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2295-1990 水果、蔬菜制品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国家标准,旨在规定使用折射仪来测定水果及蔬菜制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该标准详细说明了检测程序、所需仪器、操作步骤以及计算方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下面是对该标准主要内容的展开说明: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新鲜水果、干果、冷冻水果、蔬菜及其加工制品(如果酱、果冻、蔬菜汁等)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可溶性固形物主要包括糖分、有机酸、矿物质等溶解于水中的非挥发性物质。

  2. 原理:利用折射仪测量样品溶液的折射率,再根据预先建立的折射率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是折光率-可溶性固形物的标准曲线),计算得出可溶性固形物的百分含量。折射率的改变反映了溶液中溶质浓度的变化。

  3. 仪器要求:标准中规定了折射仪应满足的精度和校准要求,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折射仪需定期校正,使用前需用纯水校零,并可使用已知折射率的标准液进行校准。

  4. 样品处理:根据样品类型(新鲜、干燥或加工制品),详细说明了制备样品溶液的方法,包括必要的前处理步骤,如去除不可溶杂质、均质化、稀释至适宜浓度等,确保样品适合折射仪检测。

  5. 操作步骤:具体描述了如何使用折射仪进行测量,包括将样品溶液置于折射仪的样本槽内,读取并记录折射率值。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气泡产生,确保测量界面清晰。

