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4 XX 年中考文言文复习资料 4 四十八、(太原) 阅读文言文,完成 11 14 题,( 12 分)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 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 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 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 之怅然。 注 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敧:倾斜。 嵌:张开。 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 置州:设置州郡。 2 / 34 11、 甲 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 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1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 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 以其境过清清: 南流数十步南: 不可名状名: 1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 的意思。( 4 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14、面对美景, 乙 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 “ 怅然 ” 的情绪?( 2 分) 答案: 、 11、(潭)水和(游)鱼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12、 大约,大概 凄清,冷清清 向南 说出 13、 那石岸的形状 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14、这里景色优美却无人 赏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3 / 34 四十九、(泰州 A) (一)( 10 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节选自韩愈马说)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 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 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 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 远之材也。 介:披上战甲。 褫( ch):解除。(节选自岳飞论马) 13解 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比行百余里() 14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4 / 34 ( 1)安求其能千里也? ( 2)介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15在第二段文字中,直接描写作者的马 “ 才美 ”“ 外见 ”的句子是 。( 2 分) 16这两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们都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答案: 13( 1)等同,一样( 2)及,等到(本题 2 分。每小题 1分) 14( 1)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 (本题 4 分。每小题 2 分,译错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15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 1 分)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 1 分) 16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2 分 ,只答第一句给 1 分,答第二句给 2 分) 5 / 34 五十、(泰州 B)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 苟富贵,无 相忘。 ” 佣者笑而应曰: “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 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 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 “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 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 “ 吾欲见涉。 ” 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 ,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 : “ 伙颐 ! 涉之为王6 / 34 沉沉者 ” 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 “ 客愚无知,颛 妄言,轻威 。 ” 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注释: 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 “ 矣 ” ,叹词。 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 颛 (zhun):独一,专擅。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比至陈:() 或说陈王曰:()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陈涉太息曰: “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15你怎样看待陈胜所说的 “ 苟富贵,无相忘 ” 这句话?( 2分) 16你认为陈涉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各是什么 ?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2 分) 原因: 启示: 7 / 34 答案: 13( 1)及,等到( 2)有人(本题 2 分。每小题 1 分) 14( 1)陈涉长叹一声说: “ 燕雀怎么知道天鹅的志向呢! ”( 2)众多陈涉的老朋友、旧相识都各自离开,因此再也没有 亲近陈涉的人了。(本题 4 分。每小题 2 分,译错 1 处扣 1 分,扣完为止) 15反映出他不满现 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与穷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 2 分,只答后一句 也可) 16 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败。( 1 分) 人心向背是成败的关键。( 1 分) 五十一、(天津)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 17-21 题。( 12 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 8 / 34 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 君与俱来。 ” 庶曰: “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乙】班超字仲升,扶风 平陵 人,徐 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 五年,兄固 被召诣校书郎 ,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 笔叹曰: “ 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 、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 左右皆笑之。超曰: “ 小子 安知壮士志哉 1” 注释: 扶风:汉 朝郡名。 平陵:汉朝县名。 徐:徐县汉朝县名。 永平:汉明帝年号。 固:班超的哥哥班固, 汉书的作者。 校书郎:官名 傅介子: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 (2 分) 9 / 34 由是先主遂诣亮() 不耻劳辱() 1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 “ 时人莫之许也 ” 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分) _ 1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 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译文:_ 20.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 (2 分) 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 _,本字是 _。 21.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4 分) 答:_ 答案: 10 / 34 17.(2 分) 去拜访 以 为耻辱(认为 是耻辱)(每词 1 分) 18.(2 分)左右皆笑之。(多写不给分) 19.(2 分)家中贫寒,常作为受官府雇佣的抄书人来谋生(供养家庭)。 或: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 20.(2 分)通假字:研本字:砚(各占 1 分) 21.(4 分)相同之处: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而描写和侧面描写,如甲文开头的话和乙文的大部分文字都 属正面描写。甲文除 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乙文的 “ 左右皆笑之 ” ,也是侧而描写。不同之处是,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 描写为主。 