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2003-1989 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塑料窗基本尺寸公差》。这项标准规定了塑料窗产品的基本尺寸及其允许的公差范围,旨在确保塑料窗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尺寸一致性与互换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满足使用要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等塑料材料为主要原料,通过型材加工而成的各类塑料窗,包括固定窗、推拉窗、平开窗等多种开启方式的产品。

  2. 基本尺寸定义:标准明确了塑料窗的基本尺寸项目,通常包括窗框的外尺寸、窗扇的尺寸、玻璃槽口尺寸、装配孔位置及尺寸等关键尺寸参数。

  3. 尺寸公差要求:针对每一项基本尺寸,标准详细规定了其允许的正负偏差范围。这些公差考虑了制造工艺的实际情况与安装使用的需要,确保窗户能够顺利安装并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例如,窗框宽度和高度的尺寸公差、窗扇与框之间的配合间隙等都有具体数值要求。

  4. 检验方法:标准还提供了测量这些尺寸及检查尺寸公差是否符合要求的方法和工具指导,确保检测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这包括使用卡尺、卷尺或专用检测仪器进行尺寸的精确测量。

  5. 标志与包装:虽然主要关注尺寸与公差,标准也间接提及产品应有清晰的标识信息,包括产品型号、尺寸规格、生产厂家等,以及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包装要求,以防止尺寸变形或其他损伤。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2003-2008
  • 1989-12-25 颁布
  • 1990-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2003-89塑料窗基本尺寸公差.PDF_第1页
GB12003-89塑料窗基本尺寸公差.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2003-89塑料窗基本尺寸公差.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国 家标 准塑料窗基本尺寸公差GB 1 2 0 0 3 一 8 9Al l o wa b l e t o l e r a n c e s f o r b a s i c d i me n s i o n s o f p l a s t i c wi n d o ws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窗外形基本尺寸公差, 并制定了检测公差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检查矩形和非矩形窗的矩形部分外形尺寸公差。2 引用标准 G B 2 8 2 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3 检测量具 用 钢卷尺和钢直尺, 在钢卷尺和钢直尺起始1 0 0 m m内, 尺面应有0 . 5 m m最小分度刻线。 尺上应标i4 1 I II 造厂名( 或商标) 及最小分度值, 数字、 文字、 线纹均应清晰均匀, 使用中的钢卷尺、 钢直尺不能有影响使用精度的缺陷4 抽样方法 按每项上 程的品种、 规格抽检5 %, 但不少于三档, 当其中有一档不符合标准尺寸公差要求时, 本批商应全部复检, 复检合格后方可出厂。仲裁时, 按照G B 2 8 2 8 进行抽样检验。5 公差和梢度 公差和精度见表 1 和表2 表 1 窗高和窗宽的尺寸公差m m窗尺寸公差901一 500F- 一 。“。 2 0 0 0干 l . 5士 1 5士2士2 . 5士 ! . 5士 2士2 5+ 3 !士 2 . 5士3士 4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8 9 一 1 2 - 2 5 批准1 9 9 0 一 1 1 一 0 1 实施GB 1 2 0 0 3一 8 9表 2 窗对角线尺寸公差精度等级对角线尺寸公差 2 0 0 0士2士 3士 4士3士3 . 5f 5士3 . 5士 4士 66 检测方法6 . 1 检测窗框、 扇尺寸 按照本标准中第3 章所规定的量具, 检测窗对角线和窗高、 窗宽尺寸。6 . 2 检测对角线尺寸 如图1 所示, 测量时, 以窗框或扇的型材中心线交于窗角处的交点作为测量窗对角线的端点, 测量两端点的距离。6 . 3 检测窗高、 窗宽尺寸 如图1 所示, 测量前应先从宽或高两端向内各标出1 0 0 m 。间距, 并做一记号, 然后测量高或宽两端记号间距离, 即为检测的实际尺寸。 _ -L月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 |厦 检测窗图例h , , b - 窗宽度; h l 、 h , 一窗高度; dd , 窗对角线长度G日 1 2 0 0 3 一 89了 检测记录 将实测尺寸记入表3 中。表 3 窗尺寸记录表测量部位公称尺寸实测尺寸差值blb 2h ,h id ,d z表3 中差值为实测尺寸与公称尺寸之差, 根据表 1 、 表2 对照确定塑料窗的精度等级和公差。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提出, 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化工部北京化工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