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9331-2003 原产地域产品 互助青稞酒》是中国的一项国家标准,发布于2003年,旨在规范互助青稞酒这一具有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质量和特性,保护消费者权益并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此标准详细规定了互助青稞酒的原产地域范围、原料要求、生产工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以及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具体要点包括:
-
原产地域界定:明确互助青稞酒的生产地域范围,通常限定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特定区域,这是基于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传统酿造技艺对产品特性的决定性影响。
-
原料要求:规定用于生产互助青稞酒的主要原料——青稞,应符合特定的质量标准,确保原料的纯正与优质,同时对辅料如水、酒曲等也提出相应要求。
-
生产工艺:详细描述了互助青稞酒从选料、制曲、发酵、蒸馏到陈酿的全过程技术要求,强调保持传统酿造工艺,以确保产品特色和品质的一致性。
-
感官指标:设定酒体的颜色、香气、滋味及风格等感官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反映了互助青稞酒的独特风味特征。
-
理化指标:包括酒精度、总酸、总酯、固形物含量等,用以科学量化酒的物理化学属性,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
-
卫生指标:对成品中的重金属、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设定限值,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
-
检验规则:明确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程序、抽样方法及判定规则,确保每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要求。
-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规定了互助青稞酒的外包装上应标注的原产地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对包装材料、运输条件和贮存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维护产品质量和延长保质期限。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3-10-09 颁布
- 2003-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GB 1 9 3 3 1 - 2 0 0 3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依据 原产地域产 品保护规定 、 G B 1 7 9 2 4 -1 9 9 9 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 和参照G B / T 1 0 7 8 1 . 2 -1 9 8 9 ( 清香型白 酒) , G B / T 1 1 8 5 9 . 2 -1 9 8 9 低度清 香型白 酒 制定, 并增加了微量成分的 比值 本标准的附录 A和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原产地域产品标准化工作组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青海青裸酒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鹏珍、 张世满、 党宁一G B 1 9 3 3 1 - 2 0 0 3原产地域产品互助青棵酒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互助青裸酒的原产地域范围、 术语和定义、 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 批准保护的互助青裸酒。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 T 1 9 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 q v I S O 7 8 0 ) GB 2 7 5 7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 G B / T 5 0 0 9 . 4 8 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 B 5 7 4 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 B 1 0 3 4 4 饮料酒标签标准 G B / T 1 0 3 4 5 . 1 白酒试验方法总则 G B / T 1 0 3 4 5 , 2 白酒感官评定方法 G B / T 1 0 3 4 5 . 