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4_第1页
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4_第2页
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4_第3页
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4_第4页
xx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7 XX 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复习24 第三册 现代文 一、基础字词 1.识记字音 单音字 寥落( lio)洋溢( y)洗涤( d)庸人( yng)诧异( ch) 桀骜 (jio)租赁 (ln)噩耗 ()尸骸 (hi)呻吟 (shnyn) 屠戮 (l)浸渍 (z)绯红 (fi)殒身 (yn)混沌 (dn) 一椽 (chuan)落蕊 (ru)嘶叫 (s)平仄 (z)椭圆 (tu) 廿四 (nin)敦煌 (hung)愚昧 (mi)酝酿 (yn)歆羡 (xn) 憨厚 (hn)尴尬 (gng)蹊跷 (qio)官邸 (d)颔首 (hn) 牡蛎 (l)耶稣 (s)嗜好 (sh)编纂 (zun)黄巢 (cho) 胪欢 (l)妇孺 (r)蓬蒿 (ho)恬淡 (tin)显赫 (h) 熠熠 (yy)睿智 (ru)瑕疵 (c)敷衍 (fyn)畸形 (j) 遏制 ()飓风 (j)濒临 (bn)俯瞰 (kn) 多音字 仆仆倒( p)创惩创( chung)模模仿( m)难责难( nn)嘲嘲讽( cho) 仆人( p)创伤( chung)模样( m)困难( nn)嘲哳( zho) 2 / 47 2.辨别字形 辑:编辑销:销行溢:洋溢赁:租赁辗:辗转殒:殒身嘶:嘶叫 缉:缉拿淆:混淆隘:狭隘货:货物碾:碾子陨:陨落撕:撕破 朔:朔风凛:凛冽煌:敦煌昧:愚昧蹊:蹊跷蛎:牡蛎孽:罪孽 溯:上溯檩:檩条徨:彷徨味:味道溪:小溪励:鼓励蘖:分蘖 纂:编纂孺:妇孺蒿:蓬蒿恬:恬淡晰:清晰嘲:嘲讽徵:魏徵 篡:篡改蠕:蠕动篙:篙头适:适合淅:淅沥潮:潮水微:微笑 戮:屠戮绯:绯红椽:一椽槐:槐树颔:颔首钞:钞票畸:畸形 缪:绸缪诽:诽谤缘:缘分瑰:瑰丽额 :额头炒:炒股绮:绮丽 谬:谬误徘:徘徊喙:鸟喙魄:魂魄颈:颈联抄:抄写崎:崎岖 戳:印戳排:排除掾:掾吏魏:魏国颊:脸颊吵:吵架琦:琦行 3 / 47 喋:喋血矫:矫正 谍:间谍骄:骄傲 牒:文牒侨:华侨 蝶:蝴蝶娇:娇嫩 碟:碗碟轿:花轿 3.分辨词义 【徘徊 彷徨】 辨析:徘徊:中性词。本义只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并不涉及是否想到某个地方去),所指的心情不一定不好,用于本义居多,用于比喻义则少见,如, “ 他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观望。 ” 彷徨:贬义词。本义不只是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 ,还兼指想到某一个地方去而不明去向,心情多是不好的,它的比喻义也强调心神不定这一层意思,用比喻义居多。 应用:近几年萧条的西方经济与腾飞中的中国之间的反差,原本以为自己有志有成的海外华人,骤然发现自己竟然在通往 “ 何处是乡关 ” 的十字路上 无所适从地犹疑。 (彷徨 ) 【尊敬 尊重】 辨析:尊敬:着重指恭敬。程度比 “ 尊重 ” 深,对象常是人,多指下对上,幼对长等。尊重:指恭敬而重视。跟 “ 轻蔑 ”相对。对象可以是人(不论上下,长幼)和抽象事物(意见、劳动、科学、历史、习惯等)。 应用:在军队中,科研和 教育也要一起抓,进行现代战争没4 / 47 有现代战争知识怎么行?要使军队领导干部自己有知识而且知识。(尊重) 【精致 精制】 辨析:都有精细的意思。精致:是形容词,表示制造精巧细致,如 “ 这个工艺品很精致 ” ;精制:是动词,指在粗制品上加工或精工制造,如 “ 在生橡胶里加硫磺精制,就成了普通橡胶 ” 。 应用:与欧式家具不同 ,美式家具带有浓重的乡村气息 ,尤其是 FFDm 家具 ,它代表着一种随意、舒适的感觉 ,一种对大气之美的追求 ,在经典中传递对生活的热爱 ,对生命的珍视、对居家品质生活的坚持。(精制) 【遏制 遏止】 辨析:遏制:着重于 “ 制 ” ,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遏止:着重于 “ 止 ” ,使停止,不再进行。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事物。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 应用:针对煤矿安全生产存在的这些问题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认为 ,要深化煤矿安全的 “ 两个攻坚战 ”,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坚决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遏制) 【敬重 敬佩 敬仰】 辨析:敬重:着重指恭敬、尊重。敬佩:衷心地尊敬、佩服。5 / 47 敬佩:着重指 佩服,心悦诚服。敬仰:着重指仰慕、崇敬。带有明显的庄重色彩。 应用:如果不是熊德明温州讨薪的行动 ,重新引起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有谁会替这些弱势人群发出声音 ?又有谁会伸出援助之手 ?所以 ,我个人以为 ,熊德明对农民工兄弟的关注和援助 ,值得我们。(敬重) 【领悟 领会 领略】 辨析:领悟:着重指理解,弄明白。对象常是含义、道理等抽象事物。领会:着重指理解、体会。对象常是较抽象的事物,如精神、意思、意义、意图、意味、道理、知识等。领略:着重指体验、欣赏、认识或尝试。对象常是具体事物,如 风光、风味、滋味等。 应用:今天, “ 二 七台湾青年千人夏令营 ” 的营员们将分六路前往各地,去大陆别样的风土人情,结交新的朋友。(领略) 【大抵 大概 大约 大致】 辨析:大抵:在表示推测语气时,比 “ 大概 ” 、 “ 大约 ” 偏重肯定(不是偏重猜测),比 “ 大约 ” 多用于对情况的推测,少用于对数量的推测。也表示约略的数量或范围,以及大略的情况。大概:只表示推测语气,但比 “ 大抵 ” 、 “ 大致 ”多偏重于猜测(不是偏重于肯定)。