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T 65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QC T 65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QC T 65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QC T 65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QC T 655-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T 655- 2005 (2005- 07- 26 发布, 2006- 01- 01 实施) (代替 QC/T 655- 2000) 前前 言言 本标准是对 QC/T 655- - 2000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 的修订。 本标准与 QC/T 655- - 2000 相比,主要有下列变化: 本标准覆盖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各种类型制动器的要求。 本标准增加了鼓式制动器技术条件。 本标准按制动器主要部件:制动主缸、制动钳和总成等分别制定技术要 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范了主要配套件:制动蹄、制动片、制动软管组合件、制动操 纵杆、踏板、制动拉索和制动液等依据的标准。 本标准在附录中规定了制动器总成台架试验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摩托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湖北航特液压制动有限公司、玉环凯凌集团、重庆振 华制动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三昧、何力生、何长锐、高学尧、姜勇。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C/T 655- - 2000。 QC/T 655- 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技术条件 Specifications of brakes for motorcycles and mopeds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以下简称制动器)总成及其部件 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总成及其部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173 铸造铝合金 GB/T 9439 灰铸铁件 GB 12981- - 2003 机动车辆制动液 GB/T 15115 压铸铝合金 GB 168971997 制动软管 QC/T 226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蹄总成技术条件 QC/T 227.1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片摩擦性能试验方法 QC/T 227.2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片粘结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QC/T 228.1228.10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操纵拉索 QC/T 232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手制动操纵杆静强度试验方法及性能要求 QC/T 233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踏板静强度试验方法及性能要求 QC/T 654- - 2005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3 分类分类 3.1 盘式制动器 按操纵方式分:液压盘式、机械盘式。 3.2 鼓式制动器 按操纵方式分:液压鼓式、机械鼓式。 4 要求要求 4.1 总则 4.1.1 制动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 铝合金铸件 铝合金铸件的化学成分或力学性能应符合 GB/T 1173 或 GB/T 15115 的规 定。 采用新型材料时,应满足本标准规定的强度要求。 4.1.3 灰铸铁件 灰铸铁件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符合 GB/T 9439 的规定。 