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腊八粥.doc_第1页
【“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腊八粥.doc_第2页
【“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腊八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少林杯“腊八征文精选】腊八粥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清)李福腊八粥 记忆中的年,是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的。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完腊八就是年”,小时候,每到腊八,母亲总是早早起身,悉悉索索地摸索在昏暗的灯光里,把头天泡好的五谷小心翼翼地投入锅中,待水“咕噜咕噜”响起来时,调小火候,开始慢慢地熬。 “不睡觉干嘛!”啪的一声,母亲宠溺地拍打忽闪着眼睛看着她的孩童。孩子尖叫一声,钻进母亲的怀里,在空气中氤氲的腊八粥香味中,在北风哗啦啦吹着窗棂的乐声中,继续做下一个香甜的梦 腊八醒来,锅里的粥已熬得透烂,听母亲细细数着碗里的粥都有哪“八宝”,家里穷,数来数去配不齐“八宝”,母亲便半是懊恼半是诓骗地把糖、水也凑进“八宝”中,孩子“呼噜呼噜”喝了一大碗,完全没听到母亲“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念叨。 腊月初八在农村人眼里,即是对一年收成的总结,也是对新的一年的展望,农人们把一年的收获都盛在这碗粥里,品着碗中的五谷与人生的五味。腊八后没多久,农人们就要开始扫房子备年货了,那才是一年最美好的日子。 不知多少年没吃到母亲亲手熬制的腊八粥了。数年的异乡生活,早已尝不出当初腊八粥的香甜,但今年手里捧着的这碗“少林五行腊八粥”,却又有了久别重逢的感动与温暖。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修得道,曾得牧羊女“乳糜”馈赠,于是后人便在佛祖得道这一天,即农历腊月初八,效法牧羊女,将香谷果实等熬成浓浓的粥饭,取名“腊八粥”,以飨佛尊。 关于腊八粥另一个传说,是更令人心怀善念的,古时候,每年冬季,寺庙里的和尚会外出化缘,丰收后的农人们总不吝于分享自己的喜悦,东家一碗谷,西家一抔豆,佛门同样也是讲究慈悲与施予的,于是便在佛祖得道日,将化来的五谷煮成浓粥,施舍给民间饥寒的百姓,在那个悲苦的年代,一碗佛门腊八粥,不知救济了多少在寒风中趔趄的生命,这也是我对佛门尤为敬仰与感恩之处。 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没有锣鼓喧天的开场,没有冗长乏味的领导讲话,少林施粥的现场,朴素又真实,平静而悲悯,不论是衣冠整齐驾车而来的豪客,或者是满面风尘拖着扫把的清洁工,在此刻都只是平等的食客。老太太把舍不得吃的龙眼舀给老伴,母亲细细把粥吹喂给孩子,志愿者帮没来得及吃早饭的清洁工多盛了一碗。无论施粥者抑或受施者,从他们脸上看到的只有平等与仁慈,也许这就是佛家所言的功德与善缘吧! 一对年轻夫妇激动地说:“少林寺施的粥与买到的完全不一样,腊八粥熬制需要不停搅拌,才会让这么浓的粥不糊,除了小时候家里熬腊八粥,现在谁还有精力这么用心?” 忽然懂了为何会在“少林五行粥”里品出久别的感动与温存了,与勤劳朴实的母亲一样,佛家同样只讲求给予,不图任何的回报,怀着对生活的赞美与感恩,那慢慢搅拌的,明明是浓浓的化不开的慈爱与悲悯,只是母亲的慈给了家人,而僧人怀着济世与感恩的心,把浓浓的祈福化作一碗粥,馈赠给世人。 一碗粥,品出了慈爱与感动,纯粹与善良,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