  6. 计算方法:依据测得的折射率,参照标准曲线或使用特定公式计算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百分比。标准可能提供了不同种类样品的转换系数或图表,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7. 结果表示与精密度:明确了测试结果的表示方式和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同时对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进行了规定,以评估方法的精密度和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1990-03-29 颁布
  • 1990-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2295-1990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pdf_第1页
GB12295-1990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2295-1990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果、蔬菜制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GB 1 2 295一 ,0F r u i t a n d v e g e t a b l e p r o d u c t s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s o l u b l e s o l i d s - Re f r a c t o me t r i c me t h o d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 S O 2 1 7 3 -1 9 7 8 水果、蔬菜制品 一一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折射仪法 。,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蔬制品可溶性固形物的 折射 仪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果蔬制品及新鲜果蔬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若制品中含有非蔗搪物质,其测定结果为近似值。, 测定结果以蔗糖质量百分浓度 表示,2 原理 在 2 0 用 折射 仪测定试 样溶液的 折射率,从 仪器的刻 度尺上直 接 读出 可溶性固形物的含 量。3 仪器设备3 . 1 折射仪:刻度尺上的最小分度值, 折射率 ( n p )为0 . 0 0 1 ,读数可估计至0 . 0 0 0 3 ;糖量浓度最小分度值为0 . 5 %, 读数可估计至0 . 2 5 0 0 032 恒温水浴。3 . 3 高速组织捣碎机:1 0 0 0 0 一 1 2 0 0 0 r ; m i n o3 . 4 架盘天平:感量0 . 0 1 g o3 . 5 烧杯:2 5 0 mL。 测定步骤4, 样液制备 注:需加水稀释的试样,应适当 减少加水44,以避免扩大测定误差。4 . 1 . 1 液体制品:如澄清果汁、 糖液等,试样混匀后直接用于测定, 混浊制品用双 层擦镜纸或纱布 挤出汁液测定。4 . 1 . 2 新鲜果蔬、 罐藏和冷冻制品: 取试样的可食部分切碎、 混匀( 冷冻制品须预先解冻) , 称取2 5 0 8 ,准确至。 . 工 9 , 放人高 速组织捣碎机捣碎,用两层擦镜纸或纱布 挤出匀浆汁液测定。4 . 1 . 3 酱 体制品: 如果酱、 果冻 等, 称取 2 5 一 5 0 g , 准 确至 0 . 0 1 g , 放人 预先称 量的 烧杯中, 加人1 0 。 一1 5 0 m L蒸馏水,用玻棒搅匀,在电热板 :) “ 热至沸 腾,轻沸2 一3 m i n , 放置冷却至室温, 再次称量,准确至。 . 0 1 g ,然后通过滤纸或布氏漏斗过滤, 滤液供测定用。4 . 1 . 4 F 制品: 把试 样可 食部 分切碎,混 匀, 称取1 0 一 2 0 g , 准确至 0 . 0 1 g , 放人称量过的 烧杯, 加 人5 -1 0 倍蒸馏水,置沸水浴上浸提3 0 mi n ,不时用玻璃棒搅动。取下烧杯,待冷却至室温,称量,准确至 0 . 0 1 g , 过滤。 , 2 测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9 0 一 。 3 一 2 9 批准1 9 9 0 一 1 2 一 0 1 实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2295一 so4 . 2 . 1 调节恒温水浴循环水温度在2 0 1 0 . 5 C ,使水流 通过折射 仪的恒温器。 循环水也可在1 5 一 2 5 C范围内调节,温度恒定不超过士0 . 5 0Co4 . 2 . 2 用蒸馏水校准折射仪读数,在2 0 时将可溶性固形物调整至。 %;温 度不在2 0 时, 按 卜 表的校正值进行校准。4 . 2 . 3 将棱镜表面 擦 卜 后,滴 加2 一3 滴待测样液于棱 镜中央, 立即闭合上下 两块棱 镜,对 准光 源,转动消色 调节旋钮,使视野分成明暗两部分,再转动棱镜旋钮,使明暗分界线适在物镜的十字交叉点上,读取刻度尺上所示百分数,并记录测定时的温度。 表 1 折射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温度校正温度可溶性I M 形物读数,%一一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叫 . . . -一 n 5 1 0 t 5 2 n 2 5 3 0 e n F O A n 7 0应减去的校正值1 51 61 71 81 90. 2 70 . 2 90 . 2 40. 1 80 . 1 30 . 0 60. 310 . 3 30 . 2 60 . 2 00. 1 40. 0 70 . 3 40 . 2 70 . 2 10 . 1 40. 0 70 . 3 40 . 2 80 . 2 10 . 1 40. 0 70 . 3 50 . 2 80 . 2 10 . 1 40. 0 70. 3 70. 3 80. 2 20. 3 00. 3 ).: .;:盟150. 2 2:;0 . 1 30 . 1 50. 0 60. 0 60. 0 80 . 0 80. 0 80 . 2 40 . 1 60. 0 8应加 上 的校正值: 一: . : : : :0. 2 3 0:0. 2 40. 3 1 00. 4 0 0. 4 0 0 0 S0. 1 60. 2 40 . 3 2( ) 。 4 ( )3240一洲0. 0 60 . 0 7:0 . 1 3: .:0. 2 10. 2 6 00. 2 82 5 0 . 3 3 0 . 3 50 . 3 60 . 0 70 . 1 40 . 2 20 . 2 90. 3 7,卫qn力月qq乙,叮,目5 测定结果计算5 . 1 温度校正 测定温度不在2 0 时,查表1 将检测读数校正为2 0 标准温度下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 . 