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5274-1985《气体分析 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 称量法》是一项国家标准,主要规定了通过称量法制备用于气体分析校准的混合气体的具体方法。该标准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配比的混合气体的制备过程。
根据此标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所要制备的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目标浓度,以及选择合适的基底气体和待混入的组分气体。选定后,基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道尔顿分压定律计算出所需加入每种组分的质量或体积。其中关键在于精确测量与控制各组分气体的实际添加量,这通常通过精密天平来实现对液体或固体形式存在的组分进行准确称重;对于气态组分,则可能涉及使用流量计等设备来计量其体积。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先将容器抽真空以排除原有空气的影响,然后按照计算结果依次向容器内加入各种组分,并充分混合均匀。整个过程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特别是在处理有毒、易燃或其他危险性质的气体时更要注意防护措施。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制备完成后应对混合气体进行验证测试,确保其成分比例符合预期要求。如果发现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则需要调整配方重新制备直至满足条件为止。通过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校准用混合气体能够为后续的气体分析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 国家标 准气体分析校准用混合气体UD C 5 4 3 . 2 7 : 5 3 . 0 8 9 . 6 8的制备称量法G s 5 2 7 4 8 5G a s a n a l y s i s -P r e p a r a t i o n o f c a l i b r a t i o n g a s mi x t u r e s -We i g h i n g me t h o d s本标准闸述了用于制备校准用混合气体的称量法 用该法制备的混合气体 在本标准规定的浓度范困内、 不论其选定浓度值是多少 每 个组分浓度的相对不确定度小于1 %0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工 S O 6 1 9 2 - - 1 9 8 1 气体分析一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称量法1 适用范 围称量法只适用于组分之间、 组分与 气瓶内壁不发生反应的气体, 以及在实验条件下完全处于气态的可凝结组分2 方法原理 2 . 1 一般原理 在充人一定量已知纯度的某气体组分的前后称量气瓶, 由两次称量的砖码读数之差确定充人气瓶内气体组分的质星。充人各种组分的气体 便制得一种混合气。 混合气中每个组分的质量浓度, 为该组分的质量与所有组分质量总和之比。 混合气中每个组分的摩尔浓度 为该组分的摩尔数与所有组分摩尔数总和之比 为了避免称量过小量的气体, 对所制备的混合气中每个组分的浓度要规定一个浓度下限, 或将量少的组分单独充人一个较小的气瓶内. 在一台最大称量小的天平上进行称量, 然后将此组分毫无丢失地转人另一气瓶中, 并在一台最大称量大的天平上称量组分量大的气体。如欲制备的浓度低于规定的下限时, 要用一种已知量的气体来稀释一定量先前所制得的混合气。为了得到1 0 s 级摩尔浓度的混合气. 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稀释操作必须重复两次。这个误差取决于天平的性能及其所用的操作过程_ 在这些条件下, 按下列方法计算浓度 F r : 本标准所提到的 摩尔”其蒸本单元是分了2 . 