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XX 届高三语文说“木叶” 语文:说 “ 木叶 ” 教案(旧人教必修 5) 教学设计示例 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4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难点: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诗中 “ 木叶 ” 的艺术特征而实质是谈诗歌语言的特点。 分析:诗歌的暗示性是一个诗歌理论问题,而学生对诗歌只有浅近的知识,也容易为文题的表面所迷惑,不能把握本文的真正用意。因此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突破认识的难点,帮助他们理解、学会暗示这一表达技巧,汲取宝贵的艺术营养。 2 / 1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说出你最喜欢的诗句。并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意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一个轻松的回顾,让学生先进入语言的美感情境。) 我们的古诗人是 “ 敏感而有修养的 ” ,他们似乎参透了深奥的美学和心理学原理,创造了耐人 “ 触摸 ” 的精妙的诗歌语言,这语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谓的科学的解答的,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解读。 “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 “ 诗的感觉 ” 才会喷涌而出。 ” 同学们,就让我把这几句话作为本堂课的 “ 题记 ” 献给大家。让我们一起带着的激情和想象,走进诗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 “ 木叶 ” 和 “ 树叶 ” 的区别,探究由 “ 木叶 ”发展为 “ 落木 ” 的原因,比较 “ 木叶 ”“ 落叶 ” 及 “ 黄叶 ” ,进而把握 “ 木叶 ” 的艺术特征。 问 1:从概念上讲, “ 木叶 ” 就是什么? 讨论,明确:就是 “ 树叶 ” 。 问 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为什么会给人如此不同的感觉呢?请同学们结合作者所引用的诗句来体会。 边显示文中所引诗句边引导学生思考: 引 1: 3 / 11 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结论: “ 木叶 ” 暗示的是 “ 落叶的微黄与干燥 ” ,带给我们的是 “ 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 。这就是 “ 木叶 ” 的艺术特征。请同学们再结合 “ 洞庭波兮木叶下 ” 的画面体会一 下。 三、理解本文的写作目的,把握诗歌语言的特点;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 思考: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 “ 木叶 ” 的艺术特征吗?写 “ 木叶 ” 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确: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提问:作者又是如何阐释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的呢? 明确:这种暗示性 “ 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 ,诗歌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启示性。 讨论:课文所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却拟题为 “ 说 木叶 ” ,若改为 “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 ,你以为如何? 明确:标题若拟为 “ 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 ,整个文4 / 11 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就会写成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学术论文。而标题拟为 “ 说 木叶 ” ,就可以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有关 “ 木叶 ” 诗句的品读玩味中,化深奥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 四、思考同类文学现象,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 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师: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思考 1: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 “ 木叶 ” 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 “ 月 ”“ 梅 ”“ 柳 ”“ 杜鹃 ” 等。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 “ 月亮 ” 意象的艺术特点。(显示一剪梅相见欢两首词及其画面) 讨论,结论:望月怀远 思考 2:请根据你所熟悉的梅花诗,说说 “ 梅 ” 这个意象的特点。显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 讨论,结论:高贵,圣洁,坚贞。 师:我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盛情5 / 11 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请同学们注意一下,有时候,诗人把同一意象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爱桃花,写过一首咏桃诗: “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装。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 而杜甫却说 “ 轻薄桃花逐水流 ” ,把桃花贬得一钱不值。再如毛泽东和陆游的两首卜算子 咏梅,就境界迥异。 五、布置 作业:古代诗歌中写 “ 梅 ” 的不胜枚举,所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几首,请再找出一些,写一篇鉴赏性小论文。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小诗人。最后,请让我把下面这首诗献给同学们,作为今天的结束: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的坐下倾听;也可以 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在爱着,我们的生活。 教案点评: 6 / 11 本节课基于现代信息技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思考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形象的、具有审美意趣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兴趣。 