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9 XX 届高考化学氮及其氮的化合物复习考点详析教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氮及其氮的化合物 . 课标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考纲要求 1.了解氮气及其重要含氮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某些含氮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3.能综合应用氮及氮的化合物知识 . 教材精讲 1.本考点知识结构 2.氮的循环 : 3.氮及其化合物的衍变关系: NH3N2NoNo2HN o3NH4No3NH3NH3H2oNH4+、 oH 4.氮氧化物 2 / 19 各种价态氮氧化物:( N2o)、( No)、( N2o3)、( No2、 N2o4)、( N2o5),其中 N2o3 和 N2o5 分别是 HNo2 和 HNo3 的酸酐。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No 和 No2性质比较 No: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成盐氧化物。常温下,极易被氧化为 No2: 2No+o2=2No2 No2: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红棕色气体 ,溶于水后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 氮氧化物溶于水计算方法 涉 及 的 可 能 相 关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分 别 为 :3No2+H2o=2HNo3+No 、 4No+3o2+2H2o=4HNo3 、4No2+o2+2H2o=4HNo3、 No2+No+o2+H2o=2HNo3。 No 与 No2 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No,其体积 =V( No) +1/3V( No2) No与 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 若 V( No) V ( o2) =43 ,则容器内无气体剩余,水可充满容器。 若 V( No) V ( o2) 43 ,则容器内剩余气体为 过量的 No。 若 V( No) V ( o2) 41 ,则 No2过量,容器内剩余气体为的 No,体积为过量的 No2的 1/3。 若 V( No2) V ( o2) 41 ,则 o2 过量,容器内剩余气体为过量的 o2。 No2、 No与 o2三种气体溶于水: 若 V( No2) V ( No) V ( o2) =111 ,则容器内无气体剩余,水可充 满容器。 若按 111 反应后,仍有某两种或一种气体多余可按前面思路进行判断。 5硝酸的重要特性:强氧化性 浓、稀硝酸在与活泼或不活泼金属发生反应时,硝酸中被还原,一般不产生氢气。 浓、稀硝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被还原,所得产物可以是( No2)、( No)、( N2o)、( N2)或( NH3),鉴于反应复杂,中学对活泼金属与浓、稀硝酸的反应不做要求。 浓 、 稀 硝 酸 与 金 属 铜 的 反 应 :cu+4HNo3( 浓 )=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 )=3cu- (No3)2+2No+4H2o 。以上反应中,硝酸表现出氧化性同时4 / 19 还表现出酸性。其他不活泼金属类似于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注意: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发生反应时,硝酸会由浓变稀,往往得到的是 No和 No2的混合气体。 浓硝酸与碳的反应: c+4HNo3(浓) co2+No2+2H2o 。硝酸只表现出氧化性。 在浓硝酸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微热,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浓硝酸的酸性及氧化性。 冷的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铁、铝等活泼金属发生钝化 (在其表面因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常温时,常把浓硝酸存放在铁质、铝质密闭容器里。但若加 热,则会剧烈反应。 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其体积比为 1:3。可溶解金、铂、钛等金属。 6.氨、液氨、氨水、铵之间的区别: 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氨分子是一种呈三角锥形的极性分子,极易溶于水,易液化。液氨是氨气液化的产物,仍然是氨分子,属纯净物。 氨 水 是 氨 气 的 水 溶 液 , 是 混 合 物 :NH3+H2oNH3H2oNH4+oH-。氨水中微粒有: NH3、 H2o、NH3H2o、 NH4+、 oH 、极少量的 H+。氨水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铵( NH4+)是带一个单位 正电荷的离子,不能单独存在,只能在铵盐或氨水中与阴离子共存。凡是含 NH4+的盐叫铵盐,5 / 19 铵盐易溶于水。铵盐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氨与铵可相互转化: NH3NH4, NH4+与强碱反应放出 NH3, +的检验方法: 检验固态铵盐不必加热,只需取少量晶体与石灰拌和有氨的特殊气味即可; 若是铵盐溶液,为了使更多的 NH3 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必须加热。 铵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三种写法: a、浓溶液不加热写成: NH4+oH =NH3 H2o; b、稀溶液不加热写成 NH4+oH =NH3H2o; c、不论浓、稀,只要加热则写成: NH4+oH-NH3+H2o 。 铵 盐 与 碱 共 热 都 能 产 生 氨 气 :(NH4)2So4+NaoHNa2So4+2NH3+2H2o 。实验室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生成的氨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8.光化学烟雾 氮氧化物( Nox)和碳氢化合物( Hc)在大气环境中受到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主要生成光化学氧化剂(主在是 o3)及其他多种复杂的化合物,这是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统称为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主要发生在阳 光强烈的夏、秋季节。 . 典型例题 6 / 19 例 1(05 上海 ).我国化学侯德榜(右图)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写出上述流程中 X 物质的分子式。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滴加。