1 . 1 一次稀释法 本方法适用于制备浓度范围为1 0“ 蕊戈镇V, 7 0 1 ) 的混合气。 混合气( 混合气a ) 中1 组分的浓度山下式讨算 :X = 儿1n . -: 二下一一n ; +芝 n ; ( I)式件 , : I I 1 E1 1 J ) , 1 -1i、 一 混合气中组分的符号1 一 一 混合气中组分的总数摩尔浓度为X X ; ;竺从塑从质量为” , . , 摩尔质量为M。 的组分1 的摩尔数, 即: 。 . =质量为刀 , , 摩尔质量为M 的组分 的摩尔数, 即: n , =国家标准局 1 9 8 5 - 0 8 - 0 , 发布1 9 8 6 一 0 6 一 0 1 实施GB 5 2 7 4 一8 5在下文以及误差计算中,也用下述数量关系:=用1 +艺m;二月 1 +E月J2 . 1 . 2 二次稀释法 本方法适用于制备浓度范围为1 0 GX, i 1 0 - = ( - o 1 )的混合气。 取质量为N . 的混合气 ( 即在2 . 1 . 1 中制备的混合气a ),用一种质量为N a l ,摩尔质量为M。 的气体进行稀释 ( 一般情况下,2 . 1 . 1 中所用的稀释气,在这里也适用)。稀释所得的混合气 ( 混合 气b )中,组分1 的浓度由下式计算:(2)4 4 1 : N , i = N :m ” , -fN lk ,t N , Iyu a A - 1 “ 所 含 射, 的 摩 FA R ;价 N d iM a 一质 。N a :的 解锄勒数 ;N 2,: = 令 。 一能为 确融气 。 所 含 黔, 、 J 的 摩 撇。N . : 二 N。 十 N a , - 所 得 混合 气b 的 总 摩尔 数。也用下述数量关系:, 。 二 月 , 十 N a : 即:所得混合 气b 的总质量。2 . 1 . 3 三次稀释法本方法适用于制备浓度范围为1 0 - X, i 1 0 - ( m o l )的低浓度混合气。 取质量为N : 的混合气b ,用一种质最为/ ! e , ,摩尔质量为M。 的气体进行稀释 ( 与2 . 1 . 2 中所用的方法相同), 稀释所得的混合气 ( 混合气c )中,i 组分的浓度由下式计算: N,X , 盆优 e 2二 一一 N , - 一二N - . . . . . . ( 3 )AL 2_用 . 2 N s2 + 箫N , 十 N a , N ,式中: N,二N卫用 5 2 N , 质量为k : 的混合 气b 所含组分i 的 摩尔数; 质量为p a 2 的稀释气的摩尔数;些机叽N, .,NNe : 二 -= N z 。 用 1 2质量为N z 的混合气b 所含组分i 、j , d 的摩尔数.二 N 3 t + N d , 所得混合气c 的总摩尔数。 也用下述数量关系: m , , 二 N : + N a : 即: 所得混合 气c 的总质 量. 规定此方法可通过三 种途径来实现: 二在大气中按常规称量; b . 在大气中,用一个参比气瓶称量。 c . 在真空中称量。2 . 1 . 4 一般注惫事项 只有严格遵守纯气处理中的所有注意事项,由公式计算所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 这些注意事项是:w w w . b z f x w . c o mG B 5 2 7 4 一 8 5 a . 输送管路的特性和状况; b . 连接在管路h 各部件( 阀、 截止元件等) 的特性和状况; c . 包装材料的特性和状况( 特别是对混合气组分无明显的吸附) 。 此外, 所用的气体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特别是要测定存在于最终混合气中的各组分的浓度,或者在混合气的分析应用的浓度级别上会引起干扰的组分浓度。 制备的混合气, 只有混合均匀后才能使用。 使用的气瓶必须符合原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 中的规定。2 . 2 误差来源2 . 2 . 1 气体处理的注意事项 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没有对气体处理装置的清洁度和密封性( 特别是真空泵过滤器和连接部件密封垫的更换) 进行定期检查 在往气瓶中充人每一个组分之前, 各管路应抽成真空, 或者用待充组分气体反复地进行增压一减压来清洗管路。