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XX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XX 届高三语文专 (人教版)题复习教案: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关于论述类文本的考察要求。 2、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探究。 3、训练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方法。 重点难点: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方法。 【考点解读】 XX 年考试大纲要求: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 3)归 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 (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典题导航】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2 / 11 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 “ 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 ,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 1929 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 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 “ 写画 ” 。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 1929 年编辑的滨虹3 / 11 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 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 “ 平 ” 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 圆 ” 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 “ 变 ” 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 1922 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 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 1925 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26 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 “ 南张北溥 ” ,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 “ 南黄北齐 ” 之称,但他直至 1943 年才在上海举4 / 11 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 80 岁了。 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 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 黄宾虹传 )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 “ 真画者 ” 。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阻向背、树的交5 / 11 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 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答案: c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B 给 1 分;答 A、 E 不给分。 解析: A、黄宾虹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是沪上流行的画风。 B、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不是 “ 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 。 D、应是鉴赏、鉴别真伪的大行家罗振玉。 E、本文没有记述黄宾 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没有描写黄宾虹的突出成就。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 ?请简要分析。 (6 分 ) _ 答案: 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 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 安定生6 / 11 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解析:从第一段中分层归纳,即可得到答案。 (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6 分) _ 答案: 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 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解析:抓住上下文中的关键语句 “ 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 ”即可总结出答案。 (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_ 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 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创造与仿作7 / 11 兼顾;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 注 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踊跃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 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 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合作探究】 应试策略: 1、树立一种观念。 这种观念就是:论述类文本阅读考察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命题也是着眼于考察语文能力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时,不要受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要依据选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具备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 态和解题状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二是仔细。论述类文本阅读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不可的。 8 / 11 3、适当练习课外语段 【巩固提升】 捧与挖 鲁迅 中国的人们,遇见带有会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来就用两样法:将他压下去,或者将他捧起来。 压下去就用旧习惯和旧道德,压不下时,则于 是乎捧;以为抬之使高,餍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无害,得以安心。 凌厉的人们,自然也有谋利而捧的,如捧阔佬,捧戏子,捧总长之类;但一般粗人捧的 “ 动机 ” ,大概是不过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论,也大抵是凶恶的;观音菩萨倒还可爱,然而那是从印度输入的,并非我们的 “ 国粹 ” 。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 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东西,被捧后那结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适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还能使他们很不安,因为 “ 人心 ” 本来不易餍足。然而人们至今没有悟,还以捧为苟安之一道。 记得有一部讲笑话的书说,当一个 知县的寿辰,因为他是子年生,属鼠的,属员们便集资铸了一个金老鼠去做贺礼。知县收受之后,另寻了机会对大众说到:明年又恰巧是贱内的整寿;她比我小一岁,是属牛的。其实,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决不敢想金牛。一送开手,怕他的姨太太也会属象。9 / 11 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内,但知县当然别有我们所莫测高深的妙法在。 民元革命时候, S 城来了一个都督。他虽然也出身绿林大学,但还算顾大局,听舆论的,可是自绅士以至于庶民,又用了祖传的捧法群起而攻之了。这个拜会,那个恭维,今天送衣料,明天送翅席,捧得他连自己也忘其所以,渐渐变成老官僚一样, 动手刮地皮。 最奇怪的是北几道的河道,竟捧得河身比屋顶高得多了。当初自然是防其溃决,所以壅上一点土;殊不知愈壅愈高,一旦溃决,那祸害就更大。于是就 “ 抢堤 ” 咧, “ 严防决堤 ”咧,花色繁多,大家吃苦。如果当初见河水泛滥,不去增堤,却去挖底,我以为决不至于这样。 有贪图金牛者,不但金老鼠,便是死老鼠也不给。那么,此辈也就连生日都未必做了。单是省却拜寿,已经是一件大快事。 中国人的自讨苦吃的根苗在于捧, “ 自求多福 ” 之道却在于挖。其实,劳力之量是差不多的,但从惰性太多的人们看来,却以为还是捧省力。 一九二五年十 二月十日(选在鲁迅全集 华盖集)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 分) _ 10 / 11 【参考答案】首先,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人物常取“ 捧 ” 的做法。其次,分析人们 “ 捧 ” 得动机。再次,用例证揭示 “ 捧 ” 的后果。最后,指出正确的做法,呼应开头。 【解题思路】本文是一片议论文,先列举做法,再分析动机,举例论证后果,最后得出结论,提出观点。 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 “ 捧 ” 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 8 分) _ 【参考答案】助长贪欲,人们反受其害。腐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激光治疗眼科近视设备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移动摄影器材与配件商城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脑系统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音箱内容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育游戏化在环境教育中的知识传播与行为引导策略
- 2025年电商售后服务客户满意度提升与忠诚度培养策略报告
- 2025年社交媒体平台文化价值观传播与舆论引导研究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拓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成本预测与布局策略实施报告
- 宝钢国际集团胜任能力模型
- 二年级四宫格六宫格数独练习
- LS/T 3243-2015DHA藻油
- GB/T 2423.7-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c和导则:倾跌与翻倒(主要用于设备型样品)
- 医院进修生结业鉴定表
- 西师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A)
- 花甲水库库底清理实施方案(修订稿)
- 鞘内镇痛泵置入术全程图解课件
- 《幼儿园中班第一学期家长会》 PPT课件
- 项目1 单相半波整流调光灯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 职业素养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