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例.pdf_第1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例.pdf_第2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例.pdf_第3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例.pdf_第4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实例.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杭新景高速公路工程第 06 合同段 临时用电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杭新景高速公路工程第六标段项目部 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一日 2 目目 录录 一、编制说明一、编制说明4 4 4 4 1.1 编制目的4 1.2 编制依据4 1.3 执行规范5 1.4 编制原则5 1.5 编制范围5 二、工程简介二、工程简介5 5 5 5 2.1 工程概况5 2.2 技术标准6 2.3 地质水文6 三、供配电方式三、供配电方式7 7 7 7 3.1 供应施工现场拌和站 7 3.2 供应轧石场7 3.3 供应隧道左洞7 3.4 供应隧道右洞7 3.5 变压器使用方式7 四、施工计划四、施工计划8 8 8 8 4.1 施工进度计划8 4.2 配电线路及材料布置计划 9 4.3 劳动力计划10 五、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五、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10101010 5.1 危险源种类10 5.2 危险源辨识 11 5.3 危险源的控制对策 11 六、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六、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12121212 6.1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12 6.2 现场照明安全技术措施 13 6.3 电气防火措施13 6.4 隧道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14 6.5 文明施工措施17 6.6 项目环保措施19 6.7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9 6.8 停电或切断电源作业时的安全措施:.20 6.9 安全用电四大要素: 21 七、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七、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1212121 7.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21 7.2 安全管理原则21 3 7.3 安全管理目标21 7.4 安全生产责任制22 7.5 安全生产许可制管理 22 7.6 安全生产计划管理与安全生产会议管理.22 7.7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22 7.8 安全技术与交底管理 23 7.9 临时用电管理24 7.10 消防管理24 7.11 治安保卫管理 24 7.12 卫生健康管理25 7.13 班组安全管理26 7.14 设备安全管理26 7.15 劳动防护管理27 7.16 女工及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管理 27 7.17 安全防护设施装置管理 27 7.18 危险作业管理28 7.19 危险物料管理28 7.20 气象灾害防护管理29 7.21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防治管理 29 7.22 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管理 30 7.23 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31 八、安全检查和验收八、安全检查和验收31313131 8.1 检查方法.31 8.2 检查频率.31 8.3 检查标准.32 九、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九、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职责32323232 9.1 组长职责32 9.2 组长(副组长)职责 32 9.3 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职责 32 9.4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34 十、荷载计算十、荷载计算35353535 10.1 负荷计算35 10.2 设备选型36 4 一、编制说明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目的 为加强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化白沙关(浙赣界)段第 06 标段隧道工 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辨识潜在的风险源,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 减少和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临时用电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按照指挥部 的要求,参照我标段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和优化 专项方案。 本次临时用电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目的如下: 1、使本标段临时用电工程施工能够安全优质、高效的顺利完成,无伤亡事故 发生,使我部全面履行施工承包合同,兑现合同中的各项承诺; 2、为以后的临时用电施工过程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思想,使得施工活动的各 个方面合理化、规范化、实用化。 1.2 编制依据 为保证浙江省杭新景高速公路工程第六合同段施工安全, 及保证 中华人民共 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及有关建设工程质量、 安全技术标准、 规范的切实落实,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保障施工人员的生 命财产的安全,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50061-2010)和建设部 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 的规定, 结合本工 程的特点,编制此临时用电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来指导施工。 