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doc_第1页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doc_第2页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doc_第3页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 最美的馈赠 陈新迎 现在的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作为一名母亲,我也每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遇到困惑和难题,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首先,谈谈我的收获。 一、回归自然,以人为本 近年来我们都看到许多现代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家长在养育孩子时,越来越依赖技术和产品。作者举了几个非常接地气的例子,如:纸尿裤、奶粉、婴儿车胎教等等。在商家普天盖地的广告里,我们被引领消费,家长们为了孩子不惜一掷千金,其实在选择的时候反而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这些产品对孩子来说是不是最好的。 例如:现在市场上,奶粉的种类不计其数。有的妈妈担心身材或者嫌麻烦等问题,放弃母乳喂养,不惜重金选择所谓的最好的奶粉,但我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用奶粉喂养的孩子的免疫力远比不上母乳喂养的孩子。至今我很庆幸,在女儿小时候,我虽没有读过这本书,但顺从自己的本意,坚持母乳喂养,女儿在婴儿期很少生病,体质一直不错。 商家制造一个概念,就可以开拓一片市场。前不久,我亲耳听到一个补习培班的老师给家长们宣传:“分数就是孩子的一切!”然后历数分数在学生择校时的重要性。在场的家长虽没有百分之百的赞同,但我看到赞许这个观念的占据大多数。该培训班就是为了迅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为生存之本的,它只有大肆宣扬分数的重要性,培训班才会有更多的生源。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身心健康、心态阳光的孩子比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更让每一个家长期待。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决定孩子一生的绝对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因此,在众说纷纭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些商业产品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对孩子是否适宜?过于迷信技术力量,带有反自然倾向的行为,都不可取。作为父母,除了不断学习新知识,还必须捍卫自己的天性,努力返璞归真。 二、润物无声,不虚荣,不急功近利 在亲朋好友的聚会上,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谁家的儿子在班里考了第一名,谁家的孩子考上名校了,等等。考得好的孩子家长自然喜气洋洋,而考的不好的则面色尴尬,甚至回家后,那个考的不好的孩子免不了被一顿“训导”。某些时候,孩子的学业成为家长同学聚会的攀比工具。孩子考得好固然很好,但是,如果孩子具备了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即使没有名列前茅,没有考入名校,也绝不影响他以后成长为一个平凡而又幸福的人。这种比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的虚荣心。一个活在虚荣中的家长不可能教给孩子踏实,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 一个真正尊重孩子、给孩子以健康的爱的长辈,他哪里需要向孩子讲“尊敬长辈”的道理呢?给孩子做出表率,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作者在书中说道:”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对手,是“虚荣”和”恐惧”。在本已险象环生的人生中,虚荣是一种自残行为,哪里有虚荣,哪里就有伤害。放下虚荣,就能减少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克服恐惧,就会降低贪婪,享受生活之从容”。 还有人说:给孩子排名,是从小培养他的竞争力。在此,我赞同作者的观点:面对一个弱小而又有无限潜能的孩子,与其刻意培养其“竞争意识”,不如专心培养他的良好品格。每一种好品格都可以催化出面对世界、面对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好品格本身就是竞争力。 三、读书 说到这里,我首先要自我检讨。在智能手机时代来临之前,我一直都觉得读书是一件简单而又美好的事情。忙完一天的事务,开一盏台灯,在安谧而柔和的灯光下,与书相约,读大家之言,品百味人生,感觉充实而幸福。而现在,我的闲暇时间都被手机占据了,认真的读一本书竟越来越难了。手机里的信息虽多,但真正能给我精神给养的又有多少?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欲罢不能。随即而来的是孩子也成了手机控聊天、发图、刷朋友圈、抢红包忙的不亦乐乎。更无奈的是,我要求孩子放下手机时,孩子从容应对:你们大人都天天玩手机,为什么不让我玩?我顿时无言以对。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只有读书,才能让自我的生命走向开阔,才能引领孩子成长。所以,在要求孩子读书之前,我决定首先要自我改变,少玩手机,多阅读,多陪伴孩子阅读。 四、困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太多,难成方圆”? 书中有个案例(P103-110):孩子玩电脑入迷,都在午饭摆上桌时,家长催促也不愿下线。这时候,家长应怎么做?一位家长把饭端到电脑旁,孩子边玩边吃;另一位家长叫了孩子两次,孩子还不肯过来,家长直接把饭倒掉,不给他吃饭。不知道大家觉得哪种做法好?和作者不同,我会选择第二种(作者支持第一种)。作者说: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孩子才有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才有机会学习适应和调整,才能聚集起自我成长的力量。第二种做法则是因为受一句话误导太深: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太多的人错把”规矩”理解为琐碎的管制,把”方圆”理解为服从。美国式的你是你我是我的冷漠的家庭相处方式确实很独特,但许多美国老人有儿有女,却在孤独中死去,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结果。爸爸妈妈应该是最温暖、最可靠、最可以放松的那个人,而不应该是严厉的执法者和令人压抑的君主。得到爱越多的孩子,成长的越健康。 我认为,规则不是爱的对立面。即使是爱,也是要有尺度,也要有适宜的方式;不同环境中的孩子,应该有不同的规矩;同一个孩子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也应该遵循适度的规则吧。只有这样,他才会在成年后具备应有的道德面貌和行为能力。在“没有规矩”和“规矩太多”之间找到最适度的那个点,需要我今后继续学习和探索。 最后,借用作者的话作为结束语:父母和孩子,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种关系,我们愿意把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