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3465.1-2002 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总则》相比于其前版《GB 13465.1-1992》,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性质的改变:从标准编号的变化可以看出,新标准由原来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转变为推荐性国家标准(GB/T),意味着执行该标准不再是强制要求,而是推荐使用。

  2. 技术内容的更新:新标准根据不透性石墨材料的技术进步和应用需求,对试验条件、试样制备方法、测试仪器精度要求等方面进行了修订,以更准确地反映当前材料的力学性能特点。

  3. 试验方法的完善:对试验方法的描述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增加了新的测试项目或改进了原有项目的测试细节,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例如,可能对拉伸试验、压缩试验、弯曲试验等具体操作步骤给出了更明确的指导。

  4. 术语和定义的规范:随着行业的发展,新标准对相关专业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和补充,确保了术语使用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5. 计量单位的标准化:按照国际标准惯例,新标准可能对计量单位进行了规范化处理,确保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

  6. 参考标准的更新:引用了最新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和研究成果,使得试验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与国际接轨。

  7. 适用范围的明确:新标准可能对不透性石墨材料的种类或应用领域做了更明确的界定,使标准的应用范围更加清晰。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3465.1-2014
  • 2002-09-24 颁布
  • 2003-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3465.1-2002-T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pdf_第1页
GB13465.1-2002-T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pdf_第2页
GB13465.1-2002-T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3465.1-2002-T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 c s 7 1 . 1 2 0G 9 4臀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3 4 6 5 . 1 -1 3 4 6 5 . 4 -2 0 0 2 代替 GB/ T 1 3 4 6 5 . 11 3 4 6 5 . 4 - 1 9 9 2不透性石墨材料试验方法T e s t m e t h o d o f m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o f i mp e r me a b l e g r a p h i t e ma t e r i a l s2 0 0 2 一 0 9 一 2 4发 布2 0 0 3 一 0 4 一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匡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肩GB/ T 1 3 4 6 5 . 1 一1 3 4 6 5 . 4 -2 0 0 2目录G B / T 1 3 4 6 5 . 1 -2 0 0 2 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G B / T 1 3 4 6 5 . 2 -2 0 0 2 不透性石墨材料抗弯强度试验方法 。 7G B / T 1 3 4 6 5 . 3 -2 0 0 2 不透性石墨材料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 。 1 3GB/ T 1 3 4 6 5 . 4 -2 0 0 2 不 透性石墨材料 冲击试验 方法 。 。 。 1 7I CS 7 1 . 1 2 0G 9 4缚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 T 1 3 4 6 5 . 1 -2 0 0 2 代替 G B / T 1 3 4 6 5 . 1 -1 9 9 2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 试验方法总则 T e s t me t h o d o f m e c h a n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o f i m p e r m e a b l e g r a p h i t e ma t e r i a l s -G e n e r a l2 0 0 2 一 0 9 一 2 4 发布2 0 0 3 一 0 4一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发 布GB/ T 1 3 4 6 5 . 1 -2 0 0 2月组吕 G B / T 1 3 4 6 5标准分为三个部分, 本部分是 G B / T 1 3 4 6 5的第 1 部分, 本部分是 G B / T 1 3 4 6 5 . 1 -1 9 9 2的修订版, 在技术内容上参照德国工业标准 D I N 5 1 9 4 0 : 1 9 9 2 炭素材料的试验取样和试样准备固体材料、 固定粘接剂和浸溃剂 和 D I N 5 1 9 0 2 : 1 9 9 7 炭素材料的试验三点法测定抗弯强度 、D I N 5 1 9 1 0 : 1 9 9 7 炭素材料的试验耐压强度的测定 中有关内容。 