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7992-1999《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规程》这一国家标准,旨在规定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和检验等方面的安全要求,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及设备稳定运行。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览:
-
范围:明确了本标准适用的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类型,包括自行式和非自行式,以及这些设备在港口、铁路货场、内陆货运站等场所进行集装箱装卸作业时需遵循的安全规范。
-
术语和定义:对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如“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额定起重量”、“工作幅度”等,为标准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基础。
-
基本要求:规定了起重机设计应满足的基本安全条件,如结构强度、稳定性、防倾覆保护、电气安全等,确保起重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性。
-
危险分析与风险评估:要求制造商和使用者在起重机的全生命周期内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采取措施消除或降低潜在风险。
-
操作控制装置:详细说明了操作控制系统的安全要求,包括紧急停止装置、限位开关、指示器和报警装置等,确保操作简便且能迅速响应紧急情况。
-
安全防护装置:规定了起重机应配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坠落保护、防碰撞装置、电气绝缘和接地保护等,以防止操作事故的发生。
-
检验与试验:明确了起重机在交付使用前、定期及大修后的检验项目和方法,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
维护与保养:提出了日常维护、定期检查及保养的具体要求,强调了维护记录的重要性,以保障设备长期安全、高效运行。
-
操作人员培训:强调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了解起重机性能、安全操作规程及应急处理措施。
-
标志与文件:要求起重机上应有清晰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操作说明,同时制造商应提供完整的使用维护手册和安全技术资料。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文档简介
G B 1 7 9 9 2 -1 9 9 9 前言 本标准是参照国际标准I S O 3 6 9 1 : 1 9 8 0 机动工业车辆安全规范 与欧洲搬运工程协会标准F E M s e c t . 1 起重机械设计规范 ( 1 9 8 7 年版) 进行制定的。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保证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应具有良好的作业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考虑了提高其作业效率及延长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本标准的附录A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提出。 本标准由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交通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青岛港务局、 华南理工大学、 上海港口机械制造厂常州起重机分厂、 广州港务局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陆范宜、 桂寿平、 苏国萃、 张庆财、 缪雪元、 蔡锦龙。