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MT/T 518-1995 钻井井筒永久支护通用技术条件》是一项针对煤炭工业中钻井工程的国家标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钻井井筒永久支护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过程,确保井筒结构的安全稳定。该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建的各种类型矿井井筒(包括竖井和斜井)的永久性支护设计与施工。
根据标准内容,首先明确了适用范围,指出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钢筋混凝土或其他材料进行永久支护的新建或改造矿井井筒。接着,对术语定义进行了说明,比如“永久支护”是指为保证井筒长期使用安全而设置的固定结构;“临时支护”则是在永久支护完成前用于保护井壁免受破坏的措施。
在技术要求方面,《MT/T 518-1995》详细规定了井筒永久支护所需满足的基本条件,包括但不限于:
- 支护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并考虑到井下环境特点;
- 设计时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水文状况等因素,确保支护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
- 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执行,同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 完成后还需经过严格的检验测试,只有达到规定标准才能投入使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95-12-28 颁布
- 1996-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 / T 5 1 8 一 1 9 9 5钻井井筒永久支护通用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钻井井筒永久支护结构设计、 井壁制作、 悬浮下沉安装、 壁后充填以及成井质量的技术要求、 质量标准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钻井法凿井悬浮下沉的井筒永久支护。2 引用标准 G B 1 7 5 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G B 7 0 0 碳素结构钢 G B 9 8 5 手工电 弧焊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与尺寸 G B 1 4 9 9 钢筋混凝土用钢筋 G B 1 5 9 1 低合金结构钢 G B 3 3 2 3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 G B J 1 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 B J 1 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G B J 6 8 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 B J 1 0 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 B J 2 0 4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J 2 0 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 B J 2 1 3 矿山 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 G J 5 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 G J 5 3 普 通混赓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 G J 5 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J G J 5 6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 B 1 1 5 2 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3 术语3 . 