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 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增大 NH4+的浓度,使 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 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 NaHco3 转化为 Na2co3,提高析出的 NH4cl纯度 【解析】命题意图是借侯德榜制碱法考察氨和常见含碳化合物知识的运用,有一定的综合性。解题的主要信息是题给生产流程图,观察流程图可知沉淀池中加入了二氧化碳、氨、氯化钠三种原料,联系化学基础知识就可写成化学方程式。回答第 (4)问时,可由循环经济联想到原料利用率的提高。回答第( 6)问时要注意审题,题中明确提出 “ 冷却析出副7 / 19 产品 ” ,否则会 误认为析出的是碳酸氢钠。 答案为: (1)侯德榜制碱法或联合制碱法,化肥或电解液或焊 药 等 ( 或 其 他 合 理 答 案 )(2)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或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 (3)co2(4)I 过滤 (5)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6)a、 c 【点评】联系生产实际以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这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的一个趋势。联系生产实际问题往往综合性很强,与化学实验、元素化合物、化学基础理论等相关,综合考查多种 能力,所以各部分知识不能留有死角。而以物质制备型的联系生产实际问题的关键之处是要有扎实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复习过程中尤其要重视这部分基础知识的落实。 例 2( 05全国理综 I)已知 A、 B、 c、 D 为气体, E、 F 为固体, G 是氯化钙,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D 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_, E 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_。 A 和 B 反应生成 c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_。 E 和 F 反 应 生 成 D 、 H 和 G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8 / 19 _。、 【解析】解决本题有两个突破口信息:一是 c、 D 两气体化合成固体 E,二是 E、 F 两固体反应能生成 D 气体、 H 和氯化钙,联想中学所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从本题有较多的气体物质主要考虑非金属元素族),很容易查找出 E 是 NH4cl 固体,然后利用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顺藤摸瓜推出其余物质。 答案为: 26 NH3NH4clH2+cl22Hcl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点评】无机框图题的最关键是要在或明或暗的 信息中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然后再将突破口信息与所学过的各元素族知识进行有序的比照,其实比照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有序的检索过程。 例 3材料一:大气的头号杀手 Nox 当今世界汽车保有量已超过 6 亿辆,每年向大气层排放约2108t 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是 co、 Nox,占大气污染总量的 60%以上,是大气的头号杀手。 Nox中; No2的毒性最大,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腐蚀剂,空气中的 No2被吸入肺内会形成两种酸,由于这两种酸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会引起肺水肿,若进入血液可引起组织缺氧。深圳市各大医院的统计数据表明 ,近几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人数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 ,这与深圳市近几年机动车辆的增速过快有关 ,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含碳氢化合物、 co、 So2 和 No、 No2 等)是9 / 19 致病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Nox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 臭氧对人类和地球环境既有益又有害,这取决于它在大气层中存在的位置。在地面附近的对流层中,臭氧和其它氧化剂一起,损害人类的健康,破坏花草树木;而在 1015 公里高度的平流层中,臭氧却起着有益作用,它 “ 过滤 ” 有害的紫外线辐射,环绕地球形成一个 “ 防护罩 ” 。由于人类对紫外线十分敏感,过量的紫外线会致人死命 ,特别是引起人类的皮肤癌,因此臭氧层的存在是生态平衡的极为重要的一环。而 No却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已知其对 o3的破坏机理如下:o3+No=o2+No2, o3=o2+o, No2+o=No+o2 请依据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回答: ( 1)汽车尾气中 No的来源。 ( 2) No为什么会导致人体中毒? ( 3)写出 No2在人体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 No2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 4)写出循环反应 “o3+No=o2+No2 , o3=o2+o, No2+o=No+o2”的总方程式,并分析 No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所起 的作用 ( 5)汽车尾气过多的排放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除破坏臭氧层外还有哪些? ( 6)在汽车尾气排放管中安装一个催化转化器,可将尾气中另一种有害气体 co跟 No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写出该反10 / 19 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7)有三位教授因发现 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有传送信息的功能而获得 1998 年诺贝尔奖,由此说明我们应如何辨证地看待化学物质的作用? 