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方程式_第1页
xx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方程式_第2页
xx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方程式_第3页
xx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方程式_第4页
xx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方程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X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基础知识归纳复习 :方程式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一、方程式复习 1、钠块在空气中变暗 4Na o2 2Na2oNa2o 在空气中加热2Na2o o2 2Na2o2 现象:先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后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呈淡黄色固体。 2、钠与水反应 2Na 2H2o 2H2o H22Na 2H2o 2Na 2oH H2 现象: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滴加酚酞后溶液变红色。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2Na2o2 2H2o 4NaoH o22Na2o2 2H2o 4Na 4oH o2 4、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cu cl2cucl2(棕色的烟,加水后溶液为蓝绿色) 9、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2Fe 3cl23Fecl3(红棕色的烟,加水后溶液为黄色) 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H2 cl22Hcl(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 2 / 8 11、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 H、 cl、 clo、 cl2、Hclo、 H2o) cl2 H2o Hcl Hclocl2 H2o H cl Hclo 12、次氯酸见 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2Hclo2Hcl o2 13、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及漂白粉的失效 2ca(oH)2 2cl2 ca(clo)2 cacl2 2H2o ca(clo)2 co2 H2o caco3 2Hclo2Hclo2Hcl o2 14.铁与盐酸反应 Fe 2Hcl Fecl2 H2Fe 2H Fe2 H2 15.氧化铁溶于盐酸中 Fe2o3 6Hcl 2Fecl3 3H2oFe2o36H 2Fe3 3H2o 16.氯化铁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红褐色沉淀) Fecl3 3NaoH Fe(oH)3 3NaclFe3 3oH Fe(oH)3 17.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沉淀) 4Fe(oH)2 o2 2H2o 4Fe(oH)3 18.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Fecl2 cl2 2Fecl32Fe2 cl2 2Fe3 2cl 现象: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滴加 kScN试剂后溶液变红。 19.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2Fecl3 Fe 3Fecl22Fe3 Fe 3Fe2 3 / 8 20.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 2Fecl3 cu 2Fecl2+2cucl22Fe3 cu 2Fe2 +cu2+ 21.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Na2co3 2Hcl 2Nacl H2o co2co32 2H H2oco2 22.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 H2o co2 小苏打与盐酸反应: NaHco3 Hcl Nacl H2o co2Hco3 H H2o co2 23.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 NaHco3 NaoH=Na2co3 H2oHco3 oH H2o co32 24.氮气和氢气 反应(工业合成氨) N2 3H22NH3 25.氮气和氧气放电下反应 N2 o22No 二氧化氮溶于水 3No2 H2o2HNo3 No3No2 H2o2H 2No3 No 、 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 4No2 o2 2H2o 4HNo3 、 o2的混合气通入水中无剩余气体 4No 3o2 2H2o 4HNo3 28.氨的催化氧化 4NH3 5o24No 6H2o 29.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NH3 H2o co2 30.用浓盐酸检验氨气(白烟生成) Hcl NH3 NH4cl 31.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热 (NH4)2So42NaoH2NH3 Na2So4 2H2o NH4 oH NH3 H2o 4 / 8 32.实验室制取氨气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3. 浓 硝 酸 见 光 或 受 热 分 解 4HNo3 (浓)=4No2+o2+2H2o 34. 铜 与 浓 硝 酸 的 反 应cu+4HNo3(浓 )=cuNo3+2No2+2H2ocu+4H+2No3 =cu2+2No+2H2o 现象: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 35. 铜 与 稀 硝 酸 的 反 应3cu+8HNo3(稀 )=3cuNo3+2No+4H2o3cu+8H+2No3 =3cu2+2No+4H2o 现象: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36.碳与浓硝酸加热 4HNo3(浓) 4No2 o2 2H2o 37.铁与硫加热反应 Fe SFeS 38.硫在氧气中燃烧 S+o2So2 39.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 2So2+o22So3 40.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氢硫酸)反应 So2+2H2S=3S+2H2o 41.氯气与二氧化硫一起漂白 cl2 So2 2H2o H2So42Hclcl2 So2 2H2o 4H+So42- 2cl- 42.铜与浓硫酸反应: cu 2H2So4(浓) cuSo4 2H2o So2 43.碳与浓硫酸反应: c 2H2So4(浓) 2H2o co2 2So2 5 / 8 4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2mg co22mgo c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 45.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cl2 2NaBr Br2 2Naclcl2 2Br Br2 2cl 46.工业制单质硅(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Sio2 2cSi 2co 47.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不用玻璃瓶保存的原因) Sio2 2NaoH Na2Sio3 H2oSio2 2oH Sio32 H2o 不用玻璃瓶保存的原因: 4HF+Sio2=SiF4+2H2o 49.二氧化硅与氧化钙反应: Sio2+cao=caSio3 50.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Fecl3+3H2o=Fe(oH) 3(胶体 )+3Hcl 二、实验题复习 1.容量瓶 使用时应注 意: 要考虑容量瓶的规格。每一容量瓶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 不能加热,不能久贮溶液,不能在瓶内溶解固体或稀释液体。 6 / 8 2.配制操作步骤 计算 称取或量取 溶解或稀释 冷却 转移 洗涤 振荡 定容 摇匀 倒瓶贴签 ( 1)计算:所称固体的质量或所量液体的体积。 ( 2)称量:称量固体时一定要注意天平的精确度。用托盘天平不能称出。 ( 3)溶解一般在小烧杯中进行。因溶解过程一般有热效应,故要冷却 . ( 4)转移:转移时要用引流,且其下端应靠在容量瓶内壁上。 洗涤:用 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 2 3 次的目的是。 ( 5)定容:向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处,再改用_.。 2.氯、溴、碘氧化性比较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 氯水 +溴化钠溶液 +ccl4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溶液呈橙色,再加 ccl4 后,下层为橙红色,上层接近无色2Br-+cl2=Br2+2cl- 氧化性: cl2Br2 还原性: Br-cl- 氯水 +碘化钾溶液 +ccl4 氯水滴入碘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褐色,在加 ccl4 后,下层为紫红色,上层接近无色7 / 8 2I-+cl2=I2+2cl- 氧化性: cl2I2 还原性: I-cl- 溴水 +碘化钾溶液 +ccl4 溴水滴入碘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褐色,在加 ccl4 后,下层为紫红色,上层接近无色2I-+Br2=I2+2Br- 氧化性: Br2I2 还原性: I-Br- 3、常见离子检验: So42 -:先加盐酸进行酸化,再加入加入 Bacl2 溶液生成BaSo4白色沉淀 Ba2+So42-=BaSo4 So32 -:加入 Bacl2溶液生成 BaSo3白色沉淀,加入稀 Hcl,沉淀溶解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Ba2+So32-=BaSo3 BaSo3+2H+=Ba2+H2o+So2 ( 3) cl :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