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2 XX 届高三历史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复习 2 文 章来源 m 第一单元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一讲先秦政治制度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单元特征】 在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演变过程中,夏商周继承较多部族统治方式,形成以宗法制为代表的政治制度。秦汉大一统,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后,以后历代王朝不断完善这一体制;历代王朝都设置丞相制度,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到了明代,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杯明太祖废除了,军国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后来,明朝虽设置内阁,但内阁的职责只备顾问。清朝虽设置军机处 ,但军国大臣也只是传达皇帝的旨意。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古代希腊、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 “ 海洋文明 ” ,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雅典是西方米民主政治的起源,它创立的很多民主原则,至今为后人所沿用。罗马建立的法治制度,对后来的法制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2 / 22 影响。 【考点清单】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 1)周朝的建立( 2)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3)宗 法制的内容及作用 (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 “ 始皇帝 ”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 1)秦的统一( 2)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3)秦朝的郡县制 ( 4)秦朝的中央官制( 5)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解析: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皇帝制度、三公诸卿制度、郡县制,是高考的相对热点,周朝的建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高考的相对冷点。对 “ 周朝的建立 ” 应主要掌握时间、人物和都城;分封制应掌握内容和历史 作用;宗法制应掌握特点和深远影响;并了解两种制度互为表里的关系。认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形成的最大的特点是以宗法制为核心并带有浓厚部族色彩。秦的统一掌握人物和时间;皇帝制度了解 “ 皇帝 ” 的由来、中央官制及郡3 / 22 县制应掌握内容、特点,认识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巩固了秦朝的统一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知识梳理】 一、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1、周朝的建立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分封制 (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 “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 ( 2)目的:巩固统治。 ( 3)内容: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 被封的诸侯必须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 4)作用: 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 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 的等级序列; 分封 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周王权的集中 4 / 22 3、宗法制 (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 3)作用: 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 世卿世禄 ” 的特权。 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 国 ” 和“ 家 ” 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二、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秦的统一 公元前 230 年 公元前 221 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定都咸阳。 2、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首先表现为皇权至上另一体现是 “ 家天下 ” 的皇位继承制。 3、中央集权制度内容 ( 1)皇帝制度: 皇权至上,大权总揽; “ 家天下 ” 的5 / 22 皇位继承制。 ( 2)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军国大事操纵在皇帝手中。 ( 3)地方官制 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 ( 4)制订了一套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 5)制定法律,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 4、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 2000 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要点透析】 1.分封制和宗法制不同点及相互 关系 分封制宗法制 不同点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宗法制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统治的 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巩固分封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 周王高高在上,邦国臣属于周王,进而分封属下,构成等级秩序。 邦国有同姓、异性之分。 周王与封国通过6 / 22 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巩固和扩大了西周的疆域,传播中 原地区先进的文化,带动了边远地区的进步。但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步失去原有作用,逐渐出现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皇权 关系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就是分封制,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2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 (1)皇帝制:秦王赢政以 “ 皇帝 ” 作为自己的名号,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秦始皇创立 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2)中央官制: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在地位、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互相配合、7 / 22 互相牵制的状态,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郡、县属于皇帝直接控制的地方政权机构,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完全听命于皇帝,无独立特权。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制定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制定细密、严苛的秦法,秦法成为赢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 3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或君主专制 )。具体表现为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秦始皇创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皇帝的命令通过中央政府官员,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直达百姓,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巩固统一: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国力增强。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越族,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秦统8 / 22 一后,秦始皇颁布通行全国的秦法,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筑驰道,开凿灵渠,修筑长城,移民边疆等。这些措施有 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2)影响深远: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 2000 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3)负面影响: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秦末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真题再现】 1( 08 上海历史) “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 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A 【解析】 “ 封建 ” 就是 “ 封邦建国 ” 的意思, “ 以藩屏周 ”是 “ 拱卫周王室 ” 的意思,因此这句话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2( 08 年广东历史)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9 / 22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答案】 B. 【解析】祠即宗祠,据此既可判断与之联系的制度是宗法制。 3.( 08 江苏历史) “ 齐人 ” 、 “ 鲁人 ” 、 “ 楚人 ” 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答案】 c 【解 析】 c 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 4.( 09 年北京文综) 12.图 6 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 记载: “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 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答案】 c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 “ 武王克殷反商 ” 、 “ 封10 / 22 黄帝之后于蓟 ” 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建立诸侯国蓟,分封黄帝为 国君。分封制开始于西周。 A 项所述符合原始社会史实,排除。B 项是西周的经济制度,排除。 D 项开始于秦朝,排除。故正确选择 c 项。 5.( 09 年天津文综) 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答案】 c 【解析】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6.( 09 年江苏 历史) “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 其中所说的 “ 九鼎 ” 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 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 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 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历史常识 “ 鼎 ”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11 / 22 器,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历商至周。所以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故 D 项正确。 7.( 09 年广东历史) .“ 封建社会 ” 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 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王位继承制度 B.