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横吹悲下一句【变行路难】.doc_第1页
向晚横吹悲下一句【变行路难】.doc_第2页
向晚横吹悲下一句【变行路难】.doc_第3页
向晚横吹悲下一句【变行路难】.doc_第4页
向晚横吹悲下一句【变行路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晚横吹悲下一句【变行路难】 律诗的中间二联要讲求对仗。所谓对仗,就是颔联、颈联的上下二句,每个字的平仄、词性、意义都是相对的。对仗之法,古人归纳为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风秋池是也。”但即使是唐人,对仗也从未严格执行这六对之说,如同类对本要求飞鸟对飞鸟,而唐人很多是用僧对鸟,这个现象还被写进了宋人的诗话中。对于对仗,应该讲求,但不应过执。我以为,只要词性、意义、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过工整。太过工整的,往往显得雕琢而死板,要不然就伤于纤巧缳薄。对仗的原则是宁粗毋弱,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只要不流于俗野大白话就好。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对仗不允许上下句是一个意思,这种情形叫合掌,是极不能犯的错误。比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虽是名句,但却犯了合掌。又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也都是合掌。好的对句,往往是以纤微对宏大,如“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或以阳刚对阴柔,如“崩石攲山树,清涟曳水衣”、“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或以实对虚,如“绿尊虽尽日,白发好禁春”。这种阴阳相生相济的思想发源于易经,也一直贯穿在古代诗家的创作实践中。有时候,诗人故意突破格律,让首联对仗,而中二联只有一联对仗,如下文所举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诗即是。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或者首联、颔联、颈联都用对仗,如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又或首联不对仗,但后三联均对仗,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种情况,通常只出现在七律当中。 五律的谋篇布局,不外起承转合四字。一般而言,都是首联第一句起,首联第二句承,颔联、颈联是衬贴题目,尾联上句转,下句合。中间二联或就景物加以渲染勾勒,或就人事加以点染,或叙写,或议论,或引事,或比拟,皆为深化题目。如:王维的送张道士归山: 先生何处去,(起)王屋访茅君。(承) 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引事)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议论) 当作辽城鹤,(转)仙歌使尔闻。(合) 又如杜甫的李监宅: 尚觉王孙贵,(起)豪家意颇浓。(承) 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勾勒) 且食双鱼美,谁看异味重。(点染) 门阑多喜色,(转)女婿近乘龙。(合) 下面大略说一下五律起承转合的方法。 一、起法 1、对景兴起 如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起)秋水日潺湲。(承)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点染)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勾勒) 复值接舆醉,(转)狂歌五柳前。(合) 复如杜甫的重题郑氏东亭: 华亭入翠微,(起)秋日乱清晖。(承) 崩石攲山树,清涟曳水衣。(点染)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勾勒) 向晚寻征路,(转)残云傍马飞。(合) 2、比起或引事起 如王维的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 杨子谈经所,(起)淮王载酒过。(承)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点染) 迳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点染) 严城时未启,(转)前路拥笙歌。(合) 是以扬雄比杨氏,淮南王比歧王。 复如杜甫的崔驸马山亭宴集: 萧史幽栖地,(起)林间蹋凤毛。(承) 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勾勒) 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点染) 清秋多宴会,(转)终日困香醪。(合) 是以萧史比崔驸马。 而王维的送平澹然判官: 不识阳关路,(起)新从定远侯。(承) 黄云断春色,画角起边愁。(勾勒) 瀚海经年到,交河出塞流。(叙写) 须令外国使,(转)知饮月氏头。(合) 则以班超定远的典故引出。而引事,说到底也是一种比。 3、就题直起 杜甫诗法,往往就题直起。不作铺垫,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 如晚行口号: 三川不可到,(起)归路晚山稠。(承) 落雁浮寒水,饥乌集戍楼。(勾勒)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叙写) 远愧梁江总,(转)还家尚黑头。(合) 月: 天上秋期近,(起)人间月影清。(承)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勾勒)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议论) 干戈知满地,(转)休照国西营。(合)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起)有泪如金波。(承)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议论) 仳离放红蕊,想像颦青蛾。(点染) 牛女漫愁思,(转)秋期犹渡河。(合) 此种起法,必作者具充沛之情感,写诗时激情澎湃,不可遏止,否则起句突兀,后面承接不上,殊碍通篇圆融浑化。初学者不宜尝试。 二、承法 1、写自家心意承题 如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寒更传晓箭,(起)清镜览衰颜。(承)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勾勒)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点染) 借问袁安舍,(转)翛然尚闭关。(合) 又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起)怅望深荆门。(承)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议论)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叙写) 目尽南飞雁,(转)何由寄一言。(合) 复如杜甫登衮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起)南楼纵目初。(承)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渲染)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勾勒) 从来多古意,(转)临眺独踌躇。(合) 又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力疾坐清晓,(起)来时悲早春。(承) 转添愁伴客,更觉老随人。