为了避免先前己称量的 气体的损失, 在往气瓶中 充人第二个组分时, 该气体的压力应远高于气瓶中的压力。 为了防止反扩散, 充气完成后, 在热平衡的整个期间应关闭气瓶阀门。2 . 2 . 2 在大气中称量的误差 混合气中每一组分浓度的总绝对误差取决于所用的设备和操作条件。 对充人气瓶内的气体, 用天平称量, 其误差来源于: a . 在前后两次称量之间, 由于更换珐码而引起的绝对误差; b . 对上述气体称量时, 由于所用珐码体积变化而引起浮力的变化。 由于操作条件而产生的误差, 主要来自 气瓶受到的浮力的变化。可能影响误差的参数有: a . 环境温度; b大气压力; 。 . 空气的相对湿度; d . 气瓶充气时体积的增加。 上述各项参数均可精确测得。可用校正公式确定浮力值, 从而校准气瓶的表观质量, 并得到气瓶每次称量的真实质量。 真实质量的绝对不确定度, 是已知参数值准确度的函数。 每一个组分浓度的相对误差是每个组分量的函数。它取决于要制备的浓度, 如果摩尔浓度大于1 0 - 3 , 则误差值小于5 X 1 0 - 3 ; 如果摩尔浓度小于或等于1 0“ , 则误差值小于1 0 - R2 . 2 . 3 在真空中称量的误差 真空中 称量可忽略浮力的影响。在此条件下, 每个组分浓度值的绝对误差与所用的 祛码无关, 因此不需校准 真空中称量的相对误差是充人气瓶中每个组分量的函数, 它取决于所要制备的浓度。3 在大气中用参比瓶作比较的称t法3 . 1 步骤 使用的天平应有足够的灵敏度和称量的动态特性, 以保证所需要的相对准确度。 所用的气瓶, 使用前要适当地抽空和加热。这样预处理后, 气瓶中的压力应小于1 O P a o 称量的操作步骤如下: a . 天平调零; b . 称空瓶; c . 将第一组分充人瓶内;二 对天平的准确度、 气瓶的常规处理、 充气等环节的 要求和注意事项请参见附录A ( 参考件) 。w w w . b z f x w . c o mC B5 27 4一 85 d检查天“ 卜 零点; e . 称量充有第 一 组分的气瓶; f . 将第二 组分充人 瓶内; B . 重复前面步骤。 所有操作应在清洁和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每次向 瓶内充人一 个组分,待气瓶和组分气与环境温度达到热平衡后,称量气瓶。当 气瓶质量恒定时,就认为已达到了热平衡。 空瓶质量和充人每一 组分后的气瓶质量是用一个相似气瓶作比较而称得的。除称量外,参比气瓶不需进行其他操作。这种方法可自 动校准因气压所引起的浮力变化。 3 . 2 结果计算 3 . 2 . 1 一次稀释制备混合气的情况 3 . 2 . 1 . 1 浓度计算式:X . = 一一卫二 . . . . . . . . . . . . . . . ( 4 ) m .M . 十 “ m ;M ;3 . 2 . 1 . 2 组分 AXi 的摩 尔浓度值的相对不确定度的计算式:八舰 1之 一一 . 刀困1( 1 X) + I 兰 些 . X ; 十 ( 1一X. ) +艺A MM ;七。 X; . . . . . . . . . . . . . . . . . . (5)式中:m 一 P , 一 P , 十 b . 十 F为充人气瓶中i 组分的质量,B ; 二 J 二 P , 一 P , + b ; 十 F 为充人气瓶中J 组分的质量, B ; A m 二 、 飞 犷 . A P + A 6 , 十 A F 十 冲为i 组分质量 称量 的不 确定度, 8 ; A m ; 二 、 -r. A P 十 b ; + A F ; +2 W为j 组分质量称量 的不 确定度 ,8 ; 尸 . 称空瓶时,硅码的标称值,8 ; 尸 : 称充有; 组分的气瓶时,砍码的标称值,8 ; P , 称充有i , j 组分的气瓶时,祛码的标称值,8 ; b( P 一 P , )祛码的修正值,8 ; b j ( P : 一 P , )硅码的修正值,B ; F i 称充有1 组分的气瓶时,气瓶和硅码的浮力修正值,9 1 F ; 称充 有j 组分的气瓶时,气瓶和珐 码的浮力修正值,8 ; 4 P 天平称a的随机不确定度,8 ; e b( P : 一 P z )硅码修正的不确定度,9 ; A b j - ( P : 一 P , )珐码修正的不确定度,B ; A F称充有i 组分气瓶时,气瓶和硅 码浮力修正的不确定度, 8 ; O F , 称充 有j 组分气瓶时,气瓶和祛码浮力修正的不确定度,B ; W 气瓶与充气装置连接一次,拆装质量变化的最大值,B ; 4 M 1 组 分摩 尔质量测 定的不 确定度; 4 M j -j 组分摩尔质ik测定的不确定度。 