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止
  • 已被废除、停止使用,并不再更新
  • 2001-11-14 颁布
  • 2002-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WS-T 209-2001 克山病疗效判定标准.pdf_第1页
WS-T 209-2001 克山病疗效判定标准.pdf_第2页
WS-T 209-2001 克山病疗效判定标准.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VS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209-2001克山病疗效判定标准Criteriaforevaluatingtherapeuticeffectofkeshandisease2001-11-14发布2002-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WS/T209-2001前现行的克山病治疗参考意见是在1982年全国克山病防治经验交流会上制定的,对心功能不同、临床表现退异的四型克山病,仅笼统地提出了一个疗效判定标准缺乏针对性。因而,在实践中不能准确地揭示所选用的疗法真实效果。本疗效判定标准是按克山病基本症候群及常见合并症分别制定的,以便于应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卫生部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前地方病防治司)提出。本标准由西安医科大学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世臣、于维汉、牛存龙、王克健、赵志峰。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负责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克山病疗效判定标准WS/T2092001Criteriaforevaluatingtherapeuticeffectofkeshandisease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克山病的疗效判定本标准适用于成人及小儿克山病。2克山病疗效判定标准2.1克山病的心源性休克2.1.1得教:休克缓解后至少存活3天以上,见附录A(提示的附录)。2.1.2无效:休克未缓解而死亡的病人。2.2克山病的慢性心功能不全2.2.1显效:达到心功能不全完全缓解标准,心功能改善提高二级以上者。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2.2.27有效:达到心功能不全部分缓解标准,心功能改善提高一级者。见附录B(提示的附录)。2.2.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心功能改善不足一级或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加重者.有条件时,可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对疗效判定更为准确可靠。如治疗后能使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正常并能巩固者,为心功能不全完全缓解(显效)的确苗依据。2.3克山病的心律失常2.3.1异位性心律失常2.3.1.1显效:异位性心律消失或减少90%以上。2.3.1.2有效:异位性心律减少50%以上。2.3.1.3无效:未达到有效水平。2.3.2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浦。2.3.2.1显效:随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好转而消失者。2.3.2.2有效:随急性或慢性心功能不全好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潘消失,呈现束支传导阻淋者。2.3.2.3无效: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潜持续存在者。有条件时,对心律失常的疗效判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