1 井壁底 最下端封底的一节井壁。3 . 2 复合井壁 钢板筒与混凝土筒或钢板筒与钢筋混凝土简组成的井壁结构。3 . 3 隔水圈板 焊接在井壁法兰盘上起隔水作用的圈板。3 . 4 内模支撑架 井壁制作时起支撑内模板, 并保证其垂直的支架。一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 9 9 5 一 1 2 一 2 8 批准1 9 9 6 一 0 5 一 0 1 实施MT / T 5 1 8 一1 9 9 53 . 5 井壁悬浮下沉安装 利用井壁在泥浆中的悬浮平衡条件, 进行井壁接长, 并加入配重水进行井壁下沉的工艺过程。3 . 6 悬浮高度 每节井壁下沉后, 顶端面高出泥浆面的高度。3 . 7 节间注浆 两节井壁连接后, 其间隙用充填材料灌注密实的工艺。3 . 8 座浆 接长井壁前, 在下面一节井壁上端面铺满水泥砂浆, 然后安放上面一节井壁的工艺。4 支护结构设计4 门井筒永久支护工艺包括地面预制井壁 悬浮下沉安装、 及壁后充填。4 . 2 井壁材料:4 . 2 . 1 钢筋混凝土井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G B J 1 0 规定的C 3 0 -C 5 5 , 受力钢筋宜采用G B 1 4 9 9规定的II 、 I 级热轧钢筋; 法兰盘宜采用G B 7 0 0 规定的Q 2 3 5 钢。4 . 2 . 2 复合井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 4 5 ; 钢板简宜采用Q 2 3 5 钢或G B 1 5 9 1 规定的1 6 锰钢,板厚1 0 -2 5 m m ; 受力钢筋宜采用II 、 , 级热轧钢筋。4 . 2 . 3 井壁吊环必须采用热轧碳素圆钢制作, 严禁冷弯加工。4 . 3 井壁设计一般规定:.4 . 3 . , 井壁结构按所受地压进行设计, 并须考虑附加竖向 荷载对井壁的影响, 井壁底按井壁下沉时所受内外压力差进行设计。 井壁设计应根据荷载变化, 沿井筒全深分段进行。4 . 3 . 2 井壁设计的地压值: 表土段一般采用1 . 2 倍静水压强; 基岩段一般采用1 . 0 倍静水压强。4 . 3 . 3 井壁底底部宜选用削球壳、 半球壳和半椭圆旋转厚壳等结构形式。4 . 3 . 4 井壁结构的安全等级按G B J 6 8 规定的一级执行。4 . 3 . 5 采用新型井壁结构时, 必须经过足以 证明 其结构性能可靠的规律性和破坏性模型试验。 结果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4 . 3 . 6 井壁节高应按提吊设备能力确定, 除最上部一节外, 最小节高不应小于3 m,4 . 3 . 7 钢板筒和法兰盘的分段加工与焊接, 应在设计中有明确规定。4 . 4 井壁形式与构造:4 . 4 . 1 钻井井壁一般分为: 钢筋混凝土井壁和复合井壁两种类型。 设计中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井壁。4 . 4 . 2 井壁环向钢筋间距不宜小于1 8 0 m m; 竖向钢筋间距不宜小于2 2 0 m m。竖向钢筋两端应与井壁法兰盘焊牢。4 . 4 . 3 复合井壁的内钢板筒应按设计设置锚固件, 并必须设置直径1 0 -2 0 m m的泄压孔, 间距不应大于 2 . 5 m,4 . 4 . 4 井壁底下沉时的悬浮高度应大于1 . 2 m。否则应采取技术措施, 保证上端面的安全操作高度。4 . 5 井壁连接:4 . 5 . 1 井壁法兰盘的三种基本形式: e . 单钢板法兰盘截面( 图1 ) , b . 型钢法兰盘截面( 图2 ) = c . 梁板式法兰盘截面( 图3 ) ,4 . 5 . 2 深度超过3 0 0 m的井筒, 3 0 0 m以下的井壁应采用节间注浆。MT / T 5 1 8 一1 9 9 5 图 11 -焊筋板 2 -隔水圈板1 3 -环形底板 图 21 一内 缘擂饱; 2 -连接加劲板. 3 一外缘角 钢 图 3 1 一内环形底板; 2 -焊筋板门 一连接工字钢, 4 -隔水圈板. 5 一外环形底板4 . 5 . 3 井壁法兰盘连接 节间注浆时, 内外缘采用连续焊缝连接。b . 非节间 注浆时, 外缘采用连续焊缝连接; 内 缘采用螺栓连接。 连接螺栓直径宜采用 1 6 -2 2 m m, 焊缝高度不得小于 l O m m e2 5 8MT / T 5 1 8 一 1 9 9 55 井壁制作5 . 1 井壁模板5 . 1 . 1 模板及内模支撑架( 简称“ 支架,)的材料宜选用钢材和木材。5 . 1 . 2 模板及支架要求: a . 结构各部位尺寸及其配合, 应保证浇港混凝土后井壁的几何尺寸符合质量要求。 b . 具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能可靠地承受浇灌混凝土时所产生的侧压力, 以及在施工中的其他荷载; c . 支架和其他附属配件应装拆方便; d . 