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式微,问题就在训练里_第1页
汉语式微,问题就在训练里_第2页
汉语式微,问题就在训练里_第3页
汉语式微,问题就在训练里_第4页
汉语式微,问题就在训练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汉语式微,问题就在训练里 汉语式微,问题就在训练里 钟世华 一、语文基础训练,语文里永恒的主题 今天,我们似乎很忌讳说“语文基础训练”。语文学习需要训练,需要扎扎实实的训练。事实上,我们在许多很必要的基础训练上,做得很不够,训练也常常出现偏差。 写的训练:我们或许重视了写文的训练,却忽视了写字的训练。如诗如画的中国汉字,差不多连它作为工具一面的训练都越来越显脆弱了,学生作业本上、作文本上,错别字满篇,网络上同音字泛滥。至于它艺术性一面的训练,更是越来越淡出语文的视野。一度被引以为荣的大众书法,成为远离大众与生活的象牙塔艺术。汉字千百年来横平竖直的优雅与大气,先撇后捺的书写规则,也越来越淡出了今天的语文能力与语文规则。连近期弄得比较热闹的“汉字听写大会”,也只管结果不问过程 有些汉字的笔顺被搞得一塌糊涂;只管正确不问规范 当钩处不钩,点、提、撇、捺2 / 8 基本上不分;只管规范不问美观 许多选手的汉字写得实在太丑汉字的书写,还缺乏足够的长期训练。 说的训练:我们不仅丧失了出口成章、出口成诗的传统修养与灵性,就算正儿八经也说不好今天的普 通话。普通话一度成为特级话,普通话过级成了高等教育、精英教育。大众化的普通话,一出口永远南腔北调,舌头僵化,远不如人家半道出家的外国友人模仿得到家。一些影视演员,不是要另外找人配音,就是让整台戏含混不清。中国人听中国话,要在屏幕下方打出字幕。一个中国人,小到平头百姓,大到政府要员,丝毫不因为说不好一口流利的中国普通话而自惭自羞。 朗读的训练:许多孩子,能够解答那么多语文题,却读不好一篇学过的课文。一所中国的小学,小到几个班,多到十几、几十、上百个班,一齐上语文课,整个校园却宁静得听不到读书声。 单个学生一朗读就卡壳,全班学生一齐读就唱读。有些低年级小学生用手指戳着汉字一个一个读,有些高年级学生用嘴巴咬着汉字一个一个读。 我常常对我的学生们说,一个中国学生,不能够字正腔圆地读好一篇用中国字写的文章,是不太像个中国学生3 / 8 的。我甚至很夸张地对老师们说过,什么时候我听到你的课堂上孩子们把书读好了,你就差不多把孩子的语文教好了,至少,你差不多把你的阅读教学搞好了。一个拿到一篇文章就能把它读通、读顺、读好、读到有滋有味的人,基本上可以说,他具备了学好语文的基础。 默读的训练:我们在默 读的训练上误区最多。这源于我们对默读的误解太多。 我不认为默读就是没有声音的阅读。我不认为默读与朗读有本质的不同。我不主张语文老师在学生默读时一律要说那句“请带着这个思考题读书”,似乎读书不搭点思考题,学生就不会思考似的。我也不认为默读就非得要速读。我不主张动辄让学生训练速读。我并不相信速读。我不相信速读真有那么重要,那么神奇,更不相信速读在孩子们将来的工作、学习中会有多大用处。我并不苛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读完一篇课文。相反,在学生读书的过程中,我生怕他们读得太快而不时要提醒一句:读书不是比谁 读得快。我当然知道语文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我知道像训练速读这样的东西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这个快时代、忙时代。但只要不发生战乱或地震什么的,再快再忙,不至于、也不应该连从从容容、扎扎实实读一篇文、一段话、一个句子的时间都没有。我宁4 / 8 愿让孩子们相信,最好的默读,是响在心底里一字一句掷地有声的朗读,耳朵听不见,但心听得见。 