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xx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xx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xx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xx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XX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莲山课 件 k XX 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汉书 艺文志: “ 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 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出现的 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隶书便于书写 隶书是由甲骨文直接演化发展而来 A B c D 解析:由所学知识就可排除 ,题中引文 “ 起于官狱多事 ” 体现了 , “ 苟趋省易 ” 体现了 。 答案: A 2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 2 / 10 战国时期的音乐发展水平 战国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 战国时期的冶铸技术 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 A B c D 解析:编钟是乐器,能体现音乐的发展水平;编钟是青铜乐器,也体现了冶铸技术的发展;错金云纹也显示了战国时期的雕刻艺术,故 正确,而 在图片中没有体现,可 排除。 答案: B 3在先秦时期,中国的音乐艺术已较为发达,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有 ( )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可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 出现了柔美的南国 “ 清商乐 ” 湖北随县出土青铜编钟,钟上铭文记载着上古乐理 产生十面埋伏等一大批名曲 A B c D 解析: “ 清商乐 ” 出现于东晋, 中十面埋伏产生于明清时期,不符合题干的时间要求。 答案: c 4许多的考古出土文物,如唐墓壁画、陕西彬县五代墓的砖雕,青海大通出土的彩陶盆上都有舞蹈图,下列与舞蹈有关的表述 中不正确的是 ( ) A夏商时代已经产生宫廷舞蹈 3 / 10 B汉代设乐府,并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 c南北朝时,设立了官办的乐舞机构,培训了大批专业艺人,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 D隋唐时期的民间舞蹈的总体特征是各民族舞蹈艺术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 解析: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应是隋唐时期,而不是南北朝时期。 答案: c 5宋代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等说唱形式发达,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的原因主要是 ( ) A都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B国家的分裂 c战争的频繁 D文人的刻苦用功 解析:随着都市商品经 济的繁荣,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说唱类音乐鼓子词、诸宫调,以及杂剧和南戏的表演形式相继出现。 答案: A 6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堪称 “ 国之瑰宝 ” ,教育部决定 XX 年 3 月到 XX 年 7 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等 10 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其行当有生、旦、净、丑 B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取昆曲等剧种的优点和特4 / 10 点演变而形成 c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D我国艺术博大精深,京剧体现不了中国戏剧的精华 解析:京剧 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取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演变而成的。 A、 B、 c 三项均表述正确, D 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7由内地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影片中的主人公梅兰芳是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所代表的剧种是 ( ) A京剧 B南戏 c昆曲 D元曲 解析: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答案: A 8据史载,元代前期, “ 九儒十丐 ” ,文人纷纷将才情宣泄在戏剧创作中,促进了元杂剧的昌盛;元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剧投入减少, 加之表演模式呆板僵化,元杂剧由巅峰状态衰落下来。由此我们获得的启示是 ( ) 戏曲是随着封建王朝的兴衰而兴衰的 戏曲的兴衰与政府的政策直接相关 新戏曲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旧戏曲的衰落 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是戏曲兴盛的根本 5 / 10 A B c D 解析: 只是简单地把戏曲与王朝的兴衰相联系,把文化完全政权化了; 阐释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兴衰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 表述不对; 是从几百年来戏曲兴衰的过程中得出的正确认识,这符合戏曲由兴而衰的内在实际。 答案: c 9诗经中的七月 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 “ 无衣无褐 ” ;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解析:诗歌中描写农民生活以及男女青年的爱情,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 答案: c 10贵州黄平卷烟厂曾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李白的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6 / 10 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 c杜甫赞诗仙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 “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 D郭沫若赞诗仙 “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解析: “ 诗仙 ” 特指李白, D 项中根据 “ 诗中圣哲 ”“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可判断郭沫若赞颂的是杜甫而不是李白。 答案: D 11王国维说: “ 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 ”下列能体现 “ 自然 ” 之意的有 ( ) 直抒胸臆 对仗押韵 格律工整 雅俗共赏 A B c D 解析:元曲 语言幽默通俗、明快泼辣,形式活泼,实际上就是直抒胸臆、雅俗共赏的自然之意。 属于诗歌的特点。 答案: B 窦娥冤 12右图是元杂剧窦娥冤的一个场景。窦娥冤写一个孤苦无依的妇女窦娥,遭受张驴儿父子无辜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的故事。窦娥冤主要反映了 ( ) A张驴儿的残暴 7 / 10 B窦娥的软弱 c封建社会的法律不健全 D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解析:据故事信息 “ 无辜陷害 ” 、 “ 被受贿的贪官处死 ” 等可以推断出窦娥的冤屈是由封建制度腐朽的必然结果。 答案: D 13明 清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 B歌颂人民的抗争精神 c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D封建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 解析:可用排除法。 A 项是对儒林外史的评价。 c 项是红楼梦内容的反映。作为元末明初的作者不可能看到专制统治衰败的必然性,所以只能选 B。 答案: B 14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 )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解析: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对文学形式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自然经济的解体始于鸦片战争后;儒家思想自汉武帝采8 / 10 纳董仲舒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建议后,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体现在考试内容的限定上。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5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书法属于什么字体?当时,我国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什么? (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红楼梦属于哪一文学体裁?这一作品问世的社会背景有哪些?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图片的有效信息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 (1)问根据书法的特征不难判断是楷书。第 (2)问回答社会背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几方面入手多角度分析。 答案: (1)字体:楷书。主流趋势:更加强调个性化的创造。 (2)体裁:小说。社会背景:商品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的壮大;通俗文学蓬勃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 (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9 / 10 材料二 材料三 马致远的元曲天净沙 秋思写道:“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 涯。 ”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中的什么现象?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两幅画分别属于什么画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 解析:本题以文字与图片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第 (1)问结合材料一中 “ 陶文 ”“ 甲骨文 ” 等信息分析。第 (2)问注意王维是唐代诗人。其作品以诗入画,是文人画的鼻祖,其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从江阁远眺图中判断该画是山水画。第 (3)问根据元曲出现的社会背景分析。 答案: (1)现象 :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 意义:促进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2)图一:文人画。特点: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