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比 “ 大约 ” 较多用于对情况、对时间、数量的推测 。 “ 大概 ”6 / 47 还有不精确、不详尽等意思。大约:跟 “ 大概 ” 同,只是比“ 大概 ” 多用于对数量的推测。大致:在表示推测语气时,比 “ 大概 ” 、 “ 大约 ” 多偏重于肯定(不是偏重于猜测),比 “ 大抵 ” 多用于口语。还可以表示大略的情况,这时跟“ 大抵 ” 相同。 应用:微软公司今天宣布将通过新的产品和项目 ,为 50 亿尚未享受到科技所带来便利的人们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机会 ,进而帮助缩小数字鸿沟。(大约) 【赞叹 赞美 赞扬 赞赏】 辨析:对人或事物用言语表示喜爱,给予好的评价。赞叹:着重指称赞而叹服,佩服 。赞美:着重指称赞事物的美好。赞扬:着重指表扬、称道,把好的评价说出来、传开去。对象是人及思想、行为等。赞赏:着重指赏识、欣赏。 应用:西部考查团对杭州的新农村建设表现了非常大的兴趣。特别是在考查了天目山城仙居乡村公寓建设模式后,对杭州 “ 村企合作开发新农村、让城里人到乡村去休闲养生 ”的思路由衷。(赞叹) 【诧异 惊讶 惊诧 惊奇 惊异】 辨析:诧异:同为形容词。对不寻常的、意外的见闻感到很奇怪。有时可换用。诧异:常用于书面语体。惊讶:常用于口头语体。惊诧 :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程度比 “ 诧异 ” 等词都重。惊奇: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都常用。比其余7 / 47 的几个词更强调 “ 奇 ” 字,更突出奇怪的意思。惊异:虽然也常用于书面语体,但是比其余的几个词更强调 “ 异 ” 字,觉得异乎寻常。程度比 “ 惊奇 ” 重。 应用:中国外汇储备在 26 年中由零飙升至 1 万亿美元,引来世界的目光。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载文称,究其深层机理,在于中国经济在全球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惊诧) 4.熟语积累 【长歌当哭】 chnggdngk 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长歌:长声歌咏,也 指写诗;当:当作。 例句:全国 “ 十大女杰 ” 、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因公牺牲后 ,社会各界为之哀悼。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世军长歌当哭 ,赋诗一首悼念这名公安战线的楷模。 【百折不回】 bizhbhu 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折:挫折。 例句:他们有着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情怀,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不畏艰险、百折不回的探索勇气和不慕虚华、淡泊名利的学者风范。 【窗明几净】 chungmngjjng 形容房间干净明亮。几:小桌。 例句:不要以为只有脏乱的地方才会 存在污染 ,窗明几净掩盖下的厨房同样会有危害人体健康的 “ 杀手 ” 。 8 / 47 【风餐露宿】 fngcnls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例句:然而也有一些人,通过特别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生活激起阵阵涟漪,他们宁愿选择朴素与简洁的生活,选择跋山涉水甚至风餐露宿,在山野乡村里寻访那即将远去的风景,用心去呵护自然与友情。 【芸芸众生】 ynynzhngshng 原指世间的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芸芸:形容众多;众生:原指一切生物,后指许多人。 例句:这一年里 ,我们共同见证了北京楼市经 历的沉浮 ,以及裹挟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 【降格以求】 jinggyqi 降低标准去寻求。 例句:对于社会普遍关心的乡村民办教师的资格认证问题,王占铭副厅长解释,对新加入教师队伍者一定要严格,决不降格以求。 【心悦诚服】 xnyuchngf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心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高兴;诚:硬实。 例句:旅居纽约的侨领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均表示, “ 一国两制 ” 方针在香港得到切实落实,中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所做的一切让海外华人心悦诚服。 【数见不鲜 】 shujinbxin 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数:屡次;鲜:新9 / 47 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 例句:以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为材料的作文在这次阅卷中数见不鲜,这篇高分作文能在瞬间攥取阅卷老师的眼光,其特点在于它新颖的电影蒙太奇手法和紧凑的对比结构。 【朝三暮四】 zhosnms 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例句: “ 生活中的我忠诚可靠,但在事业上,我永远朝三暮四。 ”9 月 5 日,记者连线采访了身在北京的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如今的她成功坐上 了老板交椅,担任凤凰旗下能量影视传播公司的负责人,身兼主持和管理两副担子。 【直截了当】 zhjiliodng 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例句:西方人经常觉得中国人为人处事直截了当 ,尤其是他们刚到中国 ,还没习惯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的时候。 