分封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郡县制度 【答案】 B 【解析】本题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 “ 封建社会 ” 的概念是近代 引入中国的,在结合图中 “ 封建论 ” 的字样,就可以判 断题目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 “ 封建 ” 概念的理解, “ 封建 ” 在中国古代社会是 “ 封邦建国 ” 的意思。所以选 B。 8.( 09 年海南历史)汉武帝倡导 “ 独尊儒术 ” 。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 “ 汉家自有制度,本 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 此处所谓 “ 周政 ” ,主要是指周代的() 12 / 22 A分封制度 B井田制度 c宗法制度 D礼乐制度 【答案】 D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汉宣帝不同意 “ 纯任德教 ”“ 周政 ” ,可见他把 “ 周政 ” 等同于 “ 德教 ” 即道德教化,四个选项中只有 D 项符合题意。 【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性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4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 实行条件与宗法制相联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传承制度世袭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拥有封地和相 应的爵位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郡县是地方行政机13 / 22 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二 .方法点拨 首先,把握一条基本线索:我国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随着夏朝的建立而出现,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秦汉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色。 其次,要突出两个重点:第一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第二是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权利及影响; 第三,从命题角度看,着眼于对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背景、特征、影响等的分析,并同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甚至世界历史结合、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在命题上大多以选择题为主,并且大多是材料型选择题,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命题重点会集中在政治制度的更新和演变发展上,这也说明高考不会回避重点问题,因而复习备考时应注意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会成为命题的重中之重, 仍会强调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重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像农村存在14 / 22 的祠堂,家谱,以及亲情,祭祖等联系起来。 【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 1 “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称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 (礼记 大传)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清朝咸丰皇帝继位后,封弟弟奕訢为恭亲王。 1861 年,咸丰皇帝病逝,将帝位传给年仅 6 岁的儿子载淳,而不传给身体健康、且有一定政治才能的弟弟奕訢,这种做法 A 遵循了宗法制的原则 B符合分封制的要求 c是慈禧发动辛酉政变的结果 D为了调和清廷内部斗争 3史记 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 “ (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 ” 这反映了当时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 D.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4公元前 782 年,幽王宫涅继位,宠幸褒姒。 “ 褒姒不好笑 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 A幽王荒淫无道 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 15 / 22 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 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5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 “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 。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c西周的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6 “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 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 “ 不朝 ” 的现象 7、 “ 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玉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 (史记集解)。材料反映了()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c、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16 / 22 D、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8、观察以下图片,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A、国家大权都集 中在皇帝身上 B、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 c、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D、太尉掌管军事 9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 臣闻殷、周之王 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 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归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郡县制 B主张郡县制 c反对中央集权 D主张中央集权 10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 “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叔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 始 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 求其宁息 ” 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二、非选择题 11.( 09 广东广州一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皇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 17 / 22 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 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 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 为后,以 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 “ 周亡 矣。 ” 材料三: “ 夏商周断代工程 ” 于 1996 年正式设定,由 21 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 组工作,成为中国 “ 九五 ” 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 3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 周太史 ” 发出 “ 周亡矣 ” 的感 叹?( 7 分) ( 3)史料一般分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 18 / 22 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 料三中 “ 夏商周断代工程 ” 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2( 09 广东汕头模拟)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 家谱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 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仍有三 万多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了解与认识。 “ 隐恶扬善 ” 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 出洋时间与原 因 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 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 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国故乡的依恋 之情。 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 姓。 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 19 / 22 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 “ 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 等等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 料。 ” 为此他提出广收家谱并对家谱进行研究。 请回答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 “ 家谱 ” 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的作用。 (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12材料阅读 材料一夏、商、周、汉封建 (分封 )而延,秦郡邑而促 (短促 )。 材料二秦有天下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 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 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20 / 22 王夫之读通鉴论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 ? (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灭亡有无关系 ?(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材料中 “ 宗 ” 字共出现 4 次,由此很容易判断是宗法制。 2.【答案】 A 3.【答案】 c。 【解析】虽然春秋时期大国已开始争霸,但材料中看不出争霸、兼并的迹象,故 B、 D 不能选;春秋时期周王室确实已经衰微,但还没有到王命完全不能行的地步,一些称霸的诸侯王也还要打出尊王攘夷等旗号,故 A 也不能选;剩下的正确答案当然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管理学A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农家乐面试题营销推广能力提升
- 2025年烹饪大师国家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美术设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旅游景区策划师专业知识评估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婚礼策划师技能水平认定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C考试高频题集解析
- 2025年安全员国证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bi备
- 2025年供热通风空调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塑料模具制造工艺师高级试卷含答案
- T-CITSA 57-2025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主数据标准
- 住院病人防止走失课件
- 2025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南康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全国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定增基金管理办法
- 汽车标定工程师培训课件
- 速叠杯教学课件
- GB/T 45767-2025氮化硅陶瓷基片
- 2025年第十届“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北京项目工程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