1、浙江省杭新景高速公路工程第六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 2、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踏勘和调查后取得的详尽 资料。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现行公路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施工技术规程、质 量评定标准与验收办法。 4、省、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施工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水土保持 及当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5、业主及监理单位针对本工程提出的具体的要求与标准。 6、我单位拥有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和技术储备、施工能力。 5 7、当前公路隧道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工法及科研成果和多年积 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1.3 执行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工程部分) 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JTJ 076-95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 50086200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令 2007 年第一号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4 编制原则 1、认真、全面、系统阅读施工合同,深刻领会和贯彻业主意图及业主对承包 商的各项要求。 2、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安全技术规程。执行业主对本工程建设的各项要 求,采取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施工项目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以 适应施工组织安排的要求。 3、对现场安全管理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 1.5 编制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杭新高速公路第 06 标段隧道临时用电工程施工。 二、工程简介二、工程简介 2.1 工程概况 杭州新安江景德镇高速公路建德寿昌至开花白沙关浙赣界段。 地处杭州建德和 衢州境内,起点桩号 K132+802 位于建德八亩丘,接已建成通车的杭新景高速公路 6 杭州袁浦至建德寿昌的终点,经建德市大同、衢州市上方、太真、七里、新桥、 林 山、渊底、华埠、星口、池淮、杨林,终于开化县白沙关浙赣两省分界处,终点桩 号为 K261+308,与江西境内已建成的景婺常(黄)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 128.506km,其中建德段 23.453km,衢州段 105.053km, (衢江境 22.855km,柯城 境 2.920km,常山境 16.155km,开化境 63.123km) 。全线按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进 行设计,设计速度为 100km/h,共设枢纽互通 2 处,一般互通 8 处,主线收费站 1 处,服务区 2 处,停车区 2 处。 第 6 标段起讫桩号 K167+900-K171+595, 路线长度 3.695km, 主要工程内容为: 路基、三改路面、桥涵、隧道工程等的施工及缺陷责任期缺陷修复,其中路基挖方 约 0.96 万方, 填方约 7.72 万方、 西岙岭分离式隧道 (右线长 3130m, 左线长 3117m、 1#斜井 282.24m、 2#斜井 358.75m) 、 杨梅岗小净距短隧(右线长 241m、 左线长 233m)、 珠头小净距短隧(右线长 134m、左线长 100m)。 2.2 技术标准 建设单位:杭新景高速公路(衢州段)工程建设指挥部 设计单位: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杭州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合同价款:3.4 亿元 设计荷载:公路-级。 设计车速:100km/h 路基宽度:整体式宽度为 26.0m,分离式宽度为 13.0m。 耐久性设计环境类别:类。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抗震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度区) ,按 0.05g(度区) 设 防。 2.3 地质水文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由于路线长,加之地形、 植 被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特征东西部、山区和盆地各不相同。降雨量的分布由山区向 盆地递减,山区内多年平均 1804.92 毫米,蒸发量 1424.76 毫米,平原盆地多年平 均降雨量 1323.33 毫米,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 6 月(302.3 毫米) ,最少的是 12 7 月(51.5 毫米) 。月极端最多 650.0 毫米,月极端最少 0.0 毫米,全年风向多为东 北偏东风,以二月到七月为雨季,尤其五到六月及七月上旬更集中。从七月下旬到 次年一月为旱季,八月至十月期间偶尔受台风影响,有暴雨,往往出现秋旱。历年 平均气温 17.4,最热月是 7 月,历年平均气温达 28.9,最冷月是 1 月,历年 平均气温 5.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40.5,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10.4。有霜期 一般 11 月上旬至次年 3 月上旬,历年下雪最长天数 17 天。 工程所在区域河流属钱塘江水系,主要河流建德境内有曹溪、交溪、寿昌溪, 衢州境内有芝溪、铜山源、东源溪、芙蓉溪、马金溪、池淮溪、龙山溪等。为雨源 型山溪性河流,源近流短,过境水量少。径流受季风控制,季节变化大,水位受降 水影响,暴涨暴落。根据实地调查,河床基本稳定,地质条件良好,但局部区域属 岩溶区,同是需在 6、7 月份注意洪水对工程的影响。 三、供配电方式三、供配电方式 3.1 供应施工现场拌和站 从 K171+030 处洞口 8080 线珠头一台区分支线 10KV T 接,安装 1 台 630KW 变 压器,为其供电。