【高风亮节】 gofnglingji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例句:毛岸青一生中受了那么多的痛苦磨难,却没有去写传记。他作为伟人之后,不去风风光光亮相,不去媒体上凑热闹,不去向人们传递什么,只是按照他的父亲毛泽东的家训,默 默走完人生历程。也许正因为如此,才显现出一代伟人之后的高风亮节。 【实至名归】 shzhmnggu 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10 / 47 自然就有声誉。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 例句:著名导演王晶和父亲王天林共同颁奖给最佳导演谭家明 ,他认为此次金像奖没有冷门 ,包括父子成为最大赢家、刘青云和巩俐称帝封后都算是实至名归。 【泰然自若】 tirnzru 不以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 例句:英文口语水平高 ,体现出应聘者的语言能力强和自信 ;如果水平很一般 ,但 仍然能够泰然自若地完成面试 ,同样也证明了应聘者的良好的心理状态。 【游刃有余】 yurnyuy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例句:真正的国手,仍然会在乱战中游刃有余,真正的宝剑,依旧会在攻坚中闪烁锋芒,因为那忘我、无我的弈者,总可以旷达致远,贤达智能,所以在纯粹的胜负演义之中,必将诞生出象棋新时代的英雄 【愤世嫉俗】 fnshjs 有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愤:憎恶,痛恨;嫉:仇恨,痛恨;世、俗:当时的 社会状况。 例句:纽约时报普利策奖获奖人 HowellRaines 说: “ 我们不应放弃新闻记者那种愤世嫉俗的怀疑精神,我们的职业是探究真相,不是去当啦啦队;我们的责任是告诉人们事实,11 / 47 而不仅仅是赢得公众的热爱。 ” 【有目共睹】 yumgngd 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睹:看见。 例句:针对台湾有关方面近期发表的有关 “ 一国两制 ” 的不实言论 ,香港特区政府政制事务局发言人 28 日表示 ,过去 10年 ,“ 一国两制 ” 在香港成功落实是世界各地有目共睹的事实。 【怏怏不乐】 yngyngbl 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 例句:汉高祖六年,韩信被诬谋反,械缚至洛阳 (今河南洛阳东 ),因无实据,贬为淮阴侯。从此怏怏不乐,称病不朝。 【大煞风景】 dshfngjng 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例句:长假休闲已成为我国百姓生活的一道风景。趁长假来临之机、借 “ 限价令 ” 哄抬价格,难免让正准备出行休闲的人踟蹰犹豫,心生不快,影响了人们对黄金周长假的美好期待,实在是大煞风景。 【格格不入】 ggbr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 例句:一味让孩子钻研 “ 怪题 ”, 不仅毫无创新能力可 言 ,更易误导孩子钻入死胡同 ,这是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 【吹毛求疵】 chumoqic 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12 / 47 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求:找寻;疵:毛病。 例句:安全生产环环相扣 ,关系重大 ,必须用 “ 吹毛求疵 ” 的精神和勇气将 “ 疵 ” 消灭在萌芽状态。因此 ,对自己、对别人吹毛求疵是完全必要的。 【根深蒂固】 gnshndg 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例句: “ 这一调查结果表明 官本位 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也说明我国企业人才开发存在问题。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林泽 炎说。 【怨天尤人】 yuntinyurn 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 例句:广西的城市设计没有远见,常常是拆了建,建了又拆,一条好好的街道年年都要开膛剖肚,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场之势,好象谁不挖一挖,就要吃亏似的。广西人还有一个毛病,就会怨天尤人,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二、名句名篇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 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13 / 47 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是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莫染红丝线 ,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 ,知君穿不得。莫近红炉火 ,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 ,知君销不得。(白居易啄木曲) 4.莫自使眼枯 ,收妆泪纵横。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杜甫新安吏)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6.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三、文学常识 1.郁达夫,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 1921 年 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小说沉沦为其代表作。 