进:1997年版可能引入了更先进或更准确的分析技术来测定亚油酸含量,比如改进了提取、分离或者检测手段,以提高测试结果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4. 操作细节优化:新版标准可能会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细化说明,包括但不限于样品处理、试剂选择、仪器校正等方面的要求,旨在减少人为误差并确保不同实验室间的一致性。
  5. 数据处理与报告要求更新:针对如何记录原始数据、计算最终结果以及编写测试报告等内容,1997年版可能提出了新的指导原则或格式规范。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7-05-28 颁布
  • 1998-09-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5413.4—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亚油酸的测定.pdf_第1页
GB-T5413.4—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亚油酸的测定.pdf_第2页
GB-T5413.4—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亚油酸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5413.4—1997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亚油酸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B/T 5413.41997 前前 言言 以往亚油酸的测定方法测得的仅是脂肪酸甘油三酸酯的甲基化或丁基化衍生物,不包括游离的亚油酸含量。本标准给出的方法测得的是亚油酸的总量,样品处理较为简单,灵敏度高。 以往亚油酸的测定方法测得的仅是脂肪酸甘油三酸酯的甲基化或丁基化衍生物,不包括游离的亚油酸含量。本标准给出的方法测得的是亚油酸的总量,样品处理较为简单,灵敏度高。 本系列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 GB 54131985。 本系列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 GB 54131985。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哈尔滨森永乳品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哈尔滨森永乳品有限公司、雀巢(中国)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金宝、王芸、王心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金宝、王芸、王心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 亚油酸的测定亚油酸的测定 Milk powder and formula foods for 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 Milk powder and formula foods for infant and young children -Determination of linoleic acid content-Determination of linoleic acid content GB/T 5413.41997GB/T 5413.41997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亚油酸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亚油酸的测定。 2 方法提要 样品中游离的亚油酸和亚油酸甘油酯经皂化后均以盐类形式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用正己烷萃取,经气相色谱与其他成分分离后,测定其含量。 3 试剂 所有试剂, 如未注明规格, 均指分析纯; 所有实验用水, 如未注明其他要求,均指三级水。 31 石油醚:沸程 4060。 32 正己烷:色谱纯。 33 乙醇:体积分数为 95%。 34 无水硫酸钠。 35 氢氧化钾溶液:质量比 500:1000。 36 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 20%。 37 亚油酸标准溶液:浓度为每毫升正己烷含 1mg 亚油酸。 4 仪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亚油酸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和乳粉中亚油酸的测定。 2 方法提要 样品中游离的亚油酸和亚油酸甘油酯经皂化后均以盐类形式存在, 在酸性条件下用正己烷萃取,经气相色谱与其他成分分离后,测定其含量。 3 试剂 所有试剂, 如未注明规格, 均指分析纯; 所有实验用水, 如未注明其他要求,均指三级水。 31 石油醚:沸程 4060。 32 正己烷:色谱纯。 33 乙醇:体积分数为 95%。 34 无水硫酸钠。 35 氢氧化钾溶液:质量比 500:1000。 36 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 20%。 37 亚油酸标准溶液:浓度为每毫升正己烷含 1mg 亚油酸。 4 仪器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0528 批准 19980901 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70528 批准 19980901 实施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T 5413.41997 常用实验室仪器及: 常用实验室仪器及: 41 分液漏斗:250mL。 41 分液漏斗:250mL。 42 旋转蒸发器。 42 旋转蒸发器。 43 气相色谱仪:带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3 气相色谱仪:带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44 色谱柱,1m3mm,填充 GP10%SP-216-PS,100120 目经 DMCS 处理的酸洗硅藻土载体(Supelcoport)填充剂,或同等性能的柱子。 44 色谱柱,1m3mm,填充 GP10%SP-216-PS,100120 目经 DMCS 处理的酸洗硅藻土载体(Supelcoport)填充剂,或同等性能的柱子。 5 操作步骤 5 操作步骤 51 准确称取 2.0g 样品,用 10mL 水移入 250mL 平底烧瓶中,加入 10mL 乙醇(3.3) 、5mL 氢氧化钾溶液(3.5) ,回流 30min。在回流过程中应至少三次振摇烧瓶,以使样品完全皂化。迅速冷却至室温。 51 准确称取 2.0g 样品,用 10mL 水移入 250mL 平底烧瓶中,加入 10mL 乙醇(3.3) 、5mL 氢氧化钾溶液(3.5) ,回流 30min。在回流过程中应至少三次振摇烧瓶,以使样品完全皂化。迅速冷却至室温。 52 用硫酸溶液(3.6)调节皂化液至 pH1.5,转移溶液至 250mL 分液漏斗中,用至少 20mL 水分几次冲洗烧瓶,合并洗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 25mL 正己烷(3.2) ,振摇 1min,静置分层,收集正己烷相,用正己烷萃取水相至少两次,每次用量 20mL。 合并正己烷相。 用无水硫酸钠柱 (3.4) 过滤正己烷到一个 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正己烷冲洗柱子,定容。 52 用硫酸溶液(3.6)调节皂化液至 pH1.5,转移溶液至 250mL 分液漏斗中,用至少 20mL 水分几次冲洗烧瓶,合并洗液于分液漏斗中。加入 25mL 正己烷(3.2) ,振摇 1min,静置分层,收集正己烷相,用正己烷萃取水相至少两次,每次用量 20mL。 合并正己烷相。 用无水硫酸钠柱 (3.4) 过滤正己烷到一个 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正己烷冲洗柱子,定容。 53 气相色谱条件 53 气相色谱条件 柱温:195。 柱温:195。 检测器温度:230。 检测器温度:230。 进样器温度:250。 进样器温度:250。 进样体积:2L。 进样体积:2L。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氮气流速:20mL/min。 氮气流速:20mL/min。 54 测定 54 测定 分别注射 2L 亚油酸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进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分别注射 2L 亚油酸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进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6 分析结果的表述 样品中亚油酸的含量(mg/100g)= 样品中亚油酸的含量(mg/100g)=100100mBCAisi(1) (1) 式中: 式中:Ai样品中亚油酸的峰面积; 样品中亚油酸的峰面积; Bi标准溶液中亚油酸的峰面积; 标准溶液中亚油酸的峰面积; Cs亚油酸标准溶液浓度,mg/mL; 亚油酸标准溶液浓度,mg/mL; m样品的质量,g。 样品的质量,g。 7 允许差 7 允许差 同一样品的两次测定值之差不得超过两次测定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