注:摩尔质盆测定的相对不确定度为1 0 - 一 1 0 一 ,暂可忽略不计,这与现行的测量技术有关。 s . 2 . 2 二次稀释制备混合气的情况 a . 2之 . 1 浓度计算式:w w w . b z f x w . c o mGB 5 2 7 4一 8 5N.n iX2 -= 一一 m 二兰上. . . . . . . 上 -. 行十功 (6)H a ,M a 一般情况下,二 次稀释时所用的稀释气与混合气A 中的稀释气相同。8 . 2 . 2 . 2 组 分i 的摩 尔浓度 值的 相对 不确定度的计算式: A X x .X x 件u=14, ( 一 n - . P ,Iv . -I m ) 十 . A N a ,一 一 . , N 竺一 14 t h N + 兰 竺 千 1 - m 二 一 ( X- 二 二 、 一n . 业 m; Lmm/刀+ x m J : A m i m i - + ( X ;m ; ( m一 m i l nm / N . N , lm A M .+ M i ( 卜 。 n丁 All /N ,x m , _A M jMT X i nN ., m A M dM a N d ,N ,x川应 该 注 意 : 在 微 分 表 示 式 d X ,.X , . 当 组 分 之 一 J 与 稀 释 气 相 同 时 d M iM i 和 d M dM a 用 相 同 “ 号表示,保持前述各项有效。S . 2 . 9 三次稀释制备混合气的情况3 . 2 . 3 . 勺 浓度计算式:N, 声 x. , v 吕 , 十厉 , 2/ I dZ (8)N, x +Na x N8 . 2 . 3 . 2 组分i 的摩尔浓度值的相对不确定度的计算式:A x, , , o a t / . , 气 名 一一、 尸-一 吸t 人 , i a,、N s ,一 0 z、N. ,功, , /价一阴价+ D a ,夕菠A声 a Zi _ a 一一NN一 a i + 加. 2(l-+f P d ,了 ,、丹盆 . z、N , ,N. 声2洲 dl一. +一 加. 2 /N尸2Nd ,a之优刹八一、为一、 八用1+一 加i矛 时 用一 了 X 。 一 m .、 一 生 一. 勿/Ns ,; T 竺 M i一 一.脚 i( mi . /。爪i 、n 十1 人i 一 1 . 一.、 m、爪/ ! V a ,+ 一 A M AM ,卜 卜 . n了 . a一 a :-V., * m m 一 /GB 5 2 7 4一 85+ E 镖iM ; . X ; .N。 阴用 5 24 M d几 fdN d xN.N ( 。 ) 厅翻 1 2/月一N+- 一、 、 一一 r.、 _ _ ,、d X, i:,_, 、 _ . 二 _ _ .d M ;, d M d _ . _ _ 一 应该 注意:在 微分表示式共 斗 生 中,当 组分之一 j 与 稀释气d 相同 时, 一 书 于 书 - I- 井 - 用相同符 一一 ” 一一一 、 一、 一 X , .一一一” 一 ” ” 曰M; ” Md ” 一 “ 号 表 示, 保持前述各项有效。 3 . 3 制备混合气的实 例 天平的最大称量为l 0 0 k g ,感量为1 0 m g ,硅码等级为三等。 气瓶是质量大约为9 k g 的铝合金气瓶和大约为7 0 k g 的钢瓶。 3 . 3 . 1 一次稀释 制备氮中一氧化碳混合气 ( 混合气口 )。 称空瓶时,硅 码的标称值P , 二 7 4 0 4 . 9 5 1 9; 称充 有一 氧化 碳的 气瓶时, 祛 码的标称值P 2 = 7 3 5 8 . 0 0 9 9; 称充有一 氧化碳和氮气的气瓶时,祛码的标称值P , 二 2 8 4 4 . 8 4 5 9。 由h 述数据可得: 充人 气 瓶中一 氧化 碳的 质量m 一4 7 . 0 0 0 8 o 充人 气 瓶中 氮气的质量m , = 4 5 1 3 . 9 1 7 9 m= m, +m= = 4 5 6 0 . 9 1 7 8 由于M-= 2 8 . 0 1 0 ( 8 / m o l ) MN : 二2 8 . 0 1 3 4 ( g / mo l ) 则可计算以下各量:n , 二 1 . 6 7 7 9 7 ; n , = 1 6 1 . 1 3 4 2 ; n = n , + n : 二 1 6 2 . 8 1 2 ; X, = 0 . 0 1 0 3 0 6 ( 一氧化碳的摩尔浓度);X: 二 0 . 9 8 9 6 9 4( 氮气的摩尔浓度)。