本节课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自学能力等)、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探索精神。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关注结果,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探究的方法,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2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 “ 木叶 ” 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从文章所阐述的知识和道理中,看出它在文学鉴赏中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做到融会贯通。 3注意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7 / 11 诗歌的语言在现实中的意义是有 所不一样的,我们先来看两个例子。举 “ 憔悴 ” ( “ 为伊消得人憔悴 ” 、 “ 斯人独憔悴,荷戟独徘徊 ” 、 “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 )、 “ 雨 ” (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 秋风秋雨愁煞人 ” 、 “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 “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 “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说明它们在诗歌中的意义和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艺术美感和生活素材的关系) 为什么一入诗,它们就有了美感,而且往往有相对统一的情感内涵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说 “ 木叶 ” 就知道了。 二、自由朗读全文,把重要字词句子摘录 在书右。 三、默读全文,理清结构 1( 1 3) “ 木叶 ” 为诗人所钟爱。 2( 4 6) “ 木 ” 被人喜欢的原因两个。 3( 7)总结 四、思考明确一个问题:古诗中为什么用 “ 木 ” 不用“ 树 ” ?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明确:因为 “ 木 ” 有 “ 疏朗 ” 和“ 枯黄 ” 的暗示内涵,所以就有了 “ 深秋 ” 的意味,而“ 树 ” 则没有。 五、作业: 8 / 11 思考:为什么 “ 木 ” 就有了这种暗示呢?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从上节课的问题开始,从国旗下讲话中 “ 做人上人 ”的思想入手,说明思想是有传统的, 而文化、文学也是如此。再启示学生,如果屈原最初不用 “ 木 ” ,而要说 “ 洞庭波兮树叶下 ” 又会如何呢? 明确:可见, “ 木 ” 之所以有了那样的暗示性内涵,全是由 “ 传统 ” 造成的;那么什么又是 “ 传统 ” 呢,从文学上来说,尤其是从诗歌的 “ 意象 ” 上来讲,这个 “ 传统 ” 就是历代诗人们的诗句所构成的文化氛围,即一句句诗中的意象赋予了该意象的暗示性内涵。 2除了上节课讲到的 “ 雨 ” 之外,古诗中还有很多具有特点意象内涵的事物,请同学们想想看,写出来,然后再概括一下它们各自的暗示性内涵 二、在黑板上列出如下表格,让学生上来 写。 (意象分别有枫叶、柳、梅、菊、松、桥、水、草、花、马、门、柳絮、竹、舟、亭、酒、风、剑、河、雁、雪,等等,也可自己想出一些意象内涵相对集中而且在古诗中较多见的来) 意象 雨 鸟 烛 例句 9 / 11 意象特征、暗示内涵 例句: 鸟: 打起黄莺儿两个黄鹂鸣翠柳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恨别鸟惊心千山鸟飞绝决眦入归鸟柴门鸟雀噪鸟鸣山更幽羁鸟恋旧林如随啼鸟识花情青鸟殷勤为探看 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骤雨初歇夜来风雨声渭城 朝雨浥轻尘红雨随心翻作浪空山新雨后叶上初阳千宿雨山色空濛雨亦奇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江雨霏霏江草齐天街小雨润如酥 烛: 何当共剪西窗烛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云母屏风烛影深银烛秋光泛画屏红烛自怜无好计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洞房昨夜停红烛 枫叶: 江枫渔火对愁眠枫叶荻花秋瑟瑟停车坐爱枫林晚晓来谁染霜林醉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柳: 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情最是台城柳,依然烟笼十里堤枝上柳絮吹又少羌笛何须怨杨柳昔我往 矣,杨柳依依 10 / 11 月: 月上柳梢头残月脸边明杨柳岸晓风残月别时茫茫江浸月山高月下烟笼寒水月笼沙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床前明月光近水楼台先得月明月几时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雪: 飞雪连天射白鹿独钓寒江雪楼船夜雪瓜洲渡 花: 花非花,雾非雾无可奈何花落去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径不曾缘客扫花落知多少 日: 夕阳无限好日出江花红胜火东边日出西边雨 杜鹃: 杜鹃夜半犹啼血杜鹃枝上杜鹃啼望帝春心托杜鹃 风: 山雨欲来风满楼 松: 静听松风寒 三、根据学生的板书,简要评说这些意象的特征和内涵。 鸟:有空远感觉; 雨:一是清新可爱的雨,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烛:相思情、愁别意 11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临西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土地征用拆迁补偿买卖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房地产纠纷调解居间合同范本:房地产纠纷调解居间服务协议
- 2025年度货物装卸车辆承运合同
- 2025年退休返聘技术人员企业研发合作协议
- 2025年水利工程打井合同范本与水资源管理协议
- 2025年彩钢房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古建筑修复砌墙工程合同样本
- 2025年度保健品代理销售合同规范汇编
- 南城一中高三年级工作计划
- 企业重组改变组织结构以提高效率
- 植保无人机应急处置预案
- 湖北十堰生产实习报告
- 《中国古代的服饰》课件
-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夏米尔350Pedm火花机快速入门操作
- 人教新版高中物理必修说课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 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词汇表word版下载(大全)
- 2023年4月自考00107现代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