2 计算公式 未经稀释的试样,温 度校正后的读数即为试样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稀释过的试样,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按一 F 式计算:可 溶 性 “ 形 物 ( % , = , 令式中:P测定液可 溶性固形 物含 量,% ( 。 一 二) ; 二 。 稀释前试 样质量, 9 ; 二 , 稀 释 后 试 样 质 量, 9 。5 . 3 结果表示 同一 试样取两个平 行样测定,以其算术平 均值作为测定结果,5 . 4 允许差 两个平 行样的测定结果最大允许绝对差,未经稀释的试样为0 .释倍数 ( 即稀释后试样克数与稀释前试样克 数的比值) 。保留一位小数。5 %,稀释过的试样为0 . 5 0 a 乘以稀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229 5 - 9 0 附录A折射率的温度校正及换算为可溶性固形物 含且 ( 补充件) 如 采用的 折射 仪不 带有可 溶性固 形物百分 数刻度, 仪器校准和样液测定时,折射 率的温度校正及换算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方法如下。A1 用蒸馏水校准折射 仪读数.在2 0 时, 折射率调至1 . 3 3 3 0 ,温度在1 5 -2 5 时,按表A1 中的折射率 进行校准。A 2 根 据在2 0 时检 测的 样液 折射率 读数,由 表A 2 查得可 溶性固行物百 分数。 测定时温度不在2 0 C ,需按下式先校正为2 0 时的 折射率: n 君= n 乙 + 0 . 0 0 0 1 3 ( t 一 2 0 )式中:t -测定时的摄氏度。 表 A 1 纯水的折射率 一温 “ 折 射 率一 温 度 ,折 射 1 5 1 . 3 3 3 3 91 6 1 . 3 3 33 21 7 1 . 3 3 3 2 41 8 1 . 3 3 3 1 61 9 1 . 3 3 3 0 72 0 1 . 3 3 2 9 9一 一表 A 2 2 0 时折射率与可溶性固形物换算表折射率可溶性固形物 ( % )析射率可溶性固形物 ( %)折射率可 移 性 固 形 叫 析 射 率( %)可溶性固形物 ( %)1 . 3 3 3 01 . 3 3 3 71.3 3 4 41 . 3 3 511 . 3 3 5 91 . 3 3 6 71 . 3 3 731 . 3 3 8 11 . 3 3 8 81 . 3 3 9 51 . 3 4 031 . 3 4 1 11 . 3 4 1 81 . 3 4 2 51 . 3 4 3 31 . 3 4 411 . 3 4 4 81 . 3 4 561 . 3 4 641 . 3 4 711 . 3 4 791 . 3 4 871 . 3 4 941 . 3 5 0 21 . 3 5 101 . 3 5 1 81 . 3 5 2 61 . 3 5 33: .:0 . 00 . 51 . 01 . 52 . 02 . 53 . 03 . 54 . 04 . 55 . 05 . 56 . 06. 58. 08 . 59. 09. 51 . 3 5 4 11 . 3 5 491 . 3 5 5 71 . 3 5 6 51 . 3 5 731 . 3 5 8 21 . 3 5 9 01 . 3 5 9 81 . 3 6 0 61 . 3 6 1 41 . 3 6 2 21 . 3 6 311.3 6 3 91 . 3 6 4 71 4 . 01 4 . 5巧 . 01 5 . 51 6 . 01 6 . 51 7 . 01 7 . 51 8 . 01 8 . 51 9. 01 9 . 52 0 . 02 0 . 51 . 3 6 551 . 3 6 631 . 3 6 721 . 3 6 811 . 3 6 8 91 . 3 6 981 . 3 7 061 . 3 7 151 . 3 7 231 . 3 7 311 . 3 7 4 01 . 3 7 4 91 . 3 7 581 . 3 7 6 7: .:2 2. 0: .:2 3. 51 0. 02 4. 0: .:1 1 . 51 2. 01 2 . 51 3 . 01 3. 52 5 . 52 6. 02 6 . 52 7 . 02 7 51 7 8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B 1 2 2 9 5 一 9 0续表 A2折射率可溶性固形物 ( %)一可溶性固形物 ( %)产 J折射率可溶性固形物 ( % )折射率刊浴 件 固 n . 物 c ; a 1 . 3 7 7 51 . 3 7 941 . 3 7 931 . 3 8 021 . 3 8 111 . 3 8 2 01 . 3 8 2 91 . 3 8 3 81 . 3 8 4 71 . 3 8 561 . 3 8 6 51 . 3 8 741 . 3 8 9 31 . 3 8 931 , 3 9 021 . 3 9 1 11 , 3 9 2 01 . 3 9 2 91 . 3 9 3 91 . 3 9 4 91 . 3 9 5 81 . 3 9 6 81 . 3 9 7 91 . 3 9 871 . 3 9 9 71 . 4 0 0 71 . 4 0 1 61 . 4 0 2 61 . 4 0 3 62 8 . 02 8 . 52 9 . 02 9 . 53 0 . 03 0 . 53 1 . 03 1 . 53 2. 03 2 . 53 3. 03 3 . 53 4 . 03 4 . 53 5 . 03 5 . 53 6. 03 6 . 53 7 . 03 7 . 53 8 . 03 8 . 53 9 . 03 9 . 54 0 . 04 0. 54 1 . 04 1 . 54 2 . 01 . 4 0 4 61 . 4 0 5 61 . 4 0 6 61 . 4 0 7 61 . 4 0 8 61 . 4 0 9 61 . 4 1 0 71 . 4 1 1 71 . 4 1 2 71 . 4 1 3 71 . 4 1 4 71 . 4 1 5 81 . 4 1 6 91 . 4 1 7 91 . 4 1 8 91 . 4 2 0 01 . 4 2 1 11 . 4 2 2 11 . 4 2 3 11 . 4 2 4 21 . 4 2 5 31 . 4 2 641 . 4 2 7 51 . 4 2 851 . 4 2 961 . 4 3 071 . 4 3 1 81 . 4 3 2 91 . 4 3 4 04 2 . 54 3 . 04 3 . 54 4 . 04 4 . 54 5. 04 5 . 54 6. 04 6 . 54 7 . 04 7 . 54 8 . 04 8. 54 9 . 04 9 . 55 0 . 05 0. 55 1 . 05 1 . 55 2 . 05 2. 55 3 . 05 3 . 55 4 . 05 4 . 55 5 . 05 5 . 55 6 . 05 6 . 51 . 4 3 511 . 4 3 621 . 4 3 7 21 . 4 3 8 51 . 4 3 9 61 . 4 4 0 71 . 4 4 1 81 . 4 4 2 91 . 4 4 4 11 . 4 4 5 31 . 4 4 6 41 . 4 4 7 51 . 4 4 8 61 . 4 4 9 71 . 4 5 0 91 . 4 5 2 11 . 4 5 3 2 ,1 . 4 5 4 41 . 4 5 5 51 . 4 5 7 01 . 4 5 8 11 . 4 5 9 31 . 4 6 0 51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