3 白酒中酒精度的试验方法 G B / T 1 0 3 4 5 . 4 白酒中总酸的试验方法 G B / T 1 0 3 4 5 . 5 白酒中总醋的试验方法 G B / T 1 0 3 4 5 . 6 白酒中固形物的试验方法 G B / T 1 0 3 4 5 . 7 白酒中乙酸乙酷的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 G B / T 1 0 3 4 6 白酒检验规则 G B / T 1 0 4 6 0 豌豆 G B / T 1 1 7 6 0 米大麦 G B / T 1 5 1 0 9 白酒工业术语 国家技术监督局令( 1 9 9 5 ) 第 4 3 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3 原产地域范围 互助青裸酒的原产地域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范围,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 6 3 0 -3 7 0 9 、 东经 1 0 1 0 4 6 - V 1 0 2 0 4 5 之内的互助土族 自洽县现辖行政区域, 见附录A.4术语和定义 G B / T 1 5 1 0 9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 本标准。4 . 1 互助青裸酒H u z h u h i g h l a n d b a r l e y l i q u o r 以优质青棵、 豌豆和威远古井之水为原料, 并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特定地域范围内利用其 自 然微生物按互助青棵酒传统工艺生产的酒。GB 1 9 3 3 1 - 2 0 0 34 . 2 互助青裸酒大曲 H u z h u h i g h l a n d b a r le y l i q u o r b r i c k s h a p e d r a w s t a r t e r 以优质青棵、 豌豆为原料, 按互助青棵酒传统生产工艺制成两种大曲。在冬春季节制得中低温曲,名为“ 槐瓤曲” ; 在夏秋季节制得中高温曲, 名为“ 白霜满天星” 。 酒龄s t o r a g e t i m e o f l i q u o r 互助青棵酒的基酒、 调味酒在陶坛中贮存老熟的时间, 以年为单位。4 . 4 发 酵周 期f e r m e n t a t i o n c y c l e 粮酷 从出颤散冷、 拌糠 加曲、 人窖发酵、 出窖、 上瓶蒸馏至下一次出颤散冷的时间, 如此循环四 次。它是酿造互助青棵酒的重要生产工艺过程。5 要求5 . 1 原料5 . 1 . 1 水源 应符合 G B 5 7 4 9的规定。水源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辖区威远古井之水或等同水源。5 . 1 . 2 青棵 符合GB / T 1 1 7 6 。 的规定, 产于青藏高原的无污染地区。5 . 1 . 3豌豆 符合 G B / T 1 0 4 6 0的规定。5 . 1 . 4大曲 采用互助青棵酒大曲。5 . 2 酿造环境 互助青棵酒原产地域范围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春季干旱少雨, 气温上升缓慢, 夏季凉爽, 秋季雨量集中, 冬季寒冷少雪, 年平均气温 1 . 0 C -2 . 4 0 C, 平均日照 2 5 9 3 h , 年辐射量为 5 6 2 . 8 k J / c m -6 1 7 . 4 k l / c m0 , 无霜期 6 0 d - v 8 5 d , 年平均降水量 5 3 4 . 2 mm.5 . 3 生产工艺 互助青棵酒是在 4 0 0 年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生物工程相结合的产物。所采用的互助青棵酒大曲是贮存期三个月的“ 槐瓤曲” 和“ 白霜满天星曲” 按比例混合使用。酿造工艺为“ 清蒸清烧四次清” 工艺, 其大植、 二精发酵周期为 2 5 d , 三糟、 四植是 1 5 d , 从原粮投人到最后出糟合计 8 0 d , 整个发酵遵循“ 养大植、 保二精、 挤三精、 追四桂” 的原则。达到发酵周期的酒酪进行精心蒸馏、 量质摘酒, 按纯正、 醇甜、 爽净三个典型体分级贮存, 基酒酒龄不少于 1 . 5 年, 调味酒酒龄不少于 3 年。基酒、 调味酒经过处理、 分析、 尝评、 勾兑、 调味、 检测品评合格后包装出厂54 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见表1 , 表 1 感官要求项 目酒 精 度 5 0 % ( V /V ) 以 上一一 酒 精 度 0 % (V /V , 一 9 % (V / V )酒精度3 9 %( V / V) 以下色泽无色 或微黄) , 清亮透明, 无悬浮物, 无沉淀香气酒香纯正, 清雅恰悦口味绵甜柔和 醇厚半满, 回味怡畅绵甜柔和, 谐调爽净, 余味悠长绵甜柔和 诸味谐调, 余味爽长风 格具有青裸清香的独特风格GB 1 9 3 3 1 - 2 0 0 35 . 5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 2。表 2 理化指标项目指标要求酒精度/ %( V / V月5 0以 上4 0 - - 4 93 9以 下总酸( 以乙酸计) / ( H / L )0 . 5 00 . 4 00 . 3 0总醋( 以乙酸乙酷计) / ( B / L )2 . 