同时,可按 ( 5 )式计算x, 的相对不确定度。4X)+( 1一X. ) X.由于 m, = 0 . 0 6 4 8 ; 4 -Z尸 m , ( 1 一 X m l=0 . 1 9 6 8 , 所以 4 X .,0 . 0 6 4. .吸 I 一+ 式、4 1 . 0 0 0, 0 . 1 9 64 5 1 3 . 9 1 7八X X 由此得X, 的不确定度 么X即XZ 3 . 3 . 2 二次稀释1 . 4 0 x 1 0 一 31 成1 . 4 0 x 1 0 一 ,二1 . 0 3 1 x 1 0 一 z 士1 . 4 0 x 1 0 - 取部分混合气a ,用氮气稀释制备混合气b , 称空瓶时,硅码的标称值P , = 5 7 6 6 . 3 4 0 9 ; 称充有混合 气a 的气瓶时,祛码的标称值P , 二 5 7 2 0 . 3 4 5 8 ; 称充 有 混合 气a 和 氮气时,硅 码的标称 值P , 二 1 1 8 5 . 9 2 9 8。 由上述数据可得: 充 人 气 瓶中 混合 气a 的质量N 一 4 6 . 0 0 2 g * ,二 次稀 释时充人 气瓶中 氮气的质量N o ; = 4 5 3 5 . 2 2 7 8 * ;ms : 二N ;+Ne ,二4 5 8 1 . 2 2 9 8 .。 按3 . 2 . 1 中,m . 和用 计算式修正后的数值。GB5 27 4一 85混合 气b 中一氧化碳的摩尔浓度为: 召,XZ 二=m n ; N月,一. 丹十 丹泣d ,P -M eN , +Na ,4 6 . 的24 5 6 0 . 9 1 7x 1 . 6 7 7 9 74 6. 0 0 2 4 5- 60. 9 17 x 0 . 0 1 6 9 2 41 6 2 . 8 1 2+4 5 3 5 . 2 2 72 8 . 0 1 3 4 1 . 6 4 2 1 +1 6 1 . 8 9 5=1 . 0 3 4 9 x 1 0 一 称量误差 由一于A N ,所以A N ,计算:= A m, 二0 . 0 6 4 8 , A N e , 二 m, 二0 . 1 9 6 8 ,0 . 0 6 4u ,A洲 e l4 6. 0 0 2 0. 1 9 61 . 3 9 x 1 0 一 , :Na , 二N= 4 5 3 5 . 2 2 7=0 . 0 1 6 9 2 41 6 1 . 8 9 51 6 3 . 5 3 74 . 3 2 x 1 0 一 , Na ,已知:NZ用,4 7 . 0 0 0m 4 5 6 0 . 9 1 7爪24 5 1 3 . 9 1 7m 4 5 6 0 . 9 1 70 . 0 1 0 3 0 50. 9 8 96 9 5洲生1 6 2 . 8 1 24 6. 0 0 2.一二一x 阴1 6 3 . 5 3 74 5 6 0 . 9 1 71 . 0 0 4 x 1 0 - 二 一 1 6 1 . 8 9 5二 0 . 9 8 9 。 。 1 6 3. 5 3 7X , 一 令 = 1 . 0 3 0 6 x , 。 一1 . 0 3 0 5 x 1 。 一 x 1。 一X 2 一 令 = 0 . 9 8 9 6 9 4 一 0 .9 8 9 6 9 5 二 一x : 。 一代人 ( 7 )式计算X2 . 。 的相对不确定度:八 Xx . , X .1 . 3 9 x1 0 x( 1一1 . 0 0 4 x 1 0 - )+4 . 3 2 x+1 . 3 6 x+3 . 3 4 x1 0 一 , x 0 . 9 8 9 9 61 0 一 , x( 1一 1 . 0 3 0 5 x 1 0 - 一1 x 1 0 一 1 0 一 , x ( 0 . 9 8 9 6 9 5 一1 x1 0 一x 1 . 0 0 4x 1 . 0 0 4 x 1 0 一 , )决1 0 - = )A XZ2 . 8 0 x 1 0 - 由此得X2 . , 的不确定度A X2 . , 3 x 1 0 一 ,即X 2 . 1 =1 . 0 3 5 x 1 0 - 士3 x1 0 一 ,GB 5 27 4一 8 53 . a . 3 三次稀释 取部分混合气b ,再用氮气稀释制备混合气c o 称空瓶时,祛码的标称值P 、 二 7 1 3 3 . 5 5 4 9; 称充有混合气b 的气瓶时,祛码的标称值P z = 6 7 0 8 . 1 9 2 8 ; 称充有混合气b 和氮气的气瓶时,硅码的标称值P , 二 2 5 9 4 . 2 6 9 9; 由上述数据可得: 充人气瓶中混合气b 的质量N z 二 4 2 5 . 