模板在浇灌混凝土时不得漏浆。5 . ,3 井壁混凝土浇灌口的位置 a . 外模板小门浇灌口 浇灌口 的宽度和高度一般为5 0 0 - 6 0 0 m m a 浇灌口的横向水平净间距不宜大于1 . 5 m; 竖向垂直净间距不宜大于6 0 0 m m; 下端浇液口下缘距井壁底端不应大于1 . 0 m, b . 上法兰盘浇灌口 浇灌口 宽度不宜小于4 0 0 m m, 净间距不应大于1 m ,5 . 1 . 4 木制内外模板单块宽度不宜大于1 . 5 m; 板厚不宜小于4 0 m m. 工作面应用厚度l m m的铁皮镶贝 占 。5 . 2 井壁钢筋5 . 2 . 1 钢筋应具有出厂证明 或试验报告单。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 发现脆断、 焊接性能不良 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 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的检验, 结果符合G B 1 4 9 9 的规定方可使用。5 . 2 . 2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时, 必须保留标牌, 按批分别堆放, 并避免 锈蚀和污染。5 . 2 . 3 钢筋的级别、 数量和直径, 应按设计要求采用。5 . 2 . 4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 带有顺粒状和片状老锈的 钢筋不得使用, 或根据机械性能试验, 按实际强度降级使用, 使用前必须除锈。5 . 2 . 5 环向钢筋的每段长度不应小于5 m,5 . 2 . 6 受力钢筋接头的搭接长度和位置, 应符合G B J 1 0 规定。5 . 2 . 了 钢筋的交叉点必须全部用铁丝扎牢; 钢筋搭接处必须在中间和两端用铁丝扎牢。5 . 2 . 8 钢筋的焊接工艺和质量标准, 应符合J G J 1 8 的规定.5 . 2 . 9 绑扎或焊接的 钢筋骨架, 不得有变形、 松脱和开焊。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 1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M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1环向钢筋间距士1 52竖向姻筋间距士1 53井壁底环向和径向钢筋间距土1 04受力钢筋保护层士55 . 3 法兰盘和钢板筒5 . 3 . 1 钢材应有质量证明书, 如对钢材的质量有疑义时, 应抽样检验, 结果符合G B 7 0 0 和G B 1 5 9 1 的规定方可使用。5 . 3 . 2 当普通碳素结构钢在环境温度低于一1 6 0C 、 低合金结构俐在环境温度低于一1 2 时, 不得冷矫正或冷弯曲。MT / r 5 1 8 一 1 9 9 55 . 3 . 3 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加热矫正时, 加热温度严禁超过正火温度( 9 0 0 *C ) 。 加热后的低合 金结构钢必须缓慢冷却5 . 3 . 4 弧形加工件, 弦长大于1 . 5 m时, 应用弦长不小于1 . 5 m的弧形样板检查; 弦长小于 1 . 5 m时, 应用与 零件弦长相等的弧形样板检查。样板与被检查件的间隙不得大于2 m m,5 . 3 . 5 焊接坡r l 加工尺寸的允许偏差, 应符合G B 9 8 5 的规定。5 . 3 . 6 放样和下料, 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量和切割余量。5 . 3 - 了 焊接一般要求: a . 多层焊接的每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 外观检查发现砂眼、 气泡、 裂缝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 必须清理后再焊; b . 对于施焊引起的局部变形, 应及时加以矫正。5 . 3 . 8 法兰盘制作平台的刚度应满足制造质量的要求, 平台面钢板厚度不宜小于 1 6 m m, 平台水平面允许偏差4 m m .5 . 39 法兰盘组焊要求: a . 环形底板组焊时, 两板边缘的高差不得大于l m m; b . 隔水圈板和焊筋板的焊接必须垂直于法兰盘面, 垂直允许偏差4 m m; 圈径必须符合设计尺寸,允许偏差士5 m m o5 . 3 . 1 0 法兰盘内径和宽度均不得小于设计尺寸, 也不得大于设计尺寸5 m m,5 . 3 . 1 1 法兰盘必须成对钻孔和存放, 螺孔位置偏差不得大于2 . 5 m m,5 . 3 . 1 2 法兰盘应冲有十字线标记点, 每对法兰盘标记的偏差不得大于2 m m,5 . 3 . 1 3 法兰盘存放时, 应保持水平。5 . 