变压器采用落地式安装,变压器安装在变压器台上。低压采用配 电柜控制,低压配电柜安装在配电房内。 3.2 供应轧石场 从 K171+030 处洞口 8080 线珠头一台区分支线 10KV T 接,安装 1 台 630KW 变 压器,为其供电。变压器采用落地式安装,变压器安装在变压器台上。低压采用配 电柜控制,低压配电柜安装在配电房内。 3.3 供应隧道左洞 从 K171+030 处洞口 8080 线珠头一台区分支线 10KV T 接,安装 1 台 1000KW 箱式变压器,为其供电,根据现场施工需要 12 月 15 日前安装完毕。 3.4 供应隧道右洞 从 K171+030 处洞口 8080 线珠头一台区分支线 10KV T 接,安装 1 台 630KW 箱 式变压器,为其供电。 3.5 变压器使用方式 轧石场单独使用一台落地式 630KW 变压器,拌合站、钢筋场地、生活用电等单 独使用一台落地式 630KW 变压器,待隧道进尺约 1KM 后根据电压情况把 1000KW 箱 8 式变压器进行高压进洞。 我部施工作业辖区内的四台变压器采用并联, 好处可以 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可以根据负载的大小调整投入并联运行变压器的台数运行效 率;可以减少总的备用容量。 四、施工计划四、施工计划 4.1 施工进度计划 隧道工程 1、西岙岭隧道右洞 洞口工程:2012 年 11 月 15 日2012 年 12 月 15 日 开挖和初支:2012 年 12 月 16 日2015 年 7 月 15 日 仰拱及回填:2012 年 12 月 30 日2015 年 7 月 20 日 二次衬砌:2013 年 1 月 15 日2015 年 8 月 20 日 沟槽、路面:2013 年 9 月 20 日2015 年 9 月 20 日 2、西岙岭隧道左洞 洞口工程:2012 年 11 月 15 日2012 年 12 月 20 日 开挖和初支:2012 年 12 月 21 日2015 年 7 月 20 日 仰拱及回填:2013 年 1 月 5 日2015 年 7 月 25 日 二次衬砌:2013 年 1 月 20 日2015 年 8 月 25 日 沟槽、路面:2013 年 9 月 25 日2015 年 9 月 25 日 3、1#斜井 开挖和初支:2013 年 8 月 20 日2014 年 2 月 5 日 二次衬砌:2014 年 2 月 6 日2014 年 7 月 5 日 中隔墙衬砌:2014 年 7 月 6 日2015 年 1 月 20 日 4、2#斜井 开挖和初支:2013 年 9 月 1 日2014 年 3 月 1 日 二次衬砌:2014 年 3 月 2 日2014 年 9 月 1 日 中隔墙衬砌:2014 年 9 月 2 日2015 年 4 月 17 日 5、杨梅岗隧道右洞: 洞口工程:2012 年 11 月 15 日2012 年 12 月 24 日 开挖和初支:2012 年 12 月 25 日2013 年 4 月 25 日 仰拱及回填:2013 年 1 月 10 日2013 年 4 月 30 日 9 二次衬砌:2013 年 1 月 25 日2013 年 5 月 15 日 沟槽、路面:2013 年 5 月 16 日2013 年 6 月 16 日 6、杨梅岗隧道左洞: 洞口工程:2012 年 11 月 15 日2012 年 12 月 15 日 开挖和初支:2012 年 12 月 30 日2013 年 4 月 30 日 仰拱及回填:2013 年 1 月 15 日2013 年 5 月 5 日 二次衬砌:2013 年 1 月 30 日2013 年 5 月 20 日 沟槽、路面:2013 年 5 月 21 日2013 年 6 月 21 日 7、珠头隧道右洞: 洞口工程:2013 年 5 月 5 日2013 年 6 月 4 日 开挖和初支:2013 年 6 月 5 日2013 年 8 月 5 日 仰拱及回填:2013 年 6 月 20 日2013 年 8 月 10 日 二次衬砌:2013 年 7 月 5 日2013 年 8 月 25 日 沟槽、路面:2013 年 8 月 26 日2013 年 9 月 26 日 8、珠头隧道左洞: 洞口工程:2013 年 5 月 5 日2013 年 6 月 4 日 开挖和初支:2013 年 7 月 20 日2013 年 9 月 19 日(侧壁导坑法施工) 仰拱及回填:2013 年 8 月 4 日2013 年 10 月 4 日 二次衬砌:2013 年 8 月 19 日2013 年 10 月 20 日 沟槽、路面:2013 年 10 月 20 日2014 年 11 月 20 日 备注:西岙岭隧道行车横洞、人行横洞待主洞开挖到超前 50m 后,立即组织施 工,不占用总工期,紧急停车带模板将杨梅岗隧道台车改装后单独使用。 4.2 配电线路及材料布置计划 施工现场主要干线采用架设空线, 混凝土拌合站、 隧道施工用大型空压机以及 各施工现场的大型用电设备与配电柜连接的线路主要为地埋线 (用槽砖砌一线槽并 保障其散热良好) ,办公室照明采用塑料线槽配线。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使 用橡皮绝缘电缆。 各施工点均设立一部临时配电箱, 临时配电箱采用统一铁制配电 箱加工定做,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底与地面的距离大于 1.3m,小于 1.5m, 其设置地点平坦并高出地面 20cm,并且周围设置围栏及搭设防雨防砸棚。并在围 栏上悬挂安全标志。 配电箱内设置两级漏电保护, 考虑到在总配箱装设总漏电保护 器,容易产生误导动作,所以在总配电箱处不再设置总漏电保护器,在分配电箱的 10 负荷侧装设漏电保护器, 再在开关箱的负荷侧装设漏电保护器, 以便实现两级漏电 保护。 序号用电设备数量合计功率(KW)备注 1英格索兰空压机(28 立方)6 台960 2砼输送泵2 台180 3喷浆机8 台60 4电焊机10 台250 5射流风机2 台220 6水泵10 台150 7砼拌合站4 座400 8轧石机1 座500 9其他小型机具及照明100 功率合计2820 4.3 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标段隧道、路基、小型构造物特点以及相应的工程数量,特别是隧道工 程量相对较大,结合我公司项目管理的模式,强化项目部管理、控制和协调功能, 按专业配置施工力量,按施工能力划分作业段,项目部下设三个工区,分别负责主 动及洞口路基、斜井、通道施工,各施工队专业技术工人数比例控制在 75%以上。 开工后,将迅速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并根据工程需要适时调整,上场劳动力总人数 (不含项目经理部人员)为 482 人。 施工队伍安排表 序号施工队名称人数任务划分 1右洞施工队140西岙岭隧道右洞、杨梅岗隧道右洞、珠头隧道右洞施工 2左洞施工队140西岙岭隧道左洞、杨梅岗隧道左洞、珠头隧道左洞施工 3斜井施工队172西岙岭隧道 1#、2#斜井施工 4路基施工队30路基、通道、防护施工 本标段进场施工技术人员数量表 人员 技术级别 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合计 人数4681634 五、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五、危险因素分析及处理措施 5.1 危险源种类 11 临时用电存在的危险源主要有:触电伤害。 