1923 年 7 月发表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1945 年 9 月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年50 岁。 2.余秋雨, 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14 / 47 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多年,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等。其文化散文以其学者的独特视角,独到的表现方式以及深沉思考得到高度评价。 3.巴尔扎克 (1799 1850),法国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朱安党人欧也妮 葛朗台高老头等。作品总集人间喜剧有 “ 社会 百科全书 ” 之誉。人间喜剧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一个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说中出现。 4.雨果 (1802 1885),法国作家。剧本克伦威尔,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九三年等是其代表作。 5.伯特兰 AW罗素是 20 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1950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表彰他 “ 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 ” 。罗素一生著书 71 种,论文及其他文章甚多。他的小说集郊外的撒旦和伟大人物 的梦魇被评价为具有 18 世纪讽刺作品的格调,而且非常出色。 1967 年至 1969 年间,罗素先后出版了三大卷自传。 四、作文素材 1.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我们就产生了刘和珍等勇于反抗恶15 / 47 势力的女中豪杰,时至今日,面对那些丑恶现象,我们反而甘当 “ 沉默的羔羊 ” 吗? 使用角度: 正直。 抗争。 2.当王朔骂骂咧咧掘鲁迅的坟茔时,一位支持者 (好像还是位作家 )说: “ 什么年代了,还搞伟人崇拜! ” 此人有非凡之觉悟 (倘若人人有此觉悟,则大同世界可计日程功 ),我建议他把郁达夫也否定一下。郁达夫说: “ 有了伟大的人物的出现,而 不知崇仰、爱戴、崇敬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 若伟人尚且不能崇拜,是否信仰之跫音已渐行渐远?我困惑了。 使用角度: 伟人崇拜。 珍惜。 3.雨果认为,像巴尔扎克这样的 “ 精神统治者 ” ,人民会永远记住他;他的逝世, “ 不是黑夜,而是光明 ” , “ 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 “ 不是虚无,而是永恒 ” 。 使用角度: 精神价值。 伟人魅力。 生与死。 4.伟大的人,品格高尚的人,都会有明确的人生观,有明确的生存目的。英国哲学家罗素就明确地表示,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是他生存的目的。我想,能 够做到这三点,就很不错了。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能做到吗,尤其是第二、第三点? 使用角度: 人生观。 做人。 16 / 47 基础达标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A.寥落( lio)浸渍 (z)愚昧 (mi)编纂 (zun) B.遏制 ()廿四 (r)噩耗 ()椭圆 (tu) c.诧异( ch)屠戮 (l)妇孺 (r)俯瞰 (kn) D.显赫 (h)殒身 (yn)敦煌 (hung)庸人( yng) 解析: B 项 “ 廿 ” 的读音为 nin。 答案: B 2.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绯红 (fi)蓬蒿 (go)呻吟 (shnyn)长歌当哭( dng) B.尸骸 (h)歆羡 (xn)桀骜 (jio)风餐露宿( s) c.黄巢 (cho)蹊跷 (qio)敷衍 (fyn)降格以求( jing) D.濒临 (pn)畸形 (q)尴尬 (gng)数见不鲜( xin) 解析: A.蓬蒿 (ho),长歌当哭( dng); B.尸骸 (hi); D.濒临 (bn),畸形 (j)。 答案: c 3.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缉拿租赁愚昧心悦诚服 B.凛冽编纂恬淡直接了当 c.罪孽 徘徊绸缪大杀风景 D.文牒娇嫩彷徨根深底固 解析: B.直截了当, c.大煞风景, D.根深蒂固。 答案: A 17 / 47 3.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向许中田同志学习,做一个受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终生。 各地成品油批发价普涨的局面也得到一定程度的 ,部分地区由于调度充分 ,成品油批发价甚至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 网上新闻就像一日三餐 ,你不得不吃 ,属于主流内容产品。新浪网上频道页面的新闻符合五个基本原则 :重大性、突发性、争议性、接近性和名人效应。 A.尊敬遏止大抵 B.尊重遏制大抵 c.尊重遏制大概 D.尊敬遏止大概 解析:尊敬:着重指恭敬。程度比 “ 尊重 ” 深,对象常是人,多指下对上,幼对长等。尊重:指恭敬而重视。跟 “ 轻蔑 ”相对。对象可以是人(不论上下,长幼)和抽象事物(意见、劳动、科学、历史、习惯等)。遏制:着重于 “ 制 ” ,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或不使随便活动。对象常是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等),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遏止:着重于 “ 止 ” ,使停止,不再进行。