3 - 1 4 法兰盘验收: a . 法兰盘加工后应及时由专职人员成对验收。 b . 验收应有验收记录, 并进行编号。5 . 3 . 巧 钢板筒分段运输时应有专用胎架。5 . 3 - 1 6 为避免钢板筒组焊过程中产生裂纹, 在工艺方面可采取如下措施: a . 焊前预热: 预热条件见表2 , 预热温度一般为1 0 0 -1 5 0 C ; 表 2 钢板筒预热条件Q 2 3 5 初钢板1 6 锰钢钢板板厚 , mm工作环境温度, 板厚, mm工作环境温度, 不大于 1 0不大于 3 01 0- 1 5低于一3 01 6 2 4低于一2 6低于一1 0低于一5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匕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七一一 2 5_低 于“ b . 采用低氢碱性焊条, 并必须按照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焙烘; c . 避免在低温下冷弯和校正。5 . 3 . 1 7 钢板筒焊缝检验 a . 焊缝尺寸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G B J 2 0 5 的有关规定。 b . 按G B J 2 0 5 和J B 1 1 5 2 或G B 3 3 2 3 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进行仪器检验。 用超声波检查时, 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可按J B 1 1 5 2 和G B J 2 0 5 的规定; 用X射线和Y 射线拍片检查时, 其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可按 G B 3 3 2 3 和G B J 2 0 5 的规定。5 . 3 . 1 8 钢板筒几何尺寸的检查, 应符合下列要求:MT / T 5 1 8 一 1 9 9 5 a . 钢板筒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尺寸, 也不得大于设计尺寸 l o m m; b . 垂直偏斜率不得超过 1 % n ; c上下两端的水平面允许偏差均为士3 m m o5 . 3 . 1 9 内钢板筒的上端应设置水平临时支撑, 混凝土浇灌完后拆除。5 . 4 井壁混凝土5 . 4 . 1 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5 . 4 . 2 水泥进场时必须有质量证明书, 并应对其品种、 标号、 包装、 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5 . 4 . 3 使用前如对水泥质量有疑问, 或出厂超过三个月时, 应复查试验, 并按其试验结果使用。5 . 4 . 4 配制混凝土所用骨料, 应符合J G J 5 2 和J G J 5 3 的规定。5 . 4 . 5 拌制混凝土应采用饮用水或洁净的天然水。5 . 4 . 6 混凝土中所掺用减水剂, 应符合J G J 5 6 的规定, 并经试配符合要求后, 方可使用。5 . 4 . 7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通过计算和试配的确定。考虑到现场实际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 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按设计强度的等级提高l 0 0 o -1 5 o o e配合比设计方法应按J G J 5 5 执行。5 . 4 . 8 混凝上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水泥士2 %; 粗细骨料土3 %; 水、 外加剂溶液士2 %. 注: 骨料含水率应经常测定, 根据含水率的变化增减用水量。5 . 4 . 9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即从全部原材料装入搅拌机起到开始卸料止, 按表3 采用。 表 3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混凝土坍落度 mm搅拌机机型搅拌机容积, LG 4 0 04 0 0 - 1 0 03 0自落式9 01 2 0强制式6 09 0 3 0自落式9 09 0强制式6 06 0 注: 掺有外加剂时, 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5 . 5 井壁制作质量5 . 5 . 1 预制井壁的基础面, 水平允许偏差6 m m。基础强度应满足井壁制作的要求。5 . 5 . 