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1 7 9 9 2 -1 9 9 9 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安全规程 S a f e t y c o d e f o r t h e c o n t a i n e r r e a c h s t a c k e r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 以下简称正面吊运机) 设计、 制造、 检验、 维修等方面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起重量不小于2 4 0 0 0 k g 的正面吊运机, 起重量小于2 4 0 0 0 k g 的正面吊运机亦可参照使用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 T 6 9 9 -1 9 8 8 优质炭素结构钢 技术条件 G B / T 7 0 0 -1 9 8 8 碳素结构钢 G B / T 1 2 2 8 -1 9 9 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 B / T 1 2 2 9 -1 9 9 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母 G B / T 1 2 3 0 -1 9 9 9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G B / T 1 2 3 1 -1 9 9 9 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大六角头螺母、 垫圈技术条件 G B / T 1 3 4 8 -1 9 8 8 球墨铸铁件 G B / T 1 5 9 1 -1 9 9 4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 B / T 3 0 7 7 -1 9 8 8 合金结构钢 技术条件 G B / T 3 3 2 3 -1 9 8 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等级 G B / T 3 7 6 6 -1 9 8 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 B / T 3 8 1 1 -1 9 8 3 起重机设计规范 G B 6 0 6 7 -1 9 8 5 起重机安全规程 G B / T 7 6 5 9 -1 9 8 7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 G B / T 7 9 3 2 -1 9 8 7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 B / T 9 4 3 9 -1 9 8 8 灰铸铁件 G B / T 1 0 0 5 1 . 1 -1 9 8 8 起重吊 钩 机构性能、 起重量、 应力及材料 G B 5 0 1 5 0 -1 9 9 1 电 气装置安装工程电 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 B 5 0 2 5 4 -1 9 9 6 电 气装置安装工程 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J T / T 2 3 2 -1 9 9 5 集装箱正面吊 运起重机技术条件 J T / T 5 0 2 0 -1 9 8 6 港口 装卸机械司机室 J B 3 7 7 4 . 1 -1 9 8 4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和测量方法 J G / T 5 0 8 6 . 1 -1 9 9 6 建筑机械与设备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国家质it技术监督局1 9 9 9 一 1 1 一 0 8 批准2 0 0 0 一 0 8 - 0 1 实施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7 9 9 2 -1 9 9 93 荃本要求3 . 1 正面吊运机的型式和参数应符合J T / T 2 3 2 的相关规定。3 . 2 正面吊运机作业及行驶的噪声应符合J B 3 7 7 4 . 1 的规定, 司机座席处噪声应不大于 8 0 d B ( A) ,3 . 3 正面吊运机明显位置处必须有标牌并注明制造厂、 制造日 期、 产品型号、 出厂号和安全使用的主要参数等内容。3 . 4 正面吊运机必须涂有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的颜色。4 主要零部件4 . 1 制动器4 . 1 . 1 液压或气动控制的行走制动器应保持清洁, 其工作压力应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工作时动作灵敏可靠, 无卡阻现象。气制动装置应保证发动机关闭后, 能有连续5 次以上的有效制动4 . 1 . 2 停车制动手柄拉紧后, 应保证空载正面吊运机在不小于1 8 坡度上不发生移动 应设置在正面吊运机无动力情况下, 可将停车制动器释放。并具有能有效进行转向操作的简便机械装置, 以便于牵引正面吊运机。4 . 