5.2 危险源辨识 从人的不安全行为、 作业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设备设施和周围环境的不安全状 态等方面, 对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 现有的预防措施不能防止事故发 生的,很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列为重要危险源,其他可能造成伤害的判定为一般 危险源。本标段详见附件三一般危险源清单及风险控制措施表 。 5.3 危险源的控制对策 隧道施工是高风险作业,应抓好如下工作:在一般地质地段施工时,主要抓好 开挖、 出碴、支护、衬砌、辅助作业等环节的控制,每道工序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在不良地质地段, 除按一般地质地段抓好各道工序的控制以外, 重点做好方案的预 控。 序 号 作业 活动 危险因素 可能造成 的事故 针对危险源的控制对策 1 设施布 置 场内的设 备设施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人员伤 亡) 1.生产、生活区分开设置,保持其独立运转;按 规范要求设置并合理布置消防设施,各类设施基础应 牢固,安装可靠。塔吊作业半径内不得安排宿舍。2. 配电房应设置在场地偏僻处,远离人群活动区域;隧 道高压水池应考虑一旦水池破裂或垮塌后水流方向。 3. 拌和楼出料口应考虑充足会车区域;危险物料存储地 点应远离人群活动区域;高临边处不得设置仓库、宿 舍等 2 施工 机械 开关箱和 电线路 触电 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 锁一漏电保护” 并与操作人员的距离 3.不得大于 3 米。 4.更换老化和破损的电线路。5.漏电保护器符合国家 标准。 3 手持电 动工具 工具及 开关箱 触电 1.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遵守 安全操作规程。3.各种机具应定期检验。 4 变、 配电 设备 变压器 配电室 火灾、 触电 和爆炸 1.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2.按 规定配备消防器材。3.隔离和防护。4.配电室和控制 室应能自然通风, 并应采取防止雨雪和动物出入措施。 5 钢筋 加工 机械 无防护罩、 漏电、 无证 违章操作 机械伤害、 触电 1.安装防护罩。2.绝缘检查、加接地接零保护加 漏电保护器 遵守钢筋加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3.当发现机械 运转不正常、有异常响声或切刀歪斜时,应立即停机 检修。4.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12 6 洞身开 挖 工作中的 空压机 容器爆炸、 触电 (人员伤 亡) 1.空气储罐应经国家相关部门检测后方可投入 使用。2.专设空压机房(棚) ,避免暴晒,现场应做好 防火、防破坏措施,压力表、安全阀、调节器应定期 校验,保持其灵敏有效,若发现仪表指示值不正常, 漏水、漏气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检修 7 焊接加 工 电焊机操 作 触电、 火灾 (人员伤 亡) 1.电焊机应搁置在平整、坚固的操作台上,机具 电缆、二次接线应安全可靠。2.作业下方区域不得有 易燃易爆品,现场应配灭火器材,溅落物接渣盘且专 人看护。3.焊接作业时应佩戴防护面罩、脚盖 六、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六、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6.1 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1、在用电高峰时间,必须以保证施工用电为主,生活用电为辅。 2、项目制定安全用电管理办法,坚决杜绝私自使用大功率用电器设备。 3、 工地配电必须按 TN-S 系统设置保护接零系统, 实行三相五线制, 杜绝疏漏。 所有接零接地处必须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 保护线 PE 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严格 与相线、工作零线相区别,严禁混用。 4、设置总配电箱,门向外开并加锁,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配电箱、开关箱应有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周围不得有杂物,便于操作。 (2)由总配电箱引至工地各分配电箱电源回路, 采用 BV 铜芯导线架空或套钢管 埋地敷设。 5、用电设备与开关箱间距不大于 3M,与配电箱间距不大于 30M,开关箱漏电 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选用 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 0.1 秒,水泵 及特别潮湿场所,漏电动作电流应选用 15mA。 6、配电箱、开关箱应统一编号,喷上危险标志和施工单位名称。 7、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重复接地,同一台电气设备的重复接 地与防雷接地可使用并联于基础防雷接地网,所有接地电阻值4。 8、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9、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 10、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露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 (1) 电机、局部照明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3) 配电箱(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4) 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物料提升机,均设接地装置。 13 11、 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 还必须在配电线路 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再做重复接地。 12、 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 必须实行“一机、 一闸、 一漏“制 (含 插座) 。 13、配电箱、开关箱的进线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在箱体的上 顶面、侧面、后面或门处。移动式配电箱的进、出线必须采用橡胶套绝缘电缆。 14、所有配电箱门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应由现场电工专人管理。 