2 上、 下法兰盘找平: 盘面水平允许偏差士3 m m, 上下法兰盘边缘相对应的十字线标记点垂直允许偏差2 m m ,5 . 5 . 3 内 模板安装: 模板贴紧下法兰盘内 缘, 模板工作面的垂直偏斜率不得超过l y a ,5 . 5 . 4 钢筋绑扎应符合表 1 及G B J 2 0 4 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 . 5 . 5 外模板安装: 模板两端应贴紧法兰盘外缘。 木制模板外侧应用有足够强度的环形钢筋箍箍紧, 内外模板之间用与井壁厚度相同长度的钢筋支撑。5 . 5 . 6 井壁混凝土的浇灌、 养护、 拆模和表面缺陷的修整, 应按G B J 2 0 4 执行。5 . 5 . 7 每节井壁应制作1 -2 组试块, 采用标准条件养护。5 . 58 井壁吊运和存放要求: a . 井壁吊运时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 0 0 o a b . 井壁吊运时, 吊索的水平夹角不宜小于4 5 0 : c . 存放井壁的场地应坚硬平整、 能承受井壁自重。MT / T 5 1 8 一 1 9 9 55 . 6 井壁质量标准5 . 6 . 1 井壁几何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井壁节高允许偏差士S m m; b . 井壁内径允许偏差0 - 2 0 m m ; , 井壁厚度允许偏差。 2 0 m m; d . 井壁垂直偏斜率不得超过 1 % 0 ; e . 井壁上下端面水平允许偏差均为士5 m m. 上述质量检查应拆模后, 在预制井壁基础上进行。5 . 6 . 2 井壁混凝土强度质量应符合G B J 1 0 7 的规定。5 . 6 . 3 并壁混凝土强度质量以试块为依据, 当不符合G B J 1 0 7 的规定时, 可以采取非破损检验方法进行检查。如仍不符合要求, 应按实际条件验算结构的安全度, 或采取其他措施。6 井壁悬浮下沉安袭6 . 1 井壁下沉前的准备6 . 1 . , 对钻井实际深度和井壁实际长度进行核算。6 1 . 2 测量钻井直径和偏斜, 绘制钻并有效断面图, 应满足井壁下沉和壁后充填的要求.6 . 1 . 3 泥浆处理: 泥浆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含砂量簇2 %; 泥 皮 厚度(1 . S m m ; 粘度1 8 -2 5 S ; 3 0 m i n 失水量(1 2 m L ; 泥浆相对密度1 . 1 5 -1 . 2 3 .6 . 2 井壁悬浮下沉工艺6 . 2 . 1 并壁逐节安装, 依其自 重及配重水悬浮下沉到设计深度。6 . 2 . 2 井壁下沉工艺流程:6 , 36 3 . 16 . 3 . 2井壁下沉安装 井壁下沉时应严格控制泥浆面高度, 不宜低于锁口面5 0 0 m me井壁下沉安装时, 组装中的两节井壁中心及井壁底中心, 三点应在一直线上, 中间一点与该直线MT / T 5 1 8 一 1 9 9 5允许偏差2 m m6 . 3 . 3 井壁节间连接 a . 节间间隙应用垫铁楔紧, 垫铁净间距不应大于 2 0 0 m m; 间隙超过 5 m m时, 其周圈需用圆钢或扁钢垫焊。 b . 采用座浆或注浆时, 浆液必须饱满。 c . 连接螺栓必须拧紧。 d . 连接焊缝高度不应低于 l o m m , 焊缝表面焊波应均匀, 外观检查不得有裂纹、 夹渣和针状气孔等缺陷。6 . 3 . 4 法兰盘外缘焊缝经检查合格并冷却后, 应在焊缝上下各方不小于l 0 0 m m的宽度内, 均匀涂抹防水防腐徐料。6 . 3 . 5 法兰盘接缝进入泥浆l m左右时, 应停止下沉, 观察接缝处无漏水现象后, 方可加水继续下沉。6 . 3 . 6 井壁下沉到设计深度后, 进行方位和垂直度的找正和固定。了 壁后充填71 充填材料及充填段7 . 1 . 1 充填材料可采用水泥浆、 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等胶结性材料, 以及碎石、 卵石等非胶结性材料。7 . 1 . 2 根据井筒深度、 地层条件、 井壁形式和充填工艺, 沿井简深度划分成若干充填段, 进行注浆充填、抛石充填和混凝土封顶。7 . 1 . 3 井 筒基 岩段, 应采用胶结 性材料进行充 填, 并必须高出 岩石 和表土 交界面1 5 m ; 需要开掘马 头门时, 还应超过马头门顶4 0 m,7 . 1 . 4 当基岩段需要采用两次以上充填时, 马头门以上4 0 m应采用一次充填, 基岩与表土交界面上下各1 5 m宜采用一次充填。7 . 1 . 5 井筒表土段可部分采用非胶结性材料充填, 一次充填段高不应超过l o o m,了 . 1 . 6 深井筒表土段应分为若干段, 用胶结性和非胶结性材料交替进行充填。7 . 1 . 7 井筒顶部充填段应采用胶结性材料, 充填高度不得小于3 0 m。 该充填段最上部应采用混凝土充填封顶, 高度宜3 -5 m ,了 . 2 充填工艺7 . 2 . 