1 . 3 制动器选用应符合J T / T 2 3 2 的相关规定4 . 1 . 4 制动器修复或更换新件后, 各铰点应转动灵活。4 . 2 燃油箱4 . 2 . 1 燃油箱容积应满足正面吊运机正常工作不少于1 0 h用量。4 . 2 . 2 燃油箱不得置于发动机上方 靠近发动机的燃油箱必须用单独的封罩或挡板将燃油箱和加油装置与电气、 废气排放系统隔离。4 . 2 . 3 燃油箱和加油装置不应出现油溢或渗漏, 一旦出现油溢渗漏时, 燃油只能直接流或滴至地面。 在运转状态时严禁燃油外溢4 . 2 . 4 燃油箱和加油装置必须置于受损可能性最小的部位4 . 3 燃油系统部件 所有燃油系统部件必须紧固在车辆上。4 . 4 变速箱4 . 4 . 1 换挡操纵杆应操纵灵活、 无卡滞现象, 换档杆在前进、 后退和空档各位置应定位可靠准确, 不允许出现脱档、 串档现象。4 . 4 . 2 用手转动输入轴或输出轴应无卡滞现象。4 . 4 . 3 各密封的安装必须正确, 且无压偏、 压变形、 划伤等缺陷。 4 . 4 . 4 加注油液时, 油液的品 种、 型号以及油面高度应符合该种变速箱的 规定4 . 4 . 5 变速器各部件工作时不得有异常声响。4 . 4 . 6 各油路必须畅通, 不得堵塞。4 . 5 司机室4 . 5 . 1 司机室应符合J T / T 5 0 2 0 的 规定, 应有良 好的 视野, 座椅舒适可调并便于操作和维修4 . 5 . 2 司机室应设有门锁、 灭火器或警报器等安全设施。4 . 6 吊具4 . 6 . 1 吊具应具有完善的安全保护和信号显示装置, 确保吊具与集装箱间联系可靠、 联锁有效。4 . 6 . 2 吊 具应有可靠的联锁保护装置, 一旦联锁有故障应有保护措施。4 . 6 . 3 吊具的转锁应定期检查及时更换。4 . 7 臂架4 . 7 . 1 臂架安装时必须保证结构件与滑块间移动灵活, 油缸支轴无卡死现象, 各活动部位均需涂润滑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7 9 9 2 一1 9 9 9脂, 臂架与滑块的接触面亦应涂润滑脂。4 . 7 . 2 臂架伸缩段在伸缩全程中不得卡死。4 . 7 . 3 减摇装置应有效、 可靠。4 . 7 . 4 吊 具与臂架的连接可靠、 拆装方便。4 . 7 . 5 臂架系统装配时, 伸缩臂与基本臂上下之间的间隙宜为1 - 1 . 5 mm, 两侧之间的间隙之和宜为3 一5 mm。4 . 8 轮胎 轮胎的负载和充气压力应符合轮胎技术参数和超载限制。4 . 9 金属结构4 . 9 . 1 金属结构件和零件的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满足J T / T 2 3 2 的相关规定。4 . 9 . 2 结构件的设计应便于检查、 维修和排水。4 . 9 . 3 主要构件的 焊缝不得低于G B / T 3 3 2 3 -1 9 8 7 中I 级质量要求, 不得有裂纹、 未焊透等缺陷。 焊接强度应不低于J G / T 5 0 8 6 . 1 的规定。4 . 9 . 4 高强度螺栓、 螺母和垫圈应符合G B / T 1 2 2 8 - x 1 2 3 1 的规定, 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的金属结构件安装时螺栓预紧力应符合G B / T 3 8 1 1 的相关规定, 并采用专用工具拧紧4 . 1 0 液压系统4 . 1 0 . 1 液压系统应符合G B / T 3 7 6 6 的规定。4 . 1 0 . 2 液压系统应有防止过载和冲击的安全装置, 溢流阀调整压力不得大于系统额定工作压力的1 1 0 0 o 。 并且必须具有防松和防止擅自 调整的措施。4 . 1 0 . 3 软管、 硬管和接头不得有渗漏现象。管路及接头更换后应在系统压力试验时无渗漏现象。4 . 1 1 气动系统4 . 1 1 . 1 气动系统应符合G B / T 7 9 3 2 的规定。4 . 1 1 . 2 气压达到额定工作压力停机并关闭控制阀2 h后, 系统压力应不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8 0 0 o 04 . 1 1 . 3 各气阀排气不应有明显的滞后现象4 . 1 2 电气4 . 1 2 . 1 电气设备安装必须符合G B 5 0 1 5 0 和G B 5 0 2 5 4 的相关规定4 . 1 2 . 2 正面吊运机的供电和控制设备在设计、 制造、 安装、 维修、 调整和使用中, 必须保证传动及控制性能准确可靠, 在紧急情况下操作人员能迅速切断电源。4 . 1 2 . 3 蓄电池出线处应设有开关, 在正面吊运机停机时间超过 2 h的情况下, 应将开关断开。4 . 1 2 . 4 正面吊运机应在臂架、 吊具处设置工作照明装置。并在车辆前后端设置行驶照明装置。4 . 1 3 安全保护装置4 . 1 3 . 1 正面吊运机安全装置的设置必须符合G B 6 0 6 7 的相关规定。4 . 1 3 . 2 各种安全保护和报警装置应准确、 灵敏、 可靠。4 . 1 3 . 3 必须设置防倾覆保护装置, 其精度误差应不大于8 0 o 04 . 1 3 . 