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4803-1994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相比于其前一版《GB 4803-1984》,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更新:

  1. 适用范围调整:1994版标准可能对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中使用的聚氯乙烯(PVC)树脂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更加明确或扩展的定义,以适应当时市场上新材料和新应用的需求。

  2. 安全指标增强:新标准可能提高了对PVC树脂中残留单体、重金属、增塑剂以及其他可能对人体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确保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与国际标准接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

  3. 检测方法优化:为了更准确、高效地测定PVC树脂中的各项卫生指标,1994版标准可能引入了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替代或补充了原有的一些过时或不精确的检测手段。

  4. 环保要求提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新版标准可能加入了对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控制要求,鼓励使用更为环保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 标签标识规定:为增强产品信息透明度,1994版标准或许增添了关于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上应明确标注材质成分、符合的安全标准等信息的规定,便于消费者识别和监督。

  6. 执行与监管强化:更新的标准可能加强了对生产企业的执行力度和市场监管要求,明确了违反标准的法律责任,以确保所有在市场上流通的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均符合最新的卫生安全标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4-01-24 颁布
  • 1994-08-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4803—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pdf_第1页
GB4803—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pdf_第2页
GB4803—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4803—9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卫生标准.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 GB 480394GB 480394 卫 生 标 准 卫 生 标 准 代替代替 GB 480384 Hygienic standard for polyvinyl chloride resin used as food container and packaging material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的卫生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乙炔法或乙烯法生产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也适用于制作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包装材料及食品工业用设备、器具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乙炔法或乙烯法生产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也适用于制作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包装材料及食品工业用设备、器具等。 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GB 4615 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聚氯乙烯树脂中残留氯乙烯单体含量测定方法 GB/T 14943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成型品中残留 1,1-二氯乙烷的测定方法二氯乙烷的测定方法 3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3.1 感官指标 感官指标 白色粉末,不得有异物、异臭。 白色粉末,不得有异物、异臭。 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理化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项 目项 目 指指 标 标 乙炔法乙炔法 乙烯法乙烯法 氯乙烯,氯乙烯, mg/kg 5 5 1,2-二氯乙烷,二氯乙烷,mg/Kg 2 1,1-二氯乙烷二氯乙烷, mg/kg 150 4 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4.1 氯乙烯单体的检验方法氯乙烯单体的检验方法,按按 GB/T 14943 或或 GB 4615 执行执行,但以但以 GB/T14943 作仲裁法。作仲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4-01-24 批准 1994-08-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94-01-24 批准 1994-08-01 实施 GB 480394GB 480394 4.2 1,1-二氯乙烷及二氯乙烷及 1,2-二氯乙烷的检验方法按二氯乙烷的检验方法按 GB/T 14943 执行。执行。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附加说明: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杭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本标准由杭州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振华、陈莜君、山恩琪、顾振华、李秀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振华、陈莜君、山恩琪、顾振华、李秀珍。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免费标准下载网( w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