001 . 6 01 . 2 0乙酸乙醋/ ( g / L )妻1 . 0 00. 8 00. 6 0固形物/ ( 8 / L )0. 4 0注: 酒精度允许公差士1 0/ a ( V / V ) .5 . 6 微量成分比值 微量成分比值见表 3 0表 3微量成分比值微 量 成 分比值乳酸乙酷/ 乙酸乙酷0 . 4 0- - 0 . 9 0丁酸乙醋/ 乙酸乙醋0 . 0 1 - - 0 . 0 55 . 7 卫生指标 按 G B 2 7 5 7 规定执行。6 试验 方法6 . 1 按 G B / T 1 0 3 4 5 . 1 - 1 0 3 4 5 . 7 , GB / T 5 0 0 9 . 4 8 的规定执行。6 . 2 乳酸乙酷、 丁酸乙醋按附录B规定执行。7 检验规则按G B / T 1 0 3 4 6 和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 执行。8 标志、 标签、 包装、 运输、 贮存8 . 1 标志、 标签 按 G B 1 0 3 4 4 的规定执行, 同时标注“ 原产地域产品标志” 。8 . 2 包装、 运输、 贮存 按 GB/ T 1 0 3 4 6和 GB/ T 1 9 1的规定执行 。GB 1 9 3 3 1 - 2 0 0 3 附录A ( 规范性 附录)互助青裸酒原产 地域范 围图1 0 r 4 8 4 5 1 0 2 0 ,0 3 4 5 1 0 2 01 8 4 5 1 0 2 0 3 3 4 5 3 7 0 气. 、.次3 7 00 0 0 0 3 6 00 0 0 0 3 6 5 0 0 0 3 6 .5 0 0 0 一 36 04 0 勺 0 3 6 04 0 0 0 气 3 6 0 图例画口县 驻 地三三 省 界巨 到 乡 驻 地区 三 州 界三 三 铁 路三困 县 界三 三 主 要 公 路 三 三 乡 界任 曰 次 要 公 路巨 三 河 流3 0 0 0 3 0 001 0 1 4 8 4 5 1 0 2 0 3 4 5 1 0 2 0 1 8 4 5 1 0 2 0 3 3 4 5 图 A.GB 1 9 3 3 1 - 2 0 0 3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丁酸乙酷、 乳酸乙醋的试验方法气相色谱法B . 1 原理 不同组分在气液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在载气带动下作相对运动, 经多次分配达到完全分离, 在氢火焰中电离进行检测, 内标法定量。B . 2 试剂和材料B . 2 . 1B . 2 . 2制) 。B . 2 . 3B . 2 . 4B . 2 . 5乙酸正丁醋: 色谱纯, 作内标用。2 % ( V/ V ) 溶液( 用 6 0 %乙醇配制)丁酸乙醋、 乳酸乙醋: 色谱纯, 作标样用。配成各 2 0 , ( V / V ) 的混合标准溶液( 用 6 0 %乙醇配载体: C h r o mo s o r b w( AW) 或白色担体 1 0 2 ( 酸洗, 硅烷化) 8 0 - - 1 0 0色谱柱。固定液: 2 0 %DN P ( 邻苯二甲酸二壬醋) +7 %吐温- 8 0 ,毛细管柱: 柱长不应少于3 0 m,B . 3 仪器B . 3 . 1 气相色谱仪: 配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B . 3 . 2 微量注射器: 1 0 I LB . 4 分析步骤B . 4 . 1 色谱柱与色谱条件 采用邻苯二甲酸二壬醋+吐温- 8 0棍合柱( 柱长不应少于 2 m) 或毛细管柱( 柱长不应少于 3 0 m) ,载气、 氢气、 空气的流速及柱温等条件随仪器而异, 应通过实验选择最佳操作条件, 以丁酸乙醋、 乳酸乙醋与内标峰和酒样中其他组分峰获得完全分离为准。B . 4 . 2 标样 s值的测定 吸取 2 %的丁酸乙醋、 乳酸乙酷混合标准溶液 。 . 2 mL于 1 0 mL容量瓶中, 准确加人 2 %的内标溶液 0 . 2 ml, 然后用 6 0 %乙醇稀释至刻度。上述溶液中丁酸乙醋、 乳酸乙醋及内标的浓度均为 。 . 0 4 %( V/ V ) 。待色谱仪基线稳定后, 用微量注射器进样, 进样量随仪器的灵敏度而定。记录丁酸乙醋、 乳酸乙酷峰的保留时间及其峰面积, 用其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分别计算出丁酸乙醋、 乳酸乙醋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 了值。B . 4 . 3 样品的测定 吸取酒样 1 0 m L放人容量瓶内, 加人2 %的内标液0 . 2 m L, 混匀后, 在与f值测定相同的条件下进样, 根据保留时间确定丁酸乙醋的位置, 并分别测定丁酸乙醋、 乳酸乙酷与内标峰的面积, 求出峰面积之比, 分别计算出酒样中丁酸乙醋和乳酸乙醋的含量BS 分析结果的表述B . 5 . 1 计算方法见式( B . 1 ) 、 式( B . 2 ) , A:di t= =X = i , a,X一 、 X 华X 3 5 2 . 8 八 改(B . 1 )(B . 2 )G B 1 9 3 3 1 - 2 0 0 3式中 :了丁酸乙醋或乳酸乙醋的相对质量校正因子;X酒样中丁酸乙酷或乳酸乙醋的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升( m g / L ) ;A, 标样 f值测定时内标的峰面积;A3 标样 f 值测定时丁酸乙酷或乳酸乙醋的峰面积;A3 酒样中丁酸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