我不敢说,读书究竟有多少好处。但我敢说,无论朗读、默读,读的本身需要训练。有些学生,甚至有不少的学生,或许你并不曾留意过,或许你留意到了却并不当回事,然而的的确确,正确、流利、轻松地读 书,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可怕的困难。而因为这个可怕的困难,很可能所有的问题,包括语感的、语意的、语境的、语法的,包括工具的、人文的,包括感性的、理性的,包括识字、习作、阅读,也包括兴趣,都将一路瘫成困难。他无法面对这些困难。 二、蹩脚的训练。总在读书作文中 在此,我想就学生的阅读与学生作文的问题多说几句。 我一直在批判:语文里最不可原谅的,是把学生的阅读,搞成了阅读教学;又把学生作文,搞成了作文训练。 先说读书。 5 / 8 我们该让学生读什么书,除去我们无法左右的教材那一块?这样的问题,我说它简直太没有意义。道理很简单:第一,学生对好书的敏感,一点儿也不比我们差;第二,书好不好,要不要读,还得学生说了算;第三,没有哪部书,学生非读不可;第四,当然也没有哪部书,会轻易让学生变坏。 那么从读书方法上看呢?拿到一部书,打开即读,哪个说一定要怎么读,不能怎么读?哪个说非要从课题人手,从问题人手?谁规定过不动笔墨就不读书?谁规定过读书一定要批注,要写心得,要摘录好词佳句,要做读书卡片?拿到一本书,先浏览,再细读,这算什 么读书法?这样的读书法谁不会?信马由缰法、蜻蜓点水法、囫囵吞枣法、细嚼慢咽法、联系上下文法这样的读书法谁不会,又要教什么?要教多久? 既然怎么读书不要教,读什么书也不要教,那么阅读里还有什么,还有多少东西需要教? 既然阅读里没有多少东西需要教,那么在学生的阅读中,活跃着一群自以为是的阅读指导家,就绝不是一件好事。 6 / 8 阅读如是,作文是否亦然?这些年,我一直在追问,学生作文要不要训练?学生作文不训练,不指导,甚至也不批改,不讲评,不作要求,甚至不要话题,什么都不要,就要作文,就让学生随手写,随意写,随兴写,学生会不会更喜欢作文?能不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 结果,学生们这样告诉我: “老师,哪一天写作文?我都有好多篇作文了!” “老师,我可不可以写两篇?” “老师,我们可以写书吗?” 而打开他们的作文簿,更是让我坚信:“在作文的问题上,兴趣是最强势的老师,生活是最美丽的老师,自由与快乐是最灵性的老师,读书与思考是最睿智的老师,而我自己,稍有不慎,很可能是最蹩脚的老师。”(拙文我的作文我做主,载初 中生作文) 原来,儿童作文能够达到一种什么高度,会呈现一种7 / 8 什么面目,洋溢一种什么味道,这一切都取决于他的作文教师 眼里的光。原来,儿童并非无佳作,只是遗落在草芥。神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儿童作文也一样,我们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作文,于是,儿童们就做出怎样的作文: 弟弟捞回一条鱼 j我问妈妈那叫什么鱼,妈妈说:“我也不知道。”我就给这条鱼取个名字叫斑点鱼。我看见斑点鱼的嘴巴,我去轻轻摸了一下它的嘴巴太粗了。(彭嘉捞鱼) 忽然就下起了大雨 。我不能出去玩了。我只能在家里玩。我不想玩二我来到屋门外。忽然我看到了桃子花的花瓣落了下来。我开始数,一片、两片、三片、四片,我一直数到了一百多片。 花瓣这样落下来,就好像天空在落花瓣。(陈品花瓣雨) 这样的作文,我喜欢。我把这样的作文,当作从生命的山野上吹来的风。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作文,当身边一些教师还在抱怨教语文太累,看学生作文更累的时候,我从每个8 / 8 学生的作文中读到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