15、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天检查一次,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 修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16、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 使 用前必须作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 17、潜水泵的负荷线必须采用 YHS 型防水橡皮护套电缆,不得承受任何外力。 18、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不得大于 24 伏,在特别潮湿的场 所,导电良好的地面工作的电源电压不得大于 12 伏。 19、使用行灯的电源电压不超过 36 伏,灯体与手柄应坚固, ,灯头无开关, 灯 泡外部有保护网。 20、产生振动的机械设备的 PE 线的重复接地不少于两处。 21、现场的物料提升机及外排架均应做防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4。 6.2 现场照明安全技术措施 1、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保护接零。单相回路的照明开关箱内必须装设漏 电保护器。 2、室外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 3m,室内灯具不得低于 2.4m。 3、钠灯、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 5m 以上,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4、投光灯的底座应安装牢固,按需要光轴方向将框轴拧紧固定。 5、灯具内的接线必须牢固,灯具外的接线必须做可靠的绝缘包扎。 6.3 电气防火措施 1、合理配置、整定、更换各种保护电器,对电路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 行可靠的保护。 2、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使用火源。 3、在总配电房配置干粉灭火器材,并禁止烟火。 14 4、加强电气设备相相和相-地间绝缘,防止闪烁。 5、合理设置防雷装置。 6、选择合理的用电设备,保证各用电设备之间的间距在安全距离。 7、保持各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停电进行检修。 8、在项目范围内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强腐蚀介质管理制度。 9、建立电气防火责任制,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理制度,并设置禁止 烟火标志。 10、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4 隧道消防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的防火责任单位应制订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办法,落实相关 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和 消防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3、编制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方案。消防安全管理方案可以是施工组织设计 的一部分,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施工现场消防管理组织 及人员配备;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及疏散设施的配备;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和 措施;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布置图。 3、针对重大火灾危险源编制消防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应急策划或对策;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4、施工人员进场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员应向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和培训。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应包括以下内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 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及主要防火措施; 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 维护 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5、安全技术交底应包括以下与消防有关的内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火灾的 部位或环节; 施工过程配备的临时消防设施及采取的防火措施; 初起火灾的扑灭方 法及注意事项;逃生方法及路线。 6、施工现场防火责任单位应做好并保存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记录和 资料,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7、易燃、易爆物应按计划限量进场,并按不同性质分类,专库储存。 8、做好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的日常保养及定期维护工作,对已失效或损坏 的消防设施,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15 9、严禁占用、堵塞和损坏安全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严禁随意遮挡和挪动疏 散指示标志。 10、施工现场的重点防火部位,应设置防火警示标志。 11、施工现场应设置固定吸烟处,禁止在固定吸烟处之外的场所吸烟。 12、施工现场不应明火取暖。 13、隧道内消防应急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隧道内消防应急设施设置标准 隧道防火等级消防应急 设施 IIIIII备注 火灾报警设备 紧急电话 手动报警按钮 声光警报装置隧道中未设置有线广播的疏散通道上必须设置 灭火设备 灭火器每 50 米放置 3 个 MF8 灭火器 室外消火栓设置室内消火栓的隧道应设置 疏散避难救援设 施 疏散指 示标志 安全 出口 标志 在疏散通道的安全出口处设置 横洞 指示 标志 在行人、行车横洞前设置 疏散 指示 标志 疏 散 避 难 救 援 设 施 排 烟设备 本隧道疏散避难所设在人行和车行横洞内, 救援设备也在 此横洞内。 其它设施 有线广播设备设有火灾报警系统的隧道应设置 应急照明每 200 米设置一个 注:表示应设置 , 表示按照备注要求设置 14、 隧道外的设备用房与其它用房贴邻设置时, 应采用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低 于 2.00h 的隔墙和 1.50h 的楼板与其它用房分隔开。 