【解析】本题借环境保护问题考察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汽油在汽缸内燃爆形成高温高压使缸内的 N2 与o2发生反应: o2+N2=2No; “No 能象 co一样导致人体中毒 ”可说明 No的中毒机理;由 No2中处在 N的中间价,结合 “No2被吸入肺内会形成两种酸 ” 的信息,不难理解两种酸分别是( HNo3)和( HNo2)的酸,注意:要消除 No2与水反应的思维定势;从 “o3+No=o2+No2 , o3=o2+o, No2+o=No+o2” 可获得信息, No 开始参与了与 o3 的反应,但最终又得以恢复,说明 No 是臭氧层破坏的催化剂,并通过三个方程式加和得出臭氧层破坏的总方程式;透过 “ 含碳氢化合物、 co、 So2和 No、 No2” 信息,结合环保名词常识,可推出还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酸雨、光化学烟雾;通过 co、 No 的化合价分析,可以猜测出 “ 无毒气体 ” 的成分是 N2 和 co2;从 No 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对环境带来危害,说明化学物质利弊兼有,要辨证看待。 答案: ( 1) No是空气中的 N2与 o2在汽车气缸内的高温环境下的反应产物。 11 / 19 ( 2) No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 3) 2No2+H2o=HNo3+HNo2,No2 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 4) 2o3=3o2, No作催化剂 ( 5)酸雨、光化学烟雾。 ( 6) 2co+2No=2co2+N2 ( 7) “ 科学是把双刃剑 ” ,在充分 利用化学物质为人类造福同时还要正视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点评】此题利用信息给予的方式,较好地将环境问题与元素化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考察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寓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渗透了关心和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 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合理答案,请将合理答案的序号填在第 卷题首的答案栏内,填在其他地方无效) 1、 (05 上海 )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 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N4是 N2的同素异形体 B、 N4是 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 N4和 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 1:2D、 N4 的摩尔质量是 56g 2、 (05上海 )已知三角锥形分子 E 和直线形分子 G 反应,生成两种直线形分子 L 和 m(组成 E、 G、 L、 m 分子的元素原子12 / 19 序数均小于 10)如下图,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G 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B、 L 是极性分子 c、 E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 m 化学性质活泼 3右图装置可用于 A加热 NaHco3制 co2 B用 cu与稀 HNo3 反应制 No c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混合物,制取氨气 D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 锰,制取氧气 4 a 表示胶头滴管中的液体, b 表示烧瓶中的气体。 不能形成喷泉实验现象的 a 中液体和 b 中气体的组合是() A a NaoH 溶液、 b Hcl 气体 B a NaoH 溶液、 b co2气体 c a Hcl溶液、 b NH3气体 D a 水 b co2气体 5、为了除去 No、 No2、 N2o4 对大气的污染,常采用氢氧化钠 溶 液 进 行 吸 收 处 理 ( 反 应 方 程 式 :3No2+2NaoH2NaNo3+No+H2o ; No2+No+2NaoH2NaNo2 )。现有由 amolNo、 bmolNo2、 cmolN2o4组成的 混合气体恰好被 VL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无气体剩余),则此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小为() /L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 2 个答案,请将合理答案的序号13 / 19 填在第 卷题首的答案栏内,填在其他地方无效) 6、 (05上海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y 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 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D、 Z 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7以下各种 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8工业制取硝酸的尾气含有 No2, No,通常用 NaoH 吸收:No No2 2NaoH 2NaNo2 H2o、 2No2 2NaoH NaNo2NaNo3 H2o。 No2与 No体积比为下列值时,不能被完全吸收的是 ( ) A 11B 13c 31D 12 9、将盛有 12mLNo2 和 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 2mL 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 o2 的体积可能是( ) A B c D 4mL 10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o、 co2、 NH3、 Hcl、 H2和 H2o(气 )中的一种或几种 .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 (无现象 ), Ba(oH)214 / 19 溶液 (出现浑浊 ),浓 H2So4、灼热的氧化铜 (变红 )和无水cuSo4(变蓝 ),则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一定有 co2、 Hcl、 H2B、一定无 NH3 c、肯定有 co和水蒸气 D、可能有 Hcl和 co 11、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oH)2kScNk2So4mg(No3)2(Fecl3 溶液 ) (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 ) (AgNo溶液 ) 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 溶液 ) 12叠氮酸钠( NaN3)是抗禽流感药物 “ 达菲 ” 合成过程中的中间活性物质, 3molNaN3 受撞击会生成 4mol 氮气和一种离子化合物 (Na3N)。