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pdf_第1页
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与混凝土广东建材2 0 1 0 年第6 期 不同掺量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谈峰玲王安正陈清己 (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摘要:粉煤灰可以综合改善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在混凝土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试 验采用不同比例的粉煤灰等量取代混凝土中的水泥,测得各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得出了粉煤 灰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的一般规律,并探讨了其相关机理。 关键字:混凝土;粉煤灰;力学性能 1 引言 在近代混凝土中,粉煤灰的发展方兴未艾。从上个 世纪8 0 年代后期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并获得广泛应用以 来,粉煤灰的应用更加广泛,粉煤灰在混凝土中所起的 作用已受到极大的重视。粉煤灰用作混凝土的矿物掺合 料,具有表面效应、填充密实效应和火山灰活性效应 1 】。在 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可以改善早期水泥的水化条件, 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改善水泥与外加剂的相容性,降 低水化热,使混凝土形成密实的内部结构。对粉煤灰混 凝土进行试验研究,可以更进一步了解粉煤灰混凝土的 某种或者某些重要的性能,尤其是对粉煤灰混凝土的力 学性能的研究,对其工程应用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 原材料与试验配合比 2 1 原材料 ( 1 ) 水泥:韶峰牌C 4 2 5 级水泥,采用边长为0 0 8 r a m 的方孔圆筛筛分筛余量为2 6 。 ( 2 ) 细骨料:湘江河砂,细度模数M x = 2 6 3 ,表观密度 2 4 1 2 k g m 3 ,堆积密度1 4 7 3 k g m 3 。 ( 3 ) 粗骨料:湘江卵石,粒径5 “ - - 2 0 m m ,表观密度 2 7 0 3 k g m 3 。 ( 4 ) 掺合料:湘潭电厂I 级粉煤灰。根据粉煤灰混凝 土应用技术规范( G B J 一1 4 6 ) 的规定,I 级低钙粉煤灰应 该符合表1 中的质量指标。 表1 粉煤灰质量指标 细度 烧失量需水量比 三氧化硫 等级( 4 5 pm 方孔筛筛余) ( )( ) 含量 ( )( ) I1 25 9 53 ( 5 ) 水:自来水。 2 2 试验配合比 4 0 通过对混凝土进行试配比较以后,决定采用以下配 合比作为基准配合比( 表2 ) 。 表2 基准配合比 材料 l 水泥I 水l 水胶比i 细骨料l 粗骨料| 砂率J 质量( k g m 3 ) l 3 5 01 7 50 56 5 61 2 1 9 0 3 5 根据所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分别用0 、 1 0 、2 0 9 6 、3 0 的粉煤灰等量取代基准配合比中的水泥, 得到A 、B 、C 、D 四组不同粉煤灰掺量的配合比,成型抗 压、劈拉试件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 表3 ) 。 袁3 混凝土试件配合比 材料水泥粉煤灰 水 水胶比细骨料粗骨料 组号( k g m 3 )( k g m 3 )( k g m 3 )( k g m 3 )( k g m 3 )( k g m 3 ) A3 5 0 O ( O ) 1 7 50 56 5 61 2 1 9 B 3 1 5 3 5 ( 1 0 )1 7 5O 56 5 61 2 1 9 C2 7 07 0 ( 2 0 )1 7 5O 56 5 61 2 1 9 D2 4 5 1 0 5 ( 3 0 ) 1 7 5O 56 5 61 2 1 9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 1 抗压试验 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及粉煤灰掺量的变化结果 见图1 。 从图1 中可以看出,混凝土的强度随时问的增长而 增长,并且早期的强度的增长速度较快:在同一个龄期, 混凝土强度随粉煤灰的掺量增加而降低。