(议论)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勾勒) 望乡应未已,(转)四海尚风尘。(合) 2、直书事承题 如王维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高楼月似霜,(起)秋夜郁金堂。(承) 对坐弹卢女,同看舞凤凰。(引事) 少儿多送酒,小玉更焚香。(点染) 结束平阳骑,(转)明朝入建章。(合) 复如杜甫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秋水清无底,(起)萧然静客心。(承) 掾曹乘逸兴,鞍马去相寻。(叙写) 能吏逢聊璧,华筵直一金。(议论) 晚来横吹好,(转)泓下亦龙吟。(合) 3、就首句直承 如王维酬比部杨员外暮宿琴台朝跻书阁率尔见赠之作: 旧简拂尘看,(起)鸣琴候月弹。(承) 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议论) 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勾勒) 羡君栖隐处,(转)遥望白云端。(合) 复如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起)飘然思不群。(承)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比拟)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比拟) 何时一尊酒,(转)重与细论文。(合) 次句承接首句,须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若有意,若无意者最佳。 三、尾联转合之法 1、就题转合 如王维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公门暇日少,(起)穷巷故人稀。(承) 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叙写) 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议论) 君但倾茶碗,(转)无妨骑马归。(合) 复如杜甫捣衣: 亦知戍不返,(起)秋至拭清砧。(承)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点染)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议论) 用尽闺中力,(转)君听空外音。(合) 就题转合,往往流于平板直白,如能似杜甫此首,运用诗人的联想,写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东西,扣题而又不为题为囿,那就非一般水平所能及了。 2、推开一步转合 如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贫居依谷口,(起)乔木带荒村。(承) 石路枉回驾,山家谁候门。(叙写)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勾勒) 唯有白云外,(转)疏钟闻夜猿。(结) 复如杜甫初月: 光细弦岂上,(起)影斜轮未安。(承) 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勾勒)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渲染) 庭前有白露,(转)暗满菊花团。(合) 此种转合法,词有尽而意无穷,摩诘时时用之,最是五律正格。 3、承颈联意转合 此种结法,惟老杜最善用之。如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七: 莽莽万重山,(起)孤城山谷间。(承)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点染)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叙写) 烟尘独长望,(承上联转)衰飒正摧颜。(合) 同题之十: 云气接昆仑,(起)涔涔塞雨繁。(承) 羌童看渭水,使客向河源。(点染) 烟火军中幕,牛羊岭上村。(勾勒) 所居秋草净,(承上联转)正闭小蓬门。(合) 萤火: 幸因腐草出,(起)敢近太阳飞。(承)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议论)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勾勒) 十月清霜重,(承上联转)飘零何处归。(合) 蒹葭: 摧折不自守,(起)秋风吹若何。(承)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渲染)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勾勒) 江湖后摇落,(承上联转)亦恐岁蹉跎。(合) 4、用事作转合 用事作转合,实际就是用比为转合。如王维送李判官赴东江: 闻道皇华使,(起)方随皂盖臣。(承) 封章通左语,冠冕化文身。(叙写) 树色分扬子,潮声满富春。(勾勒) 遥知辨璧吏,(转)恩到泣珠人。(合) 复如杜甫巳上人茅斋: 巳公茅屋下,(起)可以赋新诗。(承)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点染) 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勾勒) 空忝许询辈,(转)难酬支遁词。(合) 下面再来说一说中间二联的章法。 颈联和颔联,在诗中的作用都是为了深化题旨,但要注意颈联下意要和颔联相应相避,要有变化。变化的方法之一是颔联既然写景了,颈联就要写人事;颔联写了人事,颈联就要写景。如果二联都是写景,那么一般颔联侧重写整体,骋目四顾的远景,颈联则着重勾勒细节;同写人事,往往颔联写他人,颈联写自己。这种在诗的内在意脉上的转折,须多读古人名作,自然有得。 颔、颈二联,颈联尤其重要。白居易金针诗格说“第三联谓之警联,欲似疾雷破山,观者惊骇。”这一联,如能用上精心锤锻的警句,则一篇生机,大略已备。兹举二首杜诗为例: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其二): 百顷风潭上,千重夏木清。 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 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 翻疑柁楼底,晚饭越中行。 其第三联,即细微之物加以勾勒,人人习而不察的食物,一经入诗,便觉鲜活异常。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八): 闻道寻源使,从天此路回。 牵牛去几许,宛马至今来。 一望幽燕隔,何时郡国开。 东征健儿尽,羌笛暮吹哀。 颈联议论正大,气象开阔,全诗气象,皆由此出。 最后,再介绍两种特殊的章法。 第一种是首联第一句关合颔联,第二句关合颈联,结句另起一意。如老杜过宋员外之问旧庄: 宋公旧池馆,零落守阳阿。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 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 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 “枉道祗从入,吟诗许更过”照应“宋公旧池馆”一句,“淹留问耆老,寂寞向山河”则照应“零落守阳阿”一句。至“更识将军树,悲风日暮多”则另起一意矣。 第二种是一篇中只有一句是主,其馀皆围绕此句意展开。如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之三: 万里戎王子,何年别月支。 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 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 露翻兼雨打,开坼日离披。 “万里戎王子”是一篇之主,戎王子是一种花的名称,整个一首诗,都是讲这种花。“何年别月支”点明了此花的原产地,“异花开绝域,滋蔓匝清池”二句,写出移根中土的繁茂景象,“汉使徒空到,神农竟不知”,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