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6609.26-200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与《GB 6523-1986》相比,在多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完善。首先,从标准编号可以看出,《GB/T 6609.26-2004》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T代表推荐),而《GB 6523-1986》则是强制性国家标准,这反映了两者在适用范围上的不同定位。

在内容上,《GB/T 6609.26-2004》更加注重实验条件的具体化及标准化,比如对于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材料等都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同时,该版本还增加了对样品处理步骤的描述,确保了测试过程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此外,《GB/T 6609.26-2004》中也明确了结果计算方法,并提供了具体公式,使得数据处理更加规范准确。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GB/T 6609.26-2004》强调了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在相关章节中加入了更多关于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说明,以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4-02-05 颁布
  • 2004-07-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6609.26-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pdf_第1页
GB-T6609.26-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pdf_第2页
GB-T6609.26-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6609.26-2004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7 1 1 0 0 . 1 0川 2访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6 6 0 9 , 2 6 -2 0 0 4 代替 G B / T 6 5 2 3 -1 9 8 6 I - Ii i亡口 I卜 r - = I v 备匕 . 十 羊 _ I七 宝 口 , I 七 六 f 77 1 7 1 1J I A 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C h e mi c a l a n a l y s i s me t h o d s a n d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p h y s i c a l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a l u mi n a - -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a b s o l u t e d e n s i t y -P y c n o me t e r me t h o d ( I S O 9 0 1 : 1 9 7 6 MOD)2 0 0 4 - 0 2 - 0 5 发布2 0 0 4 - 0 7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小 馗、 菌、篆 辈秘 , 花瞥 臀犷荟发 布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6 0 9 .2 6 -2 0 0 4 前 暇习 G B / T 6 6 0 9 -2 0 0 4 分为2 9 部分, 本标准为第2 6 部分。 本标准是对G B / T 6 5 2 3 -1 9 8 6 X 氧化铝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一比重瓶法 的重新确认, 除进行编辑性整理外, 其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为便于使用, 本次修订将G B / T 6 5 2 3 作为G B / T 6 6 0 9 (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的第2 6 部分。 本标准修改采用I S O 9 0 1 : 1 9 7 6 主要用于铝生产的氧化铝有效密度的测定一比重瓶法 , 主要技术差异有: 删除了I S O 9 0 1 : 1 9 7 6 中的前言和附录, 增加了 本部分的前言; 在第 1 章中增加了“ 本部分适用于氧化铝粉末有效密度 的测定 。