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临床接触实践(预见习)心得总结.doc_第1页
早期临床接触实践(预见习)心得总结.doc_第2页
早期临床接触实践(预见习)心得总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早期临床接触实践(预见习)心得总结 寒冬腊月,大风凛冽。南方这边虽然温度没有那么低,但是湿冷还是蛮折磨人的。室外依旧还是很冷,但是每天一大早随父亲一起来到医院,医院的氛围一下子让我不会感到那么冷了。由于最近天气骤冷,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科室,加床是正常现象,门诊病人增多也是在意料之内的。随父亲换上白大褂,带着笔和小本子,于是便出发了。 首先是交班,交班前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必需到齐,领换口罩并签名,各站两边,由值班医护人员主持。交班内容包括病人人数、病情变化、出住院(科室)情况、病人常识、体征、相关检查结果、治疗与护理措施和效果等。虽因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受限,对他们讲的专业内容完全没听懂,但却能听出他们对病人所做的付出与言语里所透露出的那份尽职尽责。 交完班该查房了,由各组主管医生带领一位护士和一位实习(轮转)医生一起完成这个工作。我便随去,每走到一个病人面前,病人家属总向我们投来期待的目光。我们都能理解他们心切,而这也让我们觉得一定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不辜负他们的心切与期待。主管医师仔细检查和询问病人的病情,包括临床表现、症状变化情况、临床用药效果等以清晰日后治疗及用药方向。一组十多个病人,整个查房的流程大概需要四十分钟,连续一周下来,八点上班,交完班查完房就已经九点多了。 查完房后是开医嘱。娴熟的操作技术让这件工作变得没那么麻烦了,只见医生仔细地标明医嘱类型及所用药的用(剂)量用法与使用周期(如bid、qd),如静脉滴注(i.v.gtt)、静脉推注(i.v)等。每完成一份都得仔细检查再检查确保正确无误,为的就是让病人得到万无一失的治疗,为的就是让病人更好更快的治愈。这是作为医务工作者最大的责任和义务。 开完医嘱已经差不多十点了,从八点到现在我们没喝过一口水。回值班房稍作休息后,得去看病人了。年前联系的病人比较多,每天下来都得有十几二十个病人。每个病人大概需要五七分钟时间,十几二十个病人算下来就得两个多小时,所以通常情况下得忙到十二点多才能下班。有些熟悉的病人,稍微交代点日常注意事项,完善病历,再开多一段时间的用药就可以了,所以会比较快,但一趟下来也是蛮拼的。 看完所有的病人,早上的工作也告一段落。接下来下午是专家门诊。我便随医生来到门诊部。每次门诊遇到的病人都各式各样。有一次一个病人,年迈行动不便还单独前来就诊,当医生询问病情的时候,他一直说自己除了头晕和偏头痛别无大碍,还称之前在别的医院看也没什么问题,但是当医生反复询问病情变化情况后却发现出现了新现象:偶尔失忆,刚做完事情或说什么话却突然间出现短暂性失忆,对自己刚才干过什么浑然不知,这种现象持续时间不长,数十秒到数分钟不等。这种暂时性失忆的新现象让医生进一步了解病人的情况,并确定其病症为“短暂性脑缺血”。据医生介绍,这种病突发率比较高,危险性比较大,建议患者尽早住院。但是由于家里没人,经济负担可能也比较大,一直不见他来住院。医者父母心,从那次起我好像明白了病人的痛苦担忧纠结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也从那一次明白了医生如果要明确病症,必需详细准确了解发病状况、临床表现这些病史之类的,还有针对近期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进一步确诊,整个过程必需谨慎周到,不得有丝毫马虎。 为期一周的早期临床接触实践,虽短但意义深远,收获颇丰。看到了病人脸上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痛苦与无奈,还有对病愈的渴望与期待,心理环境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