有资料圆指 出:以一定量的粉煤灰取代混凝土中的部分水泥,当掺 量小于1 0 时,混凝土的强度有所增加;当掺量超过1 0 图1 抗压强度曲线 万方数据 广东建材2 0 1 0 年第6 期 水泥与混凝土 以后,随着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强度有所下降:当掺量超 过2 0 以后,混凝土的强度下降趋势较大。早期的试验 结果与资料的观点相致。由于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 早期强度有所下降,因此,在工程允许的情况下,用后期 强度作为粉煤灰混凝土的设计标准,将取得更好的经济 效益。 3 2 劈拉试验 混凝土2 8 天的劈拉强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变化见图 2 。 酷: 撼 薹 图22 8 天劈拉强度曲线 从图2 可以看出,在掺量为0 - 2 0 之间时,劈拉强 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掺量达到3 0 时 反而下降。 粉煤灰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因素 决定: ( 1 ) 活性效应( 火山灰效应) 。 粉煤灰大多是不具有水凝性的,只有在C a ( O H ) 。存 在的条件下,才显示其胶凝性,其水化过程大致如下:水 泥水化产生碱性的环境,在C a ( 0 H ) 。存在的条件下,由 于水电离产生的H 3 0 + 质子对粉煤灰颗粒的作用,使其表 面电离出S i O :和H + 离子,H + 离子扩散后粉煤灰颗粒表 面呈电负性,C a z + 离子在静电引力下被吸收到粉煤灰颗 粒周围,而粉煤灰颗粒中的K + 、N a + 又溶入液相,于是,粉 A 一 煤灰颗粒表面剩下了含硅、铝较多的薄层,S i O :和A i 旷 离子也从这表层逐渐溶出,与周围的C a 射离子结合并沉 淀,形成沉淀包裹层,并逐渐变厚。包裹层与粉煤灰颗粒 d 一 之间包含有极少数的液相,液相中的K + 、N a + 、S i O :和 A i 旷离子浓度高于包裹层外的离子浓度,由此产生的 渗透压使包裹层逐渐膨胀,包裹层内液相增多,离子浓 度增大,渗透压增大,当渗透压超过一定值时,包裹层破 裂,接着又开始了新的循环。只有在粉煤灰颗粒包裹层 外K + 、N a + 、离子浓度降低后,C a Z + 离子才被吸附到包裹层 外表面,生产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沉淀。由于S i 0 4 离子半径大、电荷多,扩散比A i 0 2 - 离子困难,粉煤灰颗 粒表面附近的沉淀主要是水化硅酸钙凝胶。粉煤灰中活 性S i O :及A 1 2 0 。与水泥水化生成的C a ( 0 H ) :发生反应, 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低碱度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从 而起到增强作用。在水灰比较大的情况下,需要有大量 的水化产物填充于骨料与水泥颗粒的间隙,才能将其粘 结为一个整体。而粉煤灰的与水泥水化释放的氢氧化钙 反应,形成低钙C - S - H 的过程缓慢,加上氢氧化钙通过 表面生成物层向内部扩散十分困难,因此在混凝土拌和 后相当长时间里,粉煤灰的水化产物依然不多,填充空 隙的能力差,宏观表现为混凝土强度在一定的龄期里随 粉煤灰掺量增大呈下降趋势。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在混 凝土中掺入粉煤灰,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粉煤灰 作为活性的胶凝材料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粉煤灰也可 以作为惰性的掺和料,这也是影响其强度增长规律的一 个原因。 ( 2 ) 微集料效应。 粉煤灰中的微细颗粒均匀分布在水泥浆内,填充空 隙和毛细空,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增加了密实度,所 以混凝士的劈拉强度随粉煤灰的掺量有所提高,但是当 掺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粉煤灰水化较慢,导致混 凝土的水化产物太少,粘结不够,使得劈拉强度下降。 4 结伦 ( 1 )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 ( 2 ) 粉煤灰掺量存在量的问题,混凝土的劈拉强度随 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提高,超过一定量以后便呈下降趋 势。 ( 3 ) 掺入粉煤灰会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参考文献】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