1 井筒底部第一段高可采用外管注浆充填和内管注浆充填工艺。 超过3 0 0 m的井简宜采用内管注浆充填。7 . 2 . 2 充填前必须加配重水。 应按式( 1 ) 计算配重水的临界高度, 按式( 2 ) 计算必须增加的配重水高度。 H , =A= 二 , 二 , 一 二 吧 , , 二 二 卜 一 一 二 41 U . 1 31 3/ 一 U. U0! 6 5 人 十 U. 0 02 31 人 )3 A K4 “ “ “ “ “ , ( 1 )式中K = F=Y 0H , 配重水的临界高度, m; E 井壁混凝土弹性模量, N / m ; I 井壁横截面的加权平均惯性矩, m 4 4 每米井壁及配重水重力, N / m;F , 井壁筒体排浆面积, m ;Y 泥浆重度, N / m . , 、h D ( Y , -共) K0月 吧 多 a r (2)MT / T 5 1 8 一1 9 9 5式中; h 一 一 第一段高充填高度, m; A H 必须增加的配重水高度, 即井壁下沉到底时的配重水面到充填时的配重水面的高度, m; D井壁外径, m; d 井壁内径 , m;Y w 一 一 配重水重度 , N/ mY , 一一充填物重度, N/ m Y泥浆重度, N / m ; K一 一 安全系数, K=1 . 2 .7 . 3 充填一般要求7 . 3 . 1 井筒第一段高充填, 宜在井壁下沉安装到底后 1 0 天内进行。7 . 3 . 2 注浆用水泥浆, 其相对密度不得小于1 . 6 .7 . 3 . 3 应采用一泵一管注浆充填, 并宜采用同型号泥浆泵。7 . 3 . 4 充填水泥浆时, 应随充填高度的增加提升充填管, 管下口仍应埋入水泥浆内,7 . 3 . 5 第一 段高注浆充填后, 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 2 h ; 中间注浆段养护时间不应少于4 8 h ,了3 . 6 在下一段高充填前, 应在对称的四个方位探测实际充填深度。7 . 3 . 7 抛石充填应均匀对称进行, 石料粒径宜采用4 0 - 6 0 m m,7 . 3 . 8 抛石充填时, 必须在相互垂直的方向用两台经纬仪监测井壁, 随时调整各方位的充填速度。7 . 4 外注浆管设置7 . 4 门 注浆管道数量不应少于4 路, 均匀布置, 各路管道间的距离不得大于4 m,7 . 4 . 2 注浆管内径宜采用5 0 - 8 0 m m , 壁厚4 一 6 m m ,7 . 4 . 3 深度大于2 0 0 m的井简, 下放注浆管宜采用钠丝绳导向。7 . 4 . 4 注浆管底端 8 0 0 - 1 O O O m m的管壁应设排浆孔, 孔径不应小于1 2 m m, 总面积不应小于注浆管净截面积的1 . 5 倍。 管端下部应焊有l m长的U形钢筋撑。7 . 4 . 5 第一段高的注浆管下放深度应比 末级钻井深度小1 -2 m, 其他段高的注浆管下放深度应高出上一充填段表面。 . 5 -1 . 0 m,7 . 4 . 6 下放注浆管可采用测力计监视。了5 内注浆管设置了 . 5 . 1 内注浆管单根长度应与井壁 l r , 3 H D L if . B i k . Y9 f T 容蟹 .容蟹 Ya、二肠t 闷种 少 曰 口1强 。注浆管道不得少于4 路, 均匀分布。注浆管可采用与外注浆管相同的规格。井壁底外侧周围预设弧形分流管, 分流管人口的间距不应大于4 . O m, 分流管入口 与各路注浆管弧形分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入队教育主题课件
- 健康知识培训主持开场白课件
- 伞的秘密教学课件
- 邮箱指引文件管理办法
- 配电反违章管理办法
- 2025年住房拆迁面试题及答案
- 澄海民间资金管理办法
- 电网现场违章管理办法
- 甘肃地区礼金管理办法
- 国家公务员基础知识题库大全(附答案)
- 中国糖尿病行为与生活方式干预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对外汉语比字句》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各行业职业表格统计版(含数字职业)
- 养老院消防应急演练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 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 高级职称答辩模板
-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试题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 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世赛)项目技术工作文件
- 中国农业发展史
- 钳工工艺学(第6版)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