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7302-1987《饲料添加剂 叶酸》是中国国家标准之一,主要规定了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叶酸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内容。该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法制得的叶酸产品,用于补充动物饮食中叶酸的不足。
根据此标准,叶酸产品的质量需要满足一定的纯度要求,并且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杂质设定了最大允许限量。此外,还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化学分析等手段来测定叶酸含量及其相关物理性质的方法。对于取样也有具体指导,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从而能够准确反映整批产品质量状况。
关于检验规则部分,则明确了出厂检验项目及型式检验的要求。只有当所有规定的检测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时,方可认为该批次叶酸合格并准予出厂销售或使用。同时,标准还强调了正确标识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信息等关键内容,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便于追溯管理。
在包装、运输与储存方面,提出了防止污染、受潮变质等措施建议,确保从生产到最终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叶酸的质量不受影响。这些规定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框架,旨在保证市场上流通的叶酸饲料添加剂达到安全有效的要求。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免费预览已结束
GB7302-1987饲料添加剂叶酸.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 人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UDC 6 3 6 . 0 8 5饲料添加剂叶酸GB 7302一 87Fe e d a ddi t i veFol i c a c i d本标准适用于化学合成法制得的叶酸, 在饲料工业中作为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分f 式: CHN ,O ,分 子 量: 4 4 1 . 4 0 ( 按 1 9 8 3 年国际原子量)结构式: H NNH“ 丫丫 勺。 N/ 咬/ - - C H , N H - 汾 一C O N H 1 1 ”份 。】 I OO C C H , C H , - 一C -一 C O O H1 技术要求1 . 1 外观和性状 本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 无臭、 无味。在水、 乙醇、 丙酮、 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在碱或碳酸盐的稀溶液中溶解。1 . 2 项 目和指标项目指标含量( 以CHN , O 计) , 肠9 5 . 0 - 1 0 2 . 0 燥失重, %(8 . 5炽灼残渣, %(0 .52 试验方法 除特别注明外, 试验中所用试剂为分析纯试剂, 水为蒸馏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溶液为水溶液. 仪器设备为一般实验室仪器设备。 2 _ 1 鉴别 2 . 1 . 1 试剂和溶液国家标准局 1 9 8 7 - 0 2 - 2 5 批准1 9 8 7 - 1 0 - 0 1实施GB 7302一 87氢氧化钠( G B 6 2 9高锰酸钾( G B 6 4 38 1 ) : 0 . I m o l / L溶液7 7 ) : 0 . I m o l / L 溶液 2 . 1 . 2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21 . 3 方法 2 . 1 . 3 . 1 称取样品约0 . 2 m g , 加氢氧化钠溶液 I O m l , 振摇使溶解, 加高锰酸钾溶液 I 滴, 振摇混匀后, 溶液显蓝绿色. 在紫外光灯下, 显蓝绿色荧光 2 . 1 . 3 . 2 取样品, 加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 l m l 中含 I O u g 样品的溶液,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在2 5 6 -I n . , 2 8 3 士2 n m及3 6 5 士4 n 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度2 5 6 n m与吸收度3 6 5 n m的比值应为2 . 8 -3 . 0 22 口 十 酸含量测定 2 . 2 . 1 试A ll 和溶液 氢氧化钠( G B 6 2 9 - - 8 1 ) : 0 . 1 m . I / L 溶液; 盐酸( G B 6 2 2 - 7 7 ) : 取盐酸 2 3 4 m l , 加水稀释至 1 0 0 0 m 1 ; 锌粉( I-I G 3 - - 1 6 7 2 一8 1 ) ; 亚硝酸钠( G B 6 3 3 - - 7 7 ) ; 0 . 1 %溶液; 氨基磺酸铁: 0 . 5 %溶液; 二盐酸蔡基乙二胺: 0 . I %溶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叶酸对照品( 同时测定水分) 0 . 0 8 8准确至0 , 0 0 0 0 2 g ) , 置 l o o m ) 址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溶解, 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吸取2 m I , 界另一 I O O m i 量瓶中, 加盐酸济液2 0 m 1 ,用水稀释至 刻度, 摇匀, 即得。每I m l 中约含叶酸对照品1 6 U g o 样品溶液的制备: 按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法制备, 即得。 222 仪器设备 分光光度计, 附 t e r n比色杯 2 . 2 . 3 测定方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各6 0 m 1 , 分别置具塞锥形瓶中, 各加锌粉0 . 5 g ( 可稍过量、 , 连续振摇2 0 m i n , 用千燥滤纸滤过, 弃去初滤液, 各精密吸取续滤液2 m l 分别置I O m l 量瓶中, 各依次加水3 m 1 ,盐酸溶液l m l 与亚硝酸钠溶液 I m l , 混匀, 放置2 m i n , 各加氨基磺酸钱溶液 1 m 1 , 混匀, 放置I O m i n . 