或:甲文的正面描写有对行为的描写和对外貌的描写;乙文的正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但无对外貌的 描写。甲文的侧面描写既有对行为的描写又有对语言的描写;乙文的侧面描写只有对行为的描写。(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分析均 可,异同各占 2 分,不结合文本扣一半分。) 11 / 34 五十二、(潍坊)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 23 题。( 12 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 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 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 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 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 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之盛,12 / 34 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 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为清绝: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 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 罗纨( wn) :丝织品。 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 。 夕舂:夕阳。 2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作: 梅花为寒所勒勒: 山岚设色之妙设: 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猿则百叫无绝 B. 13 / 34 月景尤为清绝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c. 皆在朝日始出 梅花为寒所勒 D. 歌 吹为风 22、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译文: 23、甲、乙描写的对象各不相同,但是两位作者却都流露出相似的思想感情。请从对待风景和对待世俗社会两个角度写出作 者的思想感情。( 4 分) 答案 ; 20、 奔:飞奔的马。 作:发出。 勒:约束,阻止。 14 / 34 设:着,涂。 21、 c 22、 (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这种快乐(只能)留下来给山中的僧人和游览的客人 享受,怎么能够对那些庸俗的人说呢? 23、寄情山水、热爱山水,欣赏大自然之美,洗掉内心的尘垢,保持一份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的人格、情操;但又流露出一种 避世、避俗的心态。 五十三、(温州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 19 26 题 (一)( 13 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 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15 / 34 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19、从选段中理出 “ 渔人 ” 的行踪,在空格处填入短语。( 2分) 发现桃花源 ( ) ( ) 20、在选段中找出与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词。( 2 分) 悉如外人( ) 便要还家( )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2、第一段中表现 桃花源优美环境的句子是 , , ;表现村中人快乐生活的句子是 。( 4 分) 23如此美好的 “ 世外桃源 ” ,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二)太宗论盗( 9 分)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止,上哂( shn讥笑)之曰: “ 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 16 / 34 切(逼迫)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 年之后,海内升平(太平),路不拾遗,外户(大门)不闭,商旅野宿焉。 2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的词。( 4 分) 或请重法以禁止 朕当去奢省费 轻徭薄赋 安用重法邪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词语。( 2 分) 路不拾遗 商旅野宿 26短文中唐太宗认为 “ 止盗 ” 应采取什么措施?( 3 分) 答案: 19访问(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20( 1)咸(皆)( 2)延 21(他们)问起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和晋了。 2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3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 24 ( 1)有人( 2)去除( 3)减轻( 4)怎么(哪里) 17 / 34 25( 1)遗失在路上的财物无人拾取。( 2)商人旅客在野外露宿。 26取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五十四、(乌鲁木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要,完成 17 21 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 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屠惧,投以骨 A. 18 / 3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 彼竭我赢,故克之 一狼径去 c.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止增笑耳 D. 非梧桐不止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译: 其一犬坐于前。 译: 填空。 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御狼、杀狼的顺序叙事,从 “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 等行为和 “ ” 的神情可 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理了屠户的 。 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 19 / 34 答案: c 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 2 分), 其中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分) 遇狼 目似瞑,意暇甚 机智勇敢 例: 像狼一 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五十五、(无锡)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 “ 吾欲攻取荆, 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 李信曰: “ 不过用二十万人。 ” 始皇问王翦,王翦曰: “ 非六十万人不可。 ” 始皇曰:“ 王将军老矣 ,何怯也 !李将军果 势壮勇,其言是也。 ” 遂 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20 / 34 龟信攻平与 ,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 ,大破李信军 ,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 “ 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 弃寡人乎 !” 王翦目: “ 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 始皇曰: “ 为 听将军计耳。 ”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 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 : 果:果断。 顿舍:停止。 为:惟。 8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4 分 ) 少而好兵 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于是引兵而西 李信果辱秦军 9下列句中的 “ 以 ” 与 “ 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 中的 “ 以 ”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始皇以为贤勇 D扶苏以数谏故 21 / 34 10翻译下列句子。 (3 分 )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儿何人而足 ? 11你怎样看待王翦由 “ 谢病 ” 而重新 “ 将兵 ” 大破 “ 荆军 ” 的 举动 ?试结合义段作简要分析。 (2 分 ) 答: 答案 ; 8( 4 分) 好:喜爱,喜欢; 是:对(正确); 引:率领,带领; 辱:使 蒙受耻辱(羞辱)。 (每个 1 分) 9( 2 分) D 10( 3 分)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 1 分) 我想攻取(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 )?( 2 分) 11( 2 分)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当荆兵每天向西进军时,国难当头 ,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领军队攻打荆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 重的品格。 