4 发动机应配备限制冷却水温度过高、 机油压力过低、 转速过高的保护装置及报警、 显示装置, 并设置工作计时表。4 . 1 3 . 5 正面吊运机应设置倒退报警装置 正面吊运机倒退运行时, 倒退报警装置应发出清晰的报警音响信号和闪烁的灯光信号。4 . 1 3 . 6 限止臂架最大仰角的装置应有效、 可靠4 . 1 3 . 7 必须设置停车制动未脱离制动位置前不能入档的保护装置。4 . 1 3 . 8 正面吊 运机带箱作业以 大于1 5 k m / h的速度行驶时, 示警装置应发出 提示性报警信号。4 . 1 3 . 9 转锁到位保护装置必须有效、 可靠。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7 9 9 2 一1 9 9 95 使用与保养5 . 1 正面吊运机的使用应符合G B 6 0 6 7 的相关规定, 当风速大于1 6 m / s 时应停止工作。5 . 2 司机应按安全操作规程规定进行操作, 接班前应对各机构和安全装置进行检查, 并及时排除故障。5 . 3 工作结束时, 正面吊运机应停放在车库或安全处。5 . 4 操作应按指挥信号进行, 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何人发出, 都应立即执行。5 . 5 定期检查机械完好情况并按规定进行保养。5 . 6 正面吊运机处于工作状态时, 不得进行保养。6 检验与维修6 . , 检验 在使用中按设备管理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并应符合G B 6 0 6 7 的相关规定。6 2 维修6 . 2 . 1 维修更换的零部件其使用性能应与原零部件的性能相同。 并尽量采用与原零部件相同或高于原零部件的材料。6 . 2 . 2 结构件焊补时, 所用的材料、 焊条等应符合设计的要求。7 报废 具体的报废标准按G B 6 0 6 7 的相关规定执行。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 B 1 7 9 9 2 一1 9 9 9 附录A ( 提示的附录) 我国与有关国家( 组织) 起重机常用钢铁材料对照 表 A 1 国家、。 。 、 二工、中国I S O F E M( 组织) 一 一 ” 序号钢号( 或牌号)标准编号钢号( 或牌号)标准编号钢号( 或牌号)标准编号 1 Q 2 3 5 , Q 2 3 5 C G B / T 7 0 0 - 1 9 8 8 F e 3 6 0 B , F e 3 6 0 C F e 3 6 0 - B , F e 3 6 0 - C , E u r o n o r m 2 5 F e 3 6 0 - D 2忿 ; :含 篇 黑 G B /T 7 00- 198 8 愿 : 洽 F e 36 0B IS O 630 :1 98 0F e36 0D愿 :黔 念: 罗 E u ron orm 2 5 3 1 5 GB / T 6 9 9 - 1 9 8 8 4 2 0 GB / T 6 9 9 - 1 9 8 8 5 45 G B /T 6 9,一 198 8 呈 :; 君 5E 4 , IS O 6 83 /1 :1 987 6 Q3 4 5 GB / T 1 5 9 1 -1 9 9 4 F e 5 1 0 - C, F e 5 1 0 - D Eu r o n o r m2 5 7 4 0 C r GB / T 3 0 7 7 -1 9 8 8 4 1 C r 4 I S O 6 8 3 / 1 : 1 9 8 7 8 琵 言 寒 , 。 G B /T 3 077 - 19 88M o G B /T 1 00 51. 1- 1 98 8 3 4C rM o 4 IS O 6 83 /1 :1 987 9 4 2 C r Mo G B / T 3 0 7 7 -1 9 8 8 4 2 C r Mo 4 I S O 6 8 3 / 1 : 1 9 8 7“ :黑T i1。 G B /T 30 77- 19 88n T i ) , :; 黑默 。 ,G B /T 3 077 - 19 88 1 2 4 0 B G B / T 3 0 7 7 - 1 9 8 8 1 3 6 5 Mn G B / T 3 0 7 7 -1 9 8 8 1 4 6 0 S i 2 Mn G B / T 3 0 7 7 - 1 9 8 8 15 16 17 1 8 DG 3 4 C r Ni Mo GB / T 1 0 0 5 1 . 1 -1 9 8 8 1 9 DG2 0 G B / T 1 0 0 5 1 . 1 -1 9 8 8 2 0 D G2 0 Mn G B / T 1 0 0 5 1 . 1 -1 9 8 8 2 1 2 0 Cr Mo H 2 2 H T1 5 0 G B / T 9 4 3 9 - 1 9 8 8 C r 1 5 I S O 2 3 H T2 0 0 GB / T 9 4 3 9 - 1 9 8 8 C r 2 0 I S O 2 4 H T2 5 0 GB / T 9 4 3 9 - 1 9 8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