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事物。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大抵:在表示推测语气时,比 “ 大概 ” 偏重肯定(不是偏重猜测)。也表示 约略的数量或范围,以及大略的情况。大概:只表示推测语气,但比 “ 大抵 ” 多偏重于猜测(不是偏重于肯定)。18 / 47 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 大概 ” 还有不精确、不详尽等意思。 答案: A 4.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不相信战争只是政客和资本家搞出来的,芸芸众生的罪过和他一样大。 B.昆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首批 “ 代表作 ” ,是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c.小张对工作不仅负责,而且熟悉业务,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D.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不应该愤世嫉俗,更不应该妄自菲薄。 解析:愤世嫉俗:有 正义感的人对黑暗的现实社会和不合理的习俗表示愤恨、憎恶。此处应为 “ 怨天尤人 ” 。 答案: D 5.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莫染红丝线 ,。我有双泪珠 ,知君穿不得。(白居易啄木曲) 莫自使眼枯 ,收妆泪纵横。 ,天地终无情。(杜甫新安吏)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 19 / 47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 相) 答案: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尤使我耳不忍闻 徒夸好颜色 眼枯即见骨 画船听雨眠 气蒸云梦泽 6.文学常识填空。 郁达夫,浙江富阳人。 1921 年 7 月第一部小说集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 1923 年 7 月发表小说,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 余秋雨,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等。 巴尔扎克 (1799 1850),法国小说家。代表作品有小说朱安党人高老头等。作品总集 人间喜剧有 “” 之誉。人间喜剧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一个人物往往在多部小说中出现。 雨果 (1802 1885),法国作家。剧本,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海上劳工九三年等是其代表作。 伯特兰 AW罗素是 20 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1950 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的小说集和被评价为具有 18 世纪讽刺作品的格调,而且非常出色。 答案: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文化苦旅山居笔记 欧20 / 47 也妮 葛朗台社会百科全书 克伦威尔悲 惨世界 郊外的撒旦伟大人物的梦魇 阅读广场 【文本集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 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纪念刘和珍君! 1文中的 “ 中国人 ” , “ 苟活者 ” 和 “ 真的猛士 ” 分别指什么人? 21 / 47 参考答案:中国人:中国人民苟活者:平庸之人真的猛士:刘和珍等英勇的战士 2如何理解 “ 以最坏的恶意 ” 和 “ 出于我的意外 ” 这两句话的意思? 参考答案: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的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3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 “ 此罢 ” ,这里的 “ 此 ” 指的是 参考答案:指干练坚决,百折不回,互相救助的精神。 4.“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 这一句话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 “ 真的猛士 ” 将越来越多,先驱者的壮烈精神将激励、鼓舞他们更加勇猛坚定地去斗争、前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不过,从陶渊明这个清高模式来看,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固然决定了他是否有清高之 “ 实 ” ;但如果在 “ 实 ” 之外还能享有清高之 “ 名 ” ,那就还得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才行。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 ,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型。其后,像林和靖、倪云林22 / 47 等人,也都因具有才艺专长,才成为著名的清高之人。例如林和靖 “ 梅妻鹤子 ” ,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这样的咏梅绝唱,才能成为名人。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传诵了。当然,真正清高的人是根本不在乎成名的。