4.1.4 制动片 制动片应无石棉,其外观质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 QC/T 226 的规定。 4.1.5 制动软管组合件 制动软管组合件的外观质量和技术要求应符合 GB 16897 的规定。 4.1.6 制动液 制动器使用非石油基型制动液,其性能应符合 GB l2981 的规定。 4.1.7 手制动操纵杆 手制动操纵杆应符合 QC/T 232 的规定。 4.1.8 制动踏板 制动踏板应符合 QC/T 233 的规定。 4.1.9 制动拉索 制动拉索应符合 QC/T 228.1228.10 的规定。 4.1.10 表面质量 制动器涂装零件的表面涂层应平整、色泽均匀、粘着牢固,不应有露底、剥 落、明显的流痕、起泡、划伤等缺陷。 4.2 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2.1 制动主缸 4.2.1.1 低压气密性 按规定的拧紧力矩, 拧紧油池盖螺钉, 在出油孔处加气压 0.2MPa+0.05MPa, 保持 5s,应无渗漏。 4.2.1.2 高压密封性 打开液压制动器油池盖,将活塞推进 3mm5mm,在出油孔处加液压 7MPa+0.2MPa,保持 5s,应无渗漏。 4.2.1.3 真空密封性 按规定的拧紧力矩,拧紧油池盖螺钉,在出油孔处加- 70kPa 压力,保持 5s, 压力不应升高。 4.2.1.4 活塞无效行程 活塞无效行程为 1.1mm0.7mm。 4.2.1.5 油池密封垫跟随性 向油池内加制动液至最高油位线,封严油池盖,从制动主缸出油孔处加 - 6.7kPa 时,油池内液面应能顺利下降。 4.2.1.6 耐压强度 将主缸活塞推进 3mm5mm,从出油孔处加液压 24.5MPa,制动主缸不应 破坏。 4.2.1.7 后视镜座强度 主缸按装车状态固定在试验台上,在后视镜座上绕制动主缸活塞轴线方向 加力矩 50Nm 时,后视镜座不应发生破坏。 4.2.1.8 主缸振动耐久 主缸油池内加制动液至最高油位线,封严油池盖和出油孔,制动主缸按装车 状态固定在试验台上。 a) 试验条件: 振动加速度:30g; 振动频率:100Hz; 振动自由度:上、下两个方向; 振动次数(或时间):500104次(或 14h)。 b) 要求: 试验结束,无紧固件松动,手柄操作无阻滞,满足 4.2.1.1 和 4.2.1.2 的 要求。 4.2.2 制动钳 4.2.2.1 低压气密性 在进油孔处加气压 0.2MPa 土 0.05MPa,保持 5s,应无渗漏。 4.2.2.2 高压密封性 在进油孔处加液压 7MPa0.2MPa,保持 10s,应无渗漏。 4.2.2.3 滑动阻力 浮动式结构的制动钳在支架上,向减压方向的滑动阻力应不大于 50N。 4.2.2.4 拖滞扭矩 制动钳按装车状态固定在试验台上。 预备加压 7MPa 土 0.2MPa,保持 5s,反复五次。卸压后,制动盘转动第一 圈时的拖滞扭矩应不大于 3Nm,制动盘转动第 10 圈时的拖滞扭矩应不大于 2Nm。 4.2.2.5 液压刚性 在制动钳进油孔处加液压 7MPa0.2MPa 时,用百分表检查制动钳钳口相应 活塞中心处的变形量应不大于 0.35mm。 4。2.2.6 耐压强度 在制动钳进油孔处加液压 24.5MPa,制动钳体不应破坏。 4.2.2.7 扭转疲劳强度 制动钳按装车状态固定在疲劳试验台上。 a) 试验条件: 向制动盘模拟件加载,载荷应符合图样的规定; 制动盘向前进方向转动时,制动钳应夹紧制动盘; 制动盘向后退方向转动,制动钳同时卸压; 制动盘往复转动频率:1000 次/h100 次/h; 制动盘往复转动次数:5104次。 b) 要求: 试验结束后,制动钳及支架不应发生破坏,仍能正常工作,并满足 4.2.2.14.2.2.4 的要求。 4.2.2.8 振动耐久 制动钳按装车状态固定在试验台上。 a) 试验条件: 振动加速度:30g; 振动频率:100Hz; 振动自由度:上、下两个方向; 每隔 60s 制动一次,制动压力为 3.4MPa0.2MPa,保持 5s; 振动次数(或时间):600104次(或 16.7h)。 b) 要求: 试验结束后,无紧固件松动,制动钳仍能正常工作,并满足 4.2.2.1 和 4.2.2.2 的要求。 4.2.3 总成 4.2.3.1 密封性 用制动手柄将主缸活塞向前移动 3mm5mm,从制动钳放气嘴向制动器加 液压 7MPa 土 0.2MPa,保持 10s,各连接处不应有渗漏。 4.2.3.2 常温动作耐久 a) 试验条件: 温度:435; 制动器最高压力:3.4MPa 土 0.2MPa; 制动主缸活塞行程:活塞最大行程的 50以上; 制动主缸活塞动作频率:1000 次/h 土 100 次/h; 制动主缸活塞动作次数:30104次。 b) 要求: 在试验过程中,每 5000 次记录一次制动器总成压力和活塞及各连接处 的渗漏情况; 在试验结束后,制动器总成应无零件损坏、无渗漏、制动器总成仍能正 常工作。 4.2.3.3 高温动作耐久 a) 试验条件: 温度:1003; 制动器最高液压:3.4MPa0.2MPa; 制动主缸活塞行程:活塞最大行程的 50以上; 制动主缸活塞动作频率:1000 次/h 土 100 次/h; 制动主缸活塞动作次数:7104次。 