氢氧化铝及化学品氧化铝固 体颗粒物料可参照执行。 ” ; 为方便操作和使用, 增加了“ 7 . 2 测定结果的处理” 。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 起, 同时代替G B / T 6 5 2 3 -1 9 8 6 , 本标准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研究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李林海、 潘泽琳 。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 B / T 6 5 2 3 - 1 9 8 6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 T 6 6 0 9 . 2 6 -2 0 0 4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 物理性能测定方法 有效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铝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氧化铝粉末有效密度的测定 。 氢氧化铝及化学品氧化铝固体颗粒物料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6 6 0 9 . 2 3 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和物理性能测定方法试样的制备和贮存3 方 法原理 将试料置于预先测定了质量和体积的比重瓶中, 充分脱气后, 根据试料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有效密度 。4 试剂 在分析中只能使用分析级别明确的试剂和蒸馏水( 或相当于同纯度的水) 。4 . 1 二甲苯( P 约0 . 8 6 0 g / m L -0 . 8 6 5 g / ml . , 蒸馏温度 1 3 8 0C -1 4 4 C) .0 注: 为了保证挥发部分的回收, 二甲苯必须在给定的温度范围内蒸馏。4 . 2 乙醇( 体积比为9 5 的溶液, A 约0 . 8 1 g / mL ) o4 . 3 乙醚伽约0 . 7 1 5 g / mL ) a5 实验装置 普通实验室装置以及 :5 . 1 比重瓶 : 如图 1 所示 , 其组成如下。5 . 1 . 1 容积约为 2 5 c m 的烧瓶( A) .上侧部的玻璃毛细管并带有磨 口的玻璃盖( F ) .5 . 1 . 2 温度计( B ) 测量范围 1 5 0C 2 5 C0, 其刻度为。 . 1 0C。温度计和排气装置的玻璃磨口能与烧瓶( A ) 处磨 口相连接配合使用。5 . 2 抽气与充气装置 : 如图 2 所示。由带塞分液漏斗( C ) 组成 , 它的容积约 5 0 c m, , 其上带有旋塞( D) ,用支管连接真空泵, 玻璃磨 口( E ) 能与 比重烧瓶( A ) 处 的磨 口相连接。5 . 3 恒温水浴器: 温度控制在 2 0 . 0 士0 . 1 0C.5 . 4 真空泵 : 能产生 1 . 3 3 k P a 以下的真空度 。5 . 5 水银压力计 。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6 0 9 . 2 6 -2 0 0 4 尹,巴 B 华 长 一 F -一 A、七封 约 2 5 c m3 A - - - 2 5 cm烧瓶; B - - 温度计; F - 一 磨口玻璃盖。 图 1 比重瓶6 测定步骤6 . 1 一般操作6 . 1 . 1 称量带有温度计及毛细管玻璃盖的比重瓶总质量 。6 . 1 . 2 所有称量均精确至0 . 0 0 0 1 g o6 . 1 . 3 当比重瓶内装有液体时, 要使其温度稳定在2 0 士0 . 1 0 C o6 . 2 测定6 . 2 . 1 比孟瓶质f的测定 用微温的铬酸一 硫酸洗液洗净比重瓶 ( 5 . 1 ) 及其 附件 , 再依 次用 自来水、 蒸馏水、 乙醇 ( 4 . 2 ) 、 乙醚( 4 . 3 ) 充分洗净 、 烘干 , 冷却后称量( m ) .6 . 2 . 2 比重瓶容积的测定 在称量过的比重瓶 ( 6 . 2 . 1 ) 中装满蒸馏水 , 并安上抽气与充气装置( 5 . 2 ) , 连接到真空泵( 5 . 4 ) , 并以水银压力计( 5 . 5 ) 控制真空度。用盖子( F ) 封闭比重瓶侧管, 盖上的小孔套上软胶管, 慢慢打开旋塞( D ) , 抽真空约1 5 m i n 。随时轻轻敲比重瓶侧面, 以利气泡逸出, 直到完全脱气。然后恢复比重瓶的气压, 从真空系统上取下, 插上温度计。在恒温水浴器( 5 . 3 ) 中将比重瓶的温度稳定在 2 0 士0 . 1 0C, 此时 , 用细长的玻璃管在毛细管中注满水 。再将 比重瓶从恒温水浴中取出。在 自来水中微微冷却 , 并盖好玻璃盖( F ) , 擦干后快速称量( m 1 ) 。比重瓶的容积( V) 由公式( 1 ) 计算: vrn i - 共 卿 。 , ( 1 ) 0 . 