想无名而终于有名,其原因大概一则因为历史需要树立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来树立;假如无所表现,也就无从传扬了。二则因为 有才艺本可做官,而他们竟然不做,这才证明是真正的清高。至于那才艺是否适合做官的要求,古人往往是不加深究的。在他们心目中,好像认为只要有才便可以做官。 5一个人要想享有清高之名,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第一句话提出了分论点。做题时需要注意 “ 固然 但如果 那就还得 ” 等关键词的提示作用。 参考答案:不但具有清高的行为与思想,还要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 6陶渊明与林和靖成了清高的典型,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文中陶渊明、林和靖等人的事例是用来证明观点的论据,二人的共同特 点都是有一些不平凡的本事。 参考答案: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23 / 47 来言志抒情;林和靖除了具有清高的品德之外,在隐居中还写出了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的著名诗句。 7 “ 连怪癖也一同被传诵了 ” 一句中的 “ 怪癖 在文中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解析: “ 怪癖 ” 在文中具有借代意义,做本题需要注意 “ 倪云林隐居无锡惠山,为人有点怪癖,但他的画脱尽烟火气,确有独特风格,所以连怪癖也一同被传诵了 ” 一句的潜台词。 参考答案: “ 怪癖 ” 在这里代指著名清高之人的某些缺点。 8真正清高的人想无名而终有名的 原因是什么? 解析:本题需要注意 “ 一则因为 二则 ” 等关键词的提示作用。 参考答案:历史需要树立清高的样板,而这类样板又只能通过才艺成果的传扬来树立;有才艺的人本可做官,而他们竟然不做,这才证明是真正的清高。 复习效果检测一 第 I 卷(共 30 分) 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它那样泽被天下。( bi) B.假如他简单地说: “ 离家两年多了,我很想家 ” 一类的话,24 / 47 就味同嚼蜡了。 (ju) c.但是它不影响宇宙的未来演化,除非直到宇宙坍缩成一种高密度的状态。 (dn) D.他告不成,我还问他个 “ 以尸诈讹 ” 呢! () 解析: “ 坍 ” 的正确读音为 tn。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虽然太阳能量的总和每秒都在递减,然而远在它的熵达到最大值之前,地球上的能源就早已告磬了。 B.所谓得体并不是矫揉造作,更不是虚伪,说些言不由衷的话,那样根本谈不到得体不得体。 c.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 惯,谁都不能垄断。 D.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解析: “ 告磬 ” 应为 “ 告罄 ” 。 答案: A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B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c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25 / 47 的学问将靠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 D这也就是奥尔珂德说的: “ 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 ”的境界吧。 解析: A.分号改为逗号, B.顿号改为 逗号, D.冒号和引号内的句号全部去掉。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B大街上,商店里,到处是游玩的、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这部 60 万字的长篇小说,构思精巧,叙述严密,简直无隙可乘。 D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才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解析: A.“ 难言之隐 ” 与 “ 苦衷 ” 重复, B.“ 不绝如缕 ” 形容声音微弱, c.应为 “ 天衣无缝 ” 。 答案: D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 段文字,完成 5 7 题。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 “ 人 ” 的价格,至多不26 / 47 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哪一面,但又属于无论哪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 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 皇恩浩荡 ” 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 有谁来定。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的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 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猾,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 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 “ 万姓胪欢 ” 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 “ 天下太平 ” 。 