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30例分析.doc_第1页
川芎嗪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30例分析.doc_第2页
川芎嗪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30例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芎嗪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30例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的疗效。方法全部病例随机分成两组均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疗效好。【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气虚血瘀型胸痹;治疗。胸痹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中老年中发病率高,尤其是气虚血瘀型胸痹。川芎嗪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均为中药静脉注射液,笔者自2007年8月2009年9月用两种制剂配伍治疗胸痹30例,以观察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2002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胸痹的诊断及病情程度分级标准。选择胸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川芎嗪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30例(治疗组),其中男23例,女7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0.8岁;单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30例(对照组),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61.8岁。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病例均为气虚血瘀型。两组间临床资料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1.1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黄芪注射液6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14天,休息一周,再静点以上药物14天为1疗程。对照组单用川芎嗪注射液1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14天,休息1周,再单独静点川芎嗪注射液14天为1疗程。两组病例治疗期间一律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1.2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2结果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疗效标准。胸痹的疗效标准。显效:1个疗程后,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症状减轻,S-T段的降低在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无效:症状、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症状加重,心电图S-T段比治疗前下降>;0.05mv。川芎嗪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胸痹及单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胸痹的疗效见表1、表2。3讨论气虚血瘀型之胸痹多在年老体弱中发病,因其肾气渐衰,而至脏腑功能失调,心脉痹阻不通,形成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之证。治疗则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之法。本组试验应用黄芪注射液治其本,川芎嗪注射液治其标,临床观察其总有效率为90.0%,对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尤其对轻、中、较重度气虚血瘀型胸痹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心电图的改变方面,治疗组S-T段压低变平也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川芎嗪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川芎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中补气药,性微温、味甘。中医认为,黄芪具有益气活血、养心通脉、对气虚血瘀之胸痹有扶其本之功效1。现代药理研究,黄芪可使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恢复细胞活力、保护心肌细胞2。川芎嗪中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味辛温。中医认为,川芎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故用于治疗气血瘀滞之胸痛。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明显的扩血管作用,可改善冠脉流量,还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从而抑制血管内的血栓形成,改善局部血流供应。两药合用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疗的原则,对治疗气虚血瘀型之胸痹有较好的疗效。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