本标准与GB / T 1 3 4 6 5 . 1 -1 9 9 2 相比较, 主要增加了试样制备的要求。 本标准自 实施之日 起, 同 时代替G B / T 1 3 4 6 5 . 1 -1 9 9 2 . 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天华化工机械及 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吉林市四通石墨设备厂、 上海碳素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俊科、 李洪发、 杜明彦、 忻晨光。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 9 9 2 年6 月。 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化工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G B / T 1 3 4 6 5 . 1 -2 0 0 2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总则范围1 . 1 本标准规定了不透性石墨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的取样、 试样加工方法, 以及对仪器设备、 数据处理、试验报告等的基本要求。1 . 2 本标准适用于不透性石墨材料( 块材、 管材、 浇注件) 的杭压、 抗拉、 抗弯、 抗冲击、 水压爆破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测定, 也适用于石墨粘结剂材料的抗压、 抗拉、 抗弯、 抗剪切强度等力学性能的测定。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2 6 1 1 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术语 不透性石 墨指用人造石墨和合成树脂等材料, 按一定生产工艺制成的介质难以渗透的石墨材料。按照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浸渍类不透性石墨、 压型类不透性石墨、 浇注类不透性石墨。有效试验数据指试 验时在试样规 定部 位破坏所得到 的试 验数据 , 简称有 效数据。试样制备4 . 1取样4 . , . 1块材4 . 1 - 1 . 1 以相同原料、 配方及生产工艺生产的同一规格不多于 3 0 t 的石墨块作为一批, 随机抽样, 抽样数量不少于3块。4 . 1 . 1 . 2 外购材料以同一时间、 从同一生产厂家购进的同一规格材料为一批, 随机抽样, 抽样数量不少于 3块 。4 . 1 . 1 . 3 最小截面不大于 2 0 0 mm X 2 0 0 m m 的材料, 在端部截去 5 0 mm, 其余部分均可加工试样。4 . , . 1 . 4 最小截面大于2 0 0 mm X 2 0 0 mm的材料, 在各表层刨去 5 0 mm, 其余部分均可加工试样。4 . 1 . 1 . 5 直径不大于 3 5 0 mm的材料, 在端部截去 5 0 mm, 然后在中心直径为 1 0 0 m m 的圆柱体内取材加工试样。4 . 11 . 6 直径大于3 5 0 mm的材料, 在端部截去5 0 m m, 然后在中心直径为2 0 0 mm的圆柱体内取材加工试样 。4 门. 2管材4 . 1 . 2 门以同批原料、 相同生产工艺生产的同一规格不透性石墨管为一批, 随机抽样3 根一5根。4 . 1 . 2 . 2 外购不透性石墨管以同一时间、 从 同一生产厂家购进的同一规格材料为一批, 随机抽样3根一5根 。G B / T 1 3 4 6 5 . 1 -2 0 0 24 . 1 - 2 . 3 将管的两端截去 5 0 m m, 剩余部分用于加工试样。4 . 1 . 3 浇注件 按配方抽取所需原料, 按生产工艺配制并浇注成石墨试样。4 . 1 . 4粘结荆4 . 1 . 4 门按配方抽取所需原料, 按生产工艺配制并浇注成石墨粘结剂浇注试样。4 . 1 . 4 . 2 按配方抽取所需原料, 按生产工艺配制并将石墨件粘结成石墨粘结件试样。4 . 2 试样加工4 . 2 . 1 每组试样须分别从所抽石墨材料中制取。4 . 2 . 2 浇注试样应进行热固化处理, 热处理温度按产品要求确定。4 . 2 . 3 试样加工时, 除有特殊要求外, 应使抗拉、 抗压试样试验时的受力方向与材料的成型压力方向平行; 使抗弯、 抗冲击试样试验时的受力方向与材料的成型压力方向垂直。4 . 2 . 4 先对所取石墨材料进行粗加工, 然后按生产工艺进行浸渍, 加工成试样。4 . 2 . 5 试样加工( 或浇注) 尺寸按有关方法标准确定。4 . 2 . 6 加工后试样表面粗糙度须达 K a _3 . 2 p m,4 . 2 . 7 粘结剂试样成型后不需再加工。4 . 2 . 8 试样表面应无气泡、 裂纹、 砂眼、 树脂瘤等明显缺陷。42 . 9 对于抗弯试样, 表面不得有分离层。5 设备和仪器5 . 1 材料试验机应符合 G B / T 2 6 1 1 , 测量精度不低于 1 级。5 . 2 材料试验机的量程应使试验结果在其全量程的 1 0 0 a -9 0 %之间。5 . 3 试验所用的压力表精度等级不低于 。 . 4 级。5 . 4 游标卡尺: 量程 。 一1 5 0 mm, 分度值 0 . 0 2 m m,6 试 验6 . 1 将试样用广告颜料或油漆作标记编号6 . 2 试样尺寸测量精确到 。 . 0 2 mm.6 . 3 如无特殊要求, 试验应在室温下进行。6 . 4 每组试样数量应为 7 个, 以保障有 5 个有效数据。试验结果1 用式( 1 ) 计算有效数据的算术平均值 X, 修约到三位有效数字。 X一艺X ; / n 式中 : X; 某一试样的试验值; n 有效数据数量。2 用式( 2 ) 计算有效数据的标准差 S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S 一 艺( X一X ) / ( n 一1 ) v : 式中符号含义同式( 1 ) 03 用式( 3 ) 计算有效数据的变异系数C,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C( %)= S / 叉) X 1 0 0. . 。 . . . . 。 。 (1).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