b) 要求: 在试验过程中,每 5000 次记录一次制动器压力和活塞及各连接处的渗 漏情况; 在试验结束后,制动器应无零件损坏、无渗漏,制动器仍能正常工作; 试验中,制动软管允许用金属管代替。 4.2.3.4 低温动作耐久性 a) 试验条件: 温度:403; 制动器最高液压:3.4MPa+0.2MPa; 制动主缸活塞行程:活塞最大行程的 50以上; 制动主缸活塞动作频率:1000 次/h 土 100 次/h; 制动主缸活塞动作次数:2104次。 b) 要求: 在试验过程中,每 5000 次记录一次制动器压力和活塞及各连接处的渗 漏情况; 在试验结束后,制动器应无零件损坏、无渗漏,制动器仍能正常工作; 试验中,制动软管允许用金属管代替。 4.2.3.5 制动性能 遵照附录 A 的规定。 4.3 机械鼓式制动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4.3.1 制动鼓盖强度 用凸轮轴孔和轮轴孔将鼓盖安装在夹具上, 按图样指示的方向加载至规定的 破坏载荷,保持 5s,鼓盖不应破裂。 4.3.2 制动蹄 4.3.2.1 强度 将制动蹄安装在专用夹具中,按图样指示的加载位置和方向,加载到规定的 破坏载荷,保持 5s,制动蹄块不应破裂。 4.3.2.2 粘接剪切强度 粘接剪切强度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 QC/T 227.2 的规定。 4.3.2.3 制动片摩擦性能 制动片摩擦性能的要求和试验方法,应符合 QC/T 227.1 的规定。 4.3.3 制动性能 遵照附录 A 的规定。 4.4 液压鼓式制动器和机械盘式制动器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参照 4.1、4.2、4.3 相关部件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5 检验规则检验规则 5.1 出厂检验 5.1.1 每套产品应经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5.1.2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 1 的规定,检验频度、抽样要求及判定等由制动器生产 企业根据本标准要求确定。 表表 1 检验项目表检验项目表 5.2 型式检验 5.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产品定型投产前,或转厂生产; b) 间隔 1 年以上再生产; c) 正常生产 1 年 1 次; d) 当定型产品结构、材料、工艺发生变化可能影响性能时; e) 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要求时。 5.2.2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 1 的规定,抽样数量由制动器生产企业根据本标准要求 确定。 5.2.3 型式检验的产品应从出厂入库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样本,检验中如有不合 格项目,应在同批产品中加倍抽查不合格项,如仍不合格,则判本批为不合格。 6 标志、包装标志、包装 6.1 产品标志 在制动器的制动主缸体、制动钳体、制动盘、制动毂、制动毂盖和制动片(制 动蹄块)上应刻或印有生产厂标记或生产批次号。 6.2 包装 6.2.1 包装应保证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不发生产品的损坏。 6.2.2 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和维护使用说明书。 6.2.3 包装箱处表面应标明: a) 制造厂厂名、厂址; b) 产品名称和型号; c) 每箱数量; d) 生产批号; e) 装箱日期。 附附 录录 A (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制动性能要求制动性能要求 A.1 制动器基本要求 A.1.1 制动器的所用零部件应装配正确,确保制动器在工作过程中紧固件不松 动。 A.1.2 在正确润滑和调整情况下,制动器应操纵灵活、工作可靠。 A.1.3 制动片磨损到需要更换之前,制动器应能自动调节补偿产生的间隙。 A.2 制动器性能 A.2.1 制动器的制动操纵力 制动器的制动操纵力要求见表 A.1。 表表 A.1 制动操纵力制动操纵力 N 手操纵力 20250 脚踏力 40500 A.2.2 磨合前的制动效能 按 QC/T 654- - 2005 进行试验,制动操纵力应符合表 A.1 的要求。 A.2.3 磨合试验 按 QC/T 654- - 2005 进行试验,磨合后制动器衬片与制动盘的接触面积不小 于 80。 A.2.4 磨合后的制动效能 按 QC/T654- - 2005 进行试验,制动操纵力应符合表 A.1 的要求。 A.2.5 热衰退性能 按 QC/T 654- - 2005 进行试验,其热衰退率 W1应不大于 35。热衰退率按 式(A.1)计算。 W1=(Mal- Mam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