各加 几 盐酸蔡基乙二胺溶液 1 m 1 , 混匀, 放置 I O m i n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另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各2 0 m 1 , 分别置1 0 0 . 1 量瓶中 各加盐酸溶液2 0 . 1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各精密吸取2 m 1 , 分别置l O m l 量瓶中, 自 “ 依次加水3 m l ” 起, 依法操作; 另取水2 m 1 耸l O m l 量瓶中, 自“ 依次加水3 m 1 起, 依法操作 作为空白, 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以I c m的比色杯在 5 5 0 士l n m的波长处测定上述两组溶液的吸收度 2 . 2 . 4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叶酸含量 x . ( 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按式( 1 ) 计算X , U )( , 一 _A ,1 0 卜“ ( , 一 x ) X 。 ( 一 X I)又 1 0 0志一而犬中: 月 L 一用锌粉还原的对照品溶液吸收度;月 2 一 一 用锌粉还原的样品溶液吸收度;A 一 一 未用锌粉还原的对照品溶液吸收度;标准分享网 w w w .b z f x w .c o m 免费下载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7302一 87 月 - 一 未用锌粉还I;的样品溶液吸收度; (, - 一对照品饭 +,Y . 9 : (,J -一 样品重1 i , 9 ; x ,一对照品干燥失重, 重 百分数( %) ; z 。 一 样品干燥失重 重+ t 4分数( %) 。 25 干燥失重的测定 25飞 仪器设备 真空恒温 干燥箱 2 3 . 2 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 1 8 准确至 0 . 0 0 0 2 幼, 置于已在 1 0 0 - 1 0 5 ( 真空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内, 打开称量瓶瓶盖, 价1 1 0 0 -1 0 5 0真空干燥箱中, 压力不超过 0 . 7 k P a ( 约相当于 5 m m H g ) , 真空干燥 3 h后取出, 放入干 燥器内冷却至室温, 称重 253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样品干燥失重 x ( 以重觉百分数表示) 按式( 2 ) 计算:X( %) =L 6 福U= ) X 1 0 0 . . , . , 。 。 。 。 (2)式中 一一干 燥前的样品加称墩瓶重, 8 ;- 一 干燥后的样品加称量瓶重, g ; “- 一 徉品重, g 24 炽灼残渣的测定 2 4 . 1 试剂 硫酸( G B 6 2 5 - 7 7 ) 。 242 测定方法 称取样品I g( 准确至0 . 0 1 g ) , 置于已在7 0 0 8 0 0 C 灼烧至恒重的瓷增祸中, 用小火缓缓加热至完全 炭化, 放冷后, 加硫酸0 . 5 - - I m l 使湿润, 低温加热至 硫酸蒸气除尽后, 移入马福炉中. 在7 0 0 -8 0 0 (下 灼烧至恒重 2 . 4 3 计算和结果的表示 炽灼残渣 Y , ( 以重量百分数表示) 按式 3 ) 计算:X I ( %、 =( (I - 6 ,) X 1 0 0r. , , 。 . 。 。 . . 。 一, ( 3)式, , ; r . 召增锅加残渣重, g ;一堪祸重, 8 ;“一 样品重, 9 。3 验收规则3 . 1 本产品应由生产厂的质堂检验部门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里证明书。3 . 2 使用单位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质杖检验. 检验R指4 r 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3 3 取样 方法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7302一 87 取样需备有清洁、 干燥、 具有密闭性和避光性的样品瓶瓶上贴有标签, 注明生产厂名称、 产品名称、 批号及取样日期 抽样时, 应用清洁适用的抽样器.每批产品抽样2 份, 每份抽样量应为检验所需样品的3 倍+ i1 , 装入样品瓶中, 一件送化验室检验, 另一件应密封保存, 以备仲裁分析用。 34 如果在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时, 应重新从两倍量以上的包装中抽样进行核验。产品重新检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 则整批不能验收。 弓5 如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 可由双方协商选定仲裁单位, 按本标准的验收规定和检验方法进行仲裁检验4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4 . 1 标志 4 . 1 . 1 采用鲜明的标签 4 12 标签的内容应包括: 品名、 批准文号、 商标、 批号 贮存条件、 4 . 2 包装 I k g 铁听, 5 k g 铁听, 2 0 k g 纸桶, 2 5 k g 纸桶。 4 . 3 运输过程应避免日晒雨淋、 受热及撞击搬运装卸小心轻放物品混装、 混运。 4 . 4 本品应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安全无毒消杀培训内容课件
- 生产安全单位安全培训课件
- 农业碳汇项目碳排放监测与减排效果评估报告
- 理财课程解读课件
- 改造工程标段划分方案(3篇)
- 饭堂净水工程方案(3篇)
- 顶管工程测量方案(3篇)
- 安全文明施工内容培训课件
- 猫郑振铎课件简介
- 分包工程接口方案(3篇)
- 企业智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现状及优化研究
- T-CPIA 0056-2024 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锚固系统设计规范
- 低应变检测(RSM-PRT)课件
- 玉米脱粒机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 招标采购业务培训课件
- 单片机应用课程设计基于电子时钟的设计报告参考模板样本
- 急诊科建设与设备配置标准
- 小学武术社团教学计划
- 汉字五千年解说词完整版内容
- 《解密分层教学》读书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30篇)
-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