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NaN3受撞击时, NaN3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 Na3N中 Na半径比 N3-半径大 c、 NaN3跟水反应时,有 NH3生成 D、 NaN3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13、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平均分成四等份,分别加入同浓度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 No 的体积和剩余金属的质量如下表 (设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 No): 编号 稀硝酸体积 /mL100XX00400 15 / 19 剩余金属 / No体积 /mL224044806720V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硝酸的浓度为 4mol/LB 中溶解了 c 中溶解了 中 V=8960 三、本题包括 2 个小题 14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 “ 侯氏制碱法 ” 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利用 NaHco3、 Nacl、 NH4cl 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以食盐、氨气、二氧化碳等为原 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下面是在实验室中模拟 “ 侯氏制碱法 ” 制取 NaHco3的装置和实验步骤: 第一步: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在仪器内装入药品。 第二步:先让一装置发生反应,直到产生的气体不能再在 c中溶解时,再通入另一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片刻后, c 中出现固体。继续向 c 中通入两种气体,直到不再有固体产生。 第三步:过滤 c 中所得的混合物,得到 NaHco3固体。 第四步: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 Nacl 粉末,又有晶体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a)接() ()接( );( b)接() 16 / 19 ( 2) A 中常选用的固体反应物为; D 中应选用的液体为; ( 3) B 装置中分液漏斗内所加试剂为;第二步中必须先让装置先发生反应。 c 中用球形干燥管而不用直导管,其作用是; ( 4)第四步分离所得的晶体中含有多种成分,试证明其中含有 NH4cl,简要写出操作过程和现象。 15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No2并探究 No2的部分性质,实验步骤如下: ( 1)打开阀门 k,拔出注射器活塞,加入一小片 cu片将注射器活塞装上并压至底部,排出里面的空气; ( 2)将注射器尖嘴插入浓硝酸中 ,吸取 10mL足量的浓硝酸,迅 速 关 闭 活 塞 k ,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 ( 3)当反应完毕后,迅速打开阀门 k,将反应液放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后关闭 k; ( 4)为验证 No2 气体与 H2o 的反应,将注射器尖导管插入水中,打开活塞 k,然后吸取少量的水、关闭阀门 k 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_,最后注射器内剩余的气是_ ,请写出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_。( 5)为了验证最后注射器中的气 体 是 No , 请 设 计 一 实 验 方 案 加 以 验 证 :17 / 19 _ _。 四本题包括 2 小题 16、( 06 江苏)稀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空 /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下的燃烧。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稀薄燃烧技术的研 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稀薄燃烧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 Nox转化为 N2。不同空/燃比时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填一项)。排放到大气中的 Nox会导致酸雨、 _等环境问题(填一项)。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南省三支一扶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组织开展西安地区校园招聘的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漳州市诏安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募见习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广东东莞麻涌镇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深圳市罗山科技园开发运营服务有限公司高校应届毕业生招聘拟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劳务派遣人员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福建南平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未达开考比例及核减岗位招聘数情况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HO-PEG-AS-MW-34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昆明市盘龙区面向全国引进高中教育管理人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小学劳动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4年急性胰腺炎急诊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必会)中级《审计理论与实务》近年考试真题题库(300题)
- 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
- 烘焙与甜点制作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 线路光缆施工方案
- 弹塑性力学讲稿课件
- 心怀国防梦争做好少年中小学生国防教育日主题班会课件
- 《运动的快慢》速度、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课件
- 地基事故案例分析
- 2023淘宝村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