4 7 9 g * ; 三次稀释时充人气瓶中氮气的质量N a z 二 4 1 1 4 . 5 7 3 8 * 0 由 ( 7 )式计算混合气c 中一氧化碳的摩尔浓度X,二 9 . 6 9 8 5 x 1 0 - 0 ;由( 8 ) 式 计 算 X , i 的 相 对 不 确 定 度 竺华 二 3 x 1 。 一 , , 以 及 。7 。 二 2 . 9 0 x 1 0 一 , 。 人妇3 . 4 关于浓度值及其误差计算公式的讨论3 . 4 . 1 假设低浓度的混合气,由用一种稀释气d( 与前几次稀释时所用的稀释气相同) 经过几次稀释而制得的。设X; 是低浓度的,那么Xi a 和Xa 接近于1 。稀释量大的特点是:从 Jd 1 ,一 N 二 一 1 ,一 N z 一 1 。 召e,尸a, 参 看从 3 . 2 . 1 到 3 . 2 . 3 所 给出 的误 差计算式,由 这些计 算式 所得到的相对误 差稍有增大, 应用到称量和摩 尔质量的各个误差的校准项是 1 一 : 型, 随着稀释次数的增加。 值在逐渐减小,因此1一 。 逐渐接近于1 ,误差计算式很接近于下式:AX.(l0) X ii 、 ! E1 、A m t + 2 A m i+叉P ),.1 牛i ,加 ,k 百 0A p t* 艺 A p a k2 :1、 2A M jM .十叉A M iM j 8 . 4 . 2 当制备的混合气浓度很低时,合气中i 组分的真正浓度X, 是: X i二必须把稀释气中i 组分的残留含量X, i 考虑在内。事实上 ,混X n iX m+ ( 1一X. i ) X, i+X, i ., . ( 1 1 )式 中 :X 是。 次 稀 释后 计算 的i 组 分 浓度 ; 如 果 稀释 气很 纯 , 则X , i X 可以 忽 略不 计。组分浓度值的相对不确定度变为:一A x ;x . Ax , ;一 , c , ix ,ix iAx 川+ 一 一X . , 引 用 3 . 3 中 实例。因为 稀释气 ( N z )中 残留一氧化 碳的摩 尔浓度X, ; 二 0 . 0 5 x 1 0 - 1 0 . 0 5 x 1 0 - ,所以混合气中一氧化碳的真正浓度为:Xi =9 . 7 0 x 1 0 一 +0 . 0 5 x 1 0 - ,=9 . 7 5 x 1 0 一 AX E 0 . 0 5 x 1 0 牛 、 ,李0 5 x 1 0 牛十 兰9 0 x 1 0 兰一 x , 9 . 7 0 x 1 0 u一u5 x lu - a一lb xI U 0 a_70 X I o一.Q 7F x I n一8 . 2 0 x 1 0 - 稀释气 ( N, )中一氧化碳测量的不确定度是误 差的主要来 源。 注 : 在 大 气 中 , 用 参 比 瓶 作 比 较 的 称 最 法 制 备 的 混 合 朴其 浓 、度 值 的 相 对 不 确 定 度 小 于 阮显 然 , 采 用 这 种 方法制备校准用混合气,其相对不确定度的极限实际上是由所用气体的纯度、 气瓶制造和预处理以及操作技巧所决定的中 按 3 . 2 . 1 中,m ,和m 计算式修止 后的数值。G B 5 2 7 4一 85 附录A气瓶称量、处理和充装的注意事项 ( 叁考件) 本附录等效采用I S O 6 1 4 2 -1 9 8 1 / A d d .1 一1 9 8 3 气体分析一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一称量法附录 1 。 为了 达到国家标准 (戈 体分析一校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一称量法中所阐述的方法的准确度,即每一 组分的相对不确定度小于1 %,在气瓶称量、处理和充装时应遵守下 列注意事项。A. 1 天平的准确度A. 1 . 1 天平的精度应符合于 所要求的最终准确度。假定所用的天平是定载型的,其称量与感量之比在1 0 一1 0 之间。天平性能的典型举例如 卜 表。 天平性能的典型举例称1 a.感量比值2 4 0 g0 . l mg2 . 4 x 1 0 01 k g0 . 2 mg5x1 0 8 k g3 mg2 . 7 x 1 0 1l 6 kg0 . 1 81.6 x 1 02 0 k g1 0 mg2 x 1 00l 0 0 k gl o m g1 x1 0 可以使用能称量各种尺寸气瓶的大型天平,但其称量与感量之比应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A . 