9 9 8 2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J T 6 6 0 9 . 2 6 -2 0 0 4 式中: V 比重瓶的容积, 单位为立方厘米( e m ) ; M O 干燥的比重瓶的质量 , 单位为克( g ) ; m l 比重瓶加蒸馏水的质量 , 单位为克( g ) ;0 . 9 9 8 2 -2 0 时水的有效密度,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 c m 3 ) o仁 C 分液漏斗; D 一 一 旋塞; E 玻璃磨口。 图 2 抽气与充气装置6 . 2 . 3 二甲苯有效密度的测定 按6 . 2 . 1 , 在称量过的比重瓶里装满二甲苯( 4 . 1 ) , 然后按 6 . 2 . 2中各项步骤进行操作。擦干后称量( m 2 ) 。为避免二 甲苯挥发损失, 称量时应尽量迅速。与 比重瓶容积( V ) 相等的二 甲苯质量 ( M x ) , 由公式( 2 ) 计算 : Mx m2 一 MO 。 。 (2) 二甲苯的有效密度P x ( g / c m ) 由公式( 3 ) 确定: p . 擎 介 ( 3 ) V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 T 6 6 0 9 . 2 6 -2 0 0 4 式中: m 2 装满二 甲苯的比重瓶质量 , 单位为克( g ) ; M x 体积与比重瓶容积( V ) 相等的二甲苯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 M O 干燥的比重瓶的质量, 单位为克 ( g ) ; P x _二甲苯的有效密度,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 c m 3 ) ; V 比重瓶的容积 , 单位为立方厘米 ( c m ) .6 . 2 . 4 试料 取G B / T 6 6 0 9 . 2 3中3 . 2中的原始试样约1 0 g , 在3 0 0 士2 5 0C ( 氢氧化铝在 1 2 0 左右) 保温2 h ,冷却到 1 0 0 左右取出, 放人比重瓶( 6 . 2 . 1 ) 中, 然后称量( m a ) , 试料的质量( m e ) 按公式( 4 ) 计算 : 7 1 1 e m: 一 mo (4 ) 式中: m e 试料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 m 3 比重瓶加试样的质量 , 单位为克( g ) ; M O 干燥的比重瓶的质量 , 单位为克( 9 ) 。6 . 2 . 5 舰化铝有效密度的测定 用少量的二甲苯润湿装有测定样品的比重瓶的玻璃磨口部分, 并浸湿试料( 6 . 2 . 4 ) 。安上排气装置, 连接到真空系统上 , 用水银压力计控制真空度, 盖上 比重瓶支管的盖子 , 慢慢打开活塞( D ) 抽真空约1 5 m i n 。然后关闭活塞( D ) , 使二甲苯从分液漏斗( C ) 中缓缓滴人 比重瓶直至比重瓶 2 / 4 -3 / 4 处 。细心地再打开活塞( D ) , 仍与真空泵接通。并随时轻轻敲比重瓶 的侧面 , 以利气泡逸 出。直到完全脱气为止。抽气完毕后 , 在比重瓶中再注人二甲苯( 4 . 1 ) 直到套塞处, 并插人温度计 ( B ) , 用恒温水浴器将 比重瓶的温度稳定在 2 0 士0 . I *C。此时 , 用细长的玻璃管在毛细管内注满二 甲苯 , 然后从恒温水浴器中取出比重瓶。用 自 来水稍稍冷却 , 细心调节好温度 , 盖好毛细管盖( F ) , 擦干后 , 迅速称量 ( m 4 ) 。装入 比重瓶的试料与二甲苯的总质量( m e 二 ) , 按公式( 5 ) 计算 : mr F x m 一 m (5) 式中: m e t x 装人比重瓶的试料与二甲苯的总质量, 单位为克( g ) ; m a - 试样和装满二甲苯及比重瓶的质量 , 单位为克( g ) s M O 干燥的比重瓶的质量, 单位为克( g ) .7 测定结果的计算7 . 1 按公式 ( 6 ) 计算出氧化铝粉末的有效密度 : p e 一厂 一 2 - X p 、一一一 ( 6 ) ( m。 十Mx ) 一 me + x ” 式中: p e 粉末试样有效密度,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 c m3 ) ; p x 二甲苯的有效密度,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g / c m3 ) ; m e 试料的质量 , 单位为克( 9 ) ; M, -体积与比重瓶容积( V ) 相等的二 甲苯的质量 , 单位为克( g ) ; M e + x 一 一 装人比重瓶的试料与二甲苯的总质量, 单位为克( g ) .7 . 2 测定结果的处理 : 正常情况平行两个试样 , 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若两个测定值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 . 0 5 0 时, 应平行地重测两次以上, 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最终测定结果。最终测定结果精确到小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