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3406-1990 石油甲苯》相比于其前一版《GB 3406-1982》,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技术指标的修订:1990版标准对石油甲苯的产品质量要求进行了细化和优化,包括纯度、非芳烃含量、水分、酸洗比色等关键指标的限值可能有所调整,以更好地符合当时的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

  2. 检测方法的改进:新标准可能引入了更先进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用于测定石油甲苯的各种成分和性质,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这包括但不限于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现代分析手段的应用。

  3. 采样和试验规则的完善:1990版标准可能对样品的采集、保存、以及试验条件和程序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规定,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4. 安全与环保要求:随着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标准可能加入了更多关于产品存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以及使用后废弃物处理的环保要求。

  5. 术语和定义的规范: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1990版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或补充,使得标准的表述更加科学、规范,便于国内外贸易和技术交流。

  6. 标准结构和表述的优化:为提高标准的可读性和执行性,新版本可能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使其逻辑更加清晰,同时对文字表述进行简化和明确化,减少理解上的歧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3406-2010
  • 1990-12-30 颁布
  • 1991-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3406-1990石油甲苯.pdf_第1页
GB3406-1990石油甲苯.pdf_第2页
GB3406-1990石油甲苯.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3406-1990石油甲苯.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3 4 0 6 - 9 0石油甲苯代替 ( : B 3 I n 6 8 2Pe t r o l e u m t o l u e n e本标准中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 S O 5 2 7 2 - 1 9 7 9 工业用甲苯规格矛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甲苯的技术要求 , 试验方法及包装、 标志、 运输、 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由催化重整工艺所得重整生成油或乙烯裂解工艺所得的轻焦油轻精制和分离制得的石 油 甲苯石油甲苯产品用作硝化、 合成工艺的化工原料和溶剂2 引用标准G 1 3 / T 5 1 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重量法)G B / T 1 8 1 6 苯类产品反应测定法G B / T 2 0 1 2 芳烃酸洗试验法G B 厂 I 2 0 1 3 苯类产品密度测定法G B / T 3 1 4 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H a z e n 单位 一铂一 钻色号)G B / T 3 1 4 4 甲苯中烃类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B / T 3 2 0 9 苯类产品蒸发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 B / T 4 7 5 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手工法)S H 0 1 6 4 石油产品包装、 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S H/ T 0 1 7 4 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 博士试验法)S H / T 0 2 5 2 轻质石油馏分中微量硫测定法( 镍还原法)S H/ T 0 2 5 3 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 电量法)3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3 . 1 石油甲苯产品按质量分为优级品和一级品。3 . 2 石油甲苯的质量指标及试验方法见下表质量指标 l优 级 品一 级 品州一外 观透明液体 无不溶水及机械杂质 2 1 1目侧 夕颜色( H a z e n密彦( 2 0 C )黑一 铂 钻 色号)不深 丁0 4 38 6 5 8 6 8 6 B 门 2 川一国家技术监督局 1 9 9 0 - 1 2 一 3 0批准1 9 9 1 一 1 0 0 1实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G B 3 4 0 6 一9 0续 表项目质盘指标试验方法优级品一级品一级烃类杂质含t: 苯含量, %( m/ 二)不大于 C 8 芳烃含量 , %( m/ m)不大于 非芳烃含I t. %( m/ 二)不大于0 . 0 50 . 0 50 . 2 00 . 1 00 .1 00 . 2 5GB / T 3 1 4 4酸洗 比色酸层颜色不深于 1 0 0 0 - L稀酸中含0 . 2 g重铬酸钾的标准溶液GB / T 2 0 1 2总硫含量, m g / k g不大于2S H/ T 0 2 5 3燕发残余物. m g / l 0 0 m L不大于5GB / T 3 2 0 9博士试验通过S H/ T 0 1 7 4中性试验中性GB / T 1 8 1 6 注: 1 ) 2 0 士3 下目侧。对机械杂质有争议时, 用G B / T 5 1 1 方法进行侧定, 应为无。 2 )允许用 S H/ T 0 2 5 2 方法侧定, 有争议时以 S H/ T 0 2 5 3 方法为准4 包装、 标志、 运抽 . 处存包装、 标志、 贮运及交货验收按S H 0 1 6 4 进行5 取样取样按G B / T 4 7 5 6 进行, 取 2 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技术归口。本标准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蓉龄。本标准中的优级品参照英国标准B S 8 0 5 -1 9 7 7 甲苯规格 制定。1 ; 8免费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