22 / 34 五十六、(武汉)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 7 11 题。 15 分 )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 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 笑。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23 / 34 (4)待到山花烂漫时 8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9作者 “ 独爱莲 ” 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2 分 ) 10【甲】文用 、 衬托了莲花的形象,【乙】文用 、 等自然环境来烘托梅花的形象。 (4 分 ) 11两文所歌颂的对象在精神品质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3分 ) 答案 ; 7 (1)沾染;污染 (2)我 (3)听说 (4)等待;等 8莲,是花中的君子。 9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菊花、牡丹;风雪悬崖 (冰天雪地、悬崖冰雪 )、万花丛。 11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要坚守自己的节操 (品质、精神 )。 五十七、(厦门)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15 19 题( 17 分)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24 / 34 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 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欧阳公 四岁而孤 ,家贫无资。太夫人 以荻 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家无书读。就闾里 士 人家 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 ,下笔已如成人。 (选自欧阳公事迹) 注释: 欧阳公 指欧阳修。 孤 幼年丧父。 太夫人 指欧阳修的母亲。 荻 d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芦苇相似。 闾里 乡里。 士人家 读书人家。 惟读书是务 即“ 惟务读书 ” 。务,致力,从事 。 文字 文章。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无从致书以观 弗之怠 家贫无资 16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 “ 假 ” 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 “ 每假借于 25 / 34 藏书之家 ” 中的 “ 假 ” 字。(只需填序号)( 2 分) 假 借。 宽容。 如果,假如。 非正式的。 17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 /时即嗜学 B手指 /不可屈伸 c欧阳 /公四岁而孤 D多诵古人 /篇章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及其稍长,家无书读。 19简要回答下面问题:( 5 分) ( 1)平时我们说话、写文章常引用名人事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你认为 甲 段宋濂的事例可以用来印证下面哪一个观点呢 ?(只需填序号)( 2 分) A崇尚科学、消除愚昧,社会才能进步。 B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c诚实守信、刻苦学习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 2)你怎样看待 “ 欧阳修母亲画荻教子 ” 这种做法?请结合 乙 段内容谈谈。( 3 分) 答案: 15 因此 得到 懈怠,放松 钱财( 4 分,各 1 分) 16 ( 2 分) 26 / 34 17 B( 2 分) 18( 4 分) 抄写完毕,(跑着)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到了他稍稍长大些,家里没有书可读。 要点与评分:扣住基本字词,译句要通顺。每句 2 分。 19( 1) c( 2 分) ( 2)( 3 分) 例一:欧阳修母亲在家境贫困的情况下,画荻教子,使孩子不致因贫穷而放弃学习。使儿子体会到即使条件再差,只要不畏 艰难、刻苦学习还是可以学好知识的。 例二:欧阳修的成才,除了自身的发奋努力之外,与其母亲注意对他的启蒙教育有 很大的关系。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子 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要点与评分:可从母亲的角度说,也可从欧阳修成长的角度说。结合文段说出看法 2 分,语言表达 1 分。 五十八、(襄樊) 阅读下文,完成 11-15 题。( l0 分) 爱莲说 27 / 34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 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 之爱,宜乎众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2 分 ) 可爱者甚蕃 () 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 “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 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28 / 34 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 3 分) 15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 花?并谈谈理由。( 2 分) 答案: 11 多 (分 ) 树立或立(分) 12 D(2 分 ) 13对于莲花的爱好(分),像我 g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分 )对于牡丹的爱好( 05 分 )人该是很多了( 0、 5 分) 14写出喜欢的句子 1 分,表述理由时写出莲的形象 1 分,进一步表述 出其喻义 1 分。 示例:我喜欢 “ 香远益清 ” 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15( 2 分)示例 l;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 的品质。 29 / 34 示例 2:赞成梅花,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 3: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 五十九、( 徐州) (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 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 30 / 34 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 去。此中人语云: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4 分 )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 (4)皆叹惋: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 【】 A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 问今是何世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 不复出焉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D 设酒杀鸡作食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两 个句子。 (4 分 )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不足为外人道也。 译文: 10下列诗 (文 )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 A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31 / 34 承天寺夜游 ) B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游山西村 )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 (二 )有人于太行之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 我欲之楚。 ”臣日: “ 君之楚,奚为北面 ?” 曰: “ 吾马良。 ” 曰: “ 马虽良 ,此非楚之路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协议书范本: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与债务处理
- 教育机构租赁合同提前终止及图书资料归档协议
- SET安全协议在网络安全产业政策制定中的应用合同
- 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及业主应急处理能力提升协议
- 农家乐民宿装修设计施工及品牌推广合作协议
- 离婚双方关于子女监护权及抚养费支付协议
- 竞业限制协议范本: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保障
- 新冠疫情防控儿科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中最常用的有哪些
- 小区业主改水电营销方案
- 政治校本课程
- 抽油机井示功图分析判断1
- GB/T 39141.3-2022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3部分:定性标准和试验方法
- 特劳特《定位》PPT通用课件
- GB/T 1732-1993漆膜耐冲击测定法
- 二十四节气演讲稿
- GA/T 2000.7-2014公安信息代码第7部分:实有人口管理类别代码
- 2023年安徽国贸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植物灰分的测定
- 实验室资质认证评审准则最新版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