15、 为隧道供电系统设置的柴油发电机房, 除应符合隧道附属用房的其它设置 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量不应超过 1.00m 3或 8.00h 的需要量,储油间应 采用防火墙和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与发电机房和其它部位分隔开。 16 (2)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和通风设施。 (3)储油间的电气设计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 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6、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防火门, 并在关闭后应能从任何一侧手 动开启;行人横洞口设置防火门时,应向横洞内开启。 17、用于行人横洞、专用避难疏散通道和独立避难间的防火门,应为常闭防火 门,确需常开时,当火灾发生后应能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18、 行车横洞口应设置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常闭防火卷帘, 防火 卷帘两侧应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械控制功能;火灾发生后, 应 能按照设计程序自动联动启闭。 19、设置在隧道行车道旁的电缆沟,其侧沿应采用不渗透液体的结构,电缆沟 顶部应高于路面,且不应小于 200mm;当电缆沟跨越防火分区时,应在穿越处采用 不燃烧材料进行防火封堵,其建筑构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1.00h。 20、设有排水沟的隧道内,应设置导流措施,将火灾时流散的可燃液体有组织 地排出隧道;排水沟应采用暗沟。 21、 行车横洞、 行人横洞的设置应能满足火灾时人车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的需 要。 22、消防设施 施工现场必须按照消防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及警示标志, 配备消防器材, 并定期 检查更新。灭火器的设置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隧道内从洞口向洞内延伸每隔 50 米设置一组,一组为两个,并悬挂在离地面 50cm 的合理位置,设置明显标志,周 围 3m 内不准存放任何物品,保持环境畅通。 (1)消防设施的布置:在办公室区域、员工宿舍、火工品库、油库、拌合站、 氧气乙炔储存点、钢筋加工棚、施工现场、隧道作业现场等区域应设置消防设施。 (2)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砂、消防锹、应急灯、消防水管、消防栓 等。 (3)消防安全标志牌:在办公及生活区人员密集的场所,应设置安全出口, 并设置“疏散通道方向”标志;在油库、火工品库等部位设置禁止烟火标志。如图 所示: (4)消防设置配置标准: 场所火灾类别 危险等 级 最大保护 面积(m2) 最大保护距离(m) 手提式推车式 17 混凝土搅拌站B严重501530 油库B严重501530 火工品库B严重501530 员工宿舍A中等752040 办公室A中等752040 气体储存车间B严重501530 预制厂A中等751530 水工施工平台、过道A中等752040 消防设施及安全标志牌 6.5 文明施工措施 1、项目经理部严格要求下属班组遵守安全文明生产条例,落实必要的安全设 施,防护及各种标志牌等,确保达到项目标化的要求,使每个进入现场的人员都有 足够的安全感,全身心地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去。 2、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副职为副组长,安全员为组员的安全领 导小组,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的指挥、监督、执行。坚持每天有布置、有检查、有记 录、有结果,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总结,做到有错必纠,毫不松懈;作到工地上有 人劳动,我们就有安全员在现场,要及时地发现隐患,及时处理隐患,使之消灭在 萌芽状态之中,而不致酿成任何大小的安全事故。 18 3、凡是进入现场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入场安全须知的教育,尤其是对那些安 全意识薄弱、文化水平较低的施工人员,更要耐心地、细致地进行教育,确保其听 得懂、做得到,而不是流于形式,一讲了之。项目部将根据现场单价工程的特点, 以各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提问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甚至进行考试,有针对 性的抓好安全文明生产工作。 4、进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应具备较强的责 任心,能够吃苦耐劳,做到眼快(能发现问题) 、眼勤(多在现场巡视) 、嘴勤(发 现问题多讲) ,认真的做好本职工作。进入施工现场的特殊工种施工人员(电工、 电焊工、机操工等)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正规培训,持有上岗证件、熟悉各项安 全操作规程,能够经常对机器具进行保养,保证机械运转良好,不带病作业。 5、安全生产的关键点是必须做好事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在每个分部、分 项施工技术、质量要求交底的同时,必须做到、做好安全技术交底的工作,施工操 作注意事项,脚手架、防护设施等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要求;施工时要做到不伤害自 己,更不伤害别人。 6、施工操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巡视工作,加强过程控制。现场发现问题能够 及时纠正,清除施工中的任何不安全隐患。 7、项目部计划每周五下午组织现场管理人员对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进 行大检查,对照标准化工地评分表进行打分,开展施工作业处之间的竞争,低于 85 分的,将对其进行教育、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高于 95 分的给予相应的奖励。 以教育为目的,以奖罚为手段,提高施工队伍的自身管理水平,掀起安全生产、 文 明施工的新高潮。 8、我们将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安全管理制度,各负起责,认真履行各自的工作, 确保管理上档次,不脱节,争创标准化工地。 