27 / 47 任凭你爱排场的学者们怎样铺张,修史时候设些什么 “ 汉族发祥时代 ” 汉族发达时代 ”“ 汉族中兴时代 ” 的好题目,好意诚然是可感的,但措辞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截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这一种循环,也就是 “ 先儒 ” 之所谓 “ 一治一乱 ” ;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 “ 臣民 ” 看来,是给 “ 主子 ” 清道辟路的,所以说: “ 为圣天子驱除 云尔。 ” 5对画线的 “ 中立 ” 一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揭示中国百姓无力争取 “ 人 ” 的尊严,甘当奴隶或下奴隶;作者对此寄予深深的同情。 B暴露了中国百姓下于被官兵和强盗杀戮的地位及被官兵和强盗蹂躏的悲惨命运。 c讽刺中国百姓的精神麻木,批判其缺少反抗的奴隶性格。 D用词形象,能准确地概括中国百姓的形象特征,又能揭示其本质。 解析: “ 无力争取 ” 和 “ 深深的同情 ” 不当。 答案: A 6下列说法,不属于 “ 奴隶规则 ” 内涵的一项是() A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一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28 / 47 B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c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还要受意外的灾殃。 D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 “ 臣民 ” 看来,是给 “ 主子 ”清道辟路的,所以说: “ 为圣天子驱除云尔。 ” 解析: ABc三项都能从本质属性上揭示 “ 奴隶规则 ” 的内涵。 答案: D 7对这篇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中画线的 “ 价格 ” 指做人的资格、尊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 B文中的 “ 皇恩浩荡 ”“ 天下太平 ” 等词语都是反语,起讽刺作用。 c鲁 迅的两个时代的论断与孟子的 “ 一治一乱 ” 说的意思是一致的。 D本文从历史角度揭示封建专制的本质,批判了国民的奴性性格。 解析:鲁迅赋予孟子的说法以全新的意义。 答案: c 三、(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 10 题。 “ 散 ” 与 “ 不散 ” 论散文形与神的辩证性 对于散文这种文学样本,有一个颇为中肯的提法:散文贵在29 / 47 “ 形散而神不散 ” 。 我认为:所谓 “ 神 ” ,主要指的是以作家社会实践为基点,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倾向、创作意向和思路趋向。“ 神 ” ,应该是一个活泼的、富于动感的东西,是一个 具有明确的方向感的东西。说它是作品的灵魂,其用意是与此相通的。而这里所说的 “ 思想倾向 ” ,是就作家的整体意识,也就是他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即世界观,是作为一篇作品的观念或意识的背景与前提而言的。这在具体作品中或许并不直接宣示,但它起着根本性的、主导性的作用。这里所说的 “ 创作意向 ” ,是指作家在一篇具体作品中,通过特定的题材所要达到的意图或目的,这是作家整个世界观在这一具体作品中的体现,是他的观念和意识在作品个体中的流露;它往往是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甚至是同一的。这里所说的 “ 思路趋向 ” ,是指在创作意向 或主题制约之下,作品所体现的作家思维路径,即作为作家构思成果的特定思维进程,这是主题在作品中得以表现的具体程序。简言之, “ 神 ” 是作品的 “ 虚 ” 的方面,是需要贯通在一定的实体中才得以体现的。 所谓 “ 形 ” ,就是作品的这个寓 “ 神 ” 于其中的实体。 “ 形 ” 与 “ 神 ” 的辩证统一关系,大体表现为以下几个不同的角度或侧面:首先表现为题材的片断性同主题的集中性之间的对立统一。题材的片断性,就是说,表面看法不相连贯、30 / 47 无所谓因果的若干材料或细节,自身也并不具备情节上的相对完整性,但在一定主题贯通之下,就成为一个活的整体,这在小说 ,剧本等文学样式中怕是少见的。 其次,是层次的自由性同思路的确定性之间的对立统一。作品的层次,主要指题材在作品中出现的先后或程序。层次的自由性,就是说,题材的安排可以不像小说,特别是不像剧本那样直接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而全文的思路,却是经过构思,表现出鲜明的、确定的趋向和目标的。当然,这思路绝非平直呆板而是应曲尽迤逦转折之能事的。 再次,是表达的机动性同线索的持续性之间的对立统一。这里所说的 “ 表达 ” ,主要指 “ 记叙 ”“ 描写 ”“ 议论 ”“ 抒情 ” 等语文基本表达方式。即便一篇之中,也尽可因立意取材的需要,或叙事, 或议论,或写景,或抒情,穿插交错,一任择之。这中间并无成法,也无定式,而尽可以灵活些、多样些。在这些方面,散文是具有很大的机动性的。但是,文章的线索,应在客观上保持着自己的持续性。在这里应明确的是,此处所谓 “ 线索 ” ,指的是文章层次赖以得到条理化的客观依据。例如,叙事性散文常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抒情性散文常以作家思绪为线索,等等。在作品中无论行文如何灵动跳脱,但在暗中制约着全文进程的线索,则应保持自身的持续性,任意改变线索的依据,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适当的。而它们的行文中间如何上下关联,则又是各有巧妙不31 / 47 同的。那么 ,其间的 “ 关联的灵活性 ” 就意味着 “ 形散 ” ;而 “ 线索的持续性 ” ,则又同 “ 神不散 ” 不无关系。 8下列对散文 “ 形散神文不散 ” 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自身并不具备情节上的相对完整性的若干材料,在一定主题贯通之下,可以在散文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B散文的题材安排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但全文的思路应有着鲜明的、确定的趋向和目标。 