1 . 2 叮以 采用制造厂商提供的方法来校验天平。对使用固定硅码并依据其光学标度盘来确定最小称量读数的天平,也可采用下列方法校验之。 A. 1 . 2 . 1 天平调零。 将 一 只与 天平和环境同 温的空气瓶置于天平上称量,记录其质量值, 然后取下气瓶。用同一气 瓶重复这一操作3 至4 次。 布 相 当 于 用 此 法 制 备 一 瓶 混 合 气 体 所 需 的 整 个 时 间 间 隔 内 , 记 录 下 的 质 量 的 变 化 应 小 于 天 平 的 感量。 A. 1 . 2 . 2 将空气瓶置于天平匕用调零或去皮重的办法使天平的光学标度 盘复零。 从 天平上取下最小的固定珐码,重新称量。 如 果 在天平感量 范围内,其光 学标度 盘的读 数不在最大 值,则应调整 天平灵 敏度。 重 复这一 操作,直至灵敏度达到满意为止。 A . 1 . 2 . 3 天 平调零。 将空 瓶置f 天平上称量 ,并记 录其质量 值。 添加E z 级珐 码 见国际法制 计量组织O I M L 推荐书N O 2 0 ( 1 9 7 3 ), 添加的硅 码质量 约等 于向 气 瓶内 添加组分时所增加的 质量。 记录增加的质量值。 所记录的增量 值与E : 级珐 码值之差应在天平感量范围内。 取下额外的祛码,并记录气瓶质量值。 所得结果与A. 1 . 2 . 1 中所记录的质量值之差应在天平的感量范围内。GB 5 2 7 4一 5A. 2 气瓶的常规处理 A. 2 . 1 总则 除加人 气体所增加的质量外,已经测定的气瓶质量的任何变化都将严重影响称量结果。对可能造成这种误差的因素表述如下。 A. Y . 2 大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 由于大气压的改变而引起的浮力变化应予消除,这可利用在真空条件下称量、用参比气瓶称量作补偿或由计算 ( 见本标准第2 . 2 . 2 款)来修正。如果让试验气瓶在充气后达到热平衡,则由空气湿度所造成的吸附水分量应达到一恒定值,或者变化与参比气瓶的变化相同。对于1 k g 以下的小气瓶, 充气后一小时就足以达到热平衡。对于大气瓶,则需经过质量 恒定试验来确定其热平衡。 A. Y . 8 气瓶泄漏 在对一 空气瓶确定其称量情度之后,将所用每一只气瓶 ( 参比气瓶除外,如有需要也可进行)充气至最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江苏省苏州市葛江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华山医院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 安徽省当涂县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联达教育培训
- 涉企收费迎检汇报
-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实验学校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学院就业工作总结报告
- 组织部工作总结
- 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中学2026届化学九上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中学山市黄圃镇马新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100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全国农业(水产)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水生物病害防治员)选拔赛试题库(含答案)
- 疥疮防与治课件
- 饮食营养与健康课件
- 地下车库系统环氧地坪施工组织设计
- 2022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及参考答案
- 医共体成员单位人力资源工作制度
- YY∕T 0953-2020 医用羧甲基壳聚糖(高清正版)
- 生物医学工程导论课件
- 宠物市场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