6.6 项目环保措施 6.6.1 环境保护责任制 项目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负责划分本项目的环境责任并监督执行; 各职能部门划 分并落实本部门和作业队的环境责任。各级环境责任的划分不得违背“谁污染, 谁 治理”的原则和相关法律的要求。 6.6.2 环境教育制度 19 、 项目生产副经理、 主任工程师及作业队环境人员的环境教育由项目环境员 负责组织学习。主要内容有: 环境保护法 、 水土保持法 、 水土污染法等法 律法规、适时的环境注意事项等。 、 主任工程师、 班组专职兼职环境员的环境教育由作业队的环境员负责组织 学习,主要内容有: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适时的环境注意事项等。该项环境教育 每月进行一次。 、操作工人的环境教育由工班长组织。主任工程师及分部分部环境员、工班 全体人员参加, 主要内容是对近期的环境工作进行总结, 对下阶段的施工注意事项 进行交底和安排。该项环境专题教育每周进行一次。 、项目各级环境专题会议都应坚持制度化并有效实施,同时做好记录;班组 以上专题会议需要参加人员签字。保证每次的会议都能起到切实的作用。 6.6.3 环境保护检查制度 项目每月对环境保护执行情况进行一次环境大检查 (一般情况下和安全大检查 一起进行) ,各作业队应每半月组织一次队本作业队的环境保护的检查,项目的环 境员不定期对现场进行检查。 各级环境保护检查都应有详细的检查记录, 并形成报 告, 项目部环境保护检查的报告由项目的环境员负责完成, 作业队的环境保护检查 报告由作业队的环境员和主任工程师共同完成并报项目环境员, 环境保护检查报告 最终由项目部环境员在环境保护专题会议上予以通报; 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各部 门及作业队要认真整改, 并由环境员和主任工程师进行跟踪检查, 确保问题得到有 效纠正。 6.6.4 环境保护奖惩制度 项目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制定环境奖惩办法,明确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 对 环境保护工作做的好的作业队、 班组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于做得差的甚至出现环境 事故的作业队给予处罚。 6.7 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为电气设备等带电部分设置的防止触电的围栏、 绝缘屏蔽要经常保持完好状 态。 电气设备操作部分的照明度, 按下列标准执行: 精密作业: 300 勒克斯以上; 一般作业:150 勒克斯以上;粗糙作业:70 勒克斯以上。电气设备的接地线应处 于良好状态,不能随便拆除。调换电机等电气设备时,不要忘记接上地线。 照明灯具上的灰尘污垢要适时揩擦清洁,但要注意切断电源操作。 20 电线老化应及时更换。 移动式电气设备操作制度: 来回移动的电线,要使用橡皮绝缘电缆; 手持式电灯,应使用 36 伏安全电压,且有防护装置; 在有水或其它导电性液体的场地上,若使用 220 伏以上的移动式电气设备, 设备接地线要绝对可靠。 6.8 停电或切断电源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停电时,应将应切断的开关尽可能迅速地切断; 修理电气设备时,应切断开关作业,最好是将负荷和隔离双重开关都切断, 并挂上“严禁合闸”挂牌或由专人监视,监视人员不得擅离岗位。即使在停电时修 理电气,也要做到如此; 高压或超高压线路的隔离开关, 要在确认指示灯、 信号灯等指示均无负荷后 才能断开或闭合; 电气维修等作业结束送电时,要确认作业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完全没有危险, 否则不能送电。 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重点有下列内容: 安全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严格执行; 电气设备的安装是否规范 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良好; 设备裸露部位有无屏蔽防护,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接地、接零是否完好、可靠; 电气连接部位是否完好、可靠; 有无采用安全电压和安全用具; 电气防火措施是否完善,电气灭火器具是否相应和足量; 防静电、防雷电的措施和设备是否可靠、有效。 6.9 安全用电四大要素: 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具体按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裸露电线与其它设备之间要有足够的安全间距(见表) 。 电气设施的载流量要安全可靠,具体按有关技术标准执行。 用电标志要明显、准确、统一。 21 在建工程与高压线路的水平距离不少于 10 米,施工现场机动车道与高压线 路的垂直距离不少于 7 米。 开关、配电箱应有漏电保护门、锁及防雨设施,电箱进出线,电源开关, 保 险装置要符合要求, 老化破皮不合要求的电线不许使用。 线路必须架设在绝缘材料 上。 新工地的用电线路设计、安装必须经有关技术人员审定验收合格后方能使 用。 电器和机械设备必须有接零接地和防雷设施。 七、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七、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7.1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为了规范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确定项目安全 生产管理规划和安排部署, 组织项目重大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 开展职业 健康安全控制和改进工作, 经研究决定成立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常驻办公室设 为项目安全办,其组成成员为: 组长:刘建伟 常务副组长:刘建伟 副组长:叶荣友、袁霈龙、胡福林、马延良、汪继平、李世兴。 成员:张甫军、王东、赵泽宇、谭政、韩丽艳、刘方、邓建勇、刘 晓敏、罗建华、张骞、张涛、商远龙。 7.2 安全管理原则 本项目安全管理始终坚持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 的方针, 贯穿“以 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业主及公司要求,依照安全管理体 系标准建立系统化的管理体系,系统、有效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管理目标 的顺利实现。 