c一篇散文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是记叙、描写,还是抒情、议论、说明,可以灵活多样,但文章的线索应保持着自己的持续性,不要任意改变线索的依据。 D散文的行文,可以是 灵动跳脱的,行文中间如何上下关联,也可以是灵活的,但制约着全文进程的线索应是持续的。 解析: “ 题材的安排可以不像小说,特别是不像剧本那样直接时间与空间的制约 ” ,不等于 “ 完全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 ” 答案: B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散文作者的思想倾面,即作者的世界观,对创作起着根本性的、主导性的作用,它在作品中需要明确地宣示出来。 B作者的创作意向,是作者世界观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它与作品主题常常是一致的。 c思路趋向是作品所体现的作者的思维路径,它既是作品32 / 47 表现主题的具 体程序,又受主题的制约。 D散文中的 “ 神 ” 是作品的灵魂,是活泼的、有动感的东西,它不能脱离作家的社会实践。 解析:作者的思想倾向 “ 在具体作品中或许并不直接宣示 ”出来。 答案: A 10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如何处理形与神的关系,与作家的气质、素养、功力、技巧等没有关系。 B任何文学作品的思路都忌讳平直呆板,而应曲尽迤逦转折之能事。 c一篇散文不允许有双线索,而小说、戏剧可以有双线索。 D散文 “ 神 ” 的问题,主要同主题有关;而 “ 形 ” 的问题,则主要则题材、结构与 思路有关。 解析: A 项:作家的气质、素养、功力、技巧上的差异,也往往在 “ 如何处理形与神的关系 ” 这个对立统一过程中得到或隐或显的表露。 c 项:散文可以有明线、暗线双线索。 D项:思路也属于 “ 神 ” 的范畴。 答案: B 第 II 卷(共 120 分) 四、( 23 分) 1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作者主要是采用了什么手法来33 / 47 写的?试对这种手法的运用及表达效果简要分析。( 10 分)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 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 “ 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 ” 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们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烟,而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 参考答案:主要采用了 对比的手法来写的,先后从对历史文物及其价值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对待文物运费所持的态度,从追求和保护文物的决心、勇气及行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在对比描写中甚至不惜笔墨,强烈地讽刺和批判了中国封建政府和官吏对祖国文化遗产缺乏重视和保护意识,愚昧麻木,任由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遭到破坏和大量外流的行径。读来使读者感到沉重、压抑和愤慨,很好地表达了主题。 34 / 47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8 分)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后,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 年。 注:此诗作于至德三年,作者因事由苏州长洲尉被贬至潘州(今广东茂名)南巴尉之时。 ( 1)诗歌颔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4 分) (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 分) 参考答案:( 1)诗歌颔联运用了对比的表达技巧, “ 老至 ”与 “ 居人下 ” 对比,写自己年事已高,却反遭贬居于卑位;“ 春归 ” 与 “ 在客先 ” 对比,写新年伊始,春归人间,自己却羁旅天涯表达的是谪迁岁月中的哀愁心境和佳节将至的感伤情怀。( 2)诗歌尾联运用了什么典故?有什么作用?请作简 要分析。贾谊的典故。贾谊有济世匡国的志向却被权贵谗毁,疏放为长沙太傅。诗人借这个典故暗指自己因谤被贬,抒发与贾谊 “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的感慨,并担心滞此难返,产生 “ 从今又几年 ” 的忧虑。 13.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 分) 35 / 47 ( 1)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 (记念刘和珍君 ) ( 2)沉默呵,沉默呵!,就是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 3)莫近红炉火 ,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 ,。(白居易啄木曲) (4)垆边人似月,。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 ) (5)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空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答案:( 1)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2)不在沉默中爆发( 3)知君销不得 (4)皓腕凝霜雪 (5)坐观垂钓者 五、(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