7.3 安全管理目标 1、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0 案次; 2、生产安全事故重伤率:0 案次; 3、重大及以上机械安全(交通)事故:0 案次; 4、一般及以上火灾事故:0 案次; 22 5、一般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0 案次; 6、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7.4 安全生产责任制 7.4.1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 “谁主管、谁负责” 、 “谁所辖、谁负责” 的 原则,对项目各领导、部门、施工队及人员的安全职责进行划分和确定,由安全环 保部起草,经项目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审核后以红头文件发布,建立健全“横向到 边、纵向到底”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7.4.2 为有效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应与项目其它领导、各施工 队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此外项目各领导与各自管理的部门、各部门与部门 员工、施工队长与作业班组、作业班组与班组员工也均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 7.5 安全生产许可制管理 为充分发挥专职安全员的监督作用, 杜绝不安全生产状态的出现, 本项目工程 施工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 各分部在组织任何一项分项工程施工生产前, 应先向安 全环保部提交安全生产许可申请, 安全环保部将派专职安全员对生产过程的安全状 态进行评判,确认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后下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许可书 ,各分部 接到许可书后方可组织施工生产。 7.6 安全生产计划管理与安全生产会议管理 项目每月定期组织召开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会议, 对于上月项目安全工作开展情 况、 施工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并进行讨论, 布置下月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每旬各分部、部门负责人和班组长组织召开各分部、部门、班组安全工作会议, 专 兼职安全员应参加。同时,针对项目施工生产实际,不定期地召开项目安全生产专 题会议,解决项目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7.7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7.7.1 安全环保部应在项目开工一个月内编制本项目安全生产费用计划 (包括 文字说明、计划表) ,分解到年,并经项目经理审批后实施。本项目安全生产费用 为 516 万元。 7.7.2 安全环保部应按照计划及时组织采购、投入,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费 用使用台帐,财务部应给予资金配合。 7.7.3 财务部应单独设置安全生产费用科目,及时做好费用的整理、归集。 安 全生产费用主要科目包括:安全防护用品费用,安全教育、培训、学习考察、宣传 23 费用,安全会议费用,安全检查费用,临时安全防护措施费用,特种设备年审、 办 证、维修费用,职工意外伤害保险费用,安全生产管理办公费用,编制和评审施工 安全专项方案费用, 采购应急救援物资和救援预案演练费用, 安全科研课题研究费 用,现场监控设施、通讯设施费用,安全奖励费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工资、福利 费用等共十四项。 7.7.4 安全环保部、财务部应配合总工办做好安全生产费用计量工作。 7.8 安全技术与交底管理 7.8.1 总工办应按照公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管理规定 (EAC MS3-2)规定格式、内容要求,针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上报安全专项 施工方案,安全环保部应积极参与、配合。对于其中比较重大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 审查。 本项目需编制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包括:高边坡处理安全专项施工方案,长大隧道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斜井施 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爆破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7.8.2 项目安全主管安全总监应按分项工程组织层层安全技术交底, 可与技术 交底同步进行,首先由安全总监对所有技术、管理人员及安全员交底,再由安全环 保部对分部所有技术、管理人员及安全员交底,最后由现场工程师、安全员对作业 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交底。各级安全技术交底要履行签字手续,交底内容要全面、 有针对性,各级交底记录及影像资料由安全环保部留存。 7.8.3 安全环保部负责整理有关安全技术交底资料,主要内容包括: 本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含专项施工方案)及作业特点; 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具体防范、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等; 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标准;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避难和紧急救援措施及应急预案。 7.8.4 现场技术员应每天核查分部主要工种人员,发现变动,及时通知安全环 保部进行补充交底。 7.9 临时用电管理 7.9.1 项目安全总监应组织总工办、安全环保部,根据用电需求、施工现场条 件及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本项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进行统 一规划,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临时用电方案,并组织电力专业部门实施。 24 7.9.2 安全环保部应建立临时用电设施平面布置图,明确责任人并建立清单, 同时在现场设立责任牌。责任人应定期对临时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和必要的维修, 确 保用电安全,发现存在问题时,应立即通知安全环保部。 